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海燕 《作物杂志》2001,17(2):32-33
嫩单8号 (原代号嫩048)系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于1995年以本所自选自交系4255为母本,自交系137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矮秆早熟玉米单交种,经过几年的鉴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示范试种,表现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2000年初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现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产量表现1.1 直播清种1995~1996年所内试验平均产量8384kg/hm2,比对照东农248增产15.1%,1996年异地鉴定平均产量8632kg/hm2,比对照东农248增产16.3%……  相似文献   

2.
D优68是四川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高异交率优良不育系D62A与内江市农科所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组而成。1997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从自贡市引入闽清县试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猪瘟病、适应性广等优点。2000年被确认为重点示范组合。1产量表现试验产量该  相似文献   

3.
东农57号(东选青大粒03-1)是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选育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1018。1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东农57大豆品种系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4.
东农51号是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高异黄酮含量的大豆新品种。2003年以来,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异黄酮含量,异黄酮含量平均为4.557‰,为高异黄酮含量大豆品种。中抗灰斑病和病毒病。东农51号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呼伦贝尔盟,吉林省东部山区和半山区等地种植。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系来源及选育过程1997年在哈尔滨配制杂交组合绥农10×东农L200087,1998~2000年种植F2~F4代并选择。2001年决选出东农99-1124。2002年进行异黄酮含量测定,确定为高异黄酮含量品系。2003…  相似文献   

5.
秀优5号系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为株型适中.长势繁茂.茎秆粗壮.剑叶挺直,熟期适中,穗大粒多,配合力强,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2005年通过上海市审定.2006年通过浙江省及国家审定(国审稻2006058)。该组合是2008年浙江省水稻育种攻关计划(“0406”计划)重点示范组合,已成为浙江省杂交粳稻主栽组合之一。目前该组合已推广至浙、沪、皖、鄂等省市,  相似文献   

6.
两系超级稻两优293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制的一个超高产组合,2006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湘稻审2006029。它是继成功育成两优培九先锋组合的基础上又一次质的飞跃,产量达1.2万kg/hm^2,米质优,但它的制种产量低,难以满足大面积推广的需要。我们科学采用过来三系制种技术和二系制种技术的成功经验,运用水稻异交栽培理论,  相似文献   

7.
“东农36”大豆新品种系东北农学院利用瑞典极早熟品种“Logbeaw”为母本,与该院育成的极早熟品种“东农47—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3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予推广。  相似文献   

8.
粤优 93 8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和江苏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协作 ,以粤泰 A为母本 ,恢复系R93 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稻。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综合抗性较好等特点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粤优 93 8在 1 996年参加江苏省杂交  相似文献   

9.
29优 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 2 9A与恢复系盐恢 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于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与产量表现1 996年夏 ,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试验场用自育恢复系盐恢 559与 2 9A进行初次测配 ,获杂交种350g。 1 997年 2 9A×盐恢 559组合进入本所测恢鉴定圃 ,进行优势鉴定 ,表现杂种优势明显。 1 998年 2 9A×盐恢 559组合参加本所杂交稻新组合鉴定试验 ,小区产量 9980kg/h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1 5 .2 %。 1 999年 ,将 2 9A×盐恢 559组合取名为早优 559参加江…  相似文献   

10.
1试种表现五丰优615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五丰A/广恢615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汕头市濠江区2012年晚造试种,平均全生育期120d。有效穗250.8万/hm,穗长22.9cm,每穗总粒数176.5粒,结实率90.0%,千粒重23.2g,实收产量8520kg/hm2。该组合株型中集,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田间抗性好,抗倒力强,后期熟色佳。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三年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具有突破性的“东农36号”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系东北农学院一九七一年以Logbeaw为母本,东农47—1D为父本杂交育成。一九七八年决选品系,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二年参加我省黑河地区第六积温带联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三年试验表明,该品种在我省北部高纬度、高寒山区,过去不能种大豆的栽培禁区,霜  相似文献   

12.
<正>苏两优295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苏29S×苏恢795配组,于2008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303。1种植表现2010~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产量8 55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5.8%,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384kg/hm2,比对照增产8.5%。2012年在共和镇试种3 000m2,平均产量11 58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10.5%。  相似文献   

13.
周建明 《中国种业》2016,(10):63-64
<正>常优粳6号(原名常优09-3)组合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常119A×CR-312配组,属三系杂交晚粳稻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16。该组合是一个集高产、稳产、品质优、食味佳的综合表现突出的优良杂粳组合,成功地解决了杂交粳稻产量和品质不能兼顾的矛盾。1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异交结实率高的不育系D62A与强优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属中籼迟熟组合。1998年贵州省黔东南州种子公司引进开始进行试验示范,2001年11月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1 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5.
该品种由麻阳苗族自治县种子公司选配育成,三系杂交水稻中熟组合。2005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参加湖南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8055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1.1%。2004年湖南省区试,平均产量7629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6.3%,全生育期128d。其表现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一般产量7500~9000kg/hm^2,最高产量9750kg/hm^2,粮农反映很好。为探索T优82高产制种技术,通过几年的制种实践,春季制种产量一般3600~3750kg/hm^2,最高产量达4658kg/hm^2。现就其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杂交中稻新组合湘华优7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华优7号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2006年用自育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华37A和自育的抗稻瘟病优质父本华恢7号选配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04年参加湖南省区试,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6039)。该组合在湖南省区试中,表现比对照增产显著,2006年在湖南省隆回县的百亩连片示范.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达786.6kg,在中方、靖州、祁阳等地示范种植,表现丰产稳产、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17.
郑单51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选73 为母本,昌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200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 1 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2001年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中,产量9076.5kg/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川农4A与恢复系R 894配组杂交水稻新组合川农优894,2012—2013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生产试验。该组合区试平均产量、增产点次、抗性水平均达到贵州省农作物水稻品种审定要求,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试验介绍了川农优894选育经过、区试产量、抗性表现及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9.
协优596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作物所用协青早A与自育恢复系t596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组合,该组合2000-2002年参加浙江省“8812”计划籼(型)杂(交稻)联品试验、单季籼杂区试、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白叶枯病抗性好,适应性广。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浙江省“8812”计划籼杂联品试验,平均产量每667m2为566.9kg,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11.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组合第一位。2001-2002年参加浙江省单季籼杂区试,平均产量每667m2分别为538.4kg和561.8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7.0…  相似文献   

20.
承泓良  陈国平 《种子科技》2000,18(5):302-303
苏棉 17号 (原名宁杂 30 7)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种棉新组合 ,于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产量表现苏棉 17号母本为四川省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核雄性不育系抗 A1,父本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自育的品系 92— 0 97。 1993年组合比较试验 ,皮棉产量 14 80 .5kg/hm2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18.7% ,列参试组合之首位。 1994、1995年在江苏南京、安徽铜陵、湖南华容、浙江慈溪四地进行鉴定 ,平均皮棉产量 1311.0 kg/hm2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16 .3%。1996、1997年在江苏省杂种棉区试中 ,平均皮棉产量 14 92 .9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