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从海南岛吊罗山原始热带雨林区筛选分离杀棉铃虫Bt菌株,为研发新的防治棉铃虫的生物农药和抗虫转基因棉花奠定基础。【方法】在吊罗山原始热带雨林区不同海拔高度采集253份土壤样品,采用醋酸钠高温处理方法从中分离各类芽孢杆菌,通过显微镜观察鉴定出产伴胞晶体蛋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对伴胞晶体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和质谱分析,了解其基本特性。并以棉铃虫二龄幼虫为靶标,测定获得的Bt菌株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结果】从253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出芽孢杆菌786株,其中产伴胞晶体蛋白的Bt菌株33株,Bt菌株分离率为4.2%。SDS-PAGE电泳和质谱分析表明,分离Bt菌株含有的伴胞晶体蛋白与已发现的毒素蛋白不同,可能为新型晶体蛋白;利用棉铃虫二龄幼虫进行Bt分离株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有8株Bt菌株对棉铃虫幼虫的致死率为25%~85%。【结论】从海南岛吊罗山原始热带雨林区筛选分离获得8株杀棉铃虫的Bt菌株,这些菌种可能含有新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当前棉田中最大的害虫—棉铃虫的为害情况及田间用生物农药防治棉铃虫的方法及经验。试验结果表明:200×Bt 乳剂、200×"Bt 乳剂+Bt 增效剂Ⅱ号"、600×Bt 粉剂、600×"Bt 乳剂+Bt 增效剂Ⅰ号"四种生物防治处理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及保蕾效果。新复极差分析显示,200×"Bt 乳剂+增效剂Ⅱ号"与1000×2.5%功夫菊酯防效相近,完全可以替代功夫菊酯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3.
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种高效无公害生物农药。Bt对粮、棉、果、蔬菜、烟、林、草等作物的多种鳞翅目害虫,如玉米螟、大豆造桥虫、菜青虫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棉花的棉铃虫防治效果显著。笔者最近在农业部农业司主持召开的“北方主要棉产区使用Bt固体发酵菌剂防治棉铃虫现场会”上,随与会代表考察了山东省汶上、无棣、惠民县的十几个防治点。虽然今年棉铃虫卵量大,危害时间长,但经Bt农药防治的棉田,仍然长势旺盛,现蕾正常。据山东省植保站生防室同志介绍,使用Bt固体发酵菌剂农药防治棉铃虫效果可达80—85%,与久效磷、来福灵、氯氰菊酯等化学衣药效果相同;虫口率平均下降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业》2010,(2):8-10
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已经种了十多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增多和抗虫棉种植面积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棉农反映.在田间发现有的抗虫棉不抗虫,有的棉株棉铃虫危害十分严重。据报道,种植已达10年的抗虫棉已逐渐对二代棉铃虫失去抗性。如果仍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转Bt基因抗虫棉迟早会不再抗虫,棉铃虫大暴发这一天迟早会来临,那时抗虫棉就会在瞬间失去应用价值,并且还会造成Bt生物农药失效。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生物农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药效受环境影响较大,须掌握以下四个使用要点。1.选择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施药。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主要由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组成,对温度要求较高。据笔者试验,苏云金杆菌(Bt)在25℃条件下时使用,对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的防效在90%以上,在19℃时使用防效降为70%左右。研究表明,使用生物农药时气温宜在20~30℃。2.选择在田间湿度相对较大时施药。生物农药对环境湿度极为敏感,一般农田环境湿度越大药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接虫试验 ,得出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百株 3龄幼虫量 (x)或其对数A =ln(x +1) ,与棉铃虫为害造成的棉花产量损失率 (y)之间呈抛物线关系 ;2、3、4代的定量公式分别为 :y =2 .3 464A2 -7.42 41A -0 .3 5 3 5 ,y =0 .0 0 18x2 +0 .0 80 7x -0 .673 4,y =1.64 60A2 -3 .5 668A +0 .0 12 4。按目前淮北棉区转Bt基因棉的产量、价格、棉铃虫防治成本、效果等 ,计算出转Bt基因棉田2、3、4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分别为百株 3龄幼虫 2 6、13~ 15和 10头。同时表明 ,转Bt基因棉可通过增加秋桃数量来补偿棉铃虫危害 ,其对 2、3代棉铃虫具有一定抗性 ,对 4代棉铃虫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抗虫棉田2、3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施药防治条件下 ,对转Bt基因抗虫棉棉铃虫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转Bt基因抗虫棉田在棉铃虫大发生条件下 (百株累计卵量大于 45 0粒以上 ) ,2代棉铃虫必须适当辅以化学防治 ,其防治指标为百株 2龄下幼虫 15~ 2 0头 ;3代棉铃虫防治指标为百株 2龄下幼虫 2 0头 ,根据情况可适当放宽到 2 5~30头。总结提出了科学应用棉铃虫防治指标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的田间抗性效果。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GK田、综防田、化防田各代棉铃虫幼虫残虫量比对照田减少81.82%~100.00%,差异极显著。棉花各器官的被害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田相比,2代棉铃虫发生期棉蕾、棉叶被害率减少92.30%~100.00%,差异极显著,3,4代棉铃虫发生期成铃、幼铃、蕾、花被害率减少35.43%~100.00%,差异显著、极显著。田间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为2代>4代>3代。但3,4代棉铃虫发生期田间幼虫残留量增加,棉花各器官被害率增大,因此还需适时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饲养与田间观察 ,系统研究了Bt棉对棉铃虫生物学习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棉铃虫大龄幼虫取食Bt棉后 ,化蛹率下降 33.3%~ 5 1.7%,羽化率降低 2 6 .3%~ 5 7.8%,蛹重减少 6 .5 %~ 11.4%,对蛹期的影响较小。 5龄幼虫取食Bt棉后单蛾产卵量下降 43.4%~ 6 7.8%,卵孵化率下降 77.1%~ 84.5 %。对用常规棉饲养出的刚羽化的蛾子用Bt棉和常规棉的花蕊饲喂 ,取食Bt棉花粉的蛾子的产卵量、卵孵化率较取食常规棉花粉的下降 49.2 %、6 4.4%。在Bt棉上棉铃虫幼虫取食次数明显减少 ,吐丝下垂次数是常规棉上幼虫的 3.4倍。Bt棉上棉铃虫幼虫分布在后期与常规棉有差异 ,在花上的幼虫显著多于常规棉。棉铃虫中等以下发生时 ,Bt棉对产卵有明显的排趋性 ,大发生时无排趋性。  相似文献   

10.
江苏盐城农区4个Bt棉品种的抗性与生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外对比试验的方法 ,就江苏盐城农区 4个转Bt基因抗虫棉主栽品种对棉铃虫的抗性与生育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室内饲养结果表明 ,与对照品种苏棉 9号相比 ,4个Bt棉主栽品种对棉铃虫的抗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饲喂Bt棉组织 ,能使棉铃虫幼虫发育延缓 ,蛹期缩短 ,蛹重减轻 ;1~ 3龄棉铃虫幼虫对Bt棉的敏感程度高于 4龄以上幼虫。田间调查结果证明 ,Bt棉田棉铃虫的虫量和蕾铃被害量与对照品种差异极显著 ,其趋势与室内试验一致 ;Bt棉的种植比例与棉铃虫的虫卵量分布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棉花品种的生育特性方面 ,4个Bt棉品种的株高和果枝数与苏棉 9号相近 ;蕾铃数量与成铃率高于或接近于常规棉对照 ;各品种间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均达不到显著水平。Bt棉品种间亦存有差异 ,供试的 4个Bt棉品种在当地的抗虫及丰产性状的优劣依次表现为鲁棉研 15号 >中棉所 2 9>南抗 3号 >科棉 1号  相似文献   

11.
麦棉套种棉田棉蚜棉铃虫的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棉套种田害虫为害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比单作棉田大,因此单作棉田的防治指标在套种田无法应用。研究证明,适合套种田棉蚜棉铃虫的单独防治指标是苗蚜卷叶株率20%,2代棉铃虫百株幼虫12头;相继两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2代棉铃虫百株幼虫12头;相继3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棉铃虫百株幼虫2代为8头,3代为6头;相继4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伏蚜百株三叶蚜量1万头,棉铃虫2代、3代百株幼虫均为6头。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条件下棉蚜危害和棉蚜蜜露污染的棉纤维内主要单双糖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蚜危害后棉纤维中果糖、蔗糖含量明显增加;棉蚜蜜露直接污染的棉纤维,蔗糖含量极显著增加。危害时间在40d以上,纤维污染面积超过2/4,果糖、蔗糖含量与对照相比表现出极显著差并。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发生趋势及Bt棉花的控制效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新疆南部棉花种植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棉花产业的重要基地。作为棉花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棉铃虫具有在新疆南部猖獗危害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本文报道了南疆棉铃虫发生趋势及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控制效率的研究结果。【结果】1993~2004年对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数量变化的监测显示,1997年后棉铃虫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表明南疆粮棉混作区种植制度的改革已导致棉铃虫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2002~2004年对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 和 CpTI杀虫蛋白)和对照品种棉铃虫种群动态的研究显示,二代棉铃虫是南疆地区棉花的主要危害代别,抗虫棉花对幼虫的控制效率可达75%以上。在棉铃虫发生中等年份,转基因抗虫棉花可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结论】鉴于棉铃虫的严重危害,南疆地区有必要发展基于Bt棉花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1989~1990年在南北疆对棉蚜危害与棉纤维含糖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蚜危害及后期棉蚜蜜露污染对棉纤雏含糖量有明显的影响,棉株受害早,受害时间长,棉纤维含糖量高。棉花吐絮后棉纤维含糖量亦随棉蚜蜜露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棉铃虫营养生态学特性、生物学习性与其发生为害的关系。饲料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 9.7%、糖质量分数为12 .5 %时对棉铃虫有最佳的营养效应 ,该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比率约为 1.3 ,与棉铃中两者的比例十分接近 ,这与棉铃虫偏嗜棉铃的特点相一致 ;同时棉铃虫的一般生物学习性 ,生物学高潜能性及大发生年卵的分布特点是造成棉铃虫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山东省棉花主要病害的调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调查2008年山东省棉花主要病害发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受播种期间低温多雨影响,2008年山东省棉花苗病普遍发生和危害较重;棉花枯萎病普遍发生,但病情指数大部分在10%以下,危害不重;棉花黄萎病普遍发生,且危害较重,病株率为4.26%~96.7%,病情指数为2.66%~76.7%;棉花红叶茎枯病在山东发生相对较轻,且主要发生在鲁北地区。结合发病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烟粉虱在棉田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烟粉虱已在吐鲁番地区对棉花生产造成巨大危害。了解该害虫在棉田的种群空间分布型,为今后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调查并应用几种聚集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以及Iwao的回归方程式,分析和测定了烟粉虱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在棉花上烟粉虱各虫态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型;并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显示烟粉虱成虫、若虫和卵在棉花植株的上部叶片分布较多高于中部和下部叶片。【结论】通过对烟粉虱在棉田分布型的分析,为今后更进一步了解烟粉虱在棉田的种群动态和发生情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 D—最优设计法,利用田间自然虫量,辅之以人工摘蕾和药剂控制的手段,探讨了水地覆盖棉田二代棉铃虫和伏蚜的复合防治指标,得到两种害虫复合为害与棉花产量的关系模式:y=95.7887—0.393x_1—1.832X_2—0.0084x_1~2+0.0383x_2~2+0.258x_1x_2。综合考虑回归式的模拟分析,近年来两种害虫的发生消长、以及1992年特殊的气侯条件,把两种害虫的复合防治指标初步确定为:二代棉铃虫百株幼虫8~12头,伏蚜百株三叶蚜量5000头。  相似文献   

19.
乙草胺·扑草净悬浮剂在棉花田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播后苗前喷施30%乙草胺.扑草净悬浮剂,研究其除草效果及对棉花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棉田禾本科杂草及大部分阔叶杂草防除效果理想,药后遇雨(土壤湿度太大)对棉花幼苗有一定药害,但长出真叶后逐渐恢复正常生长,对子棉产量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棉花叶螨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棉花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受棉花叶螨为害后,其株高、果枝数、果节数、伏桃及总成铃数和籽棉产量皆随着为害指数的升高,受影响程度加大;而影响程度又因棉花受害的生育阶段不同而异。苗期和蕾期受害影响程度显著大于花铃期。为害指数X与减产率Y的关系式为:苗期Y=-0.8484+58.0042X,蕾期Y=-2.0102+53.3146X,花期Y=-0.7789+26.8837X,据此确定,在皮棉产量1200~1500kg/hm2的植棉区,棉花叶螨的动态防治指标是:每100株棉花中红叶株的为害指数为:苗期0.84~1.04,蕾期1.23~1.53,花铃期3.28~4.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