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河南省 18 个地市小麦种植农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麦农购种的决策行为过程。在购种认知中高产是购种关键决定因素;购种信息搜集中通过新媒体获取种子信息方式占据重要比例;实际购买中通过乡镇种子店购买麦种居多,购买种子占比最大的是“百农系列”麦种;农户购种后对于所购麦种总体满意,85 元 / 袋(15kg/ 袋)以下麦种接受度较高。从数据的分析结论中结合当前种业公司的发展给出了解农户实际需求、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重视农户购买过程、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参与性农户评估的调查方法对密云水库周边地区877户农户对信息来源途径、环境保护认识、生态补偿意愿,期望与机会成本、移民意愿与补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保护水库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需要通过拓展农户信息来源途径,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户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北京郊区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环保的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4个方面对青岛农业大学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涉农专业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力图提高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小宁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9):157-161
研究不同区域农户的信息需求状况对推动农村信息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对陕西不同区域农户的信息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在信息需求的内容、获取工具、获取渠道、影响信息获取的因素和信息服务的满意度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临颍县小麦生产形势的认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临颍县小麦生产现状,分析了小麦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科技意识、发挥涉农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和改善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环境等方面,提出小麦生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锋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386-386
围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贯彻落实,从尊重和保护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确保农户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坚持保护耕地的政策,处理好建设与吃饭、建设与保护资源环境、建设与保护农民权益的关系等方面详细讨论了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信息服务没有大量的走向社会;缺乏产学研合作教育意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提供多层次的需求不足等方面入手分析。在新形式下,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应该积极探索服务产、学、研的新途径。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拓展服务领域;(2)优化信息结构,合理配置资源;(3)建立好“学科馆员”制度;(4)服务“三农”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丁勇  侯向阳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104-112
半农半牧区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的生态脆弱带。该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欠发达,受气候变化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的维持与提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本调查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为例,利用1954~2009年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该地区56年来年际和主要季节温度、降水变化趋势;同时,选用60个农户家庭调查样本,研究了农户家庭基本状况与经营现状、农牧户家庭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感知与应对策略。最后,在全面总结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增强农户家庭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技术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州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406-412
通过对福建省永安市八一村和沙县延溪村的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s模型对影响农户选择农业部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是否获得政府补贴、农户对污染的可控性态度、经营土地总面积和家庭能源月消费额等四个因素对农户采纳沼气技术具有显著影响;影响农户采纳太阳能技术的主要因素是农户受教育年限和采纳技术是否获得政府补贴;而农户采纳轮作技术主要是受教育年限、经营土地总面积、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数、是否参加农技部门的指导和培训、对农业部门的服务是否满意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采取政府主导型、加大宣传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和提倡适度规模经营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常熟市新型经营主体基本情况、种植意愿、成本与收益、主要需求和面临问题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常熟市粮食新型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生产季节有利衔接难、产业化开发程度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即做好引导,有效保障种植户收益;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提高效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期稳定常熟市粮食生产规模和水平、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从而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中国信息化建设对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产生了哪些影响及未来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发展还面临哪些制约因素。本研究面向农村科技服务者开展问卷调查,基于来自中国14个省级地区的调查结果,从网络认知、网络应用、上网目的、上网地点、科技网站访问频次等方面分析了基层农村科技服务者的信息行为特征,并考察了各地区应用互联网开展科技服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两个层面总结了农村科技服务者对网络科技信息的需求。最后以实证研究结论为依据,从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传播方式建设、农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农民信息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推进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鹏飞  程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306-313
随着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迫切需要发展“一站式”的农业服务系统。以广东省增城市为研究区,基于Web GIS 技术和B/S 结构构建了面向农民生产全过程的农业资源数据综合服务系统。系统可实现对气象、土壤、水资源、农情、农业服务机构等多种信息的展示、查询与分析。该系统的构建为相关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孟鹤  刘娟  郭强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6):276-282
信息化建设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快速推进为科技服务向纵深发展创造了机遇,为了解互联网在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中应用的现状和成效,并分析其进一步广泛应用还面临着哪些制约因素,面向全国14个省级地区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互联网应用于中国农村基层科技服务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并取得了成效,但在信息内容、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受众信息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最后以实证研究结论为依据,从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传播方式建设、农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农民信息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推进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对“三农”问题的日趋重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出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中国政府当前及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大力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无疑对于“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有巨大的助力作用。为了推动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切实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效率,笔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业信息服务进行营销创新的可能和重要性进行了深刻剖析,从营销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理念、方式的创新,最后提出了农业信息服务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村信息贫困的河北农民信息素质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农村信息贫困的成因是有效破解农村信息贫困的前提之一。农民是农村信息需求的最重要主体,其信息素质直接影响着信息需求的认识与表达。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的最基本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法,从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个方面对河北省564个农民的信息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农村信息贫困在信息需求层面的原因,以期为农村信息贫困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本文运用安徽省的抽样调查资料,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和需求进行了统计描述和分析。研究表明,安徽省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口较大。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资需求顺序依次为农村道路、农田水利、技术服务和培训、村庄改造、搞好村建设规划、幼儿园及小学建设、合作医疗及统筹养老保险等。因此,政府在进行公共产品投资决策时,应根据农民需求考虑投资优先顺序,有所侧重并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以天津设施种植业为例,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项逻辑斯谛回归模型分析了都市农业农户对科技信息服务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大,同时,农户特征因素(学历)、技术诱导因素(家庭收入、设施类型、长期种植人数)、信息来源因素(信息渠道多样性、参加培训讲座次数)、农户主观因素(废物处理技术关注度、优质化肥农药关注度)均对农户科技信息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队伍,兼顾信息服务内容的实用性与前瞻性,创新多层、多维的信息服务模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桑园经营面积对中国西部地区蚕农年收益的影响,于2015—2018年间,对涪城区13个乡镇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和蚕农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获得的554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中国西部地区桑园经营的适度规模。结果显示:(1)蚕农每户自有产权土地面积极小,为0.04 hm2/户。(2)蚕农自主经营的平均桑园面积为2.05 hm2/户。(3)区域桑园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阈值范围为1.51~12.08 hm2。(4)蚕农人均纯收入与桑园经营规模的函数关系为y=-2491.8x2+33201x,即人均纯收入最大时的土地经营规模为6.66 hm2。由此可见,当前蚕农在确定自身土地经营规模上是理性和合理的,未来经济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土地需求空间。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民科普信息化服务工作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为全国各地各级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提供借鉴。在文献研究农业科学普及工作新模式、新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辽宁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以及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辽宁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创了“五位一体”农民科普信息化服务新模式,构建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2019—2021年间,平台累计向全省提供科学普及服务1130.71万例,现已成为辽宁“互联网+农业”的典型案例,是辽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品牌。各地农业管理部门有必要借鉴辽宁12316平台的建设经验,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各级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应重视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各省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有必要建立“星系式”科普服务体系,跨区域开展科普活动;各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要积极探索多元化信息服务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农业气象服务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况星  杨智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379-383
为了拉近现代气象业务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之间的距离,切实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利用2012年获取的重庆市38个区县农业气象服务需求调查数据,分析了重庆市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对象涵盖了重庆农村的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共回收有效问卷共2198份。调查结果表明:大多调查者都能得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83.3%的被调查者对现有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率表示认可,目前重庆"三农"气象服务整体情况较好;农村地区关注气象的主要目的是提前做好突发天气的防御和安排农业生产;电视和手机短信为获取农业气象信息和气象预警信息的主要途径;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气象预报准确率更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够更加及时,能够从更多的渠道获得气象信息;种养殖大户对更加精细和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