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户对耕地投入的偏好,关系到耕地可持续利用与粮食安全。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对云南省5对典型的近、远郊村512农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定量对比分析近、远郊村农户对耕地投入的偏好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劳动、机械、资金还是总投入,近郊村户均投入明显低于远郊村而地均投入则高于远郊村,近郊村耕地利用集约度比远郊村高;在耕地投入结构中,近、远郊村劳动投入均占绝大部分,但近郊村农户对劳动投入偏好强于远郊村而对资金投入偏好则弱于远郊村;对于耕地进一步投入意愿,大部分农户基本保持不变,但农户总体倾向于减少劳动力投入而增加资金投入,且远郊村比近郊村更为突出;农户总体趋向增加"好"质量耕地投入而减少"差"质量耕地投入,且远郊村比近郊村更为突出。应尽快采取措施促使农村特别是远郊村耕地顺利流转而扩大耕地流转规模,尽早实现耕地的规模经营与可持续性投入。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农户生计与农地利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2013—2014年的农户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平县元江干热河谷地区4种农户的生计多样化、生计策略与农地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以农为主非农为辅的多样化方式是研究区农户普遍采用的生计策略;为应对当前农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纯农户和农兼户主要采取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投入和从事非农活动的措施,而兼农户和非农户则采取减少种植规模和投入、实行农地流转和从事大量非农活动的手段。在作物种植上,纯农户和农兼户往往选择生长周期短、投入较多、管理复杂和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而兼农户往往选择生长周期较长、投入较少、管理简单的作物。同时随着农户向非农户的转变,农地流转的进程亦进一步加速。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农户生计与农地利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2013—2014年的农户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平县元江干热河谷地区4种农户的生计多样化、生计策略与农地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以农为主非农为辅的多样化方式是研究区农户普遍采用的生计策略;为应对当前农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纯农户和农兼户主要采取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投入和从事非农活动的措施,而兼农户和非农户则采取减少种植规模和投入、实行农地流转和从事大量非农活动的手段。在作物种植上,纯农户和农兼户往往选择生长周期短、投入较多、管理复杂和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而兼农户往往选择生长周期较长、投入较少、管理简单的作物。同时随着农户向非农户的转变,农地流转的进程亦进一步加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乡村土地流转的镇域差异,丰富对土地流转尺度效应的认知,选取重庆市现代农业与统筹城乡示范窗口江津区为样区,基于2007—2012年24个乡镇的农经统计面板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从镇域尺度视角研究乡村耕地流转形式、流转去向和流转规模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从区位状况、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农业政策和市场5个方面剖析驱动镇域水平耕地流转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镇域水平耕地流转形式均以出租和转包为主,呈现多样化;土地流转去向中,农户是耕地最主要流入方,其次是企业,专业合作社最少;镇域水平耕地流转年际差异显著,变化趋势以“先增后减再增型”和“增加型”为主,呈现多元化;镇域水平耕地流转规模属随机分布,空间自相关程度逐年减弱,且空间关联类型格局随年际变化总体表现出不稳定性;镇域水平上,农业劳动力数和养殖业商品化率对耕地流转规模影响最大,流转率随农业劳动力数减少而增加,而随养殖业商品化率提高而增加。此外,固定资产、劳均耕地和农转非率对耕地流转规模也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立足镇域特色,以不同层次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出促进土地顺畅流转的施政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问卷的形式调查走访了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岳阳市及湘西地区的八个村,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以农户家庭特征为主要对象,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探讨了造成农村闲置耕地、宅基地的可能因素,分析了农户家庭特征与农村闲置耕地、宅基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农户经济收入及农用地类型对耕地闲置有显著影响(Sig.分别为0.034和0.041,P0.05),农户经济收入越高,耕地闲置的可能性越大,农户家中有养殖,果、林、渔等其他用地时,面积越大,耕地闲置的可能性越大;农户年收入、家庭成员文化程度高低及务农人数占家庭成员比例对宅基地闲置有显著影响(Sig.分别为0.015、0.036和0.026,P0.05),文化程度越高,宅基地闲置可能性越小,农户家庭务农成员越多,宅基地闲置的可能性越大。研究结论可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解决农村土地闲置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牧交错区农户耕地变化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科利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7):107-111
笔者以宁夏盐池县、同心县404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农牧交错区农户耕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计算,分析了农户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差异较大,近30年,研究区农户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0.23 hm~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政府政策引导引起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外出务工人数占家庭人口比例、政策因素和非农收入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是影响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肖轶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7):267-271
本研究随机选择了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李市镇、杜市镇、吴滩镇和柏林镇等5个镇的7个村的380户农户,对其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农户都表示如果有个人或公司愿意流转他们的土地且价格合理,他们都愿意流转土地。同时,针对研究区农户的搬迁意愿进行调查后发现,只要拆迁补偿合理,解决农户的安置房和社会保障问题,多数农户是愿意搬迁的。由此可见,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符合农民实际需要的,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使农业经济对中国总体经济影响不断加大,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需求与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通过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西格木乡平安村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样本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的兼业化程度、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土地种植面积、家庭收入、风险偏好与家庭劳动力人数都对农户农业信息需求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鼓励男性劳动力回流、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进一步落实土地流转制度、政府加强信息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户调查的山地丘陵区玉米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山地丘陵区农户玉米种植行为特征及农户扩大玉米种植意愿的决定因素,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山西省山地丘陵区的269户农户的玉米种植行为进行调研、分析,同时采用二元选择模型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扩大玉米种植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农户玉米种植方式、玉米销售价格与扩大种植面积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用工数量、资金投入数量、种植目的与扩大种植面积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为增加玉米播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相关部门应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加强玉米机械技术、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在稳定和降低农资价格,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的同时,健全玉米保护价制度,保障农户玉米种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土地整治规划及工业、商业等建设用地规划满足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采用调查和统计方法,测算了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结果表明:从潜力来源类型看,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从大到小依次是: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从潜力来源组合的区域分异看,广平县可分为: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区、耕地整治开发区、耕地整治为主兼顾农村居民点整治区。由此得出,优先安排广平镇城乡土地综合整治及东张孟乡沙荒地开发项目,适度推进其他乡镇耕地及农村居民点整治,制定鼓励村集体和农户自主开展土地复垦的政策,而无需安排复垦项目。  相似文献   

11.
在新整理耕地上进行稻草易地覆盖马铃薯种植,可以快速改善新整理耕地土壤肥力、合理充分利用稻草。从湖南省试验点的实施情况来看,该技术有助于加快新整理耕地的培肥,减少化肥投入,提高下茬作物产量,增加农户经济效益,缩短新整理耕地改土培肥的时间。文章介绍了该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耕地的不断减少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产品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向优质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温、光、水、土资源,获得更多更好的农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贵州是一个贫穷的高原山区省份,自然资源丰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但区域性差异较大,生产条件极差,耕地有限,且土多田少,质量差,加之财力匮乏,贫困面大,投入不足,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因而造成耕地生产率和农作物单产…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为了研究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影响农户征地意愿的因素,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征地意愿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试图为保障农户利益提供依据。计量结果表明:年龄、家庭纯收入、农户对征地补偿合理性认识、被征地地区是否兴建工业,对农户征地意愿有着显著正效应;而征地前家庭人口抚养比例、离区域中心的距离、土地依赖度、征地比例,对农户征地意愿有着显著负效应。提出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更合理的补偿方式,保证征地过程中农户的权利,安排或者引导农户就业,努力实现征地后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 关键词:农户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进行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设计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对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岔口小流域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情况2次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流域存在劳动力数量偏少、素质不高;耕地细碎程度高、面积悬殊;农业科技需求大、产品单一;耕地流转意愿低、形式简单;水土保持措施差、环境受损;扶持政策种类少、资金不足6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按土地利用类型和农户规模经营意愿对流域进行分区,设计出流域北部反租倒包、农民合作社,中部精准生产和东南部家庭农场、服务型品牌经营5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以解决存在问题,促进流域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当前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以山东省玉米种植户为研究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是否采用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因素,并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玉米机械化收获程度的因素。研究表明:户主文化程度、信息获取、非农收入比重、玉米种植规模、作业效果感知、政府补贴等对农户是否采用机械化收获玉米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耕地细碎化程度和自然灾害等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已经采用机械化方式收获玉米的农户中,信息获取、非农收入比重、玉米种植规模、作业效果感知等对采用机械化收获的程度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这表明,加快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扩大机械化的宣传、有效利用政策补贴工具、积极进行农业机械革新等措施可以促进更多农户采用机械化方式收获玉米。  相似文献   

16.
兼业农户、现代农户与国家食物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秀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447-450
摘要:我国目前的食物安全研究多是从政策、市场、技术和资源等“大而单”宏观视角来研究食物安全,忽视了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农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农户“小而全”微观视角研究食物安全,比较分析兼业农户和现代农户对食物安全的不同影响,认为兼业农户过多会导致劳动力流失、耕地抛荒、食物播种结构单一、农业物质投入少以及加剧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并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户兼业程度变化和粮食产量变化的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兼业农户的摇摆心态不利于国家的食物安全,而具有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化生产,吸纳现代要素能力强,资本技术集约度和组织化程度高的现代农户从源头保证了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安全。所以,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农业比较效益差的情况下,要保证国家食物安全,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兼业农户进行合理引导,打破制约现代农户发展的资源和制度瓶颈。  相似文献   

17.
基于河南省 18 个地市小麦种植农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麦农购种的决策行为过程。在购种认知中高产是购种关键决定因素;购种信息搜集中通过新媒体获取种子信息方式占据重要比例;实际购买中通过乡镇种子店购买麦种居多,购买种子占比最大的是“百农系列”麦种;农户购种后对于所购麦种总体满意,85 元 / 袋(15kg/ 袋)以下麦种接受度较高。从数据的分析结论中结合当前种业公司的发展给出了解农户实际需求、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重视农户购买过程、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石灰岩贫困山区农户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岩山区因土地利用存在可用面积少和可利用方式有限等诸多问题,容易导致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研究石灰岩贫困山区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的因素,探讨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助于缓解石灰岩贫困山区的贫困问题。本文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值选择Logit模型从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权属和土地利用方式三个方面着手,系统分析现阶段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土地承包政策依然是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因素;而农户自身的家庭类型、个人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因素则分别通过农户不同方面的土地利用转型需求影响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当地政府应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为基本原则,根据石灰岩山区的特殊背景,从差异化修正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等方面合理引导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我国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村人口减少、劳动力稀缺、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加剧了土地流转的速度,种植大户、专业化合作社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3年底,我国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6%,耕种面积超过50亩以上的大农户数量达287万家,平均拥有面积2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数量达87万家,农业合作社已发展到  相似文献   

20.
建立公共财政在农民职业教育中的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优化公共财政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支持方式,加强资金投入监管,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提高农村劳动者总体素质,对实现科教兴农,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