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程宏  李居兰  倪栋 《种子科技》2024,(6):158-160
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是一种以节水、节能为主旨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精准灌溉、土壤改良和使用有机肥料,能够有效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在土壤方面,该技术中的有机物覆盖和土壤改良措施改善了土壤保水能力、养分情况,减少了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促进了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在水资源方面,精准灌溉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了水分浪费、污染,使用有机肥料降低了化学肥料对水体的污染风险。综合来看,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秋延迟蔬菜育苗技术对土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管道输水小畦灌溉技术及其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道输水小畦灌是一种将地下低压管道输水、地面移动软管配水、小畦灌溉配套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经济实用、灌水定额与水分分布合理、适合我国现行农业格局等特点,正逐步得到灌溉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棉花膜下滴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棉花膜下滴灌水分实时管理与自动控制,是新疆节水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新疆生产实践,自主研发的棉花膜下滴灌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和方法库为技术核心,通过田间传感器进行数据实时采集、计算、分析与决策,由控制系统发送决策指令来控制灌溉设备开/闭,提高了灌溉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必然走合理开发、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应用精准技术的现代化之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实施高新节水灌溉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棉花生产采用节水配套栽培技术获得高产的同时,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这对于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耗  杨建昌 《作物杂志》2016,32(5):67-280
以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为材料,设置常规灌溉(对照)和节水灌溉处理(水稻全生育期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小麦控制土壤干旱灌溉技术、玉米控制低限土壤水分的分区交替灌溉技术),研究了节水灌溉技术对三种粮食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节水灌溉技术的产量增加了8.56%~9.2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5.00%~31.43%。节水灌溉技术显著降低了三种粮食作物叶片的蒸腾速率和着生角度,显著增加了弱势粒中脱落酸(ABA)与赤霉素(GA3)的比值(ABA/GA3)、茎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子粒中蔗糖合酶(SuS)活性、平均灌浆速率、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运转率以及收获指数,显著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的分蘖成穗率。表明减少奢侈的蒸腾和无效分蘖冗余生长、改善冠层结构、促进物质运转和子粒库活性、提高收获指数是节水灌溉技术协同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新疆:逾340万公顷耕地实现"节水革命"随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新疆超过340万公顷耕地实现高效节水,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近几年,新疆高效节水灌溉以每年13万公顷以上的速度稳步推进。2018年,新疆将以高效节水技术为支撑,在北疆加快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在南疆加大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宣传推广力度,力争尽早让农民接受并掌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华网)新疆生态输水破纪录一年为南疆"补给"9个天池2017年,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全年累计输送生态水达  相似文献   

7.
2月25日,由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灌排设备企业分会主办,上海华维节水灌溉有限公司、北京华维汇丰节水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高效灌溉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代鑫,农业部规划设计院院长朱明以及来自中国水科院、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及相关负责人、灌溉及花卉企业代表7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围绕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重视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有效地解决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协调、灌溉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采用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措施,不断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阐述了农业节水技术相关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节水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与发展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基于土壤非饱和层厚度指导水稻节水灌溉的可能性,研究节水灌溉稻田土壤含水率与非饱和土层厚度的关系非常必要。本文通过设计盆栽试验,针对不同耗水强度开展连续观测,根据实时观测的土壤含水率与非饱和土层厚度,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稻田日耗水强度越大,其非饱和土层厚度随时间增加的速率越大,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越短。非饱和土层随时间增加时对应的土壤含水率则随时间下降,两者之间成负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土壤含水率与非饱和土层厚度的二次抛物线关系,结果显示将非饱和土层厚度作为水分控制指标指导灌溉精度高、切实可行。最后,将土壤含水率与非饱和土层厚度关系曲线运用到水稻控制灌溉的实践中,推算出土壤含水量下限对应的非饱和土层厚度值,确定以非饱和土层厚度为指标的控制灌溉方法,为黑龙江地区水稻节水灌溉管理技术提供参考,为下一步的水分运动模型率定及模拟更多土质和更多耗水情形下的土壤水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地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日益紧缺已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开展城市绿地节水灌溉已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精准灌溉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得到了各方人士的重视。笔者首先分析自动控制灌溉实现的理论基础,然后介绍城市绿地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的原理及组成,最后完成城市绿地节水灌溉的典型设计和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农业生产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节约宝贵的水资源,降低能耗,提高灌溉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控制管理水平,笔者以维控LEVI102A型触摸屏为人机界面,台达DVP60ES2型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核心构建了一套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根据当前土壤中含水率和用户设定的土壤含水率的情况自动控制水泵电机和电磁阀的启闭,遇到雨天自动停止灌溉,还可以按照用户设定的时间自动进行灌溉。该系统实现了灌溉的自动监控功能,节省了人力,节约了用水,提高了灌溉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造价低廉,运行稳定,操作便捷,维护简易,人机界面友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垄作交替隔沟灌溉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作在作物基部培土,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倒伏能力。垄作交替隔沟灌溉栽培技术因具有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加光能截获量,抑制病害危害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在综述了大量理论的基础上,筛选出冬小麦合理的高产节水垄作灌溉模式,探讨垄作冬小麦交替沟灌的增产调优节水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在其与玉米连作的农田周年耗水特性及其节水机制等未来探索方向,并对其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垄作的目标是实现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高效节水,提高作物产量。小麦垄作措施是一种结合秸秆免耕和传统耕作方式的可持续性的栽培技术。研究出适合河南省北部地区两年三作的长期农业地区的小麦-玉米垄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咸水淡化技术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最合理的方式。文章从咸水直接灌溉带来的土壤盐渍化危害入手,概述了咸水处理与精准灌溉的意义,介绍了微咸水淡化流程和精准灌溉流程,提出了微咸水处理及精准灌溉的结合方式,展望了咸水淡化和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制约咸水淡化技术发展的能源和工艺2个因素。本研究得出,节水灌溉技术未来将集远程灌溉管理和综合调控分析于一体,真正实现智能化灌溉管理。将太阳能技术与纳滤技术相结合会创造广阔的市场前景,纳米颗粒膜和光热转化碳纤维等材料将是海水淡化研究的热点。因此,咸水淡化技术与精准灌溉相结合,其资源利用效率将大幅提高,土壤环境亦会得到极大改善,与未来生态科技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契合。  相似文献   

14.
在丘陵地区推广喷灌技术应用于经济作物灌溉,有利于中国节水农业的稳步发展和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笔者针对中国丘陵地区自然特点和面临的水资源短缺严峻状况,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喷灌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特点和经验基础,阐述了喷灌在中国丘陵地区经济作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中国丘陵地区经济作物喷灌技术设计要点和发展方向建议。喷灌技术在丘陵地区应用前景广阔,形成适宜丘陵地区的集动力设备、压力流量调节管网、低压喷头、水肥一体化装置和智能控制设备于一体的喷灌系统是喷灌技术在丘陵地区应用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直插式根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分布和根灌节水效率,在民勤荒漠区3种立地类型进行根灌和滴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1)生态林渗水性比较好,沙生植物次之,最小的是枣树试验区;(2)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阴阳离子浓度也不平衡,所以当土壤深度在0~60 cm时,土壤呈碱性,而当土壤深度在60~120 cm时,土壤偏酸性;(3)根灌与滴灌的土壤水分入渗率相比较,根灌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率;(4)试验地直插式根灌比地表滴灌节水效率高。综上所述,根灌的节水效应比滴灌高,所以在民勤干旱荒漠区可以采用根灌供水,同时也为荒漠地区的节水灌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精细精准、信息化和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利用,这就要求我们紧跟未来发展趋势与需求,不断研发综合技术与方法,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快速发展,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我们对中国现行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介绍了节水灌溉农艺技术,分析了节水灌溉中主要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的优缺点,探索了未来灌溉技术与相关装备的发展趋势,为节水灌溉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利用Flow32茎流计分别测定负水头灌溉和常规灌溉方式下的番茄植株蒸腾速率,探讨负水头灌溉方式对番茄植株蒸腾影响及植株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负水头灌溉下植株一天不同时刻耗水量差异和负水头灌溉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负水头灌溉下的番茄植株蒸腾速率要大于常规漫灌,但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植株的蒸腾速率主要受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负水头灌溉方式能为作物适时适量提供水分,且有效地减少无效地表蒸发和地下深层渗漏,提高了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建立赤峰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灌溉制度,指导农业生产,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灌水定额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而讨论了在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总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玉米土壤水分运移变化多在60cm土层以上,尤其以0~20cm土层变化最为明显。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和全生育期耗水量与灌水定额大小成正比,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与之相反。综合连续两年的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比分析,认为赤峰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水量为150~180mm是较为适宜的,为指导赤峰地区玉米膜下滴灌合理灌溉及增产节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气象要素影响的柑橘定量滴灌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估算柑橘水肥一体化的滴灌量,实现手机APP远程操控滴灌起止时间。基于广西桂林1994—2015年柑橘物候期与同期气象条件的分析,构建了桂林柑橘不同生育期土壤需水量模型及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与土壤重量含水率变化的转化算法模式,给出了柑橘滴灌量技术流程。应用模型估算广西农垦国有明阳农场(南宁)柑橘种植示范园区1997年3月干旱时的滴灌量。结果表明:应用模型估算滴灌量比传统模型节水40%以上。此结果对“气象监测预报信息+规模化生产管理设施+生产信息反馈与互动”创新服务模式有积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测定膜下滴灌调亏马铃薯全生育期内不同调亏水平土壤养分、土壤水热动态、生长动态、产量效应和水分利用效率,于2016年在河西荒漠绿洲灌区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开展了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水分调亏灌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土壤水热变化均匀且利用率高,有利于马铃薯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核心,是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膜下滴灌调亏栽培能有效减少土壤速效养分的流失,并提高马铃薯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利用效率;不同生育阶段马铃薯耗水量受水分调亏程度影响较大,其耗水量随调亏程度增大而显著减少(P0.05),水分调亏处理马铃薯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均低于全生育期充分灌水CK处理。块茎形成期轻度水分亏缺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生物量均达到最大,较全生育期充分灌水显著提高29.04%,35.61%。因此,块茎形成期轻度水分亏缺灌溉方式能使马铃薯根区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有效减少渗漏损失和植株间无效蒸发损失,改善土壤水、肥和热量状况,有利于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且不显著降低马铃薯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