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病害1.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俗称"烂麦头",它是一种真菌病害,也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扬花灌浆期遇到阴雨天气,空气中又有大量病菌时,病害会大发生。阴雨和潮湿环境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也正因为这一特征才得名赤霉病。表现症状: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  相似文献   

2.
小麦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小麦病虫害因受气候条件、耕作制度、栽培技术、品种抗性等影响而日趋严重。山东省小麦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 1 小麦赤霉病 1.1 症状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麦区都有发生,在华北麦区更有明显发展趋势。自幼苗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干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引起。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穗腐,近几年在河北省中南部已成为常发性病害。  相似文献   

4.
吕敏杰  赵磊 《种子世界》2021,(7):0060-0062
赤霉病是小麦生长发育阶段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高发,是小麦穗期主要病害。小麦赤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可以侵染小麦的茎秆和穗部尤其是穗部受到侵害之后,往往不能够正常抽穗,正常生长发育,使得小麦出现不同程度的茎腐、苗枯或者穗腐现象,危及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河南省武陟县小麦病虫害的防控现状,然后论述了绿色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和减药防控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的控制该类病害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从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由于气候和耕作制度的变化,赤霉病在我国呈加重发生趋势,近五年年均发病面积8200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1/4,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并且,病菌产生的真菌毒素还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由于缺乏高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使用化学药剂是防治赤霉病的重要手段,但病菌产生的抗药性问题严重影响了目前常用药  相似文献   

6.
2012年沈丘县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 《种业导刊》2013,(5):25-25
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沈丘县大面积发生,据沈丘县农业局植保站调查:平均病田率91%,病穗率在19/6以下的麦田面积0.87万hm2,病穗率1%~5%的为4万hm2,病穗率5%~10%为0.67万hm2,病穗率在10%以上的有0.87万hm2,一般地块造成小麦减产8%~15%,严重地块造成小麦减产40%以上。全县防治面积1.33万hm2,占发生面积、的87%。现将2012年沈丘县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的原因及采取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麦穗,造成枯穗。受害麦穗籽粒皱缩瘪小,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出粉率降低,品质变劣,且病粒中还含有致呕毒素和雌性毒素,人畜食用病麦粒及其加工品后,会引起眩晕、发烧、恶心呕吐、头痛、腹泻等中毒反应及其他严重疾病,重者可引起死亡。小麦赤霉病在胶东地区属偶发性病害,一般年份发生较轻,但近年来发生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赤霉病俗称麦穗枯、烂麦头,是一种真菌病害,可以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在长江中下游及黄淮海麦区主要侵染穗部,症状是穗腐。现在发展成为小麦田最重要的一种病害,遍及全国,暴发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40%,理应受到重视。现国内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登记共计307个,其中单剂产品139个,合剂产品有168个,两元合剂居多,部分  相似文献   

9.
浅析小麦赤霉病的为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麦、烂麦头、麦穗枯,是世界上潮湿或半潮湿地区黑麦、青稞、大麦、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的重要病害之一。1884年英格兰研究人员首次对赤霉病进行报道,20世纪以后,赤霉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我国,小麦赤霉病主要在气候湿润的南方发生和流行,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及珠三角麦区,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复杂多变,在我国大西北、东北及中原麦区也有发生,有的直接导致小麦减产,给广大种植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病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李海军等,2009)。因此,了解小麦赤霉病的为害情况,对以后开展防治工作,控制其大面积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3日,全国农技中心发布《植物病虫情报》,预计2015年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总体呈重发态势,程度重于上年和常年,小麦赤霉病、穗期蚜虫大发生态势明显。一、发生种类和面积小麦中后期病虫以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纹枯病和蚜虫、吸浆虫、麦蜘蛛为主,叶枯病、根腐病、全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河南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情指数每增加1%.产量损失率约增加0.5%;病穗率每增加1.3%.病粒率约增加0.5%.根据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制定出亩产300kg、350kg、400kg不同产量水平麦田的赤霉病防治指标.即病情指数(%)分别为2.3~2.7、1.9~2.3、1.6~2.0;病穗率(%)分别为11.7~12.3、11.2~11.7、10.9~11.4.在赤霉病严重发生年份,防治指标可适当降低.  相似文献   

12.
豫西南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小麦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麦田水肥供应充足,种植密度增大,赤霉病呈加重趋势,在大流行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40%。为减轻赤霉病的危害,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小麦在抽穗扬花之后,田间往往会出现"枯白穗"现象,直接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针对本地小麦"枯白穗"田间症状表现,分析了发生原因并提出农业与化学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问:苯醚甲环唑和多菌灵的混配剂能治小麦赤霉病吗?什么时候防治效果最佳?答:小麦赤霉病重在抽穗扬花期前后用药预防,发病后用药防治效果会大幅度下降。一般在小麦齐穗后用药,抽穗期遇连续阴雨天气或大雾天气赤霉病容易发生和流行时,宜在抽穗初期用药一次,预防秆腐;齐穗后再用药一次,必要时在小  相似文献   

15.
<正>问:现在地里小麦有白粉病,用什么药防治好?答:如果田间白粉病发生较重,宜及早用药;如果白粉病发生不是太重,可以考虑在小麦抽穗期结合防治赤霉病,用药兼冶白粉病。可以将嘧菌酯与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等药混用,这些药均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高效适用药种,混用有利于取得稳定的防治效果。问:用43%戊唑醇50毫升加25%咪鲜胺50毫升预防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能喷施2亩地吗?答:小麦齐穗期,可以按短信中所说的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湖北等省严重发生,甚至在很少发生的山东省也大面积爆发,江苏省发生的危害程度也超过了2010年和2003年。此次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一是发生范围广、危害重,经防治后,全省发病面积仍较大,没有防治的田块病穗率有的高达8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二是区域性强,里下河麦区发生最重,其次是沿海麦区和苏南地区,淮北麦区发生相对较轻;三是地区之间、品种之间发病有差异,总体上是外省品种发病相对较重,本省育成的品种发病相对较轻。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以及下一步生产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6月23日,浙江大学生物所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ew Phytologist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赤霉病菌中ATP结合蛋白在病菌致病和生长中的新机制。近年来,由禾谷镰孢菌复合种引起的赤霉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最重要的病害,病菌产生的脱氧雪  相似文献   

18.
<正>问:赤霉病何时用药防治最佳?用什么药?田间小麦已有三分之一抽穗,可以用药防治赤霉病吗?第二次用药在什么时候?可用哪些药?答:用药防治赤霉病,一般在小麦齐穗(80%穗子抽出)至扬花初期施药。根据天气情况、品种抗病性等适当调整用药时间和防治次数。预计防治适期有雨时,可以适当提早用药,过1周左右或雨后酌情再次施药。适用药有氰烯菌酯、多菌灵及其与戊唑醇、咪鲜胺等的混配剂等。问:去年小麦赤霉病严重发生,现在不知道什么时间用药  相似文献   

19.
赤霉病是我国小麦种植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病害之一,根据其发作原因和症状又被广泛称为烂麦头、麦穗枯,主要分布在潮湿、天寒区域,特别是在气候较为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严重时可导致苗枯、茎秆腐烂等现象发生,对农业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种子科技》2021,(8):I0005-I0005
当前,江淮、黄淮等麦区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也是小麦赤霉病易感流行期。农业农村部日前在安徽省阜阳市召开了全国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分析研判发生形势,安排部署防控行动。会议要求,各地迅速行动起来,坚决打好防控攻坚战,全力保障小麦生产安全。会议认为,小麦赤霉病是气候型流行性病害,当前田间菌源充足,4月多个降水过程将与江淮、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从4月中下旬开始,自南往北陆续进入预防控制关键时期,防控任务艰巨。各地要立足抗灾夺丰收,围绕“控制流行强度,保产量、保质量”总体目标,重点抓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全面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常发区适时做好雨后补防,严防病害发生流行,力争将病穗率控制在5%以内、病粒率控制在2%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