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过度依赖,推动劳动力彻底转移。  相似文献   

2.
王洪义 《北京农业》2011,(3):195-196
了解劳动力转移后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为农业机械化如何应对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后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辩证、推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要壮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农机合作社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农村工作要以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三大措施为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政策指引上,出现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机合作社属于农民合作社的一种,在我县发展迅速,虽然它成立时间很短,但它的出现为加快农业生产转型提供了动力保障,进一步推动了农业高科技推广力度。组织化、规模化的集团优势,解放了劳动力,闲置下来的农民可以放手从事其他产业发展,有机会创造更多财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城市建设发展增加了  相似文献   

4.
岔河镇是洪泽县的一个劳务输出大镇,人口4万,农业人口3.8万,占总人口的95%。年输出务工经商人员1.8万人,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88%。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外出务工技能,岔河镇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部门合作,整合培训资源,在继续抓好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现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年共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00人,其中转移就业1070人,转移就业率达90%。在开展农民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农业经济组织的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市场化程度、制度安排和农业生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组织的选择目前在劳动力不断外流的情况下,只有在充分考虑上述诸多因素的条件下,才可建立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村建设,着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力图通过多种经济形式来切实推动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合作组织意义重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为农民提供各种农业服务,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但当前农业合作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非常突出的问题,整体组织比较涣散,难以形成合力,农业合作组织的数量比较多,但在质量和水平上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等等。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深入开展农业合作组织的研究,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合作组织的体系,使之真正发挥为农业服务的能力,较快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内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农业女性化和村庄空心化成为农业发展道路上不可忽视的现实状况。近年来,国家对兼具经济与社会组织双重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以女性为主要发起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一类型的组织在社员结构、日常管理及经营运作等方面更具特点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切实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加快我国农业与国际接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迅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建国后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历了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及至出现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现如今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出现新的特征的今天,回顾总结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与经验教训有助于理清长期以来对合作经济的认识误区,对探索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深化中国特色农村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雪冰 《新农业》2014,(10):57-57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中劳力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尽快把先进的农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解决劳动力紧张、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成为农机工作者积极探索的新课题。一种新型的民间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丹东凤城市陈家村四组的农机合作社每天每台插秧12亩,每  相似文献   

11.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大量转移是我国近40年以来所面临的三农现状,也是未来30年间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这种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尤其是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将给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研究将通过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阐述,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量、农业产品结构以及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决策的影响分析,探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冲击的大小,以及这种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利弊,为相关部门制定协调农业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稳定农业生产的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秀芬  李茂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08-18910
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保险发展有效载体的有利条件:合作经济组织推动了规模化经营,破解了小户分散经营难题;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大大缩减农业保险运营成本;合作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提高了农业风险的可保性。同时,指出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保险经营载体的局限性: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范围小,组织规模小,不利于农业风险的分散;合作经济组织资金缺乏,本身发展还不够规范,不利于载体功能的发挥;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文化素质低,不利于农业保险的推行。提出了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如农业保险合作社(相互会社)模式、"龙头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保险"的模式、专业合作社代理农业保险模式。最后,简要说明了农业保险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使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农业生产、促进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经济收入具有重大作用。但目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国家政策、体制及发展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发展水平还比较滞后,因此要积极解决好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推进农业经济的改革和创新。在"互联网+"的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因素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和资金的严重匮乏。而要想良好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个体农户和政府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就需要利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因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能  相似文献   

15.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广大农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举措。探讨新形势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与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中逐渐起到主力军的作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经营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农机化经营的主力军。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在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土地流转速度日趋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增强的新常态下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农机合作组织的运营策略,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进而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农机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企业家的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琛姣 《世界农业》2005,(11):52-55
近年来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 积极作用。但经营管理人才极端缺乏.制约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结合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性,探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企业家的成长和培育,对于推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乃至整个农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省湘乡市为例,通过构建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湘乡市的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2010~2015年间持续提高,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水平优于农业机械化,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湘乡市要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程度,以此来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推动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不断实现现代化生产的过程中"解放"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及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需要我们给与关注。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源于工业化,政府干预起助推作用,最终导致农业的衰退;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工业化、集中式的城市化互为推动;韩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结构、空间集中的城市发展战略、发达的教育使其成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印度落后的农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滞后的农村教育造就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迟缓;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农民职业转移与身份改变、地域迁移相分离,分散式的小城镇构成转移的主要载体。通过比较各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从中得出启示:农业发展是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础和保证;工业化及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关键性因素;城市化路径的选择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果;农村劳动力的再续转移应坚持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