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物内生真菌具有普遍存在性和生物多样性,许多种类在植物体内作为生防菌,能有效地防治植物病害,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鉴此,综述了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从其分泌抗茵物质、与病菌竞争生态位和营养物质、诱导系统抗性、产生植物激素等方面分析植物内生真菌的生防机制,并对其作为植物病害生防因子进行开发与应用中存在...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概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凯  袁鹤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807-810
使用化学杀菌剂是控制植物病害的有效方法,但化学杀菌剂存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药物残留等问题,因此,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简要介绍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作用机制,概述了生防细菌、生防真菌、生防放线菌的种类以及开发利用情况,并且介绍了植物内生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开发应用;探讨了利用生防微生物进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化感作用广泛存在于农业生产中.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方面的应用情况,并阐述了植物化感作用防治植物病害的机理,为农业生产以及生物防治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拓宽了植物病害防治的思路,并为更好、更全面地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生细菌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天然资源菌,是植物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本文从植物内生细菌的概念、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开发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植物内生菌及其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内生菌分布广、种类多,几乎存在于目前已研究过的所有陆生及水生植物中,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丰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内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植物内生菌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及其防病机制;同时,对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植物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拮抗生防细菌对土传性病害的抑菌机理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土传病害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害.引起土传病害的土传病原物种类很多(真菌、细菌、线虫、病毒),它们通常侵染植物根部,引起植物根部乃至全株的病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防治方面,化学防治和抗病育种目前只对少数土传病害有效,对大多数土传病害防效甚微.由于这些原因使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整个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新林  赵思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025-3028
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中具有应用潜力的菌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芽孢杆菌应用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生防细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阐述了枯草芽孢杆菌防控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抗菌物质的产生及种类、拮抗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及诱导植物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8.
木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因其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而被应用于多种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本文从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分泌抗菌物质、诱导抗性和促生作用5个方面就木霉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拮抗作用进行了综述;另外,还简要概括了拮抗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通过将生物制剂应用于宿主植物,防止病原疾病的发展来控制病害的一种方法。综述了生防菌——链霉菌和芽孢杆菌的生防机理及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类型。  相似文献   

10.
生防菌及相关生物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利用有益微生物及抗生素物质防治病害及相关生物技术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指出生物技术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新途径,探讨了21世纪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功能内生细菌对植物体内有机污染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有机污染危及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筛选具有降解有机污染物功能的植物内生细菌, 并将其定殖于植物体,有望调控植物体内有机污染物的代谢过程,从而有效地规避植物有机污染的风险,相关研究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通过综述近年来有关具有有机污染物降解功能的植物内生细菌分离、筛选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功能内生细菌对植物体内有机污染物代谢的影响,揭示了功能内生细菌调控植物体内有机污染物代谢的机理,为进一步利用内生细菌调控植物有机污染的风险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植物内生放线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放线菌指存在于健康植物体内,产生系列活性物质并能与宿主植物共同生活的放线菌菌落。介绍了植物内生放线菌在生物防治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相似或在医药、农业、工业等行业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活性物质;通过与药用植物的共生关系对某些药物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研究过内生真菌的药用植物至少有145种。综述了产紫杉醇的药用植物和其他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6株野生植物内生放线菌防病促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具有内生习性的植病生防放线菌,从采自秦岭的14种野生植物中分离得到29株内生放线菌,对其进行了皿内拮抗试验、发酵液抑菌试验和温室防病促生试验。结果发现,有6株菌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其中菌株SF1对粉红聚端孢、SF4对苹果炭疽菌、SF20对灰葡萄孢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G2的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抑菌活性,其发酵滤液对茄链格孢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5 mm;菌株SG2对温室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9.72%,菌株SF4对黄瓜白粉病的温室防效达到89.61%,菌株SF20对番茄和黄瓜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见,从野生植物中分离具有内生习性和抑菌作用的放线菌,直接用于生物防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对桉树青枯病有防治效果的内生细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从青枯菌的非寄主植物中分离的内生细菌对青枯菌的拮抗作用,并分别在水培和土壤系统中测定其防治作用以及内生特性。结果表明:从蒜、葱、洋葱和葡萄内分离的14种可培养内生细菌中,只有菌株SH、SB、PT、C1和C2对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SH对C1具有拮抗作用,C2对SH有拮抗作用;在水培系统中,菌株SH对桉树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土壤系统中菌株PT、SH具有防治作用;菌株SH具有内生性,将桉苗浸于SH菌液中24 h,内生菌能侵入到桉苗茎部。  相似文献   

16.
茄类内生菌的分离及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离番茄、辣椒和茄子3种茄科果蔬的内生菌,并对青枯病拮抗细菌进行筛选与鉴定。[方法]采用研磨液培养法,利用选择培养基对3种植株进行内生菌分离,并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及菌块对峙培养法对已纯化的内生菌进行筛选。根据分离菌的培养特性及菌体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及生化反应等,对筛选出来的内生拮抗细菌进行鉴定归属。[结果]3种植株内生菌分离,共得到53株内生细菌、53株内生真菌、44株内生放线菌。筛选出14株青枯病菌有强拮抗性的内生细菌,分属为芽孢杆菌属、埃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土壤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短小杆菌属,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种群,而且芽孢杆菌属菌株对青枯病菌的拮抗作用最强。[结论]提供了探索生物防治茄科植物青枯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茄类内生菌的分离及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材料与方法 1.1植株及病原菌 健康的番茄、辣椒及茄子植株,采自茂名市郊区菜园;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由茂名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实验中心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植物内生菌及其代谢物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基于植物内生菌,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内生放线菌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综述了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及其在植物不同部位中的分布,不同内生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及其代谢物在抑菌杀虫中的生物活性,并就植物内生菌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应用作一展望,提出今后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植物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动物和人类具有免疫能力,但植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抵抗病原生物侵袭的能力和特性,其中包括植物自身的免疫性.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观察到对植物接种致病菌及一些病菌产物可以使植物产生对相关病害的免疫作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发现真菌、细菌、病毒可诱导烟草、蚕豆、豇豆等多种植物产生抵抗病菌的能力,近年来的研究也说明植物自身具有免疫系统.本文主要对植物免疫的演化、诱导因素、免疫机制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做简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