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膜水稻生产技术是目前我国继地膜小麦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之后又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最新技术。它的优点是增温、节水、灭草、早熟、高产,并能减轻田间劳动强度。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膜使用及回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自1983年使用地膜36年来,覆膜已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依赖,新疆是地膜使用面积最广和用量最多的省份。但是地膜的使用回收方式却存在诸多问题,"地膜"成为"地魔"从"白色革命"变为"白色污染"。本文对新疆棉花地膜使用回收现状、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认为地膜的使用回收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要通过经济激励与行政强制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农民回收地膜的积极性;要加大对地膜生产加工企业贴息贷款补贴,增强加工企业研发残膜回收机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花生栽培上采用覆盖普通地膜、含除草剂地膜、普通地膜 除草剂及空白4个处理,进行3次重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中采用含除草剂地膜除草效果最佳,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其次为普通地膜 除草剂,二者与对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为些建议在生产上可提倡花生覆盖地膜技术。  相似文献   

4.
农用地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显出来,如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环境污染等。滨州是传统农业大市,地膜使用有较长的历史。农用薄膜及地膜的大面积使用,为滨州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残膜问题。本文对滨州市1999—2020年农膜、地膜使用量和地膜覆盖面积数据及全国地膜残留监测网国控监测点无棣县佘家镇北石村和柳堡镇付𨟠王家村残膜检测数据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滨州市地膜残留量已具有较高的含量水平,由于地膜不易分解的特性,后期将可能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滨州市地膜防治对策,包括大力推广标准加厚地膜、建立健全地膜监管及回收机制、发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技术及宣传示范适期揭膜种植技术等,为今后指导农业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地膜覆盖栽培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升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地膜使用量的急剧增加,由地膜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为解决地膜残留污染问题,保障耕地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辽宁省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20年3月引进甲壳素液态地膜,探究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甲壳素液态地膜是以虾蟹壳为原料,经现代生物化工技术提取加工而成的高分子多糖液态地膜,是一款环保、无害、无味的创新生物产品。该膜以强力聚合作用将土表颗粒及微颗粒粘连、聚成封闭式形态土膜,  相似文献   

6.
邯郸市农用地膜残留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俊玲 《中国种业》2013,(12):51-51
邯郸市是一个以粮、棉、油、菜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市,种植习惯上多采用地膜覆盖等技术模式,根据近6年的统计资料看全市常年使用地膜在8500吨左右,覆盖面积大约210万亩,并且全市地膜使用量、覆盖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使用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时回收,必然带来难以解决的污染危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可是,邯郸市治理地膜污染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玉米地膜栽培在毕节地区的应用与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地膜栽培(以下简称地膜玉米),从1987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来,在我区得到蓬勃发展。应用范围广,规模大,效益显著。对全区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农业科技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膜玉米已经成为我贫困山区群众解决温饱、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措施。现就我区地膜玉米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解决的途径和发展前景,谈一点粗浅看法,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降解膜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玉米绿色生产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田间试验,对覆盖生物降解地膜、普通PE地膜、不覆盖地膜处理的玉米出苗率、生育期、生长性状、产量、杂草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覆膜能缩短玉米生育期,覆盖生物降解地膜、普通PE膜分别比不覆盖地膜提前5d、9d,生长势较强,抑制了杂草的生长。覆盖生物降解地膜单产最高,达786.17kg/667m2,分别比普通PE膜与不覆盖地膜高4.3%、27.6%。建议生产上推广应用生物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液态地膜的发展历程,简述了国内五代液态地膜各自的生产材料,总结了液态地膜的应用对象、应用范围以及应用效果,充分表明了液态地膜可适用于大多数作物,适用地域之广,并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土壤温度、水分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白色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推动了国内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指出了液态地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需科技工作者对液态地膜的喷施环境、喷施浓度、持久性和完整性等继续研究,不断升级换代,获得更佳效果。最后提出了废弃资源再生液态地膜的发展设想,液态地膜覆盖集成技术的研发趋势。  相似文献   

10.
农九师一六七团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团场,甜菜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为了提高甜菜的产量,1995年一六七团引进地膜甜菜栽培技术并进行了大力推广示范。结果表明,甜菜采用地膜栽培,一般可增产25%以上。机械铺膜播种和加强田间管理是大面积甜菜机械化生产和优质、高产的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减少地膜投入和减轻地膜残留,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农用地膜应用现状,归纳了地膜源头减量化技术可行路径。指出地膜覆盖具有“覆膜面积大、应用区域广、覆盖作物多”的特点,地膜残留具有“时限积累性、区域差异性、分布多态性”的特征。认为旧膜重复利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秸秆覆盖技术替代、保水剂施用、耕作栽培模式优化等5类技术在地膜减量投用方面具有一定可行性,但需进一步研究总结和配套完善。建议集成减量技术、减量产品和减量模式,构建综合配套应用体系是地膜源头减量化技术路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义昌  吴学刚 《种子》1994,(2):41-42,44
为了使地膜复盖制种技术得到完善和发展,并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对现有生产上使用的紧凑型玉米白交系采用地膜复盖制种技术.以便进一步摸清地膜复盖比露地制种对品系在生育期间的生态变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地膜制种两系错期播种时间等问题。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系即紧凑型玉米自交系15个,每品系地膜复盖与露地各种28穴分两行为一小区,采用人小行种植,大行距2.4尺,小行距1.2尺,穴距1尺,每穴定苗1株,重复一次,以露地种植为对照,并在试验田设保护行。本试验选择的土壤肥力均匀,地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菜地,每亩施基肥1500公…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膜小麦栽培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建设 《耕作与栽培》1998,(6):39-43,48
地膜小麦栽培是将我国小麦生产引入保护地栽培领域的重大突破。本文对我国地膜小麦栽培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并阐述在适宜地区发展地膜小麦种植面积,对提高我国小麦生产水平,发展旱作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连年应用和推广面积逐步加大,普通地膜对农田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推广应用全降解地膜和生物液态地膜等新型地膜势在必行。本试验通过开展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的应用效果对比,为新型地膜的应用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可降解地膜在晋东南地区玉米生产中的实际意义,从土壤保温性、土壤保水性、玉米生育进程与产量、田间降解等方面对3种地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与不覆膜裸地相比,两种降解地膜能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但效果稍逊于普通地膜,两种降解地膜之间差异不显著;地膜覆盖可显著加快玉米生育进程和增加玉米产量,降解地膜使生育期缩短4天,普通地膜使生育期缩短了9天,分别增产9.06%、9.72%、14.54%,普通地膜优于可降解地膜的促进效果,但普通地膜与降解地膜产量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地膜降解方面,2种可降解地膜破裂启动期较为一致,发生于覆膜后约40~50天,可基本满足玉米苗期对温度、水分的需要; 覆膜 90~100天后可降解地膜从土壤表面基本消失。以上结果显示,供试的2种可降解地膜不仅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和经济学效果,其降解特性也基本符合玉米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且较普通地膜既省工省时,并可降低环境污染,所以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晋东南玉米生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蓝膜育秧效果好李劲松,李勋远(湖北省长阳县农技推广中心443500)1994年我县在水稻育秧上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微膜覆盖技术试验,以摸索不同颜色地膜的透光性、升温性和保温性,从而筛选出适合我地水稻育秧生产最佳地膜类型,达到保温育秧、培育壮秧的目的。根据...  相似文献   

17.
<正>1选择地膜适于烟田覆盖的地膜有银灰色地膜、无色透明膜、黑色膜和降解地膜等。种类不同,地膜的优点不尽相同。银灰色地膜驱蚜、防病效果好,无色透明膜对提高地温效果好,黑色膜除草效果好,而降解地膜有光解膜或双解(光、微生物)膜,优点是可减少残膜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烤烟生产中一般选用无色透明膜,在黄瓜花叶病危害严重的地区应选用银灰色膜。地膜的厚度以  相似文献   

18.
脱毒马铃薯原种地膜覆盖抱窝生产技术措施是采用株行距50cm×60cm,3~4次培土,出苗后14d~3周去除地膜.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首次将农田地膜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以来,目前新疆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已突破60%,长期困扰农田的"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2016年,新疆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对农业生产中的超薄膜实行严格管控,并对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标准农田地膜的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明确处罚标准,同时细化了行政主管部门责任,从法律层面为防治废旧农田  相似文献   

20.
地膜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是玉米高产栽培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利用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发展玉米生产,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举措。但是,仍有部分人对此存在异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推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本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分析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普及该项技术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