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蚀病是小麦的毁灭性病害,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全蚀病使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下降而严重减产,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2.
正眼下,小麦即将进入播种期,对小麦危害最大的小麦全蚀病要趁早防治,从根源上防治效果最好。小麦全蚀病是危害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被称为小麦的"癌症"。该病一旦传入,蔓延迅速,很难根除,发病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此病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2节处。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部黄叶多、分蘖减少,根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全株连片枯死。拔节期冬小麦病苗返青迟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由于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改变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由次要病害上升为常发性的主要病害,一般流行年份小麦减产10%~30%,大流行年份减产50%~6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该病的安全防控不容忽视。1.发病症状赤霉病主要为害小麦穗部,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均可侵染为害,尤其是扬花期侵染最重。苗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6.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发生非常普遍。我国80年代以来,由于小麦品种更换、农业栽培制度的改变以及肥水条件的改善,发病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局部麦区发病面积最大的病害。一般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引起小麦纹枯病的病原菌无性态为丝核菌(图1),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有性态为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自然情况下不常见。初生菌丝无色较细,菌丝分枝呈锐角或近直角,分枝处大多缢缩变细。菌丝以后变褐色,分枝和隔膜增多,分枝与母枝之间几乎呈直角。菌丝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黄花叶病,以前只在个别地区零星发生,不是主要病害,故一直没有引起农民和农技人员的重视。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耕作制度及小麦种植品种的改变,该病在黄淮海麦区发展迅速,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许多地区,成为当前导致春季小麦黄苗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病严重地块病株率在90%以上,减产50%以上,小麦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一、发病规律小麦黄花叶病是由小麦黄花叶病毒或中国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头麦。该病害从小麦苗期到中后期都可以进行传染危害,尤其以小麦抽穗扬花期发病为重。一般可减产1-2成,重发病年份可以减产5-6成,甚至绝收,发病麦粒被人畜食用后还可引起人畜中毒,对小麦生产和人畜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充分掌握小麦赤霉病发病规律,选准时机,适期预防,对小麦丰产丰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是一种毁灭性较强的病害,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由于农机跨区作业、良种调运以及农民自留互换带病种子等原因,小麦全蚀病的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日趋加重。小麦感病后,分蘖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全蚀病除为害小麦外,还能为害大麦、黑麦、玉米、谷子、燕麦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为更好地指导小麦生产,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其发病情况及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已上升为麦区春季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忽视防治往往对小麦产量带来严重损失。发病早的小麦田减产20%~30%左右,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甚至颗粒无收。发生特点。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真菌病害。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高产品种的推广和大水、大肥的麦田管理,其危害日趋严重。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  相似文献   

9.
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虫害之一。近年来由于施肥、播种方式、栽培管理等力面的问题,小麦白粉病发生日趋严重,引起植株早衰,麦粒干秕,降低了产盈和出粉率。据测定,全株发病千粒重下降12.5%,每亩减产32.8公斤,倒二叶以下发病千粒重下降9.9%,每亩减产26.1公斤,倒三叶以下发病千粒重下降2.2%,每亩减产5.8公斤。1981~1986年全县累计减产24950吨,占小麦总产量的13.2%。为了有效地防治白粉病,我们进行了发病因子和综合防治的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10.
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是一种毁灭性强的真菌类顽固病害。小麦染病后,幼苗瘦弱,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麦田一旦染病,扩散蔓延较快,由零星发病到大发生一般只需3年时间,而且发病田较难彻底根除。该病在我国过去是局部发生,随着农业生产复种指数的提高及良种的频繁调运,  相似文献   

11.
<正>一、小麦春季主要病害1.纹枯病小麦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达50%以上。小麦播种后造成烂芽,苗期造成死苗,拔节期表现为花秆烂茎(眼斑)和叶鞘枯死,严重时形成枯白穗。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害流行时,受害小麦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金尔秀贝是青岛金尔农化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非常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其有效成分(醚菌酯)以气态形式扩散,具有一定的熏蒸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公敌之一,一般情况下会造成小麦减产10%~30%,严重时会导致小麦绝产。近日,西北农林大学教授康振生团队在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已在《植物病理学年评》上发表。研究认为,该病害主要是真菌在小麦生长体之间进行无性繁殖的结果,而主要防治措施就是培育能抵抗该病害  相似文献   

14.
小麦纹枯病是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发病早的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颗粒无收。生产上通常在小麦返青期用井冈霉素加三唑酮大剂量喷雾加以防治,但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缺乏,农民易忽略其防治或防治不力,加上叶面喷施往往防治不及时或不彻底,造成小麦减产。如能在播种时使用有效药剂拌种,控制或延缓其发生、为害,则可以起到省工省时、节约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麦梭条花叶病是小麦梭条花叶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小麦病株分蘖少,主茎成穗率低,穗小、粒轻,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70%以上。介绍了小麦梭条花叶病的发病规律及发病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是长江流域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在江南地带,地下水位高,春季阴雨绵绵湿度大,赤霉病严重地影响着小麦产量的稳定和提高。一般年份减产一成左右,重发年份减产50%以上。在近8年内湖北省就有1984,1987,1989年和1991年4年是赤霉病重发年,造成一些低湖地区小麦严重减产和欠收。其病粒中产生的毒质,人和家畜吃了会引起急性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晕现象。因此防治小麦赤霉病是  相似文献   

17.
<正>(接上期)7.小麦病毒病小麦病毒病是指由病毒引起的一类小麦病害,国内已经报道有20几种,其中为害较重的主要有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和土传小麦花叶病,其它的如小麦黄花叶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小麦红矮病、小麦线条花叶病等在局部地区可能会严重发生。我国于1960年在陕西、甘肃的小麦上发现小麦黄矮病,上世纪70年代左右有6次大流行。受害小麦严重的减产40%以上,个别地块可造成绝产。丛矮病曾在西北、河北和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流行,重病田减产50%以上。土传花叶病局部地区可造成70%的减产,还可以危害大麦等作物。  相似文献   

18.
正漯河市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部,耕地面积45万亩左右,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大约37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11.8万亩(包括2021年将要建设的4.3万亩),是全省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随着农田生态条件变化,以及重茬、整地质量差、播量偏大、病虫害发生严重等综合因素影响,小麦细菌性病害黑颖病在召陵区麦田发生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危害轻的小麦减产10%左右,危害重的小麦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由子囊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麦瘟病是一种毁灭性小麦真菌病害,过去仅在南美地区流行,可造成10%~100%减产。2016年该病害首次在亚洲孟加拉国出现,给世界小麦生产带来重大潜在威胁。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植保所等单位研究人员近期联合对麦瘟病病原生物学与病害流行学、小麦抗性材料筛选、麦瘟病的抗病性机制和综合治理等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麦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的一种流行性病害,不仅可以使小麦减产,而且还可导致人和家畜不同程度中毒,危害非常严重。本文就小麦赤霉病的危害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旨在为广大种植户防治小麦病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