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根据目前对枫香研究的有关文献资料,对枫香的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枫香针叶树混交林的营造进行整理,以提高枫香的林业生产技术及效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目前对枫香研究的有关文献资料,对枫香的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枫香针叶树混交林的营造进行整理,以提高枫香的林业生产技术及效益.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枫香的生物学特征及作用入手,根据芜湖县的生态环境和多年种植枫香的经验,提出了枫香育苗造林技术,主要包括:种子采集、土壤选择、精细播种、育苗期管理、适时移栽、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系统地阐述了枫香的采种、育苗、造林、大苗移栽等培育技术,介绍了枫香园林绿化的主要应用情况,为枫香在植树造林、园林绿化中的科学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沈峰 《现代农业科技》2023,(10):119-121+132
枫香是我国乡土树种之一,适应能力强,在宣城市广泛分布。本文结合宣城地区实际,对枫香苗木培育技术(包括播种育苗1种有性繁殖育苗方式以及分株繁殖和插条繁殖2种无性繁殖育苗方式)进行了总结,并就枫香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枫香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枫香形态特点,总结潜山枫香栽培技术,包括种子采集、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尾松枫香混交林的营造技术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松枫混交林,能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营造时,初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选用2500~3300株/hm^2,混交方式宜采用行带状、带状、星状。混交比例以枫香株数不超过30%为宜,同时应进行合理疏伐和疏枝。补值枫香是改造马尾松低产林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生长及生物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生长及生物量比较研究表明:枫香与不同树种形成的混交林间生长差异较大,不同林分蓄积大小排序为:枫香(1)×马褂木(1)>枫香(1)×杉木(1)>枫香(1)×杉木(3)>枫香(1)×杉木(2)>枫香(1)×马褂木(2)>枫香(1)×马尾松(2)>枫香(1)×马尾松(1)>枫香纯林>枫香(1)×马褂木(3)>枫香(1)×马尾松(3).不同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以枫香(1)×马褂木(1)和枫香(1)×杉木(1)林分的生物量最大,表明枫香与马褂木及枫香与杉木混交林的林分结构比枫香纯林更有利于其光合产物的积累,枫香与马褂木、杉木混交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枫香中幼龄林培育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枫香这一乡土阔叶树种的培育技术,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枫香中幼龄林培育是一项林业实用科学技术,能恢复林下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胡国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100-100,102
本文就枫香播种育苗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枫香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和生长过程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枫香人工林和天然林的调查,进行枫香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枫香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枫香天然林林相不整齐,林冠层具有成层性,林下植被多;而枫香人工林林相整齐,乔木层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林下植被少 枫香人工林与天然林在林分生长过程中有较大差异,枫香人工林生长迅速,进入生长速生期较早;而枫香天然林生长较缓慢,进入速生期迟,22年生时平均胸径仅为人工林的71% 因此营造枫香人工林是提高其林分生产力的有力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培肥土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与不同树种混交林改良地力的效果,采用标准地调查法,通过测定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的土壤肥力指标,进行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培肥土壤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营造枫香混交林后林地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一定改善。由于混交林枯落物归还量及其分解速率高于杉木纯林,使枫香混交林土壤的养分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枫香 杉木、枫香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混交林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5.19%,27.71%和17.75%。不同枫香混交林土壤的肥力状况明显优于杉木纯林。表4参9  相似文献   

13.
枫香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茂华 《农技服务》2011,28(7):1067-1067
介绍了枫香种子采集、播种、病虫害防治等育苗技术措施及造林抚育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掌握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中的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结构特征,在全面清查基础上设置10个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分析枫香胸径、树高、冠幅结构规律,并运用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分别做拟合对比:利用单株生物量模型测算枫香各径阶、各部分生物量,分析生物量结构;同时研究枫香密度及空间分布格局等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枫香的胸径、树高、冠幅结构符合森林经营的目标,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拟合结果基本符合枫香胸径、树高、冠幅结构规律;树干、树根生物量占枫香总体生物量的91.4%,各径阶枫香生物量总体分布不均匀.树干和树根生物量分布曲线起伏较为接近,各径阶树冠生物量分布较为均匀;各标准地枫香株数密度变动系数为0.625,枫香分布地域差异性较大:各标准地角尺度均值大于0.517,种群内部呈聚集分布。图8表7参20  相似文献   

15.
概述宣城市枫香资源分布概况,研究总结枫香育苗、造林、成林管护技术,以为枫香速生丰产高效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不同温度过热蒸汽预处理对枫香木材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枫香木材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温度过热蒸汽预处理对枫香色度、尺寸稳定性、防霉效果和耐腐性的影响。[结果]过热蒸汽预处理能够诱发枫香表面色度向红色方向变化,提高其外观品质;提高枫香的尺寸稳定性,减少变形、开裂等缺陷;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生长,提高枫香的防霉和耐腐性能。其中140℃过热蒸汽预处理效果最佳,对可可球二孢、桔青霉、黑曲霉、绿色木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枫香被害值为1,防治效力达60%;耐腐性方面,140℃过热蒸汽预处理枫香的质量损失率达9.05%,比未处理样降低了27.83%,耐腐朽等级达Ⅰ级。[结论]过热蒸汽预处理能够提高枫香木材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速生树种枫香开发利用及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速生树种枫香的开发利用及播种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为该树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枫香的园林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阐述了枫香的资源概况、自然生态属性、利用价值,总结了枫香的文史内涵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枫香综合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柏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柏木与枫香三种不同比例的混交林,经过二十年的观察和1985年的实测调查与分析,柏木3行与枫香1行按倾斜度方向进行带、行混交,形成比较稳定的林分群体结构;柏木2行与枫香1行混交,虽然抑制了其他灌木,枫香生长良好,但柏木后期受压;两者单行混交,8年之前枫香树高生长很快,枫香同种内出现竞争,而10年之后柏木生长逐渐赶上枫香,目前柏木长势良好,枫香受到侧方遮荫,长势较差。因此,第一种混交比例可以在千岛湖森林公园建设中进行中试。  相似文献   

20.
枫香不仅能美化环境、改善生态,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经济、生态价值,能创造经济效益。针对枫香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进行探讨,分别介绍枫香造林的选地、整地、水肥管理、中耕除草、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以期为枫香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