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是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越南北部的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易危蛙类,文章从棘胸蛙分类与分布、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与保护出发,介绍了棘胸蛙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比较了不同种质棘胸蛙生理生化差异,简述了棘胸蛙种质创新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棘胸蛙种质资源研究应在野生资源调查、人工养殖标准、种质创新和基因组学等四个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2.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鸡、岩蛙、石蛤等,是栖息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中的珍稀两栖动物,也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类。一般成蛙体重250~400克,雄蛙最大个体重达750克,雌蛙最大个体重为600克。棘胸蛙素有“百蛙之王”的美称,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还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具有滋补强身的功效。棘胸蛙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棘胸蛙,又名石鸡、石冻、飞鱼、石蛙、石蛤蟆等,喜栖息生长在海拔500~1200米的温度较低的山间背阳溪谷、水坑、石洞、石穴或阴凉潮湿地带。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是消费者餐桌上的紧俏佳肴,同时具有清凉滋补、祛病强身的药用功效,市场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华安县鑫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山区自然有利条件,在代瓶村进行仿生态棘胸蛙养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棘胸蛙仿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通过生物技术调控棘胸蛙繁殖,可提前并能集中产卵,达到同步孵化、批量出苗的目的。【方法】采用生殖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对棘胸蛙进行人工催产作用。【结果】HCG对棘胸蛙无催产作用,LRH-A3有明显的催产作用但授精不完全,而二者的组合处理不但催产作用明显,而且授精完全。在4~6月用HCG+LRH-A3激素组合催产后,棘胸蛙卵至变态为幼蛙的时间为73~89 d,均在9月以前完成由蝌蚪至幼蛙的变态。【结论】用HCG+LRH-A3激素组合对棘胸蛙进行生物调控,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棘胸蛙一旦发病,不但其生长受到影响,而且还会使养殖者蒙受经济损失。因此,蛙病防治在整个养殖生产中特别重要,应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一、蛙卵霉菌病1.病因。由霉菌引起,水质较差、卵块密度大、气温骤降和卵块晒不到太阳会导致发  相似文献   

6.
胭脂鱼属鲤形目、吸口鲤科、胭脂鱼属,为温水性名贵大型经济鱼类,营养丰富,肉厚味美,体形奇特,色彩鲜明,不仅是上等的餐桌佳肴,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被列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推广养殖的特色珍稀品种和重点扶持的四大新兴产业(鲟鱼、大鲵、棘胸蛙、胭脂鱼)  相似文献   

7.
<正> 乌鳢为肉食性鱼类,以往都以野杂鱼作为饲料进行养殖,但由于野杂鱼资源有限,从而限制了乌鳢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利用人工膨化配合颗粒饲料对乌鳢进行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养殖中将乌鳢驯化到能正常摄食人工颗粒饲料是一个难点。现将乌鳢转食驯化的方法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养殖乌鳢一般以3~5亩的水面为宜。放苗前15天左右注水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全池泼  相似文献   

8.
石蛙,俗称石鸡、岩蛙、棘蛙、石蛤蟆等,为我国特有的名贵大型食用蛙,是栖息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中的珍稀两栖动物。一般成蛙体长10~15厘米,体重200~500克,在同龄石蛙中,雄蛙比雌蛙个体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东省潮州地区发展池塘鱼蛙生态养殖,即在池塘养鱼的基础上,在池塘中架设网箱养殖牛蛙,建立鱼蛙共生系统,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产业快讯     
小丑火棘北京试种成功本刊讯近日,记者在森禾公司北京基地看到,花叶地被植物小丑火棘在北京地区经过几年的栽培驯化,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仍表现良好。小丑火棘是火棘的栽培变种,在日本长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鲈以其优良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从驯化、饲喂管理、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河鲈池塘养殖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饲料营养水平对棘胸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饲料营养水平对棘胸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将孵化后10日龄的蝌蚪采用4种含不同蛋白质成份的饲料喂养,测定蝌蚪生长过程中体长、体重及变态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动物源蛋白含量高的B配方最有利于蝌蚪的生长发育,70日龄时体长和体重分别为70.65 mm和3.10 g,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P<0.05);在变态发育方面,使用B配方85日龄时蝌蚪变态率达95.50%;动物源蛋白与植物源蛋白含量相当的A配方次之,90日龄时变态率达90.00%;饲喂以植物源蛋白为主的C和D配方,蝌蚪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日龄100天时仍未出现变态。棘胸蛙蝌蚪期饲喂动物源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有利于其生长与变态发育。  相似文献   

13.
黄颡(嘎牙子)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肉质鲜嫩、少刺、味美、口感好,每尾重100克以上的黄颡市场需求量大。黄颡适应能力强,经过驯化后,既可单养,也可套养;既适合池塘养殖,也适合网箱养殖。现将黄颡的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唐沂章 《种子世界》2001,(11):27-27
1月见草的引种驯化 1.1用于人工驯化的品种 ①柔毛②小花③003④拉马克⑤英国一号⑥英国二号⑦夜来香⑧蒙科9001 1.2驯化内容 从品种的分枝习性、现蕾与开花时间、成熟与生育期情况、株高和生长动态、单株开展度与叶面积系数,产量表现等几个方面对引进月见草品种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冈彦一  陈温福 《种子》1990,(3):66-69,5
在作物起源的研究上,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之一是由野生祖先到最初栽培型(初始驯化)的进化过程。可能是在野生群体中产生栽培型基因后,这些基因在栽培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压力的作用得到累加,从而使植物得到驯化(Qka 和Morishima,1971)。  相似文献   

16.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591-5598
为研究马铃薯冷驯化机理,通过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 iTRAQ)分析了冷驯化过程中(0, 4和12 d)马铃薯野生种Solaum acaule (W3,具备冷驯化能力)和S. cardiophyllum (Cph12,无冷驯化能力)的蛋白质组变化。结果表明,在W3和Cph12中筛选的可信蛋白质数量分别为2 126和1 044;在冷驯化早期分别筛选到103与56个差异表达蛋白,后期分别筛选到330和155个;富集到与耐寒性或冷驯化直接相关的途径27条,例如膜脂质成分的调节,渗透保护剂的合成,抗氧化代谢,能量代谢和光合作用等。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马铃薯冷驯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指导,也可为马铃薯抗寒基因挖掘及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植物在冷驯化过程中,以CBFs(C-repeat binding factor)为调控核心,通过调节冷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提高抗冷能力。植物应答低温的部分基因还受到光的调节,同时冬性作物与春性作物不同,冬性作物在冷驯化提高抗冷性的同时光合作用、株型等发生协同变化,体现了植物冷驯化机制的复杂性。本文主要综述冬春性作物冷驯化中光合作用和株型表现的研究进展,总结温度和光复杂信号的感知与转导途径,为植物冷驯化机理研究及作物耐冷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瓜不同品种对高温驯化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品种夏普Ⅰ和冀黄瓜3号高温驯化(昼/夜气温35/30 ℃,根温33 ℃,48 h)后,根和植株的生长量与常温下栽培生长量相比,夏普Ⅰ的生长显著受到驯化高温的抑制,而冀黄瓜3号驯化栽培与常温栽培未出现显著差异.但高温驯化使两品种的TTC还原活性增大.将常温和高温驯化的植株,再经亚高温(48 ℃,2 h)胁迫后,在常温条件下恢复生长8日的结果来看,经高温驯化的两品种均显现出驯化的效果,其中,冀黄瓜3号通过高温驯化而获得的再生长能强于夏普Ⅰ.  相似文献   

19.
羌活产于青藏高原地区,是甘肃省的地道药材。在羌活野生植株日渐减少的情况下,对这种野生药材进行驯化培育已经成为目前中药材培育的一个重点方向。主要分析了羌活的驯化培育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松乳菇人工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乳菇(Lactariusdelicious)属红菇科,乳菇属,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树蘑、松菌,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美味食用菌。以往由于人工栽培难度大,松乳菇人工驯化栽培很少见报道。通过多年潜心研究摸索出一套人工驯化栽培办法。 形态特征松乳菇菌盖宽4~10cm,扁半球形,中央脐肚,伸展后往下凹,边缘最粗内卷后平展。湿时沾、无毛、虾仁色、胡萝卜黄色。特别是菌盖边缘部分变绿显著,菌肉初带白色,后变胡萝卜黄色,乳汁桔红至酱红色,后变绿色。味道稍辛辣,气味好闻。菌褶与菌盖同色。菌褶直生或稍延生,较密、近柄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