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一些地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土壤湿度和气候资料,用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土壤水分分区。根据土壤湿度测站合理布局的原则,按照随机取样等方法确定了代表各区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壤湿度站,从而得出全国(除台湾、西藏外)国家级土壤湿度测站的合理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叙述了全国土壤湿度测站合理布局,包括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土壤水分的分区,土壤湿度测站密度的确定和测站落点等方法,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统计整理了58个台站30年左右的气象资料和1981~1985年土壤湿度资料,应用谐波分析方法,研究土壤水分周期变化,并揭示了土壤水分的地域分布;依据作物生长期(8~11月)内降水可能蒸发差的分布,阐明了主要作物的水分盈亏程度。最后,根据能综合反映地区气候特征、水分盈亏和作物水分供应情况的分区指标集,运用模糊等价聚类方法,并考虑地形、地势、土壤类型等实际情况,综合作出了全省土壤水分分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统计分析了黄淮海地区132站自建站以来至1985年的气象资料和1980~1985年土壤湿度资料,在研究了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其动态分布的基础上,确定了土壤水分分区指标集,并用类平均聚类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作出土壤水分分区,对各分区作了简要评述。然后,在土壤水分分区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抽样法和土壤湿度测站合理布局的定性原则,对全区测站进行了合理布局和误差估算。  相似文献   

5.
根据年降蒸差、年降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等指标,运用类平均聚类分析方法,将京、津、冀地区划分出5个土壤水分区,并作了评价。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全区测站密度,在此基础上又依据各区田间持水量的变异程度,面积大小和农业指数,计算出各区的权重,以确定测站的布局和落点。分析了济南、密云等8个站的多年0~100cm 土层各层土壤湿度的极差和变异系数,对土壤湿度测定深度提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我省降蒸差和土壤水分分布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做出了全省土壤水分区划,评述了各区的气候和农业气候等特征。根据随机抽样理论中的分层抽样方法,在上述分区的基础上,计算和确定了全省国家级土壤湿度测站。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分析了东北片所辖地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主要特征,依据生长季内0~50cm土层平均贮水量等4个指标,采用类平均聚类方法将该片区分成12个土壤水分区,并作了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以各区的面积大小、农林牧比重、平原山丘比重求出各区的权重系数,利用分层抽样原理,得到土壤湿度测站合理布局结果,并简要论述了该结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年降蒸差和干旱季节0~50cm 土层贮水量等指标,运用均值聚类方法将宁夏划分出4个土壤水分区,并对各区进行了评述。试用结构函数确定测站布局。对川区和山区土壤湿度观测时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泸溪一农户问:如何读懂墒情数据? 答:墒情是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土壤湿度是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墒情简报主要体现的数据是土壤相对含水量,也就是土壤含水量的百分比.一般50%及以下表示为中旱或重旱、极旱,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作物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极旱可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停止甚至死亡.50%~60%为轻旱,土壤水分供应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60%~80%为适宜,土壤含水量能满足作物播种出苗或生长发育需求,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不同气候地区15个站设置了自然矮草植被和作物两种土壤湿度观测地段,并于1985~1986年进行了对比观测,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自然矮草地段的土壤贮水量估算作物地段的土壤贮水量,自然矮草地段可作为土壤温度“本底”观测地段。统计实测土壤湿度资料表明:土壤湿度观测重复次数应不少于4次,0~100cm 土层年土壤贮水量高于310mm 的地区,土壤湿度测定深度至50cm 已足够,地下水位高于3m 的地区必须测定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本省影响土壤水分的主要因子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四川各地区主要旱作的水分供应和满足状况,对合理利用土壤水分资源和提高农业产量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随州1991—2013年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对随州本地土壤水分状况周年分布、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状况和各主要作物的适宜土壤湿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州市土壤湿度周年变化大致分为5个时期;随州的土壤湿度周年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无降水和强降水天气对土壤湿度的影响明显,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河南省土壤水分分区情况,并介绍了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描述测站选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验和比较4个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方法】根据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建立北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其中潜在蒸散量子模型分别用国内彭曼修正式(简称国内法)和FAOPenman-Monteith(简称FAO法)方法,作物发育期子模型分别用多年平均发育期法和积温法。用2002年6~9月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基地的21个不同水分处理小区的夏玉米全生育期观测资料(包括土壤湿度、作物发育期、气象和灌溉等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和比较。【结果】在土壤湿度中等和较低的情况下,土壤水分预测模型中潜在蒸散量子模型采用国内法对不同预测时效下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平均预测精度高于FAO法,而在土壤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则反之;国内法和FAO法在不同预测初始日期下,对所有试验小区土壤水分的平均预测精度均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水分预测模型中,作物发育期子模型采用积温法或多年平均发育期法均可对北方地区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进行预测,两者对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预报的最大绝对差值小于5 mm。【结论】土壤水分预测模型中潜在蒸散量子模型采用国内法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预测精度高于FAO法;土壤水分预测模型中作物发育期子模型采用多年平均发育期法和积温法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预测精度基本相同。利用该模型还可对北方夏玉米农田进行灌溉预报和排渍预报。  相似文献   

15.
自动土壤水分仪替代人工对土壤湿度进行测量时,所测得的数据需要进行校正,才能进入农业气象业务使用。本文介绍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的订正方法和质控方法,从土壤湿度产品效果来看,土壤不同深度的体积含水量与降水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表层变化最为明显,深层基本不受影响;在我国大范围的一次寒潮过程前后,东北地区、西北部地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发生了较大范围的改变,但这对仅受降雨影响的南方来说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可降解编织物的原料来源广泛,取材也比较容易。水稻、小麦秸秆,棕榈,棕榈叶,竹子及麻类等均可作为可降解编织物的原料。可降解编织物覆盖在坡耕地表面,可防止雨滴溅蚀发生,减轻土壤侵蚀;可降解编织物覆盖能阻止土壤水分快速蒸发,保持土壤湿度,给作物供应充足的水分,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本文综合分析了可降解编织物的原料来源、类型、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结构中的作用、在水土保持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可降解编织物的社会经济效益,并讨论了可降解编织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利用MODIS数据监测大面积土壤水分与农作物旱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泽林  覃志豪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84-4787
[目的]更好地利用MODIS数据监测大面积土壤水分与农作物旱情。[方法]在叙述MODIS传感器优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MODIS数据监测土壤水分与农作物旱情的方法,讨论了土壤水分遥感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结果]热惯量法适用于裸露的土壤或作物前期生长的地区土壤水分监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适用于植被覆盖度比较大地区的土壤水分监测,光谱法使用MODIS数据进行大面积、多时相土壤湿度监测是可行的,该方法从叶片光合作用和冠层温度两个方面研究了作物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论]必须加强土壤水文模型和遥感模型、遥感反演方法和数字土壤工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序言水分是作物生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各发育期内,水分对作物的满足程度极大地影响着作物的生育和产量。华北地区除雨季外,作物的降水保证率是很低的。土壤水分经常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因而在一些地区水分便成为农业生产的中心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水分资源不足,对水分平衡及土壤干旱进行计算和予报,以便采取措施,合理用水防止干旱,在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水分平衡方程式,探讨其各主要分量及土壤干旱的计算和予报方法。为了在广大气象台站能够实际应用,所需资料都取自气象台站实际观测或气象予报。本方法存北京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山西省农田土壤湿度各因子的时空变化,对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选出独立性较强年降蒸差、4~5月降水量≤100mm 的概率和生长季内0~50cm 土层含水量为分区指标,应用180DATA 模糊聚类—自组织分析技术将本省分成10个土壤水分区,并作了详细的分区评述。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的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均于首篇“几种旱田作物在轮作中地位研究”一文中,已详述之。这里直叙结果与分析。一、不同作物茬口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轮作效益和连作障害也与土壤水分有关,有的作物生育期中耗水较多,使后作物土壤水分较少,在春旱情况下影响后作出苗和生长;相反情况,则有利于后作的播种和苗期生育,本研究得出了这种明显的趋势。表1说明,在不同作物收后和次年春旱季节里的土壤水分是不同的。以草木樨茬土壤水分最少,顺序为:草木樨<向日葵<大豆<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