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3年田间系统调查,介绍了茶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状况,研究了金华地区籽叶两用茶园中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茶假眼小绿叶蝉在籽叶两用茶园中发生的第1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高峰期为9月上旬到10月上旬,很多时候第2高峰不发生。由于栽培模式、生态环境的不同,籽叶两用茶园中的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2.
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头号害虫,其若、成虫主要取食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生产和实践中对危害茶园的茶小绿叶蝉其优势种是小绿叶蝉,还是假眼小绿叶蝉这一问题一直有争议。尽管有多名专家从昆虫形态分类学角度先后指出,危害我国茶区的茶小绿叶蝉优势种应是假眼小绿叶蝉,但在这以后的各种书籍和研究论中,  相似文献   

3.
<正>开春后,春茶进入生长阶段,病虫害的危害也伴之而来,尤以小绿叶蝉和绿盲蝽的危害严重。这两种虫害的危害症状,目前不少地方还误认为是茶的病害所致,以致用杀菌剂防治,而均无效果。因此,必须分清虫害与病害的不同危害特点,抓好春茶期两种主要病害的防治。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是茶树上的一大害虫,该虫在茶园一年中发生有两次高峰:第1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次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多以第1次高峰的虫口数量最多,危害最重,因此,必须抓好春茶生长期尤其是采摘前后的治虫压基数工作,减少对夏秋茶的危害损失。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对汉中市茶园中的茶小绿叶蝉具有高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开展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达到了60%以上;施药后3 d,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有所降低;施药后7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依然具有良好的防效,说明植物源农药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桉油精+茶蝉净复配施药后7 d的防效显著优于单用茶蝉净,说明植物源农药混合施用能达到增效的作用。用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以显著降低茶园的用药次数,是构建茶园绿色防控体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鄂东山区茶小绿叶蝉普遍发生,部分茶区已蔓延成灾,其危害范围有逐年扩宽的趋势,并已延伸到海拔千米以上高山茶园危害。这不仅影响茶叶产量的增长和鲜叶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威胁着茶树的生存,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为此,我们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茶园,每个类型选择四个观察点,进行试验观察,初步摸索出茶小绿叶蝉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发生规律,并施行了一系列防治对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徽州区茶园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国 《茶业通报》2006,28(1):17-18
徽州区茶树害虫种群从少到多,不断演替,危害日趋严重,茶园大面积受害成灾时有发生。1997年和2001年假眼小绿叶蝉、2004年黑刺粉虱大发生;2003年假眼小绿叶蝉、茶叶瘿螨发生严重;1996年茶黑毒蛾、2000年和2001年茶尺蠖的局部暴发,这些害虫的发生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防治问题日益突出。1主要害虫(螨)种类及消长规律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世代多、体型小、吸汁性、趋嫩性的害虫成了茶树害虫的优势种类和种群,叶蝉、粉虱等现已成为我区茶树主要害虫。暴食性害虫如茶黑毒蛾、茶尺蠖等时有发生,亦不容忽视。1.1茶假眼小绿叶蝉我区高山茶园冬季气温较…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6月10~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重庆市茶叶研究所承办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茶园替代农药效果示范现场会"在重庆顺利召开。会上,与会专家和领导对巴斯夫公司的帕力特、杜邦公司的凯恩和江苏安邦的飞电在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上表示了肯定,推荐用于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防治。其中,巴斯夫公司的帕力特是唯一在茶园替代农药中获得农业部登记认可的产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豫南地区茶园小绿叶蝉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茶小绿叶蝉在豫南地区的发生规律及温度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通过茶园悬挂黄板诱捕及室内温度梯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温度在其发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成虫在该地区每年均有2 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 月下旬—8 月上旬和9 月上旬—11 月下旬。室内研究表明,极端温度胁迫下,短期内即可造成茶小绿叶蝉叶蝉成虫大量死亡。因此,适宜茶小绿叶蝉发生温度为16.79~22.78℃,平均温度低于10℃或高于29℃,则虫口数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豫南茶区茶尺蠖、小绿叶蝉重度发生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尺蠖、小绿叶蝉是豫南茶区重要害虫。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 ,茶尺蠖、小绿叶蝉连年大量发生 ,给茶场和茶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 ,我们做了大面积调查和田间试验 ,基本上摸清了两虫的危害因素 ,探索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1 危害因素浅析根据调查分析 ,茶尺蠖、小绿叶蝉近年危害严重的主要因素有 :1 .1 冬季气候偏暖是害虫危害严重的主导因素 本地区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 ,冬季气候寒冷 ,冬季日平均气温为 3.8℃ ,极端最低气温多在 -8~ -1 2℃。茶尺蠖、小绿叶蝉失去正常越冬的适宜气候条件 ,大大降低了害虫越冬基数 ,使翌年“…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李叶云 《茶业通报》2004,26(1):30-30
日照是我国最北的茶叶主产区,茶小绿蝉是我市茶区主要害虫之一。正常年份,每当秋季花生采收前后,茶小绿叶蝉在茶园中将出现一个虫口高峰期。其不仅对茶树安全越冬造成影响,而且对次年春茶产量和品质不利。为加强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筛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于2002年9月选用吡&#183;氯乳油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Emposca(Emposca)vitis Gothe危害重,一年有两次虫口高峰的特点,并根据婺源茶区的生态环境,提出推行以保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利用自然天敌、分批勤采与适时强采茶叶、适度修剪、诱杀及适时限量使用植物源农药——苦参碱等防控假眼小绿叶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近日发布预警信息,要求有关地区抓紧防治高山茶假眼小绿叶蝉。据介绍,福建省高山茶区的茶假眼小绿叶蝉全年为害高峰期一般在7~9月。据大田、安溪、永泰、武夷山、蕉城、尤溪、南靖、福鼎等地高山茶园近期调查,平均虫梢率30.0%、比去年同期多85.2%,平均百叶虫量16.4头、比去年同期少4.1%,大部分高山茶园虫口密度超过防治指标。综合分析,预计今年茶假眼小绿叶蝉在高山茶上偏重发生。各地务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是目前贵州茶区的重要害虫,两种害虫对全省茶产业潜在丰收造成的为害在30%左右,直接经济损数千万元。贵州大部分茶园正广泛使用水溶性农药吡虫啉、啶虫脒等,给茶叶质量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本文立足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害虫绿色防控"为目标,提出了适宜贵州茶园防治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集成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程泽志  邓国云 《贵州茶叶》2005,33(2):14-15,23
对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代表性的荼场的茶因病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道真的茶园病虫害主要有白星病、赤星病、茶假眼小绿叶蝉、茶毛虫等。根据病虫害情况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采取综合防治后茶园效益增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省信阳市农科院近期在信阳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特点及危害损失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通过系统调查研究信阳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并利用网罩法测定了不同虫口密度对茶叶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在信阳地区每年出现2个发生高峰,第1个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第2个出现在9月上中旬。研究人员还建立了假眼小绿叶蝉不同虫口密度与茶叶产量损失的关系式为Y=0.2303X-0.5026和Y=0.2854X-0.8795(Y-产量损失;X-百叶虫数)。  相似文献   

16.
石伟昌 《科学种养》2014,(11):33-34
<正>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贵州省重点产茶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24.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3.4万亩。在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中,假眼小绿叶蝉是黎平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严重、防治较难的害虫之一,如何有效防治该虫成了当地茶业管理部门和茶农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该虫的特征、习性、发生规律等,总结出其科学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一、特征与习性1.个体细小,体带绿色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又名  相似文献   

17.
几种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对主要蜘蛛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俊起  汪钧 《茶业通报》2001,23(4):23-25
茶小绿叶蝉 (EmpoascaflavescensFabricius) ,又名茶浮尘子、小绿浮尘子、叶跳虫 ,属同翅目叶蝉科。国内茶区均有分布 ,寄主除茶树外 ,还有桃、李、油菜、大豆、花生、十字花科蔬菜等。主要以成、若虫刺茶树嫩梢汁液 ,消耗养分和水分 ,为害后茶树节间缩短 ,芽叶萎缩 ,芽尖、叶尖和叶缘变红褐焦枯 ;同时 ,干茶碎片多 ,有异味 ,从而大大影响产量和品质。目前 ,茶小绿叶蝉已成为我省皖南茶区的主要害虫。为了有效的防治茶小绿叶蝉 ,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提高祁红品质 ,以达到规定…  相似文献   

18.
霍山县茶小绿叶蝉重发原因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假眼小绿叶蝉 [Empoascavitis(Gothe) ],1 997年在我县发生是 1 5a来最重年份。 1 998年发生多中等偏重。虫口高峰期出现在 7月下旬至 9月下旬 ,前期以成虫为主 ,后期以若虫为主 ,呈单峰型。百叶虫量最高达 4 50头 ,平均超百头 ,危害秋茶。祁门槠叶种、龙井 4 3、安徽 7号等品种受害严重。年发生面积约达4 50 0hm2 。受害茶芽叶生长停滞 ,萎缩 ,发芽减少 ,质地变脆 ,甚至枯焦 ,严重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1 重发原因1 .1 温湿度适宜 茶假眼小绿叶蝉生长发育最适气温为 1 7~ 2 8℃。冬春气温偏高 ,春季回暖快 ,…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假眼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1998年我们在产茶乡、镇,茶场以及茶叶重点户茶园,应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茶树假眼茶小绿叶蝉有以下优点:1 防治成本低。每hm2用25%扑虱灵防治假眼茶小绿叶蝉药费为8元,人工工资4元,计12元/hm2,而用40%乐果乳剂,需喷药3次,每hm2药费,人工工资合计13.8元/hm2,用扑虱灵比用乐果每hm2可节省成本1.8元,1998年防治面积达2800hm2,共节省防治成本5040元。2 防治效果好。扑虱灵是一种具有较高选择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可使若虫在蜕皮期死亡,…  相似文献   

20.
雷元胜 《茶业通报》2009,(3):122-124
对同一区域内的茶树—板栗、茶树-日本甜柿、茶树-桃树及纯茶园4种类型茶园的蜘蛛种群与小绿叶蝉个体数开展了为期1年的调查,查得4类茶园蜘蛛种数、个体数依次为24种和2182头、24种和2013头、23种和1498头、21种和1250头,小绿叶蝉个体数依次为872头、1216头、690头和1466头。结果表明,间作茶园蜘蛛无论在种类上还是个体数均比纯茶园多,而小绿叶蝉个体数比纯茶园少,说明间作有助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加茶园生态系统异质性,显著地提高了害虫天敌蜘蛛种群和个体数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小绿叶蝉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