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水稻工厂化育秧具有省种、省工、省肥和省秧苗等特点,其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可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秧苗,也是水稻机械化栽插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们在江西省南昌市郊农村试点推广应用收效很好,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庸庆 《种子》2004,23(2):54-54
本试验对水稻包衣种子不同的浸种育秧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包衣种子旱育秧的成秧率、秧苗素质、产量明显高于水秧,且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来提高产量的,而直播、浸种露白、浸种催芽三种浸种方式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即水稻包衣种子既可直播,也可浸种到露白或催芽.  相似文献   

3.
水稻工厂化育秧中的种子包衣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兵  陈忠慧 《种子》2002,(3):51-52
为了适应水稻抛秧工厂化育苗过程中精密播种的需要,对稻种进行了包衣处理,改变了传统农艺措施,使种子包衣技术与工厂化育秧技术、农艺与农机紧密结合,相互适应,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表明在相同水肥管理及秧龄条件下,编织布隔层育秧无盘抛栽每667m~2早稻产量比塑盘育秧(ck)增产33.8kg,增长7.25%;晚稻产量比塑盘育秧(ck)增产61.9 kg,增长10.9%。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苗素质好,在假茎高、假茎宽、单株根数、单株白根数和秧苗分蘖率等方面编织布隔层育秧均明显优于塑盘育秧,并且所育秧苗带泥抛栽时因秧苗的"外婆泥"形成"吸盘",立苗快,基本无回青期,抛栽后分蘖早、分蘖多、够苗早。因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苗单株所占空间相对较大,可以增加秧苗弹性,可以适当提早播种,对于晚稻增加迟熟品种,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增加干物质积累,对晚稻培育适龄老壮秧、抢季节、避免"寒露风"危害均有利。秧苗素质的高低与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水稻的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水稻壮秧剂在早稻育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水稻育苗壮秧剂在江西省早稻育秧上的应用效果和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施用壮秧剂不仅能提高秧苗素质有效地防治秧苗立枯病的发生,而且水稻产量平均增产8.5%。生产上应用时,早稻湿润育秧施用量以60g/m^2为佳,旱育秧壮秧剂的施用量以70g/m^2为宜,塑料软盘育秧壮秧剂每盘的施用量以10g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江南地区人多地少,户均承包水田仅0.1~0.2hm2。对千家万户小规模种田的农民来说,水稻育秧是一项十分繁琐而艰巨的农事,操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烂芽烂秧等现象,插种面积不能按计划完成。从1991年起我们开展了水稻双膜育秧技术的试验研究,5年来共培训育秧大户716户。提供商品化水稻秧苗1.72万hm2。该课题获1996年度浙江省农业丰收一等奖。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床土的配制1.1土壤过筛和加沙选择土质疏松、无杂草、无污染的红壤上或黄壤土,用一般的谷筛过筛,使其粒径小于5mm。以2~3份黄泥土,…  相似文献   

7.
水稻应用旱育保姆育秧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表明用水稻旱育保姆育的秧苗比用敌克松和常规育秧的秧苗素质好,综合性状优,抗病的能力强,大田产量较高;用敌克松育的秧苗抗病性相对差一些.  相似文献   

8.
水稻育秧喷施烯效唑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杂交水稻的常规湿润育秧,两段育秧,温室育秧和旱育秧中分别进行了喷施烯效唑试验,结果表明,在湿润育秧的1叶1心期喷施100mg/L烯效唑,在两段育秧,温室育秧的1叶1心期和寄秧田两次喷施100mg/L烯效唑,均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根,增蘖,降低株高,生育后期有效穗增加,与对照比较,上述处理的增产幅度为13.6%~19.6%,旱育秧秧苗期不宜施用烯效唑。  相似文献   

9.
采用湿润育秧,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秧盘不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秧盘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育秧肥不同施用方式(100%秧土混施、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100%秧土底部撒施)下水稻机插秧苗的形态、干质量、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发根力,以探索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结合育秧肥底部撒施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的可行性,以进一步改进麻纤维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结果表明,秧盘垫铺麻纤维膜明显提高了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相比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的处理,秧盘垫铺麻纤维膜处理的秧苗表现为秧苗壮实,秧苗根冠比、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发根力均有所提高。育秧肥底部供应提高了秧苗地下部生物量和根冠比,提高了秧苗植株可溶性糖含量而降低了硝态氮含量。随着育秧肥底部撒施比例的增加(从100%秧土混施到100%秧土底部撒施),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9.2%,根冠比增大了60.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8.6%,硝态氮含量降低了8.2%;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8%,根冠比增加了2.6%,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41.3%,硝态氮含量降低了7.8%。水稻秧苗根系活力和发根力均在育秧肥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方式下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相比混施于育秧土中,育秧肥底部撒施可以提高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可与麻纤维膜很好地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  相似文献   

10.
程正忠  李灿先 《种子》1998,(5):68-70
1试验材料组合:Ⅱ优46(Ⅱ-32A×密阳46)。2目的我县多年来杂交水稻制种母本育秧均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秧苗素质较差,不利于制种产量的提高。而水稻“旱育秧”、两段育秧”技术,成秧率高,秧苗矮壮,根系粗短,移栽后返青分康快,易达到预期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等高产基础,从而提高制种单产。为探索大面积制种产量有新的突破,现将水稻“旱育秧”、两段育秧技术运用到杂交水稻制种上,特作本试验。3试验方法及过程3.1试验方法试验田面积1334m‘,其中用600m‘作对比试验,即:“旱育秧”、“两段育秧”与“湿润育秧”各200m‘,其余面…  相似文献   

11.
水稻撒寄两段育秧,是一项省工、提高秧苗素质的新育秧技术,此项技术的理论依据是;水稻的向地性、呼吸作用和分蘖特性,及重力学原理,其配套技术措施是:育小苗的苗床营养土配方、适宜撒寄的苗龄、秧地平整时期、撒寄后至立苗前的管水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水稻旱育秧,旱育两段与覆膜湿润育秧的秧苗素质及其生育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了早育秧和两段高产的原因及不利高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栽培中的育秧阶段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得好,"苗好一半谷"。为了适时培育壮秧,水稻育秧技术不断进步,多年采用的水育秧在北方已经很少应用,原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秧好半年粮",在水稻育秧环节做好恶苗病、立枯病、潜叶蝇的防治及秧田杂草的防除,对培育壮苗、提高秧苗素质、保证插秧后水稻健康生长、提高水稻产量至关重要。同时做好水稻育秧期间病虫草害的防治还可以节省用工和用药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种子消毒预防恶苗病恶苗病是由种子带菌引起,种子消毒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唯一措施,田间发病后防治无效。目前防治恶苗病较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2014年6月-9月,针对水稻机插盘育秧土营养培肥的要求,采用蚕沙作为水稻盘育秧土的养分,进行水稻盘育秧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盘育秧土中添加蚕沙能有效的增强盘育秧苗素质。育秧土添加蚕沙显著增加了3叶1心期水稻秧苗叶片含水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同时降低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试验提出水稻育秧土添加蚕沙的量以30g/盘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几种不同育秧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无纺布、旱育保姆”旱育秧具有不用寄栽小秧、秧苗素质好、产量高、投入少、省工、省力、管理方便、增产增收、经济效益好等技术特点,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农业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及免耕抛栽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以及免耕抛栽效果。结果表明,无盘旱育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提高秧苗素质,延长秧龄弹性,从省工省力和节本增效出发,采用无盘旱育替代塑盘旱育是今后水稻抛秧育秧方式发展的主要趋势;4种育秧方式产量水平均较高,但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秧苗素质好,根系带土量大,发根力强,抛栽后易于物理立苗和生理立苗,本田早生快发,既省工节本,又增产增效,是在试验条件下效果最好的一种育秧方式;苗床免少耕+旱育保姆+纱窗垫底秧苗起秧方便、植伤轻、发根力强,但根系带土少,免耕抛栽后部分秧苗立苗困难,对产量有一定影响,有待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18.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水稻工厂化育秧特点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秧的一种生产方式,操作技术标准化,与电脑控制一体,是一项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工厂化育秧就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民在育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培育壮秧、防止烂秧和死苗方面提出水稻育秧技术措施,为广大农户进行水稻育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塑盘育秧的关键技术茅弼华,谢成林,张存銮,赵仁臣(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局225002)(姜堰市农业局)(高邮市农业局)塑盘抛秧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等效果,迄今为止,对水稻塑盘育秧技术未见系统报道,特别是对盘土的利用、落谷深度、适宜秧龄以及落谷量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