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9年秋作物生育期间总体表现为气温明显偏高,光照偏少,降水明显偏少,且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对秋作物生长发育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属于减产年份。  相似文献   

2.
张旭远  魏金燕  贺伟光  刘学义 《农技服务》2011,28(11):1628-1629
对2011年度黄泛区秋作物全生育期(播种—成熟)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秋作物生育期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6~7月较常年偏高,利于苗期生长和丰产架的形成,为丰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8~9月温度偏低,对秋作物后期生长较为不利,成熟期推迟。  相似文献   

3.
秋作物的田间管理是获得丰产的关键,针对全县秋作物种类多、生育期短等特点,结合当前不同秋作物生长生育状况,及时采取促控措施,适时协调秋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4.
低温对秋花生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友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71-4272
对秋花生生育期间的6个气候因子配合产量和产量性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秋花生生育期间总积温对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和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日最低温度≤20℃、日均温持续≤22℃的天气对百果重和单株饱果数产生影响;日均温持续≤20℃的低温天气影响百果重和产量;20℃型和22℃型寒流对秋花生的影响不显著。提早播种是减轻秋花生生育后期低温危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物生长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丰歉极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2008年滨州市大白菜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的主要特点是气温适宜,降水、日照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生育关键期光、热、水配合适宜,未出现高温干旱、连阴雨和大面积病害。所以。大白菜单产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6.
作物生长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丰歉极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2008年滨州市大白菜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的主要特点是气温适宜,降水、日照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生育关键期光、热、水配合适宜,未出现高温干旱、连阴雨和大面积病害。所以,大白菜单产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7.
从1991年开始对砂姜黑土水分动态变化进行了连续的田间观测。本文仅以1993年夏玉米全生育期间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资料,讨论说明其与降雨、气温等气候条件,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土壤的一些基本水分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早作物适宜灌溉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会宁县霜冻发生规律,针对会宁县农作物生育期间发生霜冻及危害情况,提出了在农作物生育期间对霜冻害防御的有效措施,主要为避霜冻、抗霜冻和防霜冻,以期避免或减轻霜冻造成的危害,促进作物稳产、高产、优产,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紫云英是豆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北纬24°~35°地区,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是重要的绿肥、饲料兼用作物。该作物性喜温暖湿润,有一定耐寒能力,全生育期间要求有足够的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以pH值5.5~7.5的砂质和黏质壤土较为适宜,很适合在豫南稻田套种。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减少,稻区秋冬播小  相似文献   

10.
作物系数-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法是作物需水量计算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作物系数作为该方法的重要参数,它的确定已成为作物需水量研究的关键问题。依据2005-2007年3年田间试验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关中地区大豆全生育期间参考作物蒸散量,并利用农田水量平衡方程及土壤水分胁迫系数计算了作物实际蒸发蒸腾量,由此计算了大豆各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并分析了大豆作物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大豆全生育期间参考作物蒸散量平均为498.4 mm;大豆作物系数全生育期平均为0.89,在开花~结荚阶段最大,平均为1.26,其次为结荚~成熟阶段,平均为1.04,播种~幼苗阶段最小,为0.29;在关中气候背景下,大豆作物系数与>10℃积温具有较好的二次多项式关系。  相似文献   

11.
1994~ 2 0 0 2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校内农学试验田进行了作物定位轮作的长期试验研究 ,分别就不同作物轮作体系的土壤微生物、土壤优质真菌及土壤肥力的演变做了研究和分析 ,现将 1997年大豆、玉米、小麦可生育期间对其土壤微生物环境影响结果加以总结。结果表明 ,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前期较低 ,生育盛期和成熟期较高 ,土壤真菌数量以前期最高 ,生育中后期数量有所减少 ;三种作物相比 ,大豆对微生物的繁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应变管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2003~2004年小麦播种期间,我地区由于连续降雨较多,比常年同期增加176.5毫米,严重影响了秋作物的正常收获和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全市大面积小麦晚播。由于应变及时,晚播麦田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在300千克左右,高的413.3千克,仍然取得了好收成。1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1冬前麦苗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2001年云南作物生育期间气候特征,分析了当年气候对小麦、大春粮食作物及部分经济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云南省2007年秋粮作物生育期间光、温、水气象条件以及所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综述了气象因素对云南省大春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利弊影响,最终作出云南省2007年秋粮作物产量的年景预测.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3年高唐县夏季的降水量及日照时数、气温等气候统计资料,分析了秋作物洪涝成因及相应对策。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降水异常偏多,是秋作物遭受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光照不足、气温偏高、农田积水排泄不及时也与秋作物遭受洪涝灾害有直接关系。秋作物受灾后,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以减灾保产。  相似文献   

16.
南阳是河南省乃至我国著名的农业大市,具有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为全面了解南阳市各秋作物大田生产形势、品种表现和品种利用情况,对全市秋作物进行了全面考察。本文阐述了南阳市主要秋作物考察情况及结果。  相似文献   

17.
宁南旱区谷子地膜覆盖的土壤水温效应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对不同覆膜方式降水后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进行定位观测,并观测了谷子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结合作物产量分析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表明,降水后微集水种植技术的沟内有较好的集水作用,水分可以储备在垄下部位,表层土壤水分变化剧烈。微集水种植技术在生育期间有集水保墒作用,季末土壤供水能力明显改善。冬闲田处理秋平膜与秋垄沟播前贮水量分别较对照高24.9、7.1 mm,且增产效果显著。覆膜处理的谷子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和农田水分得到高效开发利用。作物各个生育时期以微集水种植技术的集水保墒效果最佳、生育期耗水量较低,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淮北夏播期间常出现旱、涝、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秋作物产量。本试验研究就是从农业角度作出最佳生产种植对策,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取得灾后秋作物生产的最佳效益,使受灾程度减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气象要素与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2017年日喀则市农区气候特征,并对作物出苗至成熟期间各个生育阶段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日喀则市农区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略少;≥5℃、≥10℃、≥15℃积温多于常年.农区作物出苗至成熟期间,光、温、水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部分农区初夏出现轻度干旱天气,盛夏出现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天气,对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各地墒情适宜,加上田间管理措施得当,作物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卓尼县主要作物的生育特性以及生长发育时期所需的温、光、水、气、热等外界环境条件,并对主要作物栽培区域进行了划分,根据各区域的不同特点和气候特征,结合主要作物生育时期对光、热等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各区域主要作物的合理布局和轮作倒茬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