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二倍体栽培稻(Oryza stativa L.)品种8204,染色体组型为AA,2n=24作为母本,四倍体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染色体组型为BBCC,2n=4x=48作父本杂交,获得异源三倍体杂交种,染色体组型为ABC。F1根尖检查,染色体数目为2n=3x=36。用该异源三倍体杂交种的幼穗诱导愈伤组织,经长期细代培养进行原生质体游离,获  相似文献   

2.
该品种由南泉农业大学园艺系用秋水仙素诱导南京矮脚黄二倍体,经四代选育于1983年育成,经对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计数,鉴定为四倍体(2 n=4 x=40)。1988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3.
四倍体大白菜的选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二倍体和四倍体大白菜,通过正反交,连续6年共做52个组合,从1985年的水仙花(四倍体)×后36高(二倍体)和1987年的BP058(二倍体)×水仙花(四倍体)两个组合得到了少量杂交种,经系谱选择并在人工气候室加代,提高孕性,均于第四代基本稳定。1989年将这两个杂交种分别定名为翠宝和翠绿。它们具有多倍体植物叶厚、叶面有泡状突起、蕾大、花大、气孔也大的特点,经染色体镜检,染色体数2n=4x=40。这两个品种生长速度快,生育期80天左右,包球紧实,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适口性好,耐贮藏运输,亩产7000~7500kg。  相似文献   

4.
豆瓣菜(Nasturtium R.Br),又名西洋菜、水蔊菜、水田芥,是十字花科豆瓣菜属中的栽培种。世界上有两个种: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为二倍体,2n=2x=32;Nasturtium microphyllum(Bonn.)Rchb为异源四倍体,2n=4x=64。还有由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而成的三倍体。豆瓣菜原产于地中海东部,14世纪初英国和法国就有栽培,尔后相继传到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  相似文献   

5.
催眠睡茄的离体快繁及四倍体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催眠睡茄腋芽为外植体建立快繁体系,利用秋水仙素进行催眠睡茄四倍体诱导,并将其与二倍体进行了初步的形态学和细胞学方面的比较.结果发现:催眠睡茄二倍体(2n=2x=48)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BA 0.2 mg/L;四倍体(2n=4x=96)诱导率因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不同而异,其中用0.5%的秋水仙素对丛生芽浸泡处理48 h诱导率最高,诱导率可达13.79%.四倍体与二倍体相比:叶片明显变厚,颜色加深,叶片气孔及其保卫细胞大小增大,气孔密度减小,且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增加.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与雷蒙德氏棉种间杂种后代的形态学及细胞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跃进  钱思颖 《作物学报》1987,13(4):296-303
本文研究了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2n=4x=52,品种为岱字棉15号)×雷蒙德氏棉(G.raimondii Ulbr.,2n=2x=26)种间杂种三倍体 F_1(2n=3x=39)、六倍体 F_1(2n=6x=78)、四倍体F_2(2n=4x=52)和六倍体 F_2(2n=6x=78),一些形态和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结果表明,杂种后代表现双亲性状,并进一步证  相似文献   

7.
冉毅东  戴朝曦 《作物学报》1996,22(6):745-749
利用能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四倍体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 L.)和四倍体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进行了2x-2x,4x-2x和2x-4x间的杂交,获得了18个杂交组合的4x杂种家系,将这些家系与其10个4x亲本品种(品系)及对照品种在同一地点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x杂种家系单株平均块茎产量比亲本两年分别高16%和19%;其中最好的6个杂种家系比较好的4个品种(品系)分别高20%和43%;杂种产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块茎数目的显著增多,但在块茎商品率方面则与4x亲本差异不显著,而且杂种块茎的表现还不如4x亲本及对照品种,这是由于具2n配子特性的2x亲本这些性状较差所致。试验结果还表明杂种的遗传背景愈复杂其杂种优势也愈强,进一步说明马铃薯的产量与遗传异质性(多样性)的强弱可能有明显关系,利用2n配子特性可获得较高的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青檀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DNA分子水平探讨二倍体青檀(2n=2x=18)与经秋水仙素诱变获得的同源四倍体青檀(2n=4x=36)在遗传结构上的差异,本研究以2x及同源4x青檀为实验材料,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材料的DNA多态性及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秋水仙素诱变获得的同源4x青檀与2x青檀在DNA分子遗传结构上具有显著差异,2x青檀单株间DNA多态性在大于同源4x青檀,4x青檀单株间遗传距离在总体水平上大于2x青檀。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青檀多倍体育种、发挥青檀多倍体的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野生碧玉兰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云南野生碧玉兰种子无菌萌发的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浸泡法,在无菌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碧玉兰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以0.04%的秋水仙素处理72h效果最好,诱导变异率达60%,死亡率为30%,变异试管苗形态上表现为叶片变宽、叶色较深、叶面粗糙、部分叶尖开叉并有双脉、植株矮壮,且生长缓慢;经细胞学检测,二倍体碧玉兰染色体数目为40(2n=2x=40),变异苗染色体数目大部分为80(2n=4x=80);四倍体叶表皮气孔变大,单位面积内气孔数明显减少;通过RAPD分析,结果显示二倍体和四倍体在带型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棉属种间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适宜的温度(25~30℃)、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盆栽)、柱头上涂蔗糖溶液(35%)、苞叶内外点滴赤霉素(50ppm)四者配套,是克服棉花种间杂交不可交配性的关键,其中温度是关键的关健。采用3个栽培种、1个海陆杂种、20个野生种,进行野生种与栽培种或野生种与野生种杂交,得到28个组合。四倍体陆地棉(2n=4x=52)与二倍体野生棉(2n=2x  相似文献   

11.
陆地棉×亚洲棉F_0成胚频数主要受母本陆地棉的影响,不同的7个陆地棉品种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成胚频数高的6901和朝阳1号,单铃子棉重、单铃种子数、子指一般配合力亦均高;而成胚频数低的6913和黑山棉,上述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也均低.在7个父本亚洲棉中,与陆地棉杂交当代成胚频数高的束鹿白花和完紫,其子指的一般配合力也较高.因此,选择单铃子棉重、单铃种子数、子指一般配合力较高的陆地棉作母本与子指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亚洲棉作父本杂交,可以显著提高种间杂交当代的成胚频数.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新审定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2000—2004年黑龙江省审定的35个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品质总分没有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有74.29%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供试材料品质性状间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达到部颁优质米的一级标准;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糙米率因子、垩白度因子、直链淀粉含量因子、蛋白质含量因子、整精米率因子的特征根累计贡献率达82.5%。建立品质总分回归方程:Y=75.086+0.246 x1-0.932 x2 -0.577 x3 -0.124 x4 +3.072 x5。  相似文献   

13.
转bar基因水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水稻的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也得到改善,但田间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及养料仍是造成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利用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具有除草剂抗性的bar基因转入水稻品种中,可有效解决田间杂草和水稻竞争的问题,因为这种基因编码的酶可将除草剂分解掉,却不伤害水稻。尽管bar基因的导入使转基因后代存在着遗传不稳定或基因沉默等问题,但其生理表现、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方面与起始品种比较基本没有差别,因此培育具有bar基因抗性的水稻品种是解决田间杂草问题,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红花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玉霞  吴卫  郑有良  李伟  黄春燕  刘仁建 《种子》2005,24(11):18-21,24
对来自世界各地的48份栽培红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有效果球数>平均每果粒数>株高>一级分枝数>开花期>单株无效果球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百粒重(x1)、单株无效果球数(x3)、单株粒数(x4)、一级分枝数(x6)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4个因素对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8.784 3.773 x1 0.067 x3 0.025 x4-0.046 x6(r=0.981**).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百粒重,二者是红花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减少单株无效果球数可大幅提高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高产株型应是株高、一级分枝数适中,单株粒数、平均每果粒数多,单株有效果球数多、无效果球数少,百粒重高,开花期短者.  相似文献   

15.
水稻主要根系性状对施氮时期反应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以日本晴、武运粳8号、扬稻6号、汕优63为供试材料,设计不施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等4个不同氮肥施用时期的处理,研究水稻抽穗期主要根系性状对施氮时期反应的品种间差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穗型品种根系性状差异明显,小穗型品种在每株不定根数、每株不定根总长上具有优势,大穗型品种在每株根干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穗型水稻剑叶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对光合作用影响可以通过叶绿素荧光的变化反应出来,农艺措施中以种植密度和施N量的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尤为明显。本研究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穗重型品种‘龙粳27’和穗数型品种‘龙粳25’)为材料,设4个密度处理和4个施肥时期处理,研究密度和氮肥运筹对不同穗型水稻光合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穗重型水稻‘龙粳27’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功能期均显著高于穗数型品种‘龙粳25’。适当稀植和氮肥后移对水稻剑叶的光合特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穗重型品种‘龙粳27’在D2 (29.7 cm×13.2 cm)密度处理下,穗数型品种‘龙粳25’在D3 (33 cm×9.9 cm)密度处理下,N肥后移会显著提高二者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水稻DUS测试指南中标准品种在上海地区的性状表达差异,为长江下游平原丘陵地区的水稻品种审定和保护提供完善、准确的测试标准品种,通过对水稻测试指南中39份标准品种2015—2017年的田间测试试验,用符合系数对标准品种在上海地区的性状表现与水稻测试指南中的代码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并进一步对部分性状的标准品种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稻测试指南中的52个测试性状中有40个性状的符合系数为1,占76.9%,数量性状的表现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符合系数小于1的12个性状中有10个为数量性状;水稻测试指南中的39个标准品种中有26个品种的符合系数为1,其性状表达状态非常稳定。‘广陆矮4号’的符合系数最低,‘Heuknambyeo’次之,其他品种的符合系数均大于0.99。大部分品种可以作为标准品种应用于上海地区的水稻DUS测试,并对某些性状的标准品种给予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河南沿黄稻区是我国优质粳米生产基地,随着水稻简化耕作栽培方式的发展,直播稻因其简单易行的优点而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目的]为研究沿黄稻区直播稻稻米品质与常规插秧稻米品质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6个直播水稻品种和8个插秧水稻品种以及7种优质商品稻米,对其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性状进行系统比较。[结果]结果表明:整体上,直播稻的精米率高于插秧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食味值低于插秧稻,高于商品稻米;蛋白质含量高于插秧稻,低于商品稻米;除此之外,相对于插秧稻和商品稻米,直播稻品种的崩解值最大,消减值最小;缬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低,其余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插秧稻品质,高于商品稻米。[结论]综合所有品质性状指标发现,在选取的6个直播稻品种中,新稻568、郑稻201和新稻567在河南沿黄地区直播条件下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都与常规栽培的优质稻米相当,因此可以通过品种选择在保障产量与品质的前提下通过直播简化水稻栽培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耐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根系和产量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特性,以4个耐盐水稻品种和2个盐敏感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的盐浓度处理(0.0、1.0、2.0和2.5g/kg)。结果表明,与盐敏感水稻品种相比,耐盐水稻品种能够耐受更高浓度的盐胁迫(2.5g/kg),且减产幅度较小。耐盐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得益于其较高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率,且总颖花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与盐敏感水稻品种相比,在分蘖中期、穗分化期和抽穗后15d,耐盐水稻品种在盐胁迫下具有更大的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更高的根系氧化力,更有优势的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较低的过氧化氢含量,较高的脱落酸含量以及更强的固定Na+的能力。上述结果表明,分蘖中期、穗分化期和抽穗后15d根系生理性状和形态性状差异会影响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中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进而影响产量,且根干重与根长对总颖花量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大。这也证实了较发达的根系是水稻具有较强耐盐性的生理基础。耐盐水稻良好的根系生理和形态性状是获得高产的基础。该研究结果对水稻耐盐生理机制研究与水稻耐盐育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方国家水稻区域试验近15年参试品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1-2015年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数据分析,发现北方稻区参试品种数量稳中有增,区域试验规模不断扩大;水稻品种产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单产从2001年的9.08t/hm 2增加到2015年的10.11t/hm 2,增加了11.3%。通过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发现,北方稻区必需有一定数量的有效穗数做基础,同时协调好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北方水稻区域试验品种优质率平均在60%以上,品质总体较好;早熟中早粳和中熟中早粳品质优于黄淮粳稻组和晚熟中早粳。从主要米质指标上看,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相对较好,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相对较差,是影响北方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北方稻区平均每年有32.7%的品种达中抗稻瘟病及以上水平,同时每年约有40%的品种因稻瘟病抗性不达标被淘汰;而且年度间稻瘟病抗性品种比例波动较大,说明北方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不强、不稳定,稻瘟病抗性育种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