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性信息素诱杀茶毛虫成虫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长流 《贵州茶叶》2003,31(1):13-14
茶毛虫在我场一年发生两代,以第一代危害严重。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市场对我国茶叶农药残留量标准要求的提高,探索茶叶病虫害新的防治方法已成为我场茶园管理的当务之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生态学研究中心戈峰主任的指导下,我场在部分茶园内作了采用性信息素诱杀茶毛虫成虫的试验。效果十分明显,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2.
海岛棉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巍 《分子植物育种》2003,1(3):427-429
植物R基因产物存在非常类似的结构域,如NBS、L,RR、STK、LZ、TM、TIR等。依据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寻找抗病基因类似物(Resistance Gene Analog,RGA),从而定位或克隆抗病基因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这种方法称为R基因同源克隆法。RGA往往与已知抗病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均含有LRR、NBS或蛋白激酶中的保守基序,有的与已知抗病基因连锁,或是抗性基因家族中的成员,抑或与已知抗病基因无关,它们最有可能参与植物抗病反应过程中的信号识别、信息传导等途径,并且与植物抗病基因具有密切的关系,但RGA并非等同于植物R基因。将RGA作为分子标记整合到植物分子连锁图谱中,或将其作为探针筛选基因组文库,获得候选抗病基因则不失为一条克隆基因的捷径。利用已知R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已经在植物中分离到了许多与已知R基因同源的DNA序列,并且有很多RGA作为标记定位在抗病位点附近,有点被证明与抗病性状共分离。小麦抗叶锈基因Lrl0的分离是利用该方法进行抗病基因克隆的首次报道。本研究依据N,L6,RPS2等NBS类抗病基因的NBS保守区设计简并性引物扩增棉花基因组DNA,在517bp左右获得特异性扩增条带。回收PCR产物,连接转化共得到800个克隆。经酶切筛选、嵌套引物鉴定获得252个候选RGA克隆。测序后获得11条RGA序列,这些序列的大小在500—527bp之间,其中3条序列中含有1或2个终止子。所有11个RGA序列都含有NBS保守区的Kinase海岛棉1a(GGVGKTT)、kinase-2(VLDD)、kinase-3a(GSRII)及跨膜区(GLPLA)等保守结构域,与已知抗病基因的保守结构具有较高的吻合程度。本研究所获得的RGA与大豆、棉花、腰豆等作物中已经克隆的NBS类RGA的核苷酸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其中8条可通读的RGA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同已知抗病基因L6、RPMl、SRPS2、N表现出从25%——58%的相似性。本研究以海陆杂交F2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应用RFLP方法将获得的7条RGA序列定位在棉花基因组中。Gbrga2和Gbrga8定位于第11同源群的三个位点:连锁群1302的端点及连锁群A03距端点59.2cM处。在连锁群1302中与pAR286E4C标记定位在同一位点,与Unig22d03bE6D标记相距5.6cM在连锁群A03中与pARlllE3C标记共同定位在端点,同时定位在Unig26804E5D(22D)标记下游1.7cM处和Gate4DB08bE3D(14D)标记上游8.6cM处。Gbrga508和Gbrga535定位于第4同源群的两个位点,D染色体组的第20号染色体上距端点175.3eM处,与Unig27A04E5C标记和M16—118E1C标记分别相距2.7cM和3.8cM;Gbrga508和Gbrga535同时还定位于A染色体组第5号染色体上距端点142.9cM处,与G1025aE5C标记和Gate2CFllE3C标记相距2.6cM和1.2cM。Gbrga522,Gbrga568和Gbrga39定位于第4连锁群D染色体组的第20号染色体上距端点5.5cM处。与Unig24H03E6C标记和P13—6E3D标记分别相距1.0cM和2.0cM。海岛棉RGA的获得、在基因组的定位,对于棉花NBS类R基因的起源和进化,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棉花抗病基因的克隆,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种业》2001,(1):39
江西省邓家埠国家级水稻原种场 我场创建于1949年11月7日,是江西省农业厅直属农业事业单位。全场土地面积2.6万亩,其中水稻良田1.1万亩,是一个以水稻原(良)种繁育为主,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农、工、贸综合发展的国家级种子繁育基地。 从1952年开始,我场繁育推广水稻原(良)种,摸索出“单株选择、分系鉴定、混优留种”一套科学的常规水稻提纯复壮程序和“防杂保纯十二关”措施。1964年,农业部种子局在我场举办了两期全国省级良种场场长种子培训班,全面推广我场水稻种子提纯复壮方法,有关内容还被列入大中院校教科书。1978年被农业部特约为杂交水稻三系亲本繁育基地,总结出“单株选择、配组回交、分系鉴定、混优繁殖”的三系亲本原种生产操作规程。完善配套的良繁技术为生产高质量的原(良)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11月至1991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委托农业部水稻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四川、湖南、江西、江苏4省的杂交稻种子质量抽查鉴定,共计22个单位108份样品,我场被抽查的4份样品全部合格,其中珍A纯度达100%,是这批种子抽查质量最好的单位之一。我场“配套提纯杂交水稻三系亲本原种方法”,在1982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3年“杂交水稻汕优二号亲本原种”获江西省技术改进三等奖。我场累计提纯的珍汕97A、协青早A、威二OA、金23A等亲本种子近200万kg,不仅推广到本省各地,还先后销往湖南、湖北、安徽、福建、浙江、广西等十多个省份。1998年开始,我场被列为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认证试点单位之一,被认证的亲本种子均达到国颁原种标准。 经过50多年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尤其是近几年中央投巨资建设国家级种子繁殖基地,我场农田水利及其配套的基础设施有较大的改善,60%的农田经过土地平整,基本实现了园田化,排灌渠道比较齐全,大部分的农田实现了机耕、机收相配套的机械化作业。已建成恒温恒湿库1000m2,种子贮备库4000m2,混凝土晒场20000m2。高标准建成了杂交稻三系亲本原种繁殖的“三圃田”。购置先进齐全的种子检测和烘干设备。从丹麦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每小时生产3吨的种子加工线,于2000年10月上旬调试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该套设备可一次性完成水稻种子的精选、分级、包衣、包装,对促进种子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 址:335206江西省余江县城北 党委书记:郑宜炎 场长:姚建表 联系人:黄发泉 电话:(0701)5892253 网 址:http//www.jxseed.126.com 电子邮件:chinaseed@163.net 发展中的内蒙古种子产业——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 内蒙古种子产业始于解放初期,先后在“四自一辅”、“四化一供”的方针指引下,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起来,特别是种子工程的全面实施,使我区种子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首先,种子工程明确提出要站、司分设,保障了经营者按市场经济规律全身心的搞好经营,使企业由过去“小、散、全”的“全能”型向“育、产、销”为一体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使种子管理者真正能够集中精力按种子法规抓好管理,使我区种子产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其次,增加了投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种子工程实施规划,重点投资建设了一批基础性、服务性、社会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级原种场、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区域试验站和马铃薯繁育中心等,大大增强了各级种子管理站的实力和种子企业的竞争能力。目前,全区种子系统资产总额已将近5亿元,种子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第三,进一步完善了良种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共有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种子管理站42个、种子公司88个,共有职工3400人。全区国有良种场64个,职工7700人,自上而下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良种服务体系。 第四,加强种源建设,增强了供种能力。生态类型的多样性使我区具有繁殖多种农作物良种的优势,种子工程实施以来,我区切实加强了种源建设,正在建设中的河套、土默川优质小麦繁种基地,通辽、赤峰市优质玉米制种基地,呼盟、兴安盟优质大豆繁种基地,阴山丘陵地区优质杂粮和马铃薯繁种基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原、良种生产和供种能力。目前,我区的杂交玉米种子质量高、信誉好,除满足区内需要外,已销售到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马铃薯茎尖脱毒、检测、繁殖技术及设备居国内领先水平,我区已成为全国主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之一;小杂豆、养麦、葵花籽、小茴香等名优产品,在区内外享有盛誉;西(甜)瓜、甜(辣)椒等茄果类、叶菜类和瓜类种子,由于自然脱水快、籽粒饱满、光泽度好、发芽率高,深受国内外用户青睐。 第五,加强了信息化建设。自治区种子站1999年建设了计算机平台,站内建成了局域网,并与全区各盟市联网,形成了上下连通的信息传输网络,提高了种子行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总的看,我区种子产业的发展势头不错,特别是种子工程实施以来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发达省区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将抓往国家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加速我区种子产业的发展,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以适应加入WTO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地址:呼和浩特市呼伦北路92号院 邮编:010010 电话:(0471)69647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