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熵权法的兰州市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构建耕地整理潜力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兰州市耕地整理潜力进行了评价,旨在为兰州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及在实施土地整理中确定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奠定基础.评价结果表明:耕地整理潜力应通过人均新增粮食产量、人均新增耕地、新增粮食产量、新增耕地系数这4个指标来评价;在评价指标权重分布上,人均新增粮食产量>人均新增耕地>新增粮食产量>新增耕地系数,说明耕地整理的社会、经济效益要重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兰州市耕地整理潜力由大到小可分为4个等级,整理潜力最大的区域包括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整理潜力次之的区域为七里河区;安宁区已无整理潜力;从单项指标来看,榆中县新增耕地面积最多,皋兰县经济效益最大,而永登县的社会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当前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效果多是通过耕地质量等别来反映,然而目前现有的分等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无法体现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生产能力的成效。选取重庆市6个区县17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以耕地分等、耕地定级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探讨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耕地质量级别空间分布规律明显。耕地质量级别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渝西粮食主产区,级别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渝东南、渝东北多山区。②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有提升。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均有所提升,提升幅度在原有质量基础上提升1级左右,反映出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提升效应,成果可用于未来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相似文献   

3.
刘洋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67-870
重庆市三峡库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耕地整理的作用在这一地区显得尤其重要。依据耕地整理目标和潜力评价的原则,以实践工作为基本,指出评价工作应从多指标综合考虑,提出耕地潜力评价体系应包括增加耕地系数、耕地产出提高率、投入产出比、林地面积比重提高率等方面,以期在评价工作中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日益严格的今天,"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已成为耕地保护的重要意识,因此,如何获得有效补充优质耕地的资源显得日益重要。以重庆市2015~2016两年间灾毁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分布情况,分析其开发潜力,进一步探讨发现:重庆市2015~2016两年间灾毁耕地735.50hm2,主要在渝东北及渝东南地区分布较多,而渝西地区只有零星分布,其中水田占36.14%,旱地占63.86%;灾毁耕地的国家自然质量等别分布在Ⅷ~Ⅻ等地,其中以Ⅹ等地最多,面积为337.07hm2,占总面积的45.83%。灾毁变更为其他草地的面积为219.93hm2,占灾毁总面积的29.90%,这部分灾毁地能有效的开发为耕地;变更为裸地的面积为502.77hm2,占68.36%,此部分灾毁地部分能通过复杂的工程手段进行开发,而灾毁严重的区域则不能开发为耕地;河流水面和内陆滩涂用地一般不具备恢复耕作的能力,面积也较小。  相似文献   

5.
耕地整理活动是促进耕地有效合理利用、保护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对确定评价单元整理优先度,划定耕地整理区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襄汾县为例,通过选取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效率、土地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耕地整理迫切度等5个方面,共11个指标,采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耕地整理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各评价单元进行潜力分级。结果表明,襄汾县耕地整理潜力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汾河以东襄汾县城东南部黄土台塬区、塔尔山山区、吕梁山与塔尔山山前倾斜平原区、汾河以西七一水库周边黄土台塬区等4区域,河流堆积地貌区耕地整理潜力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不同赋权方式,测算重庆市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方法】文章以2011年为基期,引入农村居民点现实复垦潜力测算模型、农村人口预测模型和修正指数计算模型,构建复垦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运用变异系数法、熵权法、AHP法分别计算指标权重,测算各区县的复垦潜力修正指数,用于对理论潜力的修正。【结果】重庆市2020年农村居民点现实复垦潜力为61 429.41hm2,潜力分布区域差异明显,主要集中在渝西经济走廊在内的一小时经济圈。【结论】综合不同赋权方式计算权重,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测算结果的精确性和合理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1960年-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为基础,利用相对湿润指数法对重庆市各区域干旱发生频率、干旱强度、干旱站点比以及不同等级干旱时空分布特点进行探讨,以揭示重庆市干旱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重庆市年及四季干旱发生频率在空间上由大到小依次为渝东北、渝西以及渝东南,四季中,冬夏季高于春秋季;2年及四季干旱发生强度在空间分布上有所不同,且冬夏季强度较大;3四季干旱站点比表现为冬季最高、夏春季次之,秋季最低;4重庆市各等级气象干旱发生次数在空间上差异显著,四季总体表现为冬夏季高于春秋季.  相似文献   

8.
旨在构建完整的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及在实施土地整理中确定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奠定基础。分别采用了因果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土地整理的目标、土地整理潜力以及影响因素等分析入手,以重庆市为例,构建了省级层次的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废弃土地复垦、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沙湾县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依据耕地整理目标和潜力评价的原则,以新疆沙湾县为例,通过构建新增耕地系数、耕地产出提高率、防护林比重提高率和田块大小提高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利用GIS技术建立耕地整理潜力评价信息系统,提高土地整理工作中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质量、效率和辅助日常管理服务.[结果]基于GIS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并利用多因素综合法完成沙湾县耕地整理潜力的综合评价.[结论]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随着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工作的深入,应不断完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0.
应用熵值法计算耕地集约利用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得出耕地利用综合集约度,并分析湖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影响湖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重要的因素为机械化率、动力投入、化肥投入、粮食安全系数和劳动力投入指数。湖南省各市州耕地集约利用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总体上呈东高西低的特点。高度集约利用区主要是位于长株潭和环洞庭湖地区;中度集约利用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地区,低度集约利用区主要分布于湘西地区。  相似文献   

11.
以三峡工程主体所在的重庆市三峡库区22个区县为评价单元,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5个方面选取20项指标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多因子加权法计算各区县生态文明指数,并运用ArcGIS 10.5软件的自然断点分级法对各区县生态文明发展程度进行空间分级及可视化,分析近10年来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初步揭示库区各区县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短板.研究发现:①2006-2016年,重庆市三峡库区各区县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但各区县增速差距较大.生态文明指数均值由2006年的0.135增长到2016年的0.413,增幅为205.93%,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江北增幅为370.53%,最小的武隆增幅为150.49%.②2006-2016年,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高低集聚格局基本稳定,但以生态经济为主导优势的新型高值区正在形成.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以巫溪、巫山为集聚中心的库区东北部,以石柱、武隆为集聚中心的库区东南部,以及正在形成的以渝中为中心的主城区;而低值区则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大片区域.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讨三峡库区石漠化与土地整理的关系,提出三峡库区石漠化地区土地整理的特殊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石漠化是威胁重庆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土地整理是防治土地石漠化的有效途径。研究结论:适度控制新增耕地率,大力提高土地生态效益;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三峡库区石漠化地区土地整理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专家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涵盖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生存环境4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结合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建构了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4.
刘晓亮  李波  梁颖  王三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65-13866,13870
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治理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在重庆市北碚区开展了坡地经济林木与土质适应性对策研究。介绍了北碚静观镇坡地利用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坡地经济林木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与土质适应性对策。为治理相似水土流失区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牟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81-12083,12086
森林景观格局是构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景观的关键,然而,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景观格局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破碎化和修正化。为确保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转与安全营运,满足重庆市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一体化发展战略(如"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战略的提升等)对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要求,未来库区以退化森林景观恢复为出发点的土地利用安全格局方略,应着重强调:①理解不同森林景观恢复模式下,森林景观要素所可能提供的生态效应和经济功能,获得库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情景的本底效应;②模拟退化本底、人为扰动以及工程胁迫等重大生态干扰因子与退化森林景观恢复之间的关系,找出自然或人为驱动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确定未来库区退化森林景观恢复模式,以利于库区生态-经济大安全格局建设。以期为目前或未来所进行的以退化森林景观恢复为载体的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有利于"五个重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粮关系的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人粮关系角度出发,利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模型对重庆市三大经济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都市发达经济区人口超载,人粮关系紧张;渝西地区人粮平衡,土地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人粮关系总体表现为平衡有余,土地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2006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总体表现为人口超载,人粮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5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土地整理各项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根据郑州市5区2003年与2006年土地整理情况,逐层选取影响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指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量化各评价指标,求出5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评价值。分析得出5区2003年和2006年2年土地整理综合效益及经济、社会、生态、景观效益的名次。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土地整理中金水区综合效益最好,中原区的土地整理效益最差,应当加强中原区等相对落后地区的旧城改造。  相似文献   

18.
进行基于可持续利用的土地整治分析,有利于土地的科学利用,能够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信阳市双椿铺镇为实例,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1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对其土地整治潜力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双椿铺镇村级土地整治潜力分为3个级别,即亟需整治、强化整治、优化整治,双椿铺镇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潜力等级进行土地整治,以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应刚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106-108,124
未来最主要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空间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上。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改善了农民的居住观念,构建了和谐的新农村局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解决了农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后顾之忧;同时,其体现了集约节约的用地理念,保证了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原则;也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巴南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并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展望了全面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