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红螯螯虾人工育苗批量生产技术尚未成熟,未能大范围推广,仅靠半自然状态下繁殖的虾苗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红螯螯虾市场的开拓速度缓慢,大大限制了螯虾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本文综述了红螯螯虾生物学特性、影响其繁殖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孵化模式,并探讨了未来红螯螯虾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均能抱卵的可能性。为提高红螯螯虾抱卵率、产卵量以及孵化率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为红螯螯虾的规模化、产业化养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系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分别选择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塘、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方法检测土壤样品中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利用能力,研究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田和单纯水稻田中微生物代谢活性及代谢多样性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田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和微生物代谢活性均显著低于水稻田,“虾-稻”连作田和水稻田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差异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2=0.814,P =0.001)。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能够产生显著影响。肥料使用量的降低、使用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其中有机质含量的降低是造成影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克氏原螯虾形态与体重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确定影响克氏原螯虾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以期为克氏原螯虾的亲本选育、形态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了350尾雌性克氏原螯虾和302尾雄性克氏原螯虾,分别测量其体重(Y)、全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宽(X3)、腹节总长(X4)、第一腹节长(X5)和第一腹节宽(X6)。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以体重为因变量形态性状为自变量,计算了雌雄克氏原螯虾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雌雄克氏原螯虾各性状间相关性皆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回归分析中,雌雄克氏原螯虾剔除了与体重性状不显著的形态性状,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雌=-34.689+10.629X2+6.479X3+0.803X1,Y雄=-33.413+5.727X2+6.770X3+2.043X1+3.045X6 ;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头胸甲长在雌性克氏原螯虾中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全长和头胸甲宽,全长和头胸甲宽通过头胸甲长对体重的间接作用较大。在雄性中,也是头胸甲长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全长和头胸甲宽以及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宽通过头胸甲长、宽和全长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结论]以上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饵料种类对福寿螺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浮萍喂养的福寿螺生长速度,性成熟和产卵量等方面都优于苎麻叶,空心莲子草。福寿螺对3种饵料的总消化率均在92%以上,但通过生化营养成分分析,浮萍适合喂养幼螺,苎麻叶,空心莲子草适合作中,成螺和主要饵料。对浮萍、苎麻叶、空心莲子草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比较,表明3种饵料均能满足福寿螺的生长发育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 当前正是棉铃虫、菜青虫、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大发生的时期,广大菜农可依据下述方法尽快防治,控制其危害。一、人工防治在成虫产卵初盛期开始人工摘除卵块并销毁。二、物理防治 1.黑光灯诱杀利用成虫趋光性,每30~50亩地置一盏黑光灯于田间植株等高处,于灯下放缸或盆,装入半盆(缸)水,水面上滴少量煤油或放入少量90%敌百虫结晶,诱使成中落到水面上即会死亡。  相似文献   

6.
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生长迅速、食性杂、抗病力强等特点。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市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攀升,受环境恶化和滥渔酷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野生资源大幅衰减,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售价也水涨船高,在此情形下,各地人工养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但从总体上看养殖单产普遍不高,质量也不尽如人意,经济效益不佳。为探索克氏原螯虾养殖优质高产之路,2012年我们在本市凤凰镇夏市村实施了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池塘克氏原螯虾设施化养殖技术研究示范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不同比例蚜虫饲喂对异色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为后续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试验设计5个处理,分别是饲喂蚜虫减量100%、75%、50%、25%、0%,即A、B、C、D、E,A为全饲料饲喂对照组,E组为全蚜虫饲喂对照组。试验过程中记录各处理异色瓢虫的产卵量、孵化率、死亡率及产卵位置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D组与E组产卵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减量50%及以上的蚜虫饲喂处理异色瓢虫产卵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处理可收集卵块数量及卵粒数量极显著高于不可收集卵块及卵粒数量,A、B、C组可收集产卵量极显著低于E组;各处理异色瓢虫产卵量跟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明显的波动变化,平均4天一个峰值;B、C、D组的孵化率略高于对照组E组,但无显著性差异;雌虫的死亡率普遍高于雄虫的死亡率,死亡率由高到低分别为E组>A组>B组>C组>D组。本研究表明减量25%的蚜虫饲喂没有降低异色瓢虫的有效产卵量,减量50%以上的蚜虫饲喂显著降低了异色瓢虫有效产卵量,明确了不同比例的蚜虫减量饲喂对异色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克氏原螯虾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0年浙江安吉克氏原螯虾养殖发生严重病害,从患病的虾肠道内分离到菌株N201007,人工感染健康克氏原螯虾在8天内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5.3×105,感染发病虾表现出与自然发病虾相似症状。通过革兰氏染色,梅里埃细菌测定试剂条ID32 E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为进一步确定病原菌分类地位,对其16S rRNA序列扩增并测序,在NCBI基因库上进行序列比对,与菌株ATCC7699同源性达到99%,通过以上实验确定导致此次养殖克氏原螯虾大规模死亡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强力霉素、氯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菌必治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了解湖北省克氏原螯虾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携带情况。[方法]2016年5月—2017年7月对湖北省几个养殖地区采集的741个克氏原螯虾样品进行了WSSV的PCR检测,并选取了49个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湖北省潜江市、监利县等主要养殖区的克氏原螯虾和洪湖市新堤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携带WSSV病毒的比率为65%以上;鄂州市、随州市以及洪湖市螺山镇养殖的克氏原螯虾群体携带WSSV病毒的比率为40%左右。测序结果发现,有部分样品中WSSV的保守序列发生碱基A/T的突变。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碱基A/T突变的WSSV与17个已公布的WSSV地区亚种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远,而未发生A/T碱基突变的WSSV与澳大利亚株(MF161441)、孟加拉株(KJ719075)亲缘关系更近。[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WSSV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志南 《科学种养》2009,(12):40-40
克氏螯虾具有耐低氧、耐高温、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点,加之池塘精养克氏螯虾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好的项目,因而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现将克氏螯虾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及其田间分布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要:水稻田福寿螺成幼螺是以水为介质发生、入侵和扩散,消长规律随水稻对水的需求而动态变化,发生和危害在同一块田中存在一定的区域性;每年一般发生2—3代,其中早稻发生不完全1代或1代,晚稻发生1—2代,世代重叠;在早、晚稻生长期随时可见稻株上新产的卵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多功能纤维素酶在不同消化器官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测定了多功能纤维素酶在野生福寿螺胃、肠和肝脏3种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EGXA基因在胃、肠和肝脏的表达水平(2-⊿⊿Ct)依次为:1.56±0.13、0.08±0.01、0.12±0.03,即多功能纤维素酶主要由福寿螺胃分泌。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ce of surface arthropods on commercially processed apples and pears poses a problem when these fruits are exported to countries where there are either limits on the numbers of eggs or a total quarantine restriction against these pests. Removal of mite and other arthropod eggs, such as European red mite (ERM) and codling moth (CM) eggs, may be enhanced by the use of a surface cleaning system, such as a hot water, high-pressure spray. Even if organosilicones, like Silwet L-77, have been used to kill spider mites, it was unclear if these chemicals could als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hropod eggs from the surface of fruit. In the present study, high-pressure washing process was highly effective in removing CM and ERM eggs at pressures as low as 400 kPa, resulting in greater than 60% removal of ERM eggs and 90% of CM eggs. High-pressure washing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removal of codling moth and European red mite eggs than organosilicone dips or hot water sprays.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广东蕉岭县福寿螺分布和危害情况基础数据,为推广具有环境友好生态功能的植物源杀螺剂油茶粕提供依据,于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以问卷调查、访问农技部门调查和野外现场调查的方式搜集福寿螺危害和防治措施数据。结果发现蕉岭地区各镇福寿螺危害严重,单位面积可捡福寿螺的数量均在20只/m2以上,可捡福寿螺至少为767.05 kg/hm2,最多可达1227.28 kg/hm2;水稻分蘖前期大中螺的比例几乎均超过50%,各镇投入防治福寿螺的经济成本仅占福寿螺造成损失的5%左右;有67.09%的农户使用农药灭螺。在水稻分蘖前期推广应用植物源杀螺剂油茶粕与肥料混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烟蚜茧蜂生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烟蚜茧蜂雌蜂羽化后即可产卵,每头雌蜂一生平均产卵417.9粒(297~568粒),雌蜂寿命9天(6~12天),日平均产卵47.5粒(35.9~79.1粒),羽化后第三天为产卵高峰期,五天之内可以产出一生卵量的73%.该蜂在羽化后第一天(从早8点到晚8点)均衡产卵.  相似文献   

16.
条华蜗牛(Cathaica fasciola)翻身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条华蜗牛翻身习性,并研究蜗牛体重、环境温度、光照强度、饥饿和取食等因素对翻身时间的影响作用。【方法】将蜗牛身体倒置后,用秒表记录蜗牛身体从倒置至恢复原状的翻身时间长短来比较不同因素对翻身时间的影响。【结果】翻身时间随体重、光照强度和饥饿时间增加而增加,而随温度和取食时间增加而减少。体重与翻身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01)。三体重组(I、III、V)翻身时间在30~40℃和取食48h分别极显著短于相应10℃和12h的(P<0.01)。在最低强度的白炽灯光(37.8LX)下翻身时间都极显著短于最高光强(4310LX)的,相同光照强度不同光质对翻身时间也有一定影响。饥饿72h后翻身时间都极显著长于12h的。【结论】条华蜗牛身体倒置恢复原状的时间可受多个因素的影响,除受到自身体重的影响外,还受到如光照、温度、是否取食等多个外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泥鳅激素浸泡催产试验的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寻找一种简易的泥鳅催产方法。浸泡催产激素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和地欧酮(DOM),以HCG250 IU+LHRH-A22 μg+DOM1 mg/尾为基本剂量(X),食盐作为浸泡助渗剂,食用色拉油为消泡剂。分别进行不同浸泡时间、浓度和盐度的泥鳅催产试验。累计激素浸泡催产种鳅13.987 kg,900尾,获受精卵80.218万粒,其催产率在0%~100%,平均催产率为34.66%;得泥鳅水花苗71.42万尾。孵化率为在45.6%~93.3%之间,孵化率平均值为81.21%。激素浸泡催产率高达80.0%,激素浸泡催产获得泥鳅受精卵的孵化率和注射激素催产获受精卵的孵化率差别不大,说明利用激素浸泡泥鳅催产方便省时,是一种有前途的新方法。浸泡催产激素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和地欧酮(DOM),按照HCG250IU+LHRH-A22μg+DOM1mg/尾基本剂量(X);食盐为浸泡助渗剂,食用色拉油为消泡剂。2011年6月15日至20日,笔者分别进行不同浸泡时间、浓度和盐度的泥鳅催产试验。累计激素浸泡催产种鳅13.987kg,900尾,获受精卵84.826万粒,其催产率在 0.00%~80.0%,得泥鳅水花苗71.42万尾。孵化率为在45.6%~93.3%之间,孵化率平均值为81.21%。  相似文献   

18.
福寿螺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摘 要:福寿螺作为入侵生物,已经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寄生虫病传播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危害。目前在亚洲、北美和南美洲都有福寿螺为害的规模暴发。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福寿螺的危害性及其综合防治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要的分析了在福寿螺的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小菜蛾成虫繁殖和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发生为害的种群动态规律提供参考。研究了5种恒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存活,繁殖与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0、25、30、35℃的范围内,小菜蛾的产卵前期和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35℃高温下,37.5%的小菜蛾雌虫不孕,且正常雌虫的产卵量显著减少,仅为75.7粒/雌,说明持续高温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是不利的。小菜蛾的繁殖动态也随着温度不同而不同,小菜蛾雌虫的卵峰日都在开始产卵的3日内,累积产卵量达总卵量80%的雌虫日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小菜蛾雌虫的寿命也随着温度升高而明显缩短,两者呈显著性负相关(r=-0.981,P<0.05)。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基因型离体叶片失水与产量结构和植株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4年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在冬小麦基因型产量和株高变异较大时,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与产量构成和植株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RWL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多数情况下RWL与产量和千粒重呈负相关,与株高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基因型位次随失水时间的变化,有低失水,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和高失水4种类型。RWL与产量负相关随失水时间延长而减弱。基因型差异以失水2-3h最为明显,且更具有较大生理意义,因此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