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钟政 《北京农业》2011,(28):9-10
<正>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着力构建防止价格大起大落、生产大上大下的长效机制,减缓生猪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生猪市场一直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价格频繁大起大落,在行业内被称为"猪周期"。生猪价格波动频繁,不仅挫伤养殖者积极性,也不利于"菜篮子"价格的稳定运行。受规模化养殖比例提高、环保约束加强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变化,一是价格波动周期长度加长,二是价格波动幅度收窄,三是价格"旺季不旺"。对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的新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后期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后期中国生猪市场走势进行了预测,并对稳定生猪市场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猪价格大起大落,变化不定。那末,这几年生猪生产经济效益究竟如何,生猪价格变化有无规律可循;当前投资者、生猪生产者应收缩投资生产规模还是扩大投资生产规模,本文运用技术经济学方法———盈亏平衡点方法分析了自1995年以来生猪生产经济效益状况以及...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猪生产支持政策对价格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1992年以后中国制定的生猪生产支持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生猪支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政策支持及调控主要对象为规模猪场,对农户调控及支持力度不足;生猪价格下跌与生猪价格上涨时的政策力度不同.生猪价格上涨时,政府支持政策可能加剧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生猪价格下跌时,实施的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一个时期的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猪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来阐述引起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多元线性模型和1阶AR(1)模型对“季节调整”后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此测度各主要因素对生猪价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供给方面,从回归结果来看,生猪价格与仔猪价格、玉米价格、鸡肉价格呈正相关,与生产者预期、疫情呈负相关,其中玉米价格的波动对生猪价格影响最大,其次是仔猪价格.提出了要稳定玉米价格及高效安全的饲料供应、保障能繁母猪达到合理规模、健全生猪生产和市场的预警机制、强化生猪疫病防治体系的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生猪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生猪生产、经营、加工各环节的风险加剧,特别是养殖环节风险巨大,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我们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对生猪生产、生猪经营及生猪加工各环节进行了调查,试图解析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情况,以应对生猪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2,(16):16
据国家发改委员8月7日介绍:为稳定生猪市场价格,防止生猪生产的大起大落,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大生猪市场调控力度,启动新一轮冻猪肉收储工作。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受生猪产能依  相似文献   

8.
推行规模化养殖是保障生猪生产供给、提升产业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HP滤波法测度生猪价格波动的基础上,运用普通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规模化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是否存在平缓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养殖的确能平缓生猪价格波动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规模化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抑制作用随着生猪疫病指数的增加呈现边际递减的门槛效应特征;在规模养殖细分水平下,中规模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平缓作用最强、受疫病影响最弱。本文提出引导生猪养殖企业适度规模经营、大中小各类规模养殖企业有序发展、加快生猪产业链整合以平缓生猪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期趋势、季节性、周期性和不确定因素是影响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成本上升和需求刚性增长使生猪价格呈现长期上涨的趋势;生产的阶段性使生猪价格呈现一年以上的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周而复始的周期性波动;生产与消费的季节性使生猪价格在一年中拥有规律的季节性特征;自然灾害、疫病等不确定因素使生猪价格在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上出现非常规性波动。由于中长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近期内养殖周期和季节性不可改变,对于养殖主体来说,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技术、加强疫病防范管理水平比预测价格以调整产量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养猪业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稳定生猪生产,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生猪价格忽上忽下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2009年春节过后生猪和猪肉价格不断下滑,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的成本与收益,探究提高生猪产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更好地指导生猪产业发展,运用2004—2013年数据,分析了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环节每头生猪的成本与收益的各项具体指标,总结了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环节成本收益的现状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物质与服务费用占生猪产业总成本的90%以上,饲料费用和仔畜进价不断上涨以及其所占成本比例较大是导致生猪生产成本上涨和效益低下的原因,生猪生产收益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最后提出了提高养殖技术与研究投入、推进规模化经营与组织化程度等降低生猪生产成本和保障食品安全与价格稳定、增强产业链联系、促进生态养殖等提高生猪生产收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饲料资源充沛,发展养猪业有很大优势。但多年来生猪销售价格波动很大,对生猪生产有很大影响。文中从吉林省生猪发展概况,生猪销售价格构成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吉林省发展生猪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规模生猪养殖为研究对象,测算中国24个省(区、市)大、中、小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以及生猪产业集聚程度,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考察产业集聚程度与生猪养殖生产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2005—2018年大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逐年下降,中小规模生产效率缓慢上升;南方地区产业集聚程度普遍高于北方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与中小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关系呈"倒U型",但与大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负相关。建议降低产业集聚中大规模生猪养殖比重,着力推动中小规模生猪养殖适度集聚,并引导南方生猪养殖业向北方转移、增强饲料工业基础、大力发展种猪业以提高生猪养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4,(3):25-29,33
2011—2012年,养猪业产能急剧扩张,2012年产能过剩局面在2013年全面显现。2013年春节后国内猪价3个月下跌近三成,创2010年8月中旬以来最低水平。受政府收储、养殖户惜售等影响,生猪淡季供应量出现阶段性减少,猪价"淡季不淡",中秋节连续上涨回升三成。节后猪肉供应充足,需求反弹力度有限,猪市承压弱势波动。2013年11月中旬开始为期1个月的阶段性小幅攀升,12月下旬,由于疫情导致恐慌性抛售,屠宰企业压价等导致出栏量大且集中,猪肉投放轮库、暖冬推迟腊肉制作、需求高峰时间缩短等导致生猪价格开始暴跌,并一直持续至春节后,10年来首次出现旺季亏损。猪价短期反弹无力,2014年或迎上行周期。随着生猪饲养方式的不断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步伐逐步加快,生猪养殖已进入微利时代。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生猪产业带来的影响,从生猪生产、猪肉消费和生猪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疫情导致饲料及畜产品流通不畅、养殖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饲料企业和屠宰企业开工难等问题,阻碍了生猪产能恢复进程,可能影响全年生猪产能恢复目标的实现;猪肉户外消费大幅减少、消费总量降幅明显、但禽肉和禽蛋消费量的下降间接增加了猪肉消费比例;生猪价格总体上涨,区域价差有所拉大。产业发展短期内面临非洲猪瘟疫情防护形势依然严峻和产业扶持政策陷入基层落实困境等问题,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档猪肉供应链中加工企业与养猪场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高档猪肉供应链中公司与养猪场行为选择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监督博弈模型导出了双方行为选择的临界条件。重点从风险抵押金、降价收购、延期收购和“冷酷战略”4方面分析了违约惩罚对养猪场行为选择的作用及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养猪场的饲养规模和高档猪肉与普通猪肉的价格差是影响养猪场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以大城市高收入理性消费者为目标客户、大型猪肉加工企业为核心组建供应链,实施基于产品差异化的市场集中战略,是改善养猪场行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运行机制和效果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实施的背景、主体和客体、工具、约束条件和效果等方面,对我国现行生猪价格调控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发现目前我国生猪价格调控政策整体效果较好,其对于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和增加生猪养殖户收入的效果较理想,对于保持合理的生猪价格水平和稳定生猪市场供应的效果还有待加强。提出未来需要加强生猪价格调控政策的立法工作、完善监测统计工作、加快流通体系建设和促进生猪产业科技创新等。  相似文献   

18.
对全国28个省市区的241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进行调研和分析,系统反映了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现状,对养殖营销模式、繁育体系、饲料质量监测、疫病综合防控及猪舍设计与环境控制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猪养殖模式多元并存,标准化格局逐步形成,一体化养殖模式是我国主要的标准化养殖模式。此外,通过总结参与调查者对生猪规模化发展、标准化技术创新和养殖模式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一些建议,供相关的政策制定、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等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2002年1月~2012年3月江苏省的生猪、仔猪、猪肉市场月度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对猪肉价格的波动进行分解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者的价格波动呈高度一致的周期性波动上升,短期内波动受外部影响明显,波动幅度较大;价格波动周期与生猪饲养周期相一致,大约39个月为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小麦市场回顾及2013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国小麦连续第9年丰收增产,国内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但受饲料需求旺盛、生产成本上升、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并启动托市预案等因素影响,国内小麦价格整体稳中上涨。由于国际小麦价格优势明显,中国小麦进口大幅增加,且以澳大利亚饲料小麦为主。2013年中国冬小麦面积稳中略增,但小麦生产成本刚性增长,同时,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预计2013年国内小麦价格仍以稳中上行为主。国际方面,受主产国干旱等不利天气影响,2012/13年度全球小麦较大幅度减产,产需格局由2011/12年度的基本平衡转变为产不足需,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相应从2012年上半年的弱势波动,转变为下半年的较快上涨。虽然在高粮价刺激下,进入秋、冬季北半球主产国冬小麦播种面积可能有所增加,但一些主产国气象条件比较复杂,其中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美国一些主产区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对作物生长不利;加之发达经济体为刺激经济发展,竞相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势必助推国际商品价格上涨,201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存在震荡上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