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良玉米自交系豫自87-1的血缘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选系豫自87—1、豫自87—3及14个国内常用的代表不同种质类群的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从14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91对能够较清晰反映其多态性的引物,16个自交系中共检测到265个有变异的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7个,平均2.91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是0.187-0.734,平均为0.503,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同时按Griffing Ⅳ交配设计,对所组配的120个杂交组合进行产量、穗长、穗粗等性状调查,并依各组合产量的对照优势值、特殊配合力等对豫自87—1、豫自87—3及其它自交系进行种质类群划分。综合2种方法聚类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自选系豫自87—1、豫自87—3与带有明显热带血缘的自交系P138、许178间的遗传距离最近,聚为一类,从配合力分析和分子水平上证明了豫自87—1、豫自87—3含有部分热带种质成份;2种方法均显示豫自87—1与综3间的遗传距离较远,二者在穗部等重要性状方面呈现明显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
豫单8703是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以综3和豫自87-1两个自交系杂交育成的大穗型玉米杂交种.综3引自中国农业大学,豫自87-1是利用外引玉米杂交种通过二环系选育法育成的自选系.经过多年省内外试验和生产示范,产量连年领先.1997年4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首次通过审定,被命名为豫玉22号,1998年11月和2000年元月又分别通过甘肃省和陕西省审定,并于2000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2000年5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并获得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一等奖.同时,国家科技部把该品种的推广列入2001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由于该品种的双亲均不含"478"(近年来,生产上利用最多的亲缘之一)的血缘,因此,其大面积利用,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玉米品种单一老化、资源狭窄的被动局面,拓宽玉米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豫单998玉米最佳种植密度试验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水平也随之增加.超过一定密度.产量随密度增加而下降,抗逆性也随之下降。试验结果表明.豫单998在6.6万株/hm2时产量最高,株高、穗位、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比较适宜,抗逆性较强.为豫单998在当地肥力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4.
应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对河南省2005年玉米区试品种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金豫2010评价指标为0.635,综合表现最优;其次为X1113V和滑玉023,评价指标分别为0.594和0.581:豫单2020综合表现最差,评价指标为0.369;其次为高油5580,评价指标为0.373。  相似文献   

5.
豫单 1878 是河南农业大学以自育自交系 L2175 为母本、自育自交系 L119A 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抗南方锈病、小斑病、穗腐病等主要玉米病害;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于 2020 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 20200023,适宜河南全省种植。  相似文献   

6.
随着机械化的发展,适宜全程机械化操作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新美 026为母本、新 69 为父本选育出新单 68,是河南省机收组审定的首批品种(豫审玉 2017023),次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机收组审定(国审玉 20180297)。对新单 68 在各级试验中的表现进行分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通过对新单 68 及亲本选育过程进行梳理,明确了改良本土优势材料的有效途径,探索了 X 系 × 黄热系的杂优模式,为高产、抗逆、宜机收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年来在河南南阳地区种植的20个玉米品种进行展示试验,比较品种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筛选出适宜南阳地区推广种植的豫安3号、圣瑞999、秀青74—9、新单38、浚单29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玉米新品种,从而为加快新品种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米杂交种豫单60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单603是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初以自选系豫A 474作母本,豫B469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属紧凑型中熟品种.2009~2010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耐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产量一般在9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9.
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子粒灌浆与同化物供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穗型品种豫麦66号与多穗型品种豫麦49号相比,在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速率具有明显优势,在花后0~30d子粒WSC含量较高,显示出子粒灌浆较强的同化物供应能力。豫麦66号旗叶WSC在灌浆中后期含量较低,淀粉含量在整个灌浆期均较低,表明大穗型品种同化物外运能力可能较强,流系统生理活性比较活跃。两品种淀粉积累速率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66号的峰值出现较晚但持续时间较长,最大积累速率高,子粒灌浆速率亦呈现同样的趋势,两者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豫麦66号在子粒灌浆后期仍可保持较强的库活性和具有较大库容特性。  相似文献   

10.
豫星3号是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育成的大果京欣类的代表品种,可与任何圆形花瓜相比。耐低温弱光,单瓜重7-9kg。2003年山东临沂春大棚栽培引起轰动,2004年是山东昌乐、青州表现最好的大果京欣类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