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梨炭疽病又名苦腐病,是具有潜伏侵染特性的真菌病害,在各梨产区普遍发生,感病后大多在成熟期发病,引起果实腐烂和早落,采后随果实生活力降低而逐渐发病;在运输、贮藏期间可继续扩大甚至造成大量果实腐烂,对产量影响较大。梨炭疽病的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盘长孢状刺盘孢,有性阶段为围小丛壳。其无色分生孢子梗单胞栅状排列(图1),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的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厚皮甜瓜金凤凰采后病害进行了分离、鉴定调查。从贮藏65天后的发病甜瓜中分离出3种真菌菌株,回接后,发现病症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而且从接种病瓜上又重新分离得到了此病病原真菌。经鉴定和致病性确定,确认为链格孢属(Altenaria)、镰孢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而且是该品种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3.
<正>一、识别要点(表1)二、发病规律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瓜类黑腐小球壳菌。病原菌最适发育温度20℃~24℃,相对湿度为85%以上,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子囊壳附着在种子表面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雨水传播,从伤口、气孔和水孔侵入,以后病斑上的分生孢子扩大蔓延。  相似文献   

4.
冬枣贮藏期浆胞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津地区栽培的冬枣上发现冬枣贮藏期浆胞病真菌病害,从病果上分离出2种真菌菌株,回接后,发现病症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而且从接种病果上又重新分离到了此病病原真菌,经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确认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和裸孢壳属(Emericella nidulans(Eid.)),其中裸孢壳属(Emericella nidulans(Eid.))在冬枣上还属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桃树腐烂病又称桃树干枯病、桃树胴枯病,在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桃树被害后能引起枝条枯死,在大枝和树干形成溃疡病斑,若不及时治疗,会很快造成整株死亡。发病原因:引发桃树腐烂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核果黑腐皮壳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壳囊孢菌(图1)。子囊壳扁球形或球形,子囊纺锤形,其子座上部由细密的浅橄榄色菌丝组成,下部由菌丝组织和寄主组织混合组成,黑色基部由褐色组织包围。子座中有1~6个分生孢子器,每个孢子器1~3室,但有1个共同孔口。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呈香蕉形。核果黑腐皮壳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座在枝干病组织中越冬,也可在支架、支棍树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墨兰根腐病的病原,提出绿色生防措施,以发生根腐病的墨兰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致病性。同时,采集野外健康墨兰根部和土壤,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获得20株细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1株细菌MJ5-1能同时拮抗2株病原真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拮抗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结果表明,导致云南墨江栽培墨兰根腐病的病原是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MJ5-1能抑制腐皮镰刀菌菌丝及孢子的生长。研究结果可为产业化栽培墨兰的根腐病诊断及无公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引起甘肃省张掖市玉米黑髓病的病原菌种类,于2021年9月,在甘肃省张掖市采集具有典型病害症状标本,利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致病性;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于病样中共获得39株分离物,能引起与田间症状相一致的病原菌30株,表现症状为根茎腐烂型、根腐型和茎腐型3类。根据形态特征将30株病原物均鉴定为镰孢霉属真菌,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将30个致病镰孢霉菌分别鉴定为拟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茄病镰刀菌(F.solani)、变红镰刀菌(F.incarnatum)和柔毛镰刀菌(F.flocciferum),其分离频率依次为50.00%、20.00%、16.67%、6.67%、3.33%和3.33%,其中拟轮枝镰刀菌为张掖市玉米黑髓病的优势致病菌,首次报道柔毛镰刀菌可以侵染玉米。该研究结果为玉米黑髓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甘蔗赤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ITS序列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蔗赤腐病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5株病原真菌(CF-1、CF-2、CF-3、CF-4、CF-5),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F-1和CF-4均能引起与田间病害一致的症状,通过ITS1和ITS4对致病菌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菌株CF-1与KU933924.1相似性达到99.00%,CF-4与MH854879.1相似性达到99.42%。综合病害症状观察、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将甘蔗赤腐病病原菌CF-1鉴定为镰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将CF-4鉴定为球黑孢菌[Nigrospora sphaerica (Sacc.) E.W. Mason.]。  相似文献   

9.
<正>梨黑星病又称梨疮痂病、梨雾病和梨斑病,是梨树主要病害之一,各梨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在南方,梨区发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梨黑星病能够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幼果被害呈畸形,不能正常膨大,病树来年减产严重,常造成生产上的重大损失。发病原因:引发梨黑星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梨黑星病菌,扁球形或圆球形的黑色子囊壳有孔口,颈部较肥短,周围无刚毛。由2~3层细胞组成的革质壳壁黑色。聚生于子囊壳  相似文献   

10.
葡萄采后致腐病原菌鉴定及侵染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地球,巨峰,玫瑰香,马奶葡萄为试材,对鲜食葡萄采后腐烂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致病力测定和鉴定及其侵染规律的研究.研究表明,引起葡萄采后腐烂的病原茵主要有灰霉,黑曲霉,青霉,根霉,链格胞和拟茎点霉属6个属.其中黑曲霉和根霉为高温致腐菌,灰霉菌和链格胞为低温致腐菌,根霉和黑曲霉只有在有伤时才可以侵入,在不同品种上或同一品种上的不同部位主要致腐菌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不同碳源、氮源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本论文主要针对刺五加黑斑病菌在不同碳源和氮源处理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掌握了对刺五加黑斑病菌最适合生长的碳源为对照强于甘露醇,强于果糖,强于完全葡萄糖,强于蔗糖,强于麦芽糖,强于乳糖,强于淀粉(完全淀粉),强于糊精。其中对照最适合病原菌菌丝的生长,糊精最不适合病原菌菌丝的生长,而其它种碳源较适合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对刺五加黑斑病菌最适合生长的氮源为完全蛋白胨强于对照,强于谷氨酸,强于天门冬酰胺,强于丙氨酸,强于硝酸钾,强于硝酸钠,强于硫酸铵,强于氨水,强于氯化铵。其中,完全蛋白胨最适合病原菌菌丝生长;氯化铵生长缓慢,最不利于刺五加黑斑病菌菌丝的生长发育;其它各氮源较适宜病原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刺五加黑斑病菌对刺五加不同器官的侵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刺五加不同器官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制作刺五加不同器官煎汁的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质,分别来观察在不同器官煎汁培养基中,刺五加病原菌菌落的生长速率和不同基质处理中病原菌孢子的萌发率。【结果】刺五加器官煎汁培养基生长速率比对照高,尤其是茎部煎汁培养基与对照的生长速率间差异显著;刺五加黑斑病菌在刺五加不同器官汁液基质条件下的孢子萌发率较好,其中茎部汁液基质与清水对照处理的孢子萌发率差异显著。【结论】刺五加不同器官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与植物不同器官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黔东南州的红心猕猴桃病害危害、保证产品质量,对产区内的新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及病原鉴定。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使用核糖体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法进行DNA测序,使用MEGA 4.0软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合形态学观察对致病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由病原菌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导致的一种新病害——叶尖干枯病对红心猕猴桃有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4.
2株放线菌的抗菌活性及分类学地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旨在对2株放线菌HD-103和HD-109的抗菌活性和发酵液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并明确2株菌的分类学地位。以13种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菌,利用琼脂柱法分析2株生防菌的抗菌谱;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f.sp.glycines)为指示菌,利用杯碟法检测2株生防菌发酵液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相分类法对2株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2株菌的抗真菌谱均较广,其中HD-103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f.sp.Glycines)的抑制效果最显著,抑菌圈直径达到23.7mm,HD-109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e)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5.0mm;HD-103的抗菌活性物质较HD-109的活性物质更为稳定;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HD-103与HD-109为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albidoflavus)的2个菌株。菌株HD-103与HD-109能够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其发酵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具有开发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分离获得的放线菌A11菌株,其发酵液采用对峙培养对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良好的抑菌活性。对发酵液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下的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11发酵液在中性及酸碱条件下都稳定,在极酸和极碱条件下抑菌活性丧失;A11发酵液能经受75℃温度60 min,仍保持原来的抗菌活性,温度升高到100℃时活性丧失。  相似文献   

16.
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营养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种碳源和6种氮源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均有显著影响。病菌在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乳糖次之;菌丝干重以果糖培养基上最大,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淀粉次之,无碳对照最低;产孢量以在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最高,乳糖次之,无碳对照最低。病菌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菌丝干重最大,硝酸铵次之,脲最慢;产孢量以在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最高,硝酸铵、硫酸铵上次之,脲最低。脲和氯化铵对病菌生长和孢子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萍  杨谦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163-166
木霉(Trichoderma spp.)是一种广谱性拮抗菌,能够拮抗多种病原真菌,重寄生作用是木霉生物防治的主要机制,掌握其分子机制有利于对木霉进行合理应用和改造。为此,本研究综述了木霉重寄生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包括木霉重寄生过程的信号转导途径和产生水解病原菌细胞壁的水解酶的研究概况。木霉重寄生过程中的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是异源三聚体G蛋白信号和MAPK基序,分泌的细胞壁水解酶主要有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和蛋白酶。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巴盟小麦根病种类、数量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7~ 1999年 ,通过巴盟 5个旗 (县 )、2 0个乡、社的调查和 160 1份采集标样的室内病原菌分离、鉴定 ,结果表明 :巴盟地区小麦根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全蚀病菌 ,其分离频率最高为59 4 % ;次要病原菌有黄色镰刀菌 ,禾谷镰刀菌 ,麦根腐德氏霉 ,丝核菌 ,交链孢菌等 7种病原菌。全蚀病在 5个旗 (县 )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发生数量约占根病的 80 %~ 90 %。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定位中国普通菜豆的抗炭疽病基因, 选取抗炭疽病地方品种红芸豆(国家库编号F2322)与高感菜豆品种京豆(国家库编号F0777)配制杂交组合, 构建F2抗感分离群体和F2:3家系, 用菜豆炭疽菌81号生理小种鉴定抗病性并分析遗传性。结果表明, 红芸豆对菜豆炭疽菌81号小种的抗性是由一显性单基因控制的, 暂将该基因命名为Co-F2322。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和SSR、CAPs分子标记技术, 将该基因定位在B1连锁群上, 利用软件Mapmaker 3.0和Mapchart 3.0计算标记与目的基因间的遗传距离, 检测到3个SSR标记BMc32、C871、Pvm98和2个CAPs标记g1224、g683与抗炭疽病基因连锁, 遗传距离分别为26.06、3.58、13.56、3.81和12.75 cM。  相似文献   

20.
沙地云杉内生真菌拮抗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4株沙地云杉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对8种植物病原物具有拮抗效果的沙地云杉内生真菌。本研究初筛采用皿内对峙法筛选,复筛采用打孔法筛选。两种方法相结合筛选出了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沙地云杉内生真菌。初筛后具有25株沙地云杉内生真菌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复筛后具有4株沙地云杉内生真菌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效果。本研究通过以上两种筛选方法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沙地云杉内生真菌,为下一步深入研究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