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茶叶抖筛设备是筛分机械中的一种。多年来,茶叶抖筛设备的设计与研制都以筛分数学模型为主要指导原理。筛分作业在散体物料处理工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筛面上细粒及条状物料的透筛过程以概率论的原理为基础。茶叶筛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料透筛过程。运用筛分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去分析茶叶筛分的实质,对今后茶叶抖筛设备的研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抖筛作业是毛茶加工中的重要作业,是毛茶整形分级的重要手段。抖筛机是毛茶加工的重要作业机械用得很多。是筛分毛茶粗细的机械。基于抖筛机的筛分原理,常使筛网孔阻塞,降低了筛分效果,直接影响毛茶付制的经济效益,这是它的最大弊病。为了解决这一缺陷,通常用刮板敲刮疏通。长期以来,抖筛机的清筛作业均由手工操作,即间隔一段  相似文献   

3.
针对普洱茶分级加工过程中,现有的筛分单机设备不适应连续化生产需要的实际问题,根据连续化生产及清洁化生产的要求,通过集成创新,将原来人工单机操作的多台设备,如静电除杂机、圆筛机、抖筛机、风选分级机优化组合,匹配连接成一套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除杂、筛选和分级功能为一体的茶叶清洁化生产线,以及普洱茶加工的连续化、清洁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周茂荣 《茶业通报》1990,12(2):9-13
茶叶精制的作业有筛分、切轧、风选、拣剔和干燥。习惯上简称“筛”、“切”、“扇”,“拣”、“干”。这些作业根据取料要求按一定程序排列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精制作业流程。精制程序是否合理,直接关系作业的繁简和取料的效果。因此,研究精制程序,是改革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制茶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沈荣生 《茶业通报》1989,11(2):38-40
解块筛分是红碎茶初制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其作用是将揉切后的茶胚团块解散、筛分出不同规格体形的颗粒,并使茶胚散热透气,降低叶温。目的是为红碎茶品质的形成服务,获得浓、强、鲜的颗粒茶。它与成茶品质和鲜叶经济价值的发挥密切相关。人们对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研究较多,然而对红碎茶的解块筛分也不应该忽视。陈椽教授曾指出:揉捻必须解块筛分。揉捻离开不了解块筛分。笔者在此分析探讨影响红碎茶解块筛分的因子,提出改善解块筛分效果的办法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精制茶厂不同工序茶尘物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尘是影响茶叶品质和损害制茶工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茶厂精制车间茶尘的浓度、组成、和粒度的研究,为茶厂粉尘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试验采用在线检测、收集的方法,以红茶精制的5道工序各自所产生的粉尘为材料,设置近旁和1.2m处2个距离水平,于茶尘粒径≤2.5μm、2.5<φ≤10μm 分别在4h和8h时间条件下,进行浓度、组成及粒度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浓度方面,当φ≤2.5μm时,最大值出现在分筛机,分别为65.321 mg/m3(近旁、8h)、47.354 mg/m3(1.2m、4h)和44.987 mg/m3(1.2m、8h),而当2.5<φ≤10μm时,撩筛机产生的茶尘浓度最高,分别高达29.667 mg/m3(4h)、26.919 mg/m3(8h);比较设备近旁和1.2m处,分筛机近旁>1.2m处,抖筛机和风选机与之相反,紧门机无变化。在组成与粒径方面,撩筛机和风选机可入肺茶尘数量是1.2m处>近旁,设备1.2m处可入肺茶尘数量占比最高达82.1%,出现在风选机;茶尘总粒度(包括φ≤2.5μm和2.5<φ≤10μm)为近旁<1.2m处,分别为59.7%、67.8%;紧门机两处不同类茶尘所占的比重均相同。上述结果说明,不同工序茶尘的物理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各工序茶尘物理特性差异与设备的机械性能、工艺参数及其空间布置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毛茶加工从投料到均拼为半成品,成品之前,其正在加工的茶叶统称为在制品。在制品的处理是以改变毛茶的物理性状为主,改变化学性状为辅。因为茶叶的外形好坏与内质呈正相关,一般说外形好,内质相应也就好,所以在设计筛路时主要是从整理和改变毛茶的几何形状为基本出发点,以期生产出各种花色等级成品茶。绿毛茶加工筛路基本上为六大作业组成即:筛分、切断与轧碎、风选、拣剔、干燥、拼配匀堆。从在制品的处理程序和方法来看,在保证产品符合标准样水平的基础上,筛路越简单越好,这样既可减少碎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为机械化联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小麦联合收割机7种故障排除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奇志 《科学种养》2010,(11):58-58
<正>1.秸秆夹粒多原因:小麦过于成熟,加之秸秆过于干燥;收割机脱粒部件瓦筛开度大。排除技巧:①缩小脱粒瓦筛间隙,上筛开度保持不大于2/3,下筛开度一般不小于1/3;②收割机割到地头就迅速升起割台,大油门送脱槽内剩余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芦笋茶冲泡工艺为茶水比1∶40,冲泡水温100℃,冲泡时间10 min,冲泡次数3次。同时,在对7种不同芦笋茶汤的抗氧化活性研究中发现,木兰蜜蜂园芦笋茶的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绿巍芦笋茶和紫芦笋茶;但紫芦笋茶汤的抗氧化性最好,再次才是木兰蜜蜂园芦笋茶汤和绿巍芦笋茶汤。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的分级特征。采用筛分法,将干筛后的团聚体逐级单独湿筛,得出不同粒级干筛后团聚体的分级特征。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灌木、乔木)土壤团聚体的分级特征、干筛后平均重量直径、不同粒级干筛后团聚体经湿筛后的本级保留量、平均重量直径及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其土壤抗蚀性。结果表明0.5mm的团聚体是土壤团聚体存在的主要形式;土壤各粒级团聚体经湿筛后以本级水稳性团聚体为主,团聚体的量随着粒级变小而不断减少;三种植被类型下干筛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草本灌木乔木;湿筛后各粒级的平均重量直径均表现为:随着粒级的减小,平均重量直径递级依次减少,团聚体抗蚀性降低;土壤各粒级干筛后团聚体湿筛后各级的保留量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均呈现出:灌木乔木草本。三种植被类型中,草本土壤的干筛后团聚体含量最高,灌木土壤的抗蚀性最强。在以后的水土保持措施当中,应以营造植被类型多样的群落为主,更好地形成土壤-植物系统的良性响应。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决普洱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中参数设定的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这3种主要因素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普洱茶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7,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78.5 min,茶多糖得率为12.72%。采用响应面法分析法对普洱茶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可行,茶多糖的提取率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古茶园与台地茶园鲜叶常量成分及成茶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比较古茶树与台地茶树芽叶常量成分及大树茶与台地茶品质,为茶树资源古茶树的评价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古茶园鲜叶和台地茶园鲜叶为原料,制成不同茶样,通过感官审评结合品质成分分析展开比较。结果表明:(1)古茶园鲜叶成茶品质的物质基础优于台地茶园鲜叶,主要生化成分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台地茶园鲜叶;(2)从各种成茶品质成分含量来看,大树茶有味物质组成配比更适合于消费者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大树茶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台地茶,儿茶素含量、酚/氨显著低于台地茶;(3)从各种成茶感官品质来看,大树茶味感优于台地茶,主要表现在滋味协调、味厚、鲜爽回甘,而台地茶味薄、浓带苦涩、欠协调。从冲泡次数来看,大树茶可达5次,多台地茶1次,具有更好的耐泡性。综上,采制于古茶园的大树茶较采制于台地茶园的台地茶消费者接受性高。  相似文献   

13.
鄂绿茶 ZDS2000塑二青叶分筛机,是炒青绿茶“二青叶分筛散热、粗茶复揉”的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制茶机械。目前在炒青绿茶炒制中,主要采用“一滚到底”的干燥方法。这种方法炒干的毛茶,外观条索完整,碎茶和末茶减少,但条索欠紧,色泽稍暗。有少数茶场改进二青叶复揉的办法来提高条索的紧结程度,但由于二青叶水分含量较低的细嫩芽头被揉碎、造成碎茶和末茶的含量增加;同时,又因在二青中受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复揉又产生少量热量,结果易造成茶汤泛黄,香气不佳。为此,从1977年开始进行研究,经多方试验,发现“二青叶分筛散热,粗茶复揉”的方法,既可提高毛茶条索的紧结程度,又保证茶汤不泛黄,香气也有所提高。这样的毛茶制成内销茶后,均价可提高0.29~0.33元/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比分析各艺友创作的题名古榕的作品照图,笔者视野拓宽,受益匪浅,结合自己的实践有以下认识:古榕贵在古,“古”应名副其实,从根、干、枝三方面体现出来。根:应四向幅射,板根粗大,布满坑稔,凸凹嶙峋,根干连接部裸露土面。干:头大干粗,一头多干,四向扩散,有主有次,各干收尾自然,要有走向变化,非自然形成的枯朽要不露人工痕迹。枝:比照村边路旁的古榕,其枝大多数横飘或下跌生长,顶枝  相似文献   

15.
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碧螺春茶园高产优质协同的肥料运筹方式,为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精准施肥”和“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田间试验,以30年茶树龄的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碧螺春茶树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水平以及无机、有机肥配施对碧螺春百芽重及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处理间百芽重比较,2种种植模式茶园茶树均以450 kg/hm2处理时最高,继续增施氮肥百芽重不再增加,纯茶园不升反降;茶-枇杷间作园在有机:无机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2)茶-枇杷间作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比纯茶园含量高;碧螺春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施肥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同施氮量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游离氨基酸在茶果间作茶园效应大于纯茶园,咖啡碱的含量在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中均以纯菜籽饼肥处理最高,与相同施氮量的无机肥处理比较则分别提高了41.9%和51.7%。茶-枇杷间作和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碧螺春茶叶品质;30年树龄茶园适宜的施氮量为450 kg/hm2,因茶园不同种植模式构建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省炒青绿茶历史悠久,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总结提高,创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初制技术。这是我省绿茶品质优良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对这套传统初制技术作了较大的改革,比较普遍采用的,大体上可分为“制茶坯”和“理茶”,也叫“再加工”两个阶段。“制茶坯”即鲜叶通过杀青、捻揉、干燥制成八、九成干的茶坯。“理茶”即对八、九成干的茶坯进行整理,一般把茶坯筛分成四段,即上段(四号筛面)、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技术提取乌龙茶多糖工艺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采用超声波技术开展乌龙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以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超声温度对茶多糖降血糖活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乌龙茶多糖活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水比,四个因素对茶多糖活性都有极显著性影响。以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为1:40,超声时间为40min,超声功率160W,超声温度为30℃,验证试验中乌龙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为26.18%。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海南鹧鸪茶中的总多酚。以鹧鸪茶总多酚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对鹧鸪茶总多酚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0(g∶m L),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360 W,提取温度60℃,此条件下萃取鹧鸪茶总多酚提取率可达12.56%。  相似文献   

19.
茶棍蓟马是近几年来贵州茶区主要茶梢害虫之一。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初步了解到一些具有杀虫作用的植物浸提液对该虫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由贵州道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中药A、B料复方的同福顺1号防治效果较为稳定,药后1~14天防效为79.57~51.85%。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树脂在武当道茶多糖脱色和脱蛋白过程中的效果及DEAE-纤维素-52层析柱分离武当道茶多糖的效应,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对样品上样流速、温度和料液比进行L9(34)正交实验,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树脂201x7在料液比11:1、上样流速1.0 m L/min、50℃条件下,武当道茶多糖脱色率为87.49%,脱蛋白率为43.27%,多糖保留率为89.12%。树脂201x7纯化后的武当道茶多糖经DEAE-纤维素-52层析柱分离得到5个不同组分。上述方案稳定性好效果明显,可用于武当道茶茶多糖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