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建立西瓜杂交种品种纯度的快速、准确、高效鉴定体系,利用SSR分子标记,对5个西瓜新品种纯度进行鉴定,并构建亲本的分子指纹图谱。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5个西瓜新品种‘申选958’、‘双色冰淇淋’、‘黄晶’、‘圣女红2号’与‘圣女红3号’及其亲本的种子为试材,采用CTAB法从发芽种子的根尖中提取DNA。根据杂交种带型双亲互补的原则,利用SSR标记进行杂交种纯度及特异性鉴定研究。从28对SSR核心引物中筛选出5对特异性引物(引物BVWS00106、BVWS00209、BVWS0036、BVWS01734、BVWS00826),鉴定到这5个新品种的杂交种纯度均达到98%,并与各品种的大田植物学形态特征鉴定结果相比较,符合率高达98%以上。分析比较各亲本材料的SSR引物的多态性表现,构建了9份亲本材料的DNA指纹图谱。研究为西瓜杂交品种纯度快速检测和品种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利用瓠瓜砧木根系提取DNA进行品种真实性分子检测,本研究比较了CTAB法(方法 1)、SDS简易法(方法 2)、SDS法(方法 3)、TPS法(方法 4)、快速制备法(方法 5)和简易快速制备法(方法 6)提取瓠瓜类型砧木根系基因组DNA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DS简易法(方法 2)提取瓠瓜根系总DNA质量好,蛋白污染小,PCR扩增条带清晰稳定,满足瓠瓜根系DNA分子检测的要求。利用该法提取的‘甬砧1号’、‘甬砧3号’、‘甬砧4号’、‘甬砧5号’、‘神通力’和‘京欣砧1号’的根系DNA可重复上述6份瓠瓜材料幼叶DNA的指纹图谱结果(01001,10010,10101,01010,00110和00000)。新增加‘华欣948’、‘5756’、‘1715’和‘56YZ2’等4份瓠瓜砧木材料,通过根系DNA构建的指纹图谱分别是00110、01011、11000和01000。10份瓠瓜类型砧木品种根系DNA指纹图谱出现概率为1/13 500,图谱出现概率低,表明可以利用根系取代叶片提取DNA,用于构建指纹图谱进行品种鉴定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40个龙眼品种(品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效鉴别龙眼新品种(品系),为龙眼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冬宝9号’、‘高宝’等4个龙眼新品种(品系)与36个龙眼品种的遗传关系,并建立其DNA指纹图谱。从8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1个多态性好、扩增清晰的引物。结果显示,11个引物共获得146个位点,有12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为85.7%。40个龙眼品种(品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0.88之间。UPGMA聚类结果表明,40个龙眼品种(品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的水平处划分为3组。引物UBC810/UBC818组合可将40个龙眼品种(品系)全部区分开,并依此建立了数字化的DNA指纹图谱,为龙眼新品种的鉴别、分类、示范及推广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对滇红碎茶品质的影响,以国家级茶树良种‘云抗10号’为对照,选取省级茶树新品种‘云茶红1号’、‘云茶红2号’和‘云抗12号’3个茶树新品种为试验对象,按照统一采摘标准及加工方法制成手工滇红碎茶,比较主要生化成分测定结果和感官审评结果。结果表明:3个茶树新品种茶样的内含物质丰富,生化成分比例协调;感观审评5项因子的评分结果有2个品种比对照高,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云抗12号’、‘云茶红2号’、‘云抗10号’、‘云茶红1号’,说明3个茶树新品种均可作为生产滇红碎茶的选用品种,尤其以‘云抗12号’、‘云茶红2号’为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产、多抗且配合力较高的大豆品种‘周豆23号’及其衍生的10个新品种(系)的特征特性,深入挖掘‘周豆23号’在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培育方面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追踪‘周豆23号’的系谱,计算其原始亲本的细胞质及细胞核贡献率,并与其衍生的10个优异新品种(系)的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周豆23号’聚合了50个原始亲本的优良基因,地理来源涉及美国和中国7个省市;在高产、稳产、抗倒伏等特性具有较强的遗传力,不仅是作为种质资源创新、培育新品种重要的材料,同时也是通过分子水平探求大豆高产、稳产、多抗特性的重要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加速澳洲坚果种质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本研究以45份澳洲坚果为材料,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对其基因组扩增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4对引物组合中能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引物10对,利用这10对引物在45份澳洲坚果中共扩增出6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7条,多态性比率74.60%。4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873?0.9683,均值0.7778。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85处可将4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划分为6个类群,其中,‘黔澳1号’和‘黔澳3号’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高达0.9683,说明这两种坚果资源遗传背景相似,‘兴澳1号’和‘黔引36’号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仅为0.5873,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表明了SRAP技术适用于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且45份澳洲坚果间的遗传变异较为丰富,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挖掘、遗传改良和进一步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沈阳农业大学课题组近年来从‘美国22号’树莓品种的离体培养过程中发现的优良芽变新品种‘金叶树莓’,通过4年的观察试验,发现它叶色金黄,抗旱、抗寒,果实仍为红色,将灿烂的金黄叶色和抗寒性强、适应性强集于一身,且果实营养价值高,能食用,是优良的观赏兼食用树莓新品种,极具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四照花观赏价值极高,其栽培品种繁多且难以区分。为了快速有效地鉴定四照花栽培品种,本研究利用ISSR标记,建立了44个四照花主要栽培品种及其亲本的指纹图谱,并分析了其亲缘关系,为四照花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利用优化的ISSR-PCR体系,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7条,对44个四照花样本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通过2条引物UBC834和UBC847的扩增,建立了品种特异性指纹码,可将44个样本中的42个加以区分。7条ISSR引物共获得91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0条,多态性比例为98.9%,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3个位点;在遗传距离为0.60处,可以将44个样本分为3类:第1类包括大花四照花原种、所有大花四照花栽培品种和以大花四照花为母本的杂交品种37号(C.‘Rutban’)和38号(C.‘Celestial Shadow’);第2类为所有日本四照花和中国四照花及其两者的栽培品种、以日本四照花为亲本的杂交品种36(C./Ruth Ellen/‘Rutlan’)、39(C.‘Rutcan’Constellation)、40(C.‘KN4-43’Starlight),和未知品种41号;第3类,未知样本42号单独聚为一类,但在遗传距离为0.62处与第1类聚到一起,推测其可能是源于大花四照花的品种。本研究基于ISSR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可有效用于四照花栽培品种鉴定,并揭示其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北疆膜下滴灌糯玉米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六师及新疆北疆范围内膜下滴灌种植糯玉米主栽新品种。以‘晋糯10号’、‘晋单糯41号’、‘晋糯8号’、‘花1’、‘晋糯5号’和‘晋鲜糯6号’为试材,于2012—2013年连续对6个糯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对其生育期、品质、鲜穗和干粒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晋糯5号’品质好,产量高,产鲜穗30168.15 kg/hm2,产干粒11100 kg/hm2,在参试的品种中位居第一。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最终结论,‘晋糯5号’,是适合在北疆膜下滴灌种植的糯玉米的新品种,同时在山西玉米所选育的糯玉米品种适宜在新疆北疆种植。  相似文献   

10.
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最佳播期和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摸索了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的最佳播种期和最佳施肥量,为其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作为材料,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比较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量、播期施肥量互作对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的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合中以A1B3处理组合产量略高于其他,其平均产量为4.06 kg/10m2,居第一位;经方差分析得出,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区组间差异极显著,A因素与B因素相互作用不显著;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的最佳播种期为11月上旬,最佳施肥量为375 g/10m2;在全生育期方面,3个不同的播期中,‘文麦10号’的生育期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水平对芝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皖芝1号’和‘豫芝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芝麻干物质积累规律,指导芝麻生产实践。采用两因素(施肥、品种)随机区组设计,于芝麻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芝麻干物质积累呈现慢一快一慢的变化趋势,各器官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干物质积累趋势基本相同。苗期到初花期干物质分配中心以茎叶为主,后期分配中心转向蒴果和籽粒。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是施肥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芝麻获得高产。选择适宜品种,合理施肥,促进干物质的快速积累与分配是芝麻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施氮量与‘松粳9号’干物质积累、产量、氮肥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明确最佳氮肥施用量,使其在生产中真正发挥超级稻的增产潜力。以超级稻‘松粳9号’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超级稻‘松粳9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齐穗期,地上部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吸氮量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地上部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吸氮量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产量与成熟期稻穗和植株干物重、齐穗期稻穗含氮量、成熟期稻穗和植株含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氮肥生理利用率呈显著正相关。施氮量195 kg/hm2能实现超级稻‘松粳9号’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高低淀粉木薯品种可溶性糖运转、分配与块根淀粉积累的关系,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以高低淀粉品种‘辐选01’和‘华南124’为材料,分别在各生育期测定块根淀粉积累量和根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结果表明,高淀粉品种‘辐选01’茎杆的可溶性糖大部分时期比低淀粉品种‘华南124’高,块根可溶性糖大部分时期比低淀粉品种‘华南124’低;从块根形成初期到成熟期,块根可溶性糖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茎和叶的可溶性糖先是随块根淀粉积累速率的升高而下降,后又在淀粉积累速率下降时明显升高,和淀粉积累速率趋势相反。在块根形成初期,可溶性糖的分配是块根积累量大于茎杆,茎杆大于叶片,而在成熟期,块根可溶性糖的积累量小于茎杆,茎杆小于叶片。由此可见,木薯可溶性糖的运转、分配与块根淀粉积累关系密切,高淀粉品种有更强的合成和转化利用可溶性糖的能力,而限制块根淀粉积累的主因是库限制。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以豫麦49-198、郑麦0943、百农418、许科316为试验材料,设置施纯氮120kg/hm 2(N1)、210kg/hm 2(N2)、300kg/hm 2(N3)3个施氮水平,比较分析不同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与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施氮量处理、同一施氮量不同品种间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运规律和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规律以及子粒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适当增施氮肥可以有效增加小麦植株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豫麦49-198和郑麦0943在N2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百农418和许科316在N3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不同品种小麦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和氮素的转运量、转运率以及物质转运对子粒的贡献率均在N2处理达到最高。豫麦49-198和郑麦0943在N2处理获得最高产量,分别达8 036.67和6 873.33kg/hm 2,百农418和许科316在N3处理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7 636.67和7 713.33kg/hm 2。因此,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品种合理施氮,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5.
花生‘福花4号’产量与籽仁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福花4号为材料,采用国家有关检测标准,研究花生鲜果产量、花生群体与品质相关的主要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结果表明,花生鲜果产量增长,水分逐渐下降。成熟期(下针65天)鲜果籽仁粗脂肪含量为15.1%,其中,C18:1n9c占45.8%,C18:2n6c占31.4%,C16:0占13.0%,三者占粗脂肪含量的90.2%。粗脂肪含量增长曲线呈抛物线,脂肪酸组成积累过程有3种类型,成熟时O/L值最高值达1.46。籽仁蛋白质积累呈波浪型,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一致,峰值都出现在下针35天左右。成熟期蛋白质含量为8.85 g/100 g;氨基酸含量为7.46%;检测出17种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氨基酸变化曲线有3种类型。蔗糖、还原糖、总糖含量曲线均随花生干物质的积累过程呈由高到低后再回升的趋势。成熟期的蔗糖、还原糖、总糖含量分别为2.2 g/100 g、0.1 g/100 g和2.42 g/100 g。本试验结果得出,‘福花4号’鲜果产量与群体品质有关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在花生成熟期达最高或次高值,若要获得高产花生的鲜果产量和良好的品质应待花生成熟时采收。  相似文献   

16.
Three varieties of Pea ( Pimm sativum L.) viz. EC33866 (early), P-116 (medium) and T-163 (late), differing in their flowering and maturity times, were taken for this study. The early variety recorded lower dry matter, CO2 exchange rate and lower yield. The harvest index (HI) was the highest (44 %) in this variety. Though medium and late varietie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pod yield, they differed in their HI. The HI in the medium variety is 42 % but in the late variety it is only 36%.
The late variety maintained high leaf area, leaf dry weight, high shoot/root, shoot/nodule and root/nodule ratios, increased nodule dry weight and maximum glycolate oxidase activity. But acetylene reduction activity was low, and the harvest index was lowest.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early variety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was lowest but HI was highest. The major reasons for high HI in this variety were translocation of photosynthates to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lower photorespiration as indicated by low glycolate oxidase activity.  相似文献   

17.
玉米‘洛玉863’群体动态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玉863’是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而成的高淀粉型玉米新品种,为了对该品种的高产栽培和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田间定点定株取样和公式法,研究了品种的群体动态指标,以明晰其适宜群体产量结构和群体动态指标,为品种的高产栽培和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洛玉863’适宜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产量结构为60000穗/hm^2、穗行数15.0行、行粒数37.5粒、千粒重381.5g,群体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产量达12599.4kg/hm^2。适宜密度下,群体各项动态指标发展协调,叶面积指数(LAI)在吐丝期最大值达到5.41,且稳定期长,成熟时仍达2.94,使‘洛玉863’活秆成熟的优点得到充分体现;叶面积持续期(LAD)总量达到335.46x10^4(m2·d)/hm2,在各生育时期的分配合理;净同化率附AR)与叶面积持续期(LAD)协调较好;干物质积累总量24702.3kg/hm2,其中吐丝期以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占全部积累量的60%;群体生长率(CGR)达247.0kg/(hm2·d1;灌浆速率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较高水平。吐丝期以后的叶面积指数(LAI)、叶面积持续期(LAD)、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CGR)与最终的籽粒产量呈密切的正相关,可以作为适宜群体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CO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给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 Air CO2Enrichment,FACE)研究平台,以春小麦‘定西2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增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推迟,最大积累速率增大。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千粒重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日期推迟,最大灌浆速率升高;在不同CO2浓度条件下,灌浆速率与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但灌浆持续期天数与粒重关系不大。从灌浆的3个阶段来看,渐增期持续时间和渐增期灌浆速率对千粒重的影响作用更大;CO2处理小麦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62%、29.42%和36.98%,平均增产27.34%,均达极显著水平。本试验中CO2处理使春小麦显著增产主要是由于每穗粒数显著增加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析不同栽培模式下产量形成差异,密、肥合理调控和选择最佳栽培模式提供理论指导,以‘先玉335’和‘金山27’为供试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研究了农户模式(NH)、高产模式(GC)和再高产模式(ZGC)下春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各生育时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NH〉GC〉ZGC,且3种模式间的差异随着生育进程推移而增大;春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则表现为ZGC〉GC〉NH,且在成熟期不同模式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春玉米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表现为NH〉GC〉ZGC,群体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的大小顺序则与之相反。春玉米各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量、转移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总体上表现为NH〉GC〉ZGC。从各器官的转运情况来看,2个品种叶的转移率高于茎鞘和穗部营养体,且以穗部营养体最小;器官物质转运贡献率‘先玉335’表现为茎鞘〉叶片,而‘金山27’则表现为叶片〉茎鞘;穗部营养体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先玉335’大于‘金山27’。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覆膜条件下深翻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以‘伟科702’为供试材料,在覆膜条件下设深翻(FS)和旋耕(FR)2个处理,测定并计算不同处理下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结果表明:吐丝期后,FR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FS,且随生育进程差异增大。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持续时间均表现为FR〉FS,最大速率出现时间为FS〉FR。FR吐丝后的营养器官的转运量、转移效率和对子粒贡献率均显著高于FS,各器官表现为叶〉茎〉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