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种化学物质对西葫芦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烯利诱导雌花、用赤霉素和AgNO3诱导雄花以控制西葫芦花的性别表现。用不同处理浓度的乙烯利(50、100mg/L)、GA3(50、100、1OOOmg/L)、AgNO3(200、300mg/L),在不同处理时期(子叶平展期和4叶期).对不同栽培品种进行处理,观察统计1~20节内雌花、雄花形成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最佳处理水平。结果表明.利用化学物质可以控制西葫芦性别表现。乙烯利50mg/L、GA3 1000mg/L、AgNO3 300mg/L为最佳诱导剂浓度,处理时期以子叶平展期为佳,不同处理方法对性别表现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栽培品种对诱导的反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西葫芦花发育特性及其化学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条件下,西葫芦自第一节起的基部是雄花集中发生的区段,较高节位才有雌花;在早熟栽培中,相邻节位的雌花发育速度明显快于雄花.一般情况下,用40~100 mg*L-1的2,4-D溶液均匀涂抹子房较处理其他部位保花促果作用更有效.用质量浓度为300 mg*L-1的AgNO3溶液在第一真叶展平始期开始喷洒全株,诱雄作用显著,具有位置效应.经分析推断,Ag 的促雄作用发生在雌蕊原基形成以前.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雄花需要量确定适宜的喷洒时期和次数.  相似文献   

3.
乙烯利和赤霉素对黄瓜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了乙烯利和赤霉素对黄瓜性别表现的影响。在 1~ 3片叶使用 5 0mg·L-1乙烯利处理能增加雌花数 ,但在子叶期使用无效果 ,使用时间过迟会使第 1雌花出现节位升高。赤霉素 (GA 4 +GA 7)的混合物会促进雄花发生 ,利用乙烯利与赤霉素的联合作用可控制植株的雌雄性别比例。  相似文献   

4.
在飞碟瓜4叶期、6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结果发现50~150mg·L-1的乙烯利溶液均能明显提高植株的雌花数、雌雄比率和雌花节率,降低第1雌花节位,抑制主蔓伸长,这对提早上市和提高产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乙烯利和赤霉素对黄瓜性别表现的影响.在1~3片叶使用 50mg@L-1乙烯利处理能增加雌花数,但在子叶期使用无效果,使用时间过迟会使第1雌花出现节位升高.赤霉素(GA4+GA 7)的混合物会促进雄花发生,利用乙烯利与赤霉素的联合作用可控制植株的雌雄性别比例.  相似文献   

6.
性别基因调控与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阐述了性别基因调控原理以及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技术、控制输精时间等方法控制性别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的性别和某些经济性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哺乳动物性别控制对于畜牧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性别控制技术以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为基础,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以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性别控制的途径以及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调控西葫芦因气候因素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增强植株抗逆性,在雄花缺少情况下保住雌花生长,提高座果率。试验采用三种化学物质喷施西葫芦叶面抑制植株徒长,用四种药剂处理未开花子房以保证雌花正常生长。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植株徒长和保住雌花生长,其中以0.56g·L~(-1的多效唑减少徒长效果最佳;一葫喷(0.67g·L~(-1)、保座(1g·L~(-1))均可使西葫芦座果率达到66%以上,代替人工授粉,且不影响西葫芦品质。  相似文献   

9.
禽类性别及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类的性决定、性分化和性别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表明:禽类的性决定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除了公认的性染色体理论,还有常染色体/Z染色体平衡理论的争论。但性别最终由基因决定,在禽类尚未发现象Y染色体上的SRY片段。作者提出了“Z染色体上的性别基因可能以剂量效应来决定性别”的设想。禽类性别的有效控制将取决于对其性决定、性分化本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家禽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禽性别控制研究包括性别决定,性别分化,性别鉴定,性别诱导和性别控制5个方面,家禽中虽未发现象哺乳动物SRY基因的性别决定片段,但XhoI家族中特异片段的发现可能成为性别决定基因研究的基础。性别分化的基础是控制性激素转型的芳香化酶;伴性遗传和泄殖腔鉴别法仍然是性别鉴定的主要方法;利用激素诱导只能使雌转雄而不能使雄转为雌,且转变后仍能恢复原来的遗传性别,性别决定与分化本质的发现是家禽性别控制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卢久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60-9561
[目的]为西葫芦多糖的药物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西葫芦可溶性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羟自由基由Fenton体系产生;超氧自由基由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结果]在37℃下,乙醇用量是提取液体积的4倍,药物浓度为2 mg/ml时,其产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7.1%。在25℃下,乙醇用量是提取液体积的4倍,药物浓度为2mg/ml时,其产物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3.3%。[结论]西葫芦多糖对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明显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利用高压喷雾系统、外遮阳网及风口通风等措施设置4个不同温度处理在夏季塑料大棚内种植西葫芦,通过调查不同处理下蚜虫虫口数量、带毒率,以及西葫芦病毒病病情指数及发病率,从而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控效果;同时通过调查果实数目、畸形果率及产量等相关性状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西葫芦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27日,在高温(30~45℃)条件下,蚜虫虫口数量和带毒率最少,分别为75.40头/10株和0;西葫芦抗病品种潘多拉和感病品种亮丽的病毒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最低,分别为0.89,8.22%和5.33,20.58%;短高温(每天高温2 h(40~45℃)+低温(15~25℃))条件下,蚜虫虫口数量和带毒率以及西葫芦发病率与病情指数都略高于高温条件,但差异不显著;低温(15~25℃)条件虽能部分降低蚜虫虫口数量和带毒率,但西葫芦抗病品种潘多拉和感病品种亮丽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为14.22,52.36%和18.67,56.58%,均比高温和短高温条件略高,差异极显著,常温条件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高温条件下,西葫芦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畸形果率明显高于短高温,而产量相关性状均明显低于短高温。短高温条件可在兼顾西葫芦生产的经济效益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病毒病的发生,为夏季栽培西葫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以苦瓜纯雌系X-黑-d-d为材料,于三叶一心期用300 mg/L AgNO3诱导其分化完全花,并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AgNO3 处理后72 h内花蕾基因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300 mg/L AgNO3能成功诱导苦瓜纯雌系连续性转化为完全花,平均为11.83朵/株;以128对选择性扩增引物扩增对照和处理后不同时期花蕾的cDNA,其中8对引物可获得较多分布均匀的清晰条带,这些条带大部分是组成型表达,少部分是抑制表达或诱导表达的差异条带.  相似文献   

14.
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南瓜属2个主要栽培种美洲南瓜和印度南瓜共12个品种的多代自交材料进行远缘杂交,选配了正反交组合共72个,研究其正反交的亲和性差异,不同材料间的亲和性差异以及杂种后代的表现。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进行种间杂交,美洲南瓜只适合作母本、印度南瓜只适合作父本;其正反交的亲和性不同,表现在坐果率、有胚果实率以及有胚率等方面的差异;远缘杂种的不育性、不稔性与杂交亲和性有关;并讨论分析了用印度南瓜改良美洲南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艾米乐在角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艾米乐新型复合微生物制剂(EM菌肥)在角瓜苗期叶面喷施和灌根处理,并在生育期间进行形态学和生理学指标的测定,成熟期进行测产和考种.结果表明,艾米乐具有显著提高角瓜产量的功效,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对角瓜植株生长发育、各项生理指标、产量性状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10个西葫芦自交品系品质评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西葫芦自交系展开了营养品质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西葫芦的总糖、粗蛋白和水分含量差异较小,且平均值分别为2.73%、0.93%和96.27%;VC和Ca含量相对较高且不同品种间含量相差较大,平均值分别为142.13 mg/kg和299 mg/kg。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较好地评价西葫芦的营养价值,且10个品系中,3号自交系的果实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有壳美洲南瓜种皮PAL基因(CP-PAL),研究PAL基因在有壳和裸仁美洲南瓜种皮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为揭示美洲南瓜种皮发育机理及木质素积累在南瓜种皮发育中的作用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CP-PAL的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采用2-△△Ct方法对种皮发育过程中PAL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CP-PAL序列全长为1 720 bp,含有一个1 359 bp的ORF,114 bp 5′端非翻译区、236 bp 3′端非翻译区及11 bp polyA结构,可编码45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8.86 kD,等电点为6.55,原子总数为6 885个,分子式为C2158H3449N607O657S14。通过BLASTX比对表明CP-PAL核苷酸序列及其氨基酸序列与黄瓜PAL核苷酸及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CP-PAL包含PAL-HAL、PLN02457及phe_am_lyase 3个结构域及酶活性中心序列(GTITASGDLVPLSYIA),属于Lyase_I_Like超家族。CP-PAL不具有导肽及信号肽,为非跨膜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质及内质网上,属可溶性蛋白。CP-PAL蛋白含有4个酪蛋白激酶Ⅱ识别位点、6个蛋白激酶C识别位点、12个豆蔻酰化位点及2个糖基化位点。此外,分析可知CP-PAL有18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6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及5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无规则卷曲是CP-PAL蛋白二级结构中最大量的结构元件,α-螺旋和延伸链分散于整个蛋白质中,且N-末端以无规则卷曲形式存在,C-末端以延伸链形式存在。CP-PAL氨基酸序列同挑选的其他14种植物的PAL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较,发现功能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N-端的差异最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P-PAL和黄瓜PAL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CP-PAL蛋白三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要结构元件,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较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AL基因在有壳和裸仁美洲南瓜种皮发育中呈现反向对应的变化趋势:有壳美洲南瓜种皮PAL基因在自交授粉20 d后表达量增加,而裸仁美洲南瓜种皮PAL基因在20 d后表达量下降。整个种皮发育过程中,PAL基因在裸仁美洲南瓜中的表达量低于其在有壳美洲南瓜中的表达量。【结论】从有壳美洲南瓜种皮中克隆得到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PAL基因,该基因可能通过参与调控种皮木质素的合成从而影响美洲南瓜裸粒品种的种皮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有机硅、混合橙精油、青皮桔油、激健4种助剂对啶虫脒防治烟粉虱的增效作用及有机硅3 000倍液对啶虫脒防治烟粉虱的减量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喷雾法,有机硅3 000倍液、混合橙精油1 000倍液、青皮桔油1 000倍液、激健3 000倍液分别与5%啶虫脒乳油推荐用量混用,测定药液的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对烟粉虱防效及有机硅3 000倍液对啶虫脒防治烟粉虱的减量效果。【结果】在5%啶虫脒乳油推荐用量药液中添加助剂可提高药液的雾滴密度,但不同助剂与5%啶虫脒乳油推荐用量混用对烟粉虱的防效不同,其中有机硅对啶虫脒防治烟粉虱的增效明显,持效期长,青皮桔油次之,而混合橙精油与啶虫脒的混合液对烟粉虱的防效与清水对照无显著差异。在5%啶虫脒乳油中加入农用有机硅,能提高啶虫脒对烟粉虱的防效并减少5%啶虫脒乳油10%~40%的施用量。【结论】生产上建议使用农用有机硅3 000倍液与5%啶虫脒乳油混用防治烟粉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