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吉林市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的方法,来研究吉林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对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基本掌握了其动态变化特征,构建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模型。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结合起来,构建了土地需求量预测马尔可夫组合模型。分析了区域各土地类型的利用潜力。应用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预测了区域土地需求量;预测出影响区域土地和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从而得出土地利用供求平衡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是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土地需求预测方法,影响吉林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决策等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
利用石羊河流域1980、1995、2000、2006、2012年5期遥感影像,应用分形理论和GIS方法研究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形特征,定量分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复杂性、稳定性以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总体上流域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林地和水域呈现增加趋势,未利用地和草地呈现减少趋势,不同时段土地利用类型都具有空间分形结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复杂性和稳定性呈现波动变化趋势。1980、1995、2000年石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维数排序均为:水域>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2006、2012年分维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水域、耕地、草地、林地、未利用土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1980、1995、2000、2006、2012年石羊河流域总平均分维值分别为1.5296、1.5025、1.5445、1.5631、1.5676,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分形维排序为水域(1.8317)>耕地(1.5678)>林地(1.5351)>草地(1.5315)>未利用土地(1.4413)>城乡工矿居民用地(1.3411)。总平均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1083、0.0997、0.1228、0.1167和0.1186,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稳定性排序为水域(0.3317)>城乡工矿居民用地(0.1589)>耕地(0.0635)>未利用土地(0.0587)>林地(0.0351)>草地(0.0315)。通过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复杂性、稳定性以及动态变化研究,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松辽流域片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整个松辽流域片区1990—2015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SPSS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气候数据。结果表明,松辽流域1990—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显著。土地类型占地面积为林地>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变化面积为耕地>草地>林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1990—2000年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相互转化明显,建设用地迅速扩张。乔木林、高覆盖草地分别减少了1.26万、1.74万km2,旱地增加了2.25万km2。松辽流域片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因子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本研究从流域片区尺度上为松辽流域片区的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0-2014年抚仙湖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抚仙湖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2000—2014 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2000、2014 年2 期影像资料,运用GIS 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法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方向及景观格局4个方面系统分析研究区15年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除水域外,其余各类土地面积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耕地先减少后增加,其余5 种地类逐年增加。各乡镇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在0.75%~7.64%之间,总体呈现流域北部大于流域南部,湖滨区大于山区的特征。(2)研究区土地利用转换类型有23 种,面积共18834.33 hm2,占流域总面积的12.15%。土地利用变化集中于未利用土地、耕地、林地、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五者之间的相互转换,主要位于青龙镇和龙街镇。(3)研究区景观破碎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呈上升趋势,优势度指数呈下降趋势,土地各利用类型面积更趋于平均化和多样化。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影响强烈,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流域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选择了辽河源区域作为研究目标,重点研究辽河流域的小型水系,使用所处位置的土地状况以及日降雨量数据,基于长期水文影响评价模型L-THIA,以GIS空间分析技术为平台,对研究区的总氮、硝态氮、总磷、COD和可溶磷5种非点源污染物的污染输出负荷进行估算,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总氮、硝态氮和总磷3种污染物的单位网格污染物输出负荷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可溶磷和COD污染输出负荷分布各有特点。区内的农用地域污染一般都是农田抑或是村里闲置的土地。经研究发现,越是干旱的区域会使得调查数据分布影响越大,对总氮、硝态氮和总磷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82.57%、80.02%和92.92%,村镇用地对可溶磷的污染负荷分布影响最大,而水田对COD污染输出负荷作用明显。根据不同污染物输出负荷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采用GIS空间叠加和融合技术,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分区结果能够为非点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为了正确的认识土地利用现状,编制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应用权的最小平方法建立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体系和标准,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3个方面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黔江区的土地利用综合评价分值为70.58,处于基本合理利用阶段,建议在未来土地使用中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取向,内涵式集约型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为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数据是进行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以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pMap作为开发平台建立的杭埠河流域1: 5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具有批量数据采集、管理、更新功能,以及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和很好的可扩展性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数据采集方法、数据组织方式、数据更新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杭埠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数据是进行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以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pMap作为开发平台建立的杭埠河流域1:5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具有批量数据采集、管理、更新功能,以及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和很好的可扩展性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数据采集方法、数据组织方式、数据更新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避免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负面问题,因此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可以为解决即将到来的问题提供充裕的解决时间。利用昌吉市1998年、2011年2期4景TM遥感影像,对其进行解译,在此基础上应用结合MARKOV模型时间预测上的优势CA模型空间预测上的长处,运用CA-MARKOV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昌吉市2015年土地利用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昌吉市在未来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增上迅速,建设占用耕地现象将持续下去,但土地开发的持续进行将会使耕地在总量上保持缓慢增长,林地、草地等其他各类用地变化较小。通过对昌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针对建设用地飞速增上,尤其是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相关政府部门及时制定解决的方针和政策,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布局,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绿洲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Markov模型的甘州区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以黑河流域2000年和张掖市2007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数据集的矢量数据、2014年Landsat 8 OLI_TIRS 8月份遥感影像和Google Earth影像为数据源,以Arc GIS10.1、ENVI 4.8和IDRISI 17.00为计算平台,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2014年甘州区LUCC解译数据作对比分析,其Kappa系数为87.87%,表明预测与现实一致性较佳。最后对202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分类进行模拟和预测。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2000—2021年间甘州区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未利用地面积呈现较快的减少趋势;林地和水域呈现缓慢地增长趋势;草地面积变化较小。简要分析了其变化原因主要归因于政策、社会经济、人口和科学技术几方面。对202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土地利用合理规划管理及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进行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设计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对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岔口小流域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情况2次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流域存在劳动力数量偏少、素质不高;耕地细碎程度高、面积悬殊;农业科技需求大、产品单一;耕地流转意愿低、形式简单;水土保持措施差、环境受损;扶持政策种类少、资金不足6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按土地利用类型和农户规模经营意愿对流域进行分区,设计出流域北部反租倒包、农民合作社,中部精准生产和东南部家庭农场、服务型品牌经营5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以解决存在问题,促进流域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献计量的非点源污染研究趋势及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客观地掌握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明确当前的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基于 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工具 Histcite对非点源污染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地计量学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研究最早于 1973年开展且文献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国际上在该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单位主要集中于美国和英国等,国内实力较强的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贡献的高影响力论文较多,而国内原创性成果与重要发现偏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队少,核心作者数量少;细菌污染、气候变化、非点源污染控制以及重金属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City expansion is a major driving force altering local and regional hydrology and increasing non point source (NPS) pollution. To explore thes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urbanization, long term runoff and NPS pollution were assessed in Beijing, P. R. China. The assessment was based on land use types, soil hydrology, and long term precipitation data.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model L THIA was used. The outcomes indicate that the area likely would be subjected to impacts from urbanization on runoff and some types of NPS pollution. Urban sprawl will increase runoff volume considerably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losses of COD and certain heavy metals such as Pb, Zn in runof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urban planning and decision making efforts to protect and remediate water and habitat quality in the Beijing area. The techniques described herein can be used in other areas.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焦点之一的驱动力机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它也是土地利用变化问题最核心的研究部分。现有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总结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的层次性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影响因子时空尺度效应与一致性、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影响因子定量化与空间化,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深入理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内在和外在机制以及促进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林业用地分布与地形地貌因子的相关性,为山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基础信息,笔者运用ArcGIS 9.3软件对高分辨率航片、卫片、1:10000地形图进行配准叠加,依据不同影相色彩代表不同的植被景观类型,对卫片进行林地小班目测判读圈划与实地调查核实相结合方法来获取林地小班因子数据,研究林业用地与地形地貌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低高程、小坡度人类活动影响较强的地区,各种类型林业用地均有分布,林业用地分布受高程、坡度影响不太明显;向高高程、大坡度地区过度,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减弱,林业用地类型随之逐渐减少,特别是在高程大于1200 m、坡度大于35°地区,灌木林地成为主要的林业用地类型;林业用地分布在西南—东北和东—西坡向差异明显,其他坡向差异相对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几何精度,以便为土地调查、土地变更、土地监测等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在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总结了应用Erdas9.2对QuickBird数据进行正射校正的方法、步骤和校正工作中应注意的技术难点。实践表明,采用Erdas软件校正QuickBird影像,其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相似文献   

17.
赵磊  邵雪亚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28-133
目前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土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将快速城市化地区划分为城区、郊区和工业主导区3个部分,分2个时段研究了2002-2010年各分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集中在城区和工业主导区;2006-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2002-2006年,其中两期建设用地分别增加806.40 hm2、3112.91 hm2;耕地、林地等地类大规模减少,二者两期减少之和均占减少总面积的85%以上,建设用地迅速增加;经济发展、外部政策干扰是刺激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土地利用和产业规划过程中进行用地分析,科学实施规划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保护水体、林地、耕地等地类,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保护耕地、林地等地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青海湖流域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明确青海湖流域土地沙漠化敏感性的分布特点,为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根据《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选择湿润指数、冬春季大于6 m/s大风天数、土壤质地和植被覆盖(冬春)4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在ArcGIS支持下生成单因子敏感性评价图,在此基础上基于空间叠加功能,对土地沙漠化进行综合评价。按土地沙漠化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5个级别。研究发现,青海湖流域土地沙漠化敏感性程度以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为主,分别占研究区域的34.24%、31.73%,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域仅占整个流域的17.4%、0.03%。从土地沙漠化敏感性的空间分布来看,青海湖流域中部和环湖地区是土地沙漠化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相对集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宜春市本级耕地地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拾娇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270-275
为了摸清全区耕地地力现状,维护耕地数量和质量平衡。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1:5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和行政区划图等叠置分析确定评价单元737个,研究选取立地条件、剖面性状、障碍因素、耕层状况、土壤管理等5个层次的14个评价因子。结果表明:全区3543.18 hm2耕地可分为7个等级,其中一等地355.24 hm2,二等地533.64 hm2,三等地575.72 hm2,四等地738.09 hm2,五等地503.53 hm2,六等地445.06 hm2,七等地391.90 hm2;分别占宜春市本级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0.03%、16.25%、16.25%、20.83%、14.21%、12.26%、11.06%。通过研究可知宜春市本级耕地地力现状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江西省231个稻农调查样本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稻农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并侧重分析农业补贴政策对稻农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最终发现:农业补贴政策对稻农土地流转意愿的积极影响不大,稻农对农业补贴资金的用途各异,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补贴资金不用于水稻生产的稻农的土地流转意愿几乎没有积极影响,甚至存在一定负面影响;稻农的能力禀赋、社会经济禀赋、目标禀赋和外部因素均对稻农土地流转意愿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