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存信 《种子》2001,(6):37-38
众所周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包括品种结构,种类结构,种植养殖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等,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基础,而其中种业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载体和依托,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为此,分析总结种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研究探讨调整种业结构的措施和途径,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l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意义农业综合开发是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在对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组织地运用各种工程、生物技术、经济等措施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政府行为。农业综合开发是搞好农业生产的基础。党和政府一贯将农业综合开发放在极其重的地位。正如姜春云副总理在给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经验交流会议信中指出: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综合开发,在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保证有交往供…  相似文献   

3.
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山西省建设新型能源和32业基地重点发展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它可使农民得到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平均利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调整农业用地比例,而其关键是在设计安排农业结构调整配置方案时,确定各业的权重。根据重庆市1998—2003年来的各业单位产出效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业权重和各结构调整方案评价系数,最后评选出最优方案,以期为重庆市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是我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推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自1998年河北省藁城市实施优质麦产业化开发以来.取得突破性发展。2002年即被省政府命名为“硬质麦之乡”。连续3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05年夺得“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第1名。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垦科技》2010,(6):101-102
第四章 推广使用 第十八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根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推广农业新技术与加快农机具更新的原则,确定、公布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并定期调整。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最近几年来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当前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指明了深化湖北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8.
振兴山西农业 富裕山西农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0年山西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到2004年已是第15个年头。在财政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调整工作思路,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完善品种审定制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审定是当前我国评价品种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带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应。  相似文献   

10.
高社朝 《种子科技》2006,24(6):20-21
加强县级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打造一个健康向上、朝气蓬勃、良性发展的种子市场,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的供给,推动种子产业化有序发展,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在重庆市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秀华  杨渝红  李霞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408-410,443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调整农业用地比例,而其关键是在设计安排农业结构调整配置方案时,确定各业的权重。根据重庆市1998—2003年来的各业单位产出效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业权重和各结构调整方案评价系数,最后评选出最优方案,以期为重庆市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析湖南“稻—草”轮作制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湖南的自然资源状况和耕作制度改革的历史、现状,探讨湖南发展稻草轮作制的可能性。比较两种稻草(肥)轮作模式的优劣,提出一种新的稻草轮作模式,为湖南省甚至中国南方各省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寿光市世纪三元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王乐义等人发起成立的集果蔬研究、生产和开发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奉行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规模化生产,并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绿色果蔬产品为服务宗旨,曾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引进国外蔬菜新科技成果示范园”。还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新技术示范项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从2003年开始,农业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50项农业高科技新技术,这次推出的50项农业技术,是以政府名义发布的农业重点推广技术,内容分5个部分: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用技术;②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技术;③西部开发农业实用技术;④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⑤主要农产品优良新品种(系)。推广这些技术将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我国西部开发,缩短东西部农业发展差距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灵通)农业部将推广50项重大农业技术@灵通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因农产品供过于求而导致的农业结构调整一共出现过三轮。第一轮是1985年,大幅度调减粮食和棉花播种面积。第二轮是1992年,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第三轮,也就是这一次的农业结构调整,实际上从1998年就开始了,将持续到21世纪。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1.1 农业结构调整的诱因从农业内部来看,导致结构调整的诱因不同,结构调整的回旋余地也不同。第一轮结构调整的直接诱因是粮食、棉花连续几年丰收后出现“卖难”现象。国家为解决粮食、棉花库存积压问题,决定改革粮食、棉花和其它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以抑制粮食、棉花生产,鼓励其它农产品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业具有中国农业的特色,传统的精耕细作在历史上起了惊人的作用,在新的世纪里还需要与现代科技密切结合,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道路,在中国农业发展当中,粮食生产问题始终是首要问题,农民人数的“精兵简政”,适应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生产内容与技术,适应于市场需求的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生产形式与规模的不断优化,政府的宏观指导、市场信息体系和流通环节的逐步完善,低耗高效益的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和推广将有助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421-424
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运作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着项目实施效果.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具有综合性、主导性、普及性、应用性等基本特征.结合南通市的具体实际,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从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的运行、组织、推广等层面探索出工作新模式.提出了通过推行科技委托制创新其运行模式、建立推广项目组创新其组织模式、健全联动新机制创新其推广模式.并以南通市优质稻米产业区为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发挥了科技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1 必要性与内涵界定农业综合开发是推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推进整个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战略举措。开展以来 ,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推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以下简称项目区 )科技进步继而提高科  相似文献   

19.
赵开礼 《作物杂志》2000,16(6):24-25
我国长江流域棉区,系我国第二大棉区,棉田面积为全国棉田总面积的45%,棉花为该区域农村经济的支柱之一,“要用钱,多种棉”为该区域广泛流传的口头禅。该区域也是人口稠密、土地资源不足的区域,粮、油、菜、饲、林、棉等争地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国棉区布局将逐渐向黄河流域棉区倾斜。因此,长江流域的棉花就成为该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但限于结构调整的系统性、长期性及该区域的种植习惯,目前尚没有一新型主导产业能替代棉花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寻求农业结构调整与提高棉田综合效益的开发的结合点,就尤为关键。针对上述事实,纵横探索,在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老结构交互时期……  相似文献   

20.
熊国富  陈维翰 《小麦研究》1996,17(4):27-32,F003
青海柴达木盆地国营农场在柴达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各植面积约占70%左右,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作物布局和管理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粮食单产水平低下,搞好柴达木国营农场的农业生产,在“九五”柴达木绿洲农业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青海农业上一个新台阶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