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铃薯硼素吸收分配规律及施肥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掌握马铃薯栽培的养分吸收与生理调控,以马铃薯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地区马铃薯钼吸收规律及施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对照(CK)、有机肥(M)、氮磷肥(NP)、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M+NP)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向成熟期的推进,叶片中硼的含量大幅度上升,茎和块茎硼含量均缓慢下降。全生育期平均叶、茎、块茎硼含量分别为40.8,27.5,12.9 mg/kg;全株和块茎硼素吸收量动态变化可分别用一元三次方程和Logistic方程理想模拟。硼的最大吸收量出现在出苗后86 d(淀粉积累期),最快吸收速率出现在出苗后55 d左右(块茎增长初期)。有机肥、氮磷肥均可显著促进硼的吸收,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对硼的吸收有正交互效应,大幅度提高了硼的吸收量;随着生长中心由茎向块茎的转移,硼在茎叶中的分布逐渐下降,块茎中分布逐渐上升。淀粉积累期茎和叶中硼的分布为60%,块茎为40%,即块茎硼的运转率为40%。有机肥和氮磷肥配合,提高了硼的运转率。马铃薯硼的消耗系数平均0.002,生产效率平均173,每生产1 000 kg块茎(鲜)需吸收硼素5.5~6.1 g,平均5.8 g。  相似文献   

2.
不同肥料对冬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冬马铃薯是目前云南省优势明显的品种,研究冬马铃薯光合特性是提高冬马铃薯种植产量的基础。通过冬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条件下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找到适宜有机肥料供应来促进冬马铃薯的高效生产、合理施用,高效利用工业废料磷尾矿资源。以10种不同类型有机肥、常规化肥和空白对照为处理测定了冬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T3和T8两种有机肥均能保证冬马铃薯有更好的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同时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3.
从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分别为滇源街道的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概述、关于滇源街道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工作开展情况、滇源街道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效益分析、关于滇源街道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建议,最终呈现出关于滇源街道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成功典范,以供农业领域的相关人员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甘肃定西地区马铃薯生产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马铃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处理对旱地覆膜马铃薯根系吸收能力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施用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显著增加了马铃薯根系活力、活跃吸收面积和总吸收面积,且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逐渐增加,在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达到30%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降低;不同施用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对马铃薯根系总根长、根体积、总根尖数和主根直径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增加了0~0.50、0.51~1.00和1.01~1.50mm直径范围内马铃薯根系的总根长;施用有机肥的处理显著增加了马铃薯块茎产量,与纯施化肥相比分别提高了11.32%、16.04%、23.53%和12.69%。综上所述,在定西地区,施氮量为纯氮180kg/hm2,氮、磷、钾配比为4:3:3(N:P2O5:K2O),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为30%是最佳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探索最佳的化肥农药双减绿色生产技术,以期提升马铃薯产量及品质,进而指导实际生产。本研究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了4个肥料处理,每个肥料处理又设A、B两个农药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处理2减施化肥、增施商品有机肥(750 kg/hm2),可改善品质,较对照增产6460.2 kg/hm2;处理3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600 kg/hm2)+菌肥(300 kg/hm2),改善了马铃薯的部分品质;处理4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600 kg/hm2)+腐殖酸肥(45 kg/hm2),可改善品质,增产32.24%;农药处理未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品质造成不良影响。试验证明,处理4在减少化肥用量、增施腐殖酸肥后增加马铃薯结薯数量,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给马铃薯滴灌研究领域的学术、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从马铃薯需水规律出发,总结了不同灌溉制度对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归纳了不同灌溉制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发现马铃薯研究存在结论精确度不高、缺乏准确性和时效性、大部分地区滴灌技术与农艺栽培技术配套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可以从不同灌溉制度下马铃薯耗水规律及品质的差异、精准农业及马铃薯单产和成本的模拟研究入手。  相似文献   

7.
高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淀粉具有其他淀粉不能替代的独特品质和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工、医药、纺织、造纸、饲料等领域。国内马铃薯淀粉的年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高淀粉加工专用型新品种选育是目前我国马铃薯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概述了马铃薯淀粉的特性、需求,国内外高淀粉专用马铃薯的育种现状,马铃薯淀粉产量构成及遗传特性,马铃薯淀粉合成主要相关酶及其基因表达,各种育种途径、方法在高淀粉加工专用马铃薯选育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内容,为马铃薯高淀粉加工专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阳朔县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1991、2000、2009年的遥感数据和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像元尺度,采用RS和GIS技术,提取阳朔县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指标信息,借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计算并制作空间分布图,然后对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时空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阳朔县整体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一般,但正逐渐向生态系统健康较好状态转变;(2)阳朔县生态系统健康较好状态(健康和很健康)的区域主要位于阳朔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山区和丘陵,阳朔县生态系统健康一般状态(亚健康和不健康)的区域主要位于阳朔的中部;(3)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转变是葡萄、白沙、阳朔等乡镇生态系统健康呈一般状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蒋继志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253-257
为明确前期筛选获得的放线菌MC-15菌株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作用,探讨了该菌株产生抑菌物质的最佳发酵时间、抑菌产物的稳定性、以及在马铃薯离体组织上和田间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种子液培养5d后再扩大培养10d所获得产物的抑菌率最高(95.2%);发酵产物经30W紫外灯垂直距离30cm照射10h后抑菌率仍保持在81.2%以上,100℃下处理60m后仍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78.67%),pH6-8范围内抑菌率为92%,在室温(20-24℃)下贮藏60d后抑菌率仍达76%,连续传代10代后抑菌活性基本保持不变;人工接种马铃薯晚疫病菌后,该菌株发酵产物在马铃薯块茎切片和离体叶片上的相对保护率均达到90%以上,用该菌株发酵产物处理马铃薯种薯后,对种薯在出苗、幼苗生长、田间抗晚疫病以及经济产量方面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出苗早2-4d、株高平均高出3.1cm、分枝数多1.6个、叶片数多2.1个,病情指数在21以下,相对保护率达到74%以上,相对增产率达到30%以上。MC-15菌株在田间实际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北京湿地资源变化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北京湿地资源近20年的变化情况和未来的变化趋势,采用CA-MARKOV模型对北京湿地资源时空格局变化进行模拟预测,以北京市1992年、2002年和2007年3期湿地类型遥感解译结果为数据基础,通过确定CA-Markov模型的空间研究对象、约束条件、模型参数、转换规则(包括研究区降水、温度、湿度及地形信息),利用2002和2007年2期数据计算步长为5年的转换规则,1992年和2007年2期数据计算步长为15年的转换规则,预测2012年和2022年北京湿地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预测2012年北京湿地面积总量为48402.8 hm2,相对2007年湿地面积减少了7.38%,年均减少率为1.47%,2022年北京湿地面积继续减少。预测结果得出了北京市湿地资源合理、科学的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与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7—2016 年20 年间遥感在农业领域研究的文献数据为切入点,探索20 年来遥感在农业领域研究的热点和趋势。通过对具体的机构合作图谱、聚类图谱和关键词图谱进行分析解读,直观展现了该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机构差异显著、热点主题明确。通过机构合作分析发现遥感在农业领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的发文量居于首位;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农用地变化和遥感监测以及精准农业形成的3 个大的聚类;最后通过突现检测分析得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利用、核农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的运用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光谱数据提取土壤养分信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综述了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提取土壤养分信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取土壤养分信息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展望。旨在探索新疆绿洲农区如何应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分析、模拟、评价、预测土壤养分含量,促进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田间农情监测、土壤诊断、水肥分区管理、作物科学种植中的应用,为新疆及兵团实施精准农业提供科学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对地观测技术,近20年随着计算机和半导体激光器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遥感技术因其概括性、宏观性、直观性等特点在自然灾害研究中应用广泛。笔者以SCIE和SSCI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专业数据分析工具TDA(Thomson Data Analyzer)对1900年至2013年国际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研究中的发展特点及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际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领域中的论文始于1974年,并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1999年以来发表论文增速明显加快,在自然灾害领域广泛应用;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滑坡、干旱、气候变化、地震等自然灾害领域,遥感技术中的数据处理方法是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领域应用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在该领域具有较大优势,中国和印度在发文数量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在研究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方面仍需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遥感技术在烟草长势监测及估产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草长势信息是烟草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全面了解遥感技术在烟草长势监测及估产中的应用进展,为利用遥感技术支撑科学化、精细化烟田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在对相关文献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从地面光谱、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3种尺度对目前遥感技术在烟草长势监测与估产方面的应用进行系统总结,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1)基于地面光谱对烟草的监测,主要是利用反射率光谱及其不同的变换形式、光谱指数和光谱位置变量估测其生理生化参量(氮、磷、钾、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等),为诊断烟草生长、健康状况、成熟度提供依据,进一步实现烟草长势监测、估产与品质评定。(2)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在小尺度上对作物的面积进行提取、监测长势及估产,但受搭载相机分辨率、地形、自身稳定性等影响,不能监测烟草的细微变化。(3)参考LandSat、SPOT、MODIS、HJ-1等光学遥感数据以及SAR数据,利用遥感影像融合、分类等技术能够实现对大面积烟田病害、长势进行监测和产量估计。结合多源、多平台遥感数据,对烟草的参数进行定量研究,并利用同化技术对大尺度上烟草生长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来探索烟草的最佳采收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作物类型遥感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喜旺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3):278-285
及时获取作物种植面积是研究粮食区域平衡,预测农业综合生产力和人口承载力的基础。遥感技术已经成为提取作物种植面积的重要手段,而前提是识别作物。为了理清当前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遥感在作物类型识别中的应用为主线,归纳了国内外作物类型识别研究中常用的各类遥感数据,如资源遥感影像、气象遥感影像、高分辨率影像、高光谱影像和微波影像等,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性;同时总结了利用遥感进行作物类型识别的3 类研究方法,包括基于光谱的识别方法、基于物候差异的识别方法以及光谱与物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指出目前作物类型遥感识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影像空间精度与价格的平衡问题,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综合应用问题,物候差异对作物识别的影响问题等;认为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结合可以弥补各自不足,遥感影像的时相选择是提高精度的关键,另外需要应用除光谱和物候以外的更多解译标志;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作物识别机理和多尺度数据融合方法。以期为遥感技术在作物类型识别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作物蒸散不同时空尺度模型及尺度转换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通过比较经济的成本灵活获取不同尺度的蒸散量,回顾了作物蒸散研究的历史发展,重点评述了作物蒸散不同时空尺度模型及尺度转换方法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作物蒸散的发展趋势:以精确的点尺度作物蒸散模型为基础,结合遥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和GIS技术建立新颖的空间插值方法,从而实现作物蒸散的空间尺度转换;通过建立精确的基于遥感数据的作物系数模型,利用基于作物系数的时间尺度转换方法,实现作物蒸散时间尺度扩展;基于上述时空尺度转换方法,建立综合性的,面向业务化运行的系统作物蒸散模型。  相似文献   

17.
杨昕  张玮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6):611-611
利用MODIS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草场植被专题信息提取,结合地面实际调查数据,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草地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当地卫星资料和气象水文等数据,对草场荒漠化的监测方法进行探索。实验采用了多因子指标分级数量化法,对各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评价结果由综合评价指数体现。结果证明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遥感技术进行分类评估草场荒漠化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实现水稻低温灾害的实时动态监测,改善目前遥感数据在南方地区应用受云雨天气影响受限的现状。利用CLDAS气温数据,结合遥感水稻种植本底信息,参考低温冷害监测指标,选取广西典型早稻低温冷害过程进行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LDAS气温分量数据可对区域气温变化状况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结合水稻种植空间分布信息,可实现精细化的水稻受灾面积及等级监测。CLDAS反演的气温精度较高,与气象台站实测气温误差多小于0.5℃。CLDAS和遥感数据结合可为水稻精细化低温冷害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经济带的空间演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探索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中部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典型区域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为例,基于RS技术,在对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2000年、2007年、2013年3期遥感影像监督分类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等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13年间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点。研究表明:2000—2013年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结构稳定性较差;13年来,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耕地减少了10256.4756 km2,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耕地主要是转向了林地,从遥感影像对比发现,城市周围的耕地被建设用地侵蚀,水域的变化幅度最小;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建设用地在2007—2013年变化最为剧烈,其动态度是4.826%;区域变化方面,各地级市(省辖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汉阳与潜江的水域变化率较大,从总体而言,神农架林区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变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20.
Dynamic simulations models may enable for farmers the evaluation of crop and soil management strategies, or may trigger crop and soil management strategies if they are used as warning systems, e.g. for drought risks and for nutrients shortage. Predictions by simulation models may differ from field observations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and such deviations can be revealed instantly by traditional or by new field monitoring techniqu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simulation results by integrating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the simulation (i.e. run-time calibration). The Rotask 1.0 simulation model was used as it simulates daily interactions between climate (radiation temperature, vapour pressure, wind speed, precipitation), soils (water holding capacities,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evaporation) and crops (light interception, dry matter production, nitrogen uptake, transpiration). Various run-time calibration scenarios for replacing simulated values by remotely observed values were tested. For a number of times in the growing season, simulated values of leaf area index (LAI) and canopy nitrogen contents were replaced with values estimated from remote sensing.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Netherlands in 1997 (validation) and 1998 (calibration) with potato variety Bintje. Destructive field samplings were performed to follow LAI and canopy nitrogen development in the growing season.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at canopy level were taken by CropScan™ equipment, covering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between 460–810 nm in eight spectral bands. LAI and canopy nitrogen were monitored at various moments throughout the growing season by relating them with vegetation indices (VI) that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specific remote sensing band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run-time calibration of mechanistic simulation models may enhance simulation accuracy, depending on the method how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s integrated. It is advised to synchronize dry matter balances and internal nitrogen balances in accordance with adjustments to observed calibration variables (in this case LAI and canopy nitrogen content). It is shown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llows the actual crop–soil system more closely, which is helpful for specific crop management and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general. Run-time calibration with variables that can be estimated from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gives more accurate simulation results of variables that can not be observed directly, e.g. the evolution of soil inorganic nitrogen contents. High frequencies of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and interpolation in between them, allow reconstructing the evolution of LAI and canopy nitrogen contents to be integrated in the simulation, thereby increasing simulation accuracy of other model variab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