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东西南北4个不同方向的麻竹竹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向的麻竹竹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对麻竹竹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均无明显影响.不同年龄的麻竹竹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在各密度以及顺纹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方面,均表现为1.5龄>2.5龄>0.5龄;在各干缩率和顺纹抗剪强度方面,均表现为0.5龄>2.5龄>1.5龄.  相似文献   

2.
以杉木林下种植的多花黄精根茎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海拔对林下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多花黄精生长的各时期延迟且持续时间延长;出苗期、伸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基本上为30~40 d,从出土至枯萎 220~240 d。不同海拔对林下多花黄精生长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多花黄精的地径、株高及根茎鲜重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下降的趋势,以海拔500~600 m的多花黄精的生长量最高,多花黄精的地径、高度、根茎株产量的平均值分别达0.63 cm、85.21 cm、251.94 kg·株-1。不同海拔下多花黄精的地径、株高差异显著;海拔500~600 m与800~900 m、海拔800~900 m与1 100~1 200 m的根茎鲜重差异不显著,海拔500~600 m与1 100~1 200 m的根茎鲜重差异显著。多花黄精在不同海拔下的成活率都在91%以上,说明本区域适宜多花黄精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木薯农艺性状及块根品质对不同海拔梯度的响应,进而明确海拔梯度变化对木薯生长的影响。以木薯品种‘SC205’、‘GR4’为材料,于800~1600 m的海拔上种植。同海拔木薯的株高、茎粗、主茎高和落叶高度随时间不断增加而增加,但同时间段,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2个品种在8—10月生长最快,11月生长相对缓慢,到12月生长基本停止;随海拔梯度升高,同一木薯品种块根品质呈上升趋势,除粗纤维含量外,其他均差异达极显著;同海拔不同木薯品种间,除粗纤维含量外差异显著;块根品质含量最高多出现在海拔1400 m,最低在海拔1000 m或800 m。不同海拔下,海拔800 m、1000 m木薯生长旺盛,海拔1400 m块根品质相对较好,生产上应根据用途选择适宜的木薯种植海拔。  相似文献   

4.
从影响叶片生长的各个因子作为出发点,对麻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对麻竹叶片的主要化学成分和逆境下叶片表型变化进行了介绍,探究了不同逆境条件、不同生长期、不同生长条件和不同经营模式对叶片生理特性产生的变化,并对麻竹叶片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更加清楚了解叶片对于植物的重要性,对麻竹的生长发育和栽培措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山竹为刚竹,属浅根性单轴散生型小竹,如红壳竹、黑皮竹、水竹、麻竹、淡竹等小型野生竹类,适应性强,海拔300~1300m的肥、瘠土壤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6.
在主地条件相似、抚育管理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栽植方法对麻竹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植方法对麻竹生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麻竹林生长效果为母竹移栽最好、其次扦插造林、再者埋节造林.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测昆明地区5个试验地中‘凤丹’的保存率、生长情况、开花结实率相关生物性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海拔、土壤、林分、郁闭度对‘凤丹’生长的影响,研究‘凤丹’在昆明种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海拔约为1 900~2 600 m的试验中,‘凤丹’生长差异不明显。在胶泥土、腐殖土、红壤中,次年保存率、开花率、结实率生长差异不明显,但在腐殖土中果荚生长最好。在郁闭度为0.4的不同林分中,‘凤丹’生长差异不明显。当林分郁闭度小于0.5时,不同郁闭度对生长量、开花、结实的影响也小,但当各林分郁闭度大于0.5时,开花、结实、新枝生长量与林分郁闭度小于0.5时的对应指标相比影响较大,且‘凤丹’生长情况与郁闭度呈负相关。因此,在昆明海拔约为1 900~2 600 m地区栽种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黏性土、腐殖土、红壤中可以开花、结实,植株光照生态幅相对较宽,且适当遮阴利于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8.
赤水市7种丛生竹生长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竹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赤水市的7种丛生竹竹种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长情况以吊丝球竹>麻竹>绵慈竹>撑绿竹>钓鱼慈竹=指尖慈竹=硬头黄竹;产量以硬头黄竹>指尖慈竹>麻竹>撑绿竹>钓鱼慈竹>吊丝球竹>绵慈竹.各品种中,麻竹因为立地条件不同,其生长情况和产量波动较大,吊丝球竹因为人工管理的影响,其产量较低.综合考虑这7种丛生竹的生长情况和产量,麻竹为赤水市的最适丛生竹种,其生长情况和各种指标都比较高,可以作为优先考虑的竹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林分生长变化趋势,为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树木年轮学的方法,运用已有的生物量和材积回归方程,反演出1977-2011年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生产力和蓄积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35年间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和蓄积量均增长迅速,且油松的增速一直快于华山松;油松林的生物量和蓄积量在海拔1 550~1 650m最大,生物量从1977年的44.40t/hm2增长到2011年的214.67t/hm2,蓄积量从54.98m3/hm2增长到237.50m3/hm2;华山松林的生物量和蓄积量在海拔1 850~2 000m最大,生物量从1977年的16.74t/hm2增长到2011年的182.75t/hm2,蓄积量从25.20m3/hm2增长到225.14m3/hm2;2种森林类型的生产力均随林龄的增大波动上升,在2001年左右达到最大值,随后生产力呈现下降趋势,同一树种不同海拔生产力波动趋势较一致。【结论】环境差异、人为干扰是造成不同海拔间林分生物量、蓄积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生物学特性和林分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的差异;不同海拔间生产力波动变化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树木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混交对林分生长的影响,为混交林营造和科学经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了246篇文献617条数据进行Meta分析,通过亚组分析探讨不同混交树种类型(阔叶混交、针灌混交、针阔混交、针叶混交和竹针混交)、混交比例(指目的树种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比例,分为≥0.1~0.2、≥0.2~0.4、≥0.4~0.6、≥0.6~0.8和≥0.8~0.9)、林龄(≤9 a、10~19 a、20~29 a、30~39 a和≥40 a)和海拔梯度(400 m、≥400~800 m、≥800~1 200 m、≥1 200~1 600 m和≥1 600~2 000 m)对混交林中目的树种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及生物量生长的影响。【结果】混交对目的树种的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以及生物量累积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树种类型的混交林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针灌混交效益最大;不同混交比例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混交比例≥0.1~0.8时显著促进林分生长,而混交比例≥0.8~0.9时对树高生长、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的积累有一定抑制作用;混交对不同林龄林分的影响差异显著,随着林龄增大,混交对目的树种胸径生长和林分生物量累积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这与林木连年生长量变化特征一致,但混交对目的树种树高生长和林分蓄积量的促进作用随林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海拔梯度下,混交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随海拔上升,混交对林分生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海拔≥1 200~1 600 m时促进作用最大。【结论】混交对林分生长有促进作用,不同的混交树种类型、混交比例、林龄及海拔对混交效应的影响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黄大勇  徐振国  李立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08-15309,15326
[目的]预测麻竹林分结构特征与产量。[方法]通过充分调查麻竹林分结构,对麻竹的产量预测,探讨不同留竹量对麻竹产量的影响,得出最优的留竹方式。[结果]麻竹林中胸径整齐度差异显著,立竹密度与立竹胸径差异不显著;同一林分内的不同样地立竹胸径差异不显著;不同麻竹林分类型立竹整齐度差异性显著,立竹均匀度差异不显著。[结论]麻竹产量与胸径之间最优的方程为:y=0.14x2.32,相关系数0.98;麻竹在留2株母竹时,获得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四川洪雅退耕还林地麻竹生物量和碳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标准样方法结合数据分析法研究了洪雅县还林地麻竹的生物量、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①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平均株高为15.57 m,平均胸径为7.89 cm,单株生物量为8.59 kg,总生物量为27.91t/hm2,碳储量为13.79 t/hm2。②各形态因子之间、地上部分各变量之间、总生物量与地上部分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地下部分各变量与其他变量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③各组分与形态因子的拟合中,以杆和形态因子的拟合为最佳,其方程为Y=-5.885+1.446D-0.108H+0.212d;总生物量与形态因子的拟合中,最佳模型为Y=-4.48+1.623D-0.245H+0.47d。④麻竹各器官碳含量介于0.454 2~0.530 6 g/g之间,平均碳含量为0.486 2 g/g,各器官含碳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杆>蔸>根>枝>叶。  相似文献   

13.
刘建祥  付惠  陈厚琴  李向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46-8947,9005
[目的]研究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介质中对Al的缓蚀作用。[方法]采用失重法研究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溶液中对Al的缓蚀作用,并采用正交试验探索最佳的反应条件。[结果]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溶液中对Al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其最佳反应条件为HCl浓度0.6 mol/L,缓蚀剂浓度1.5 g/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 h,缓蚀率达64.3%。[结论]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溶液中对Al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植物缓蚀剂。  相似文献   

14.
竹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最佳的竹枝扦插育苗方法。[方法]选择了麻竹、甜龙竹、油竹3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找出各品种最佳的竹枝扦插条件。[结果]结果表明,麻竹最高扦插成活率为12.5%,甜龙竹最高成活率达到42.4%,而油竹最高成活率为10.8%。[结论]不同种类的竹枝扦插条件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竹枝扦插成活率不同。  相似文献   

15.
麻竹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控制授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竹类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控制授粉技术的研究是开展竹类有性遗传改良的必要前提.该文以设在福建省南靖县国营苗圃的29丛90根麻竹开花亲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的方法,观测了其开花预兆、开花周期及持续时间、开花季节和初花时间、花枝类型及结构、小穗形态及结构、花器构造和发育特性及竹花开放顺序等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了麻竹控制授粉时不同气候条件和花枝位置对结实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控制授粉时气候及花枝位置对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及时利用竹子田间自然开花并适时地进行人工授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杂交子代竹笋营养成分的变异情况,以30个麻竹种内杂交子代家系为材料,对不同家系竹笋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含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蛋白质含量在家系间的变异幅度都很大,变异系数依次为23.69%、26.70%、38.26%、15.76%;蛋白质水解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都在30%以上,变异幅度为33.80%~42.97%。根据竹笋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总量、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比例等指标对参试的30个家系进行聚类分析,选出了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2个类群。这2个类群共包括11个家系,其中10个家系是来自JD或HK2个产地麻竹为亲本的杂交子代,说明麻竹竹笋的营养品质主要受遗传的影响,通过合适的亲本选配可以得到营养品质优良的杂种后代。  相似文献   

17.
对沿海沙地8个竹种根际土壤的酶活性和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茶杆竹、黄甜竹、花吊丝竹、绿竹、麻竹根际土壤的酶活性都比裸地高;花吊丝竹、绿竹、茶杆竹、黄甜竹、小叶龙竹、麻竹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以及氮、磷、钾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竹种,且显著高于裸地.相关性分析表明,酶活性与pH呈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麻竹控制授粉种子播种品质及苗期生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麻竹人工授粉种子的播种品质和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两次授粉所得麻竹种子带壳千粒重和去壳千粒重分别为 12 1 2 9、91 2 9g和 63 87、41 89g ,种子平均净度为 75 72 % ,母竹移植当年第 1次授粉种子含水量为 61 3 3 % ,种子平均生活力为 89 93 % ,场圃发芽率为 58 19% .麻竹实生苗在第 1次移苗时成活株数为 13 95株 ,成苗率为 69 2 6% ,平均苗高 19 5cm .麻竹实生苗分化较明显 ,存在一定比例的白化苗 ,正常幼苗生长差异也较大 ,为开展麻竹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珠三角观赏竹类景观应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省珠三角的广州、东莞、惠州3个城市的公园或小区的观赏竹应用进行调查,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进行分析、建模、排序,结果表明,排名前10的观赏竹种类是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Munro)、白哺鸡竹(Phyllostachys dulcis McClure)、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f.spectabilis)、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 E.G.Camus)、黄金间碧玉(Bambusavulgarisvar.striata Gamble)、大琴丝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Flavidorivens’)、唐竹[Sinobambusa tootsik(Sieb.)Makino]、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Chu et Chao cv.prevernalis)、湘妃竹(P.bambusoidesform.Lacrima-deae Keng f.et Wen.)、紫竿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var.textiliscv.purpurascens)。  相似文献   

20.
广西田林传统食品八渡笋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珂  苏仕林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3):72-73,109
为了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广西田林传统食品八度笋资源,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民间访问等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度笋不仅被人们用作食材,在药用、生活制品、工业制品、装饰工艺品、建筑制品等方面使用也很广泛,并以此为根据提出合理开发八渡笋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