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豫南麦区小麦产量的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豫南麦区主要包括南阳市、信阳市和驻马店市,常年小麦播种面积达2520万亩,在全省小麦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小麦一直单产较低,一般亩产在300~400kg徘徊,与亩产600kg的小麦高产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增产潜力巨大。本文旨在查找豫南麦区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进而探讨制定一套提高豫南麦区小麦产量的有效措施,实现豫南小麦产量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1黄淮海地区的3个小麦优势产业带 我国各省区都可以生产小麦,但是黄淮海地区为优势小麦产区,在这一产区中,又可根据不同生态条件划分为3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产业带。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豫南麦区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进而探讨制定一套提高豫南麦区小麦产量的有效措施,以期实现豫南小麦产量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山西省多年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及在小麦品种推广更换过程中的作用。并找出山西省现有品种区试工作存在问题,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未来小麦品种区试的改进意见,以求尽快适应我国小麦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国家小麦品种区试审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志强 《种子科技》2001,19(6):342-344
我国小麦品种区试审定制度经历了筹建创立、基本停滞、全面恢复和改革发展四个阶段。小麦品种区试审定制度加快了品种推广速度,保障了小麦用种完全,促进了小麦生产。综述了“八五”尤其是“九五”期间对国家小麦品种区试审定制度的改革,并对今后的改革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种子世界》2004,(9):8-8
为了掌握农作物新品种区试情况,促进区试承担单位提高试验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步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先后组织了北部冬麦区小麦和长江流域大豆品种区试联合考察暨新品种展示示范观摩活动。参加联合考察的有小麦、大豆相关的区试主持单位技术负责人、国家品审委小麦或大豆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以及相关省种子管理部门的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7.
小麦田除草剂品种大梳理及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属于禾本科小麦属。小麦按照播种期分为春小麦、冬小麦。小麦按照立地条件分为旱作小麦、稻茬小麦。我国小麦生产分为10个大区:东北春麦区、北部冬春麦区、西北春麦区、新疆冬春麦区、青藏春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华南冬麦区。在我国,小麦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也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因而人们十分重视小麦生产,以小麦为主  相似文献   

8.
优质小麦的生产是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入WTO的需要,优质小麦品质测报工作对发展优质小麦生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为了解决我国市场上专用小麦品质不优、不稳和供不应求的状况,农业部根据《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制定了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驻马店市的优质专用小麦的快速发展和确保生产出来的专用小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选用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豫麦18、弱筋小麦豫麦50,按不同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划分不同生态区域,通过设计不同施肥量和施氮方式试验,分析驻马店市不同类型优质专用小麦的适宜种植区域。结果表明,区域Ⅰ是弱筋小麦的最适宜区,是中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Ⅱ是中筋小麦适宜区,是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Ⅲ是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的适宜区。  相似文献   

10.
在河南省漯河市开展小麦作物健康与增产提质技术集成示范工作,应用全程优化用药模式,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进行标准化作业。结果显示,较常规对照区,处理区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产量增加35.30%,纯收益增加33.68%。由此可知,小麦作物健康与增产提质技术方案对小麦苗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纹枯病、赤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江 《中国种业》2020,(1):52-56
在山西晋中榆次开展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小麦区域试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科学的评价17个小麦新品种的生育特性、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综合性状,为小麦品种审定及新品种适区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夏168、京麦18、CA12123、轮选149和京农16-16田间综合表现较优,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建议参加进一步的区域试验或者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2.
江汉平原秋季雨水多,小麦常无法适期播种,为弥补迟播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盲目增加播种量而引起后期倒伏、小麦产量不增反减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探明不同气候条件下江汉平原小麦适宜播量,以期为该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2019年极端气候年份和2019—2020年正常气候年份,在江汉平原麦区的武汉布置小麦播量田间试验。试验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设计,主区因素为品种,设‘鄂麦580’、‘鄂麦170’和‘郑麦9023’3个小麦品种;副区因素为肥料,设施氮(150 kg/hm2)和不施氮2种处理;裂区因素为播量,设75、150、225、300 kg/hm2处理。结果表明,极端和正常气候年份‘鄂麦580’的籽粒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在播量225 kg/hm2和150 kg/hm2时最高,而‘鄂麦170’和‘郑麦9023’2个年度籽粒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均在播量为225 kg/hm2时表现良好,但正常气候年份小麦籽粒产量及氮...  相似文献   

13.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演变的辈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0年来黄淮区麦区推广各植的15个主要小麦品种的辈序分析,阐述了各辈次的遗传特征及相互关联,揭示了辈序质变的内在因素,探讨了小麦品种演变的基本规律,并就如何利用这些经验和现有品种基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春性小麦品种和半冬性小麦品种区试资料的分析摸清了两种不同类型小麦三个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关系的密切程度,即小表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作用,春性小麦为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半冬性小麦为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且三者之间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相互矛盾,相互补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西省的小麦区试工作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向前跨了一大步,改三年滚动式为两年一轮式,在我省小麦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参试品种的增加和区试规模的扩大,必然加大了承试人员的工作量,对承试人员的试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区试...  相似文献   

16.
17.
小麦白粉病的新抗源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小麦白粉病(Eryslphigramintcf.sp.tritici)是世界各产麦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南北麦区都有发生,并日趋严重。近期我国小麦生产上所用品种的白粉病抗源主要来自黑麦,即小麦-黑麦1B/1R...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利用1980~1992年全国黄推南片及河南省水地小麦区试资料,分析了“六五”和“七五”黄推南片麦区育成品种特点及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根据该区的生态条件、生产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综合条件,提出大面积(亩产350~450公斤)生产条件下对丰产稳产广泛适应性品种性状的要求和今后的有种目标.并在选育广泛适应性品种的方法和途径上,与育种者商榷。黄淮南片麦区是全国的第一大产麦区,孩区横跨豫(中北)、皖(北)、苏(北)、陕(关中)四省,生态、土壤、气侯等条件复杂,对小麦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1980年以来,该区各育种单位开展了联合攻关,培育出很多小麦新品种,!980~1992年仅黄淮南片冬、春水两组区试就鉴定了96个品种,其中有25个经国家或豫、皖、苏、陕等省审定,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对该区小麦单产和总产的不断提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因此,了解核区小麦品种选育和利用特点及大面积生态环境对小麦品种的要求,将有助于确定今后育种目标和选育模式,培育出适于该区大面积广泛利用的突破性品种。  相似文献   

19.
阜861小麦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36031)牛峰邓贺明阜861是阜阳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有突破性的小麦新品种,1991年~1996年先后参加本所品系鉴定试验、阜阳地区区试、安徽省区试、黄淮区试和省生产试验,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20.
鲍思敬 《小麦研究》1996,17(2):13-17
本文简要分析了黄淮麦区当前小麦生产上的不安全因素,阐述了小麦生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及外界条件对激素系统的影响。提出运用化控技术影响激素系统,调控生育过程,增强抗逆性,达到安全高产,并提出小麦系统化学调控的设想,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投入,使小麦产量,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