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人在盆景的制作和鉴赏标准中引入了“自然黄”(生境)、“艺术美”(画境)、“意境美”几个概念,这未尝不可。但有的同志说“意境”是盆景的生命,“意境美”是盆景鉴赏最重要的标准。对这种观点,本人不甚赞同。纵观近几年国内各名家的所谓具有“意境”的盆景,其中树木盆景的所谓“意境”,说穿了只不过以题名取胜而已。  相似文献   

2.
《诚的奉献》(如图)是笔者在去年第二届花卉博览会上的获奖作品。其内容和形式与一般插花艺术表现手法不同,它是插花艺术与树根艺术的巧妙融合,着重展示了自然美的意境与神采,刻划了老黄牛的奉献精神。一、开拓插花意境,使思想性融于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3.
“意象”根艺品,不是对外界事物一味地摹仿以求形象的逼真和细节的完整,而是作者通过寻找树根本身内在的自然美,适当运用种种技术和艺术手段,赋予作品“景外生景,韵味无穷”的美学意境,使作品成为作者审美理想和情趣的载体和媒介。因此,“意象”根艺品具备“意”(意境)、“象”(充满情趣与艺趣形象)两方面的审美特征。以“写意”为主的根艺品,大都  相似文献   

4.
在读本刊2005年第二期第48页,受江苏淮安张春凯先生文章的启发,仔细品读业余爱好者张天祥的《天趣》,有点心得,现在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此作品首先品赏时感到主景(体)不够明确不够突出,不知是石附树,还是树依石,到底是树为主景(体),还是石为主景(体)。二、树石盆景讲究的是意境感,配件摆设是起到增强意境突出作用,而本作品前、后宾主顺序颠倒,上、下结构比例失调,如  相似文献   

5.
淡远的意境     
<正>好的意境,就像笼在山岗中的秀景,就像掩在面纱后面的美人,你只可以识大体,却无法览全貌;你明明知道它(她)美得无与伦比,却又神秘得捉摸不透;有时候清晰得像水中的一张帆,有时候又缥缈得像风中的一片叶;你发现它(她)近得就在你的眼前,却又迷离得捕捉不到。淡远,就是这样的意境。想象中,淡远该是这样的:辽阔的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特有范畴。研究盆景的意境,可为盆景的创作、欣赏与评价提供理论启示,亦可为盆景艺术理论增添新的内容。意境不是“意”与“境”的简单加和。意境的“意”不等于“立意”的“意”;意境是艺术作品中情、景交融,并与艺术对象的情感经验相互沟通时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景象、情感与欣赏经验是意境的三元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艺术插花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的创作是中国插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各种层次插花创作的难点。本文综合了相关艺术门类对意境的解释,对插花艺术中的意境理解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中国艺术插花意境的根源,结合实际提出了其创作的出发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吾对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之诗词很是偏爱,尤其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更情有独钟。因鄙人是位“盆景迷”,总想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这首词的意蕴。此作品(见图照)是意在笔先,根据词之意境为盆景立意。选材时心思:是作山水式、水旱式或是树石式呢?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制作树石式。素材采用自培自育的双株珍珠黄杨,一高一低,树叶细小,整体观赏较有节奏感。此特征较符合此作空灵之意境。采用若干块黛青色斧劈石,经敲打锯截,做平远式连绵起伏的山脉,有聚有散,有远有近,正符合盆景平远空旷之意境。放上几只小帆船配件,给作品增添  相似文献   

9.
近日,仔细拜读了沈定山先生的《好题名自磨砺出》(见95年第10期29页)和王子先生的《关于几个作品的题名》(见96年第3期25页)二文,相比之下,我觉得还是沈先生的观点较正确。盆景作品的题名,是作者与观者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桥梁。它能够引导观者的思维走向作品更深的意境之中,进而与作者的情感沟通并产生共鸣。因此,  相似文献   

10.
一个根艺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意境,才能引人入胜,使人回味无穷。现以图解的形式,谈一件根艺作品意境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合欢在现代园林中的意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意境的研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在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却未得到充分体现。本文对合欢植物园林意境的创造进行了探讨研究,并结合合欢的生态习性、在我国的资源分布、药用价值等方面,为合欢在园林绿化中的意境应用提出几种思路,对今后合欢的园林意境在绿化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三、意境与审美联想盆栽与盆景的本质区别,集中表现在意境这个问题上! “意境”,是在中国哲学、美学和文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它是关于艺术形象本体方面的整体规定,是中国美学关于艺术形象的生命结构和审美理想的一个高标准要求。意境在艺术生命结构中体现着主体与客体、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诸方面最高程度的精髓,其中凝  相似文献   

13.
讲究意境美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一大特色。由于中国盆景受中国古代诗词、绘画、书法、造园等艺术的影响,很重视对意境美的追求。这一点也是中国盆景一个可贵的值得继承并发扬的好传统。吕坚以创作小型、微型盆景见长。尤其是他的小型盆景,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盆景讲究意境的特色,创作了不少具有  相似文献   

14.
贺晓娟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311-311
以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扬州个园作为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表达方式。提出了意 境表达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和文学艺术形式为线索,诱发游赏者对园林空间景物产生情感激动和理念 联想的观点,进而使园林意境得以顺利、准确的表达。并在此基础得出意境在中国园林中的主要美学 特征,以便对今后的园林造景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建党七十周年的日子里,如皋绿园的盆景艺术家们,通过艺术构思,巧妙组合,再现了毛泽东同志那首著名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将这首诗的意境,系列地再现于盆景的构思者,是驰名海内外的盆景艺术家、中荷(兰)、中意(大利)合资盆景有限公司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在文中认为,盆景蕴含着生境、化境、意境三种境界,即物境、情境、意境,并且呼吁:要为中国国盆景正本清源。欢迎对这个论题感兴趣的读者发表看法,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仲济南同志对《病树前头万木春》(以下简称“万木春”)提出几点建议之后,引起了一些盆景爱好者的关注。最近,又拜读了宋德钧同志答仲同志的文章。我们认为:“万木春”的主题鲜明,构思新颖,格调颇具特色。但在造型上,确实存在一些不足。我们知道,意境是以实体景象为存在基础的,实景不完美,势必  相似文献   

18.
在盆景界,有位叫徐岚(徐彬)的榕树栽培者,他原先师承于已故名画家徐杰民、马万里、张家瑶,研究中国画。然后,他把学到的国画构图学运用于榕树的曲干造型、拉枝剪裁。他经30年的实践、探索,将自己的经验概括为:未始造型,先立意境。造型取势,不论何种型桩,须应在画面上(即观赏面)得到整体情势的统一。在师法自然进行造型时,既不要纯仿自然的“全具象”,也不要非目睛所见的“纯抽象”。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意境一直作为人们衡量艺术作品高低的重要标准。王国维曾指出:“其内足以摅已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之,意与境深,其次或以意胜,或以境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意思就是说,用意境衡量艺术作品,凡称得上是上品的,其意与境必定和谐交融、浑然一体:缺少意与缺少境的算不上好作品。命名为《古道西风》的盆景(见1986年1期彩页),据笔者看来,确实是富有意境的佳作  相似文献   

20.
“构成”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分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三大类。艺术家为了体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学主张,在一定的空间中安排布置表现对象的点、线、面、形、色等物质因素及其关系,使若干个别的形象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即“构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主张“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即自然物与艺术家融为一体。“意境”这个美学概念,源出于此。“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盆景,只有通过艺术构成才能成为艺术品,才会有意境这个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构成的“盆景”(实际是盆栽、盆植),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只有艺术构成的盆景才有双重的价值,即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当前,我国盆景倾向崇尚自然美。这是时代潮流和现代审美意识产生的影响。但是盆景界有一些人(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