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进口废电器拆解对周围土壤和作物的污染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进口废电器拆解场内、外土壤和作物的现状临测及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进口废电器拆解场内的土壤已受到重金属、矿物油的极严重污染,尤其是矿物油、Cu、Pb、Zn的污染最严重;拆解场外的土壤也已受到了重金属(Cu和Ni)及矿物油的污染,但是污染相对轻些。拆解场周围的农田大米也已受到不程度的污染,其特征污染物是增塑剂,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相似文献   

2.
我国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造成的土壤复合污染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对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的生物、物理、化学等修复方法,而对于不同修复方法联合修复复合污染土壤的研究较少。从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修复、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修复三方面全面综述了我国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整治后典型固废拆解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采集区域农田土壤样品212个,分析7种重金属(Cd、Cr、Cu、Hg、Ni、Pb和Zn)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仍普遍存在,Cd和Cu污染以中、重度污染为主,Pb污染以轻微、轻度污染为主,其中重点污染区块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已超出可接受水平,须开展土壤修复工作。修复小试表明,皂角苷作为淋洗液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洗脱作用,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化工企业搬迁后遗留场地的污染问题,以江苏常州某搬迁化工场地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确定目标污染物为多环芳烃类易挥发性有机物及氯苯类有机物。针对有机复合污染场地特征,以1-萘胺、1,2-二氯苯和1,4-二氯苯为主要去除污染物,采用电氧化原位修复技术对土壤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水土质量比、电氧化时间、电流强度是电氧化修复主要影响因子,当水土质量比为2∶1、氧化电极电流强度为300 A、电氧化时间为15 min时,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1-萘胺、1,2-二氯苯和1,4-二氯苯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有机复合污染越重的土壤,在相同电氧化时间区间内去除率越高,说明方法适用于处理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土壤。经测算,处理1 t土壤,约需费用70.9元。研究可为该化工企业有机复合污染场地修复提供技术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并可为同类型的污染场地修复提供技术选择和工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常规水资源安全利用创新团队在植物修复养殖废水灌溉农田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复合污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田间试验探明了黑麦草和印度芥菜间作模式对土壤复合污染物的去除机制,为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全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21,(10)
正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常规水资源安全利用创新团队在植物修复养殖废水灌溉农田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复合污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田间试验探明了黑麦草和印度芥菜间作模式对土壤复合污染物的去除机制,为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常规水资源安全利用创新团队在植物修复养殖废水灌溉农田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复合污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田间试验探明了黑麦草和印度芥菜间作模式对土壤复合污染物的去除机制,为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效应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土壤中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效应.土壤微生物既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修复受污染的土壤,又可以敏感地反映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在土壤污染修复和生物指示方面应用广泛.该文从土壤环境质量表征的微生物学指标和微生物对土壤污染物的降解与修复两个主要方面,综述了PAH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研究现状,包括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作为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指示,PAHs高效降解菌株筛选,微生物降解PAHs的途径和修复方法等.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旨在为研究土壤微生物对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响应机制和修复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治理镉砷复合污染农田土壤,选取了湖南省某矿区附近的镉砷复合污染稻田,以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复合土壤修复剂(亚硒酸钠+钙镁硅肥+聚合硫酸铁+膨润土+硫磺+氯化钙)对土壤中镉(Cd)、砷(As)有效态、土壤pH,稻谷中Cd、As含量及稻谷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 700 kg/hm~2施用水平,施用土壤修复剂能提高土壤pH 0.4单位,土壤CEC增加9.23 cmol/kg,有机质增加14.32 g/kg;施用土壤修复剂土壤有效态镉、有效态砷含量分别降低41.93%、64.34%,稻米中镉、无机砷含量分别降低81.25%、77.92%,达到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同时,施用土壤修复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谷的长势及产量,稻谷产量增加6.82%。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典型固废处理处置场周边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污染来源,以浙江两家典型危废处理处置场和一家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场周边作为研究区域,采集并测定表层土壤样品中5种重金属(Cd、Hg、As、Pb、Cr)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评价;采用多元统计法分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为首要污染物,三家固废处理处置场分别有56.25%、50.00%和58.82%的点位达轻度污染等级及以上;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处置场周边重金属来源不同,其中危废处理处置场周边Cd、Hg、As和Pb主要受处置危废种类、处置模式等因素影响,Cr主要受自然因子和历史原因影响。研究区土壤Cd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最高,三场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604.26、1 473.08和165.13,其次为Hg,三场地分别为202.99、441.83和139.64。研究表明,危废处理处置场周边土壤污染比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场周边严重,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d、As和Cr。危废处理处置场周边土壤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场高,且分布较不均匀,应引起警惕,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对土壤生态造成了巨大污染。随着土壤污染面积的不断加大,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土壤污染修复已成为当前必须开展的工作。本文综述了物理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方法、生物炭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适宜的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野外生物修复模式。[方法]以实验室前期保存和新筛选的石油降解细菌菌群为基础,制备固体菌肥,首先在室内条件下研究C∶N∶P、菌肥施入量对降解率的影响,并将菌肥施入量、植物种类、土壤翻耕对野外土壤污染修复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菌肥的降解特性决定了石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无效的菌肥在室内外试验中都会削减石油污染物的修复效果;在适宜的土壤C∶N∶P条件下,新鲜菌肥的施入量增加,可有效提高石油污染物的降解率。足够的菌肥施入量能够在短期内(10~20 d)发挥高效降解作用。在野外修复模式研究中,翻耕对扰动盐碱土壤的石油污染修复作用有限,土著优势植物碱蓬比苜蓿更适于植物-微生物的联合修复。[结论]在野外条件下,适宜的盐碱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模式为碱蓬+10%新鲜菌肥+不翻耕+营养(C∶N∶P=100∶5∶3)。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壤受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在众多土壤污染修复中,微生物修复是最具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和生态双重优势。为微生物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以土壤中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农药以及重金属为对象,综合评述了不同土壤污染类型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降解微生物的种类、修复机理和技术方法,指出当前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存在的问题,并对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松  刘家女  余海晨  郑先强  尚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29-21931,21934
有些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但是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价的研究却相对滞后,这就很难说清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是否达到了目的。概述了包括植物吸收毒理指标、生化水平毒理效应和土壤动物吸收毒理指标等5种指标在内的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期望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对修复后土壤中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的有害影响进行有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从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概念出发,阐述了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在此理论探索基础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和有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两个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指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研究基本上处于基础阶段,其研究的重点仍然在于超积累植物和高效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合理搭配、修复机理的探索和基于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根际圈效应、以广义生物修复为核心的联合修复以及修复强化措施。可以预料,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将成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利用废弃烟叶有机肥料改良Cd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施用以废弃鲜烟叶生产的有机肥和农家肥对土壤Cd的形态和Cd在供试植物辣椒体内的富集和转移特征。[结果]施用农家肥和废弃烟叶有机肥对土壤Cd全量的影响不明显,但能明显降低土壤Cd有效态的含量,明显降低辣椒对土壤Cd的富集系数、转移系数,降低Cd向辣椒体内和地上部分的转移。[结论]该研究有利于控制Cd对辣椒的危害,保护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7.
蚯蚓是土壤中的重要生物,具有促进物质分解转化的特点,在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处置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及其生态风险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蚯蚓处理各类固体废弃物的方法、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挥的作用以及蚯蚓在废水处理、污染土壤修复和土壤污染生态监测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纳米材料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农业发展过程中排放入土壤中的高毒性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产生富集作用,对人体存在致突变、致畸和致癌的潜在危害。近几年,纳米材料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催化反应活性逐渐成为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热点。通过对金属类纳米材料及其改性技术、碳基纳米材料和聚合类纳米材料等典型纳米材料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研究进展的综述,对纳米材料在土壤介质中能够发挥实用性所需的性质予以归纳总结,并对未来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相关纳米材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