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分析1988—2017年四川省油菜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为进一步稳定四川油菜种植面积和优化油菜生产区域布局提供科学参考。对1988—2017年四川省油菜生产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利用区域重心分析法和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区域布局和优势差异进行量化计算。结果表明,1988—2017年四川省油菜播种面积与总产量呈正相关的波动增长趋势,且油菜产量较油菜播种面积增长更快,油菜生产在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分布不均。油菜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对油菜总产量有直接影响。1988—2017年四川省油菜生产重心基本稳定,油菜的主要生产区域由成都平原向川东北迁移,同时向川南地区扩展。结合分析结果,四川省应重视油菜生产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油菜种植规模化,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推广双低、高产、多抗、广适应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产业精准扶贫方法、更好推进四川产业精准扶贫,首次运用多重对应分析法进行了产业精准扶贫关联度分析,发现四川贫困县的地理位置、产业、技术需求环节、技术需求对象之间存在关联。川西、川南的企业对中药材加工技术需求意愿更强,川南、川东的专合组织对经济作物技术需求意愿更强,川西的政府部门对林业、特色水果、畜禽的种植或养殖技术需求意愿更强。提出了产业精准扶贫的任务是"产业定位精确、科技着力精准、技术服务精细",可通过"立足需求、对口支援、项目引导、企业带动"的路径实现,但要处理好生产与市场、政府与市场、创新与服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1999—2018年四川省181个县市(区)的耕地面积为研究对象,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空间分析法,描述了其耕地面积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探索了其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99—2018年间,四川省总耕地面积经历了连续减少、缓慢增加、波动变化、迅速增加和稳定变化5个阶段。整个变化过程中,全省耕地空间上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川西北高原区与成都平原区。其中,川西南山区与川西北高原区耕地面积表现为增加状态,川中丘陵区、成都平原区与盆地周边山区耕地面积表现为减少状态,重心南移现象明显。影响四川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农业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区位3个因素。其中,农业发展基础牢固是川西北高原耕地增加的主要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特征正向驱动盆地周边山区耕地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负向驱动川中丘陵区耕地的变化,而成都平原区与川西南山区耕地变化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负效应与农业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的正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上述结论将为四川省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利用与耕地资源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学武 《茶业通报》2009,(4):164-165
宣城市下辖7个县(市、区)都是我省茶叶传统主产区,山区茶区主要生产内销名优茶,丘陵茶区是我国外销绿茶的重点产区,机采率已达95%以上。2008年我市茶园采摘面积2.11万hm2(其中省属农垦茶场和上海市劳改农场茶园0.35万hm2,已与地方茶业经济融为一体,部分茶园已由地方茶人承包、租赁),产茶2.09万t,产值4.09亿元,出口1.21万t。当前我市茶产业现状可归纳为:  相似文献   

5.
竹山县是湖北省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茶产业是竹山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和精准扶贫第一产业.文章总结了竹山县近年来在茶叶产业规划现状、茶园基地建管、生产车间建设、技术引领、质量控制、品牌打造、产业融合多方面的举措与成效,以期为茶产业系统化建设提供发展措施参考.  相似文献   

6.
柳强 《茶业通报》2011,(2):61-63
2009年,宁国市被农业部列为第一批茶叶标准园(创建)单位,为进一步提高我市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的部署,在我市组织开展标准茶园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猕猴桃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及精细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四川省145个气象站点1981-2010年30a的气象数据,通过分析四川省主要猕猴桃产区县气候特点和影响猕猴桃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选择了年均温、1月均温、7月均温、≥10℃积温、年降水、无霜期、相对湿度、日照作为四川猕猴桃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应用GIS空间插值技术推算出四川无测站区域500m*500m网格点上的气候要素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确定区划指标权重,得到四川猕猴桃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再选择越冬冻害、芽膨大期冻害和日灼三种猕猴桃生长期内主要气象灾害,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进一步对气候适宜区进行细分,以期为四川省猕猴桃产业合理规划布局和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四川省猕猴桃种植的气候适宜区较广,高适宜区面积约3.39×104km2,适宜区面积约8.73×104km2,较适宜区面积约8.46×104km2。初步分析整个四川盆地区均属于高适宜区,但是在加入三种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后,高适宜区进一步缩小到龙门山脉沿线和成都平原区。  相似文献   

8.
茶产业是秦巴山区特色农业产业,也是当地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全面评价秦巴山区茶树种植适宜性是推动秦巴山区茶产业规划布局的重要基础。通过结合茶树生长因子,由气候、土壤、地形三大影响因子中的8项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通过GIS技术对秦巴山区各项因子进行空间分析,最终得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实现对秦巴山区茶树种植的整体评价。结果表明,最适宜种植茶树的区域面积约占参评区域总面积的4.78%,主要分布在宣汉县、万源市、通江县、南江县、城固县、西乡县、云阳县、利州区等,适宜种植区占参评土地面积的13.05%,主要分布在奉节县、丹江口市、青川县、旺苍县等地,适宜区均集中在秦岭以南的区域。秦巴山区的茶树种植适宜区空间分布较为明显,合理规划茶叶种植,避免盲目扩张,以提升秦巴山区茶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四川省各县域单元的乡村性进行客观评价,科学判定四川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强度,明晰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四川省乡村性的时空间特征。基于2000—2016年数据,对四川省181个县域乡村类型进行划分,构建乡村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四川省县域乡村宏观格局相对稳定,呈现出以均衡发展型、农业主导型为主,商贸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为辅的产业总体格局特征,部分类型时空差异显著。(2)四川省县域乡村性以中等和较强为主,乡村性指数均值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县域乡村性呈现显著的地理集聚现象,表现出以成都平原区为中心,向外围由低值向高值逐步增大的“圈层”空间格局。研究结果对建设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推进四川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强 《茶业通报》2014,(2):81-83
正南郑县地处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总面积2823Km2,辖22个镇,393个村、15个社区,总人口56万,其中农业人口44万人。茶叶是南郑县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南郑县委、县政府通过扩基地、壮龙头、抓质量、树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南郑已成为"全国重点产茶县",是陕西省茶叶优势产区之一。1发展现状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全县茶园总面积9646hm2,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大宗淡水鱼养殖和产业空间优化问题,基于标准椭圆模型,以大宗淡水鱼产量最多的草鱼为研究对象,2006—2016年国内31个省级行政区草鱼产业养殖规模为基准,分析草鱼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集聚度、重心、范围、方向)、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国内草鱼产业空间演变呈离散化集聚发展态势。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产量的稳步增加,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鱼养殖扩大,推动了草鱼产业标准椭圆向西、向北偏移。草鱼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呈现分散化集聚,草鱼养殖逐渐由粗放型养殖向精细化养殖方式转变,产业发展在空间上存在由中东部向西、向北传递机制。这主要是草鱼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中西部成本较为低廉和市场扩大效应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陕南茶树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陕南秦巴山区农业气候资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本文根据陕南秦巴山区近30年气候资料,采用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10℃积温、年降水量4个因子作为陕南茶树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陕南秦巴山区茶树气候生态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沿汉江及其支流沿岸海拔950 m以下的浅山丘陵地带,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次适宜区周边海拔1200 m以下浅山区,就各适宜区茶树生长气候条件优劣进行评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疆棉花种植业地理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基地,研究新疆棉花种植业地理集聚特征对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农民增收、促进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88—2016年的新疆棉花生产数据,使用区位商、区位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新疆棉花种植业地理集聚的影响程度,揭示了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经历了持续增长(1988—1999年)、缓慢减少(2000—2004年)以及波动增长(2005—2016年) 3个阶段, 2016年已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5,其专业化集聚水平自1992年起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主导地位日益增强;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区域特征明显,南疆棉区的变化主导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变化;新疆棉花种植业的集聚水平自1988年起呈现出波动中下降后缓慢回升的趋势,其高值集聚区由喀什地区转移至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县、新和县等地,高-低集聚、低-高集聚及低低集聚变化不大;推动新疆棉花种植业地理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生产性土地面积比重、棉花比较收益、机械化水平以及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近30年河南省花生生产区域性变化,揭示花生生产格局演变规律,为花生产业发展提供指导,促进全省花生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利用1990—2018年河南省统计数据,采用生产重心、产地集中度、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河南省花生生产区域变化及影响因素。随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花生生产由最初的集中走向分散,且生产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豫中、豫东等传统花生产区在花生主产地市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而豫南地区在河南省花生生产中重要性越来越大,该地区拥有较高的生产集中度和较强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已成为河南省花生生产优势区域,且优势在逐步增强。科技支撑和政策引导推动了各区域花生的生产,且导致各市发展差异化显著。例如豫南地区优势逐步增强,豫西地区小幅发展,而豫东和豫中的优势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准确掌握建国以来中国小麦生产的总体变动趋势,为产业结构的继续优化和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计算历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产量重心的方法和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49—2005年的资料,分析建国以来全国小麦种植重心、总产量重心以及单产重心的移动轨迹、偏移距离等。【结果】总体上,20世纪70年代以前小麦生产重心向北、东方向偏移比较明显,70年代以后逐渐回移并趋于平稳,说明东西部、南北方的差距经历了先加大后缩小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小麦单产重心偏移变化比较剧烈,总偏移距离最大,种植面积的总偏移距离最小,总产量重心的总偏移距离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建国以来小麦生产重心偏移总体上从剧烈走向平稳,南北方种植面积扩张速度基本平衡,西部扩张速度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地域广阔,受各地州市自然基础、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条件差异的影响,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地区差异较大,就业人口分布也不均衡。本文利用2000-2011年新疆分行业就业人口统计数据、行政区划面积和行政区划图等资料,采用地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结合GIS、Geoda空间分析工具,对新疆第二产业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时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新疆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具有独特的形态分布。2011年新疆第二产业内部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分别呈现出两个独立中心-外围结构、两个“C” 型结构、“一轴两翼”结构、和“一”字型结构;②2011年新疆第二产业内部存在空间集聚现象,行业和地域分布不同。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是采矿业、制造业显著聚集的区域,阿克苏地区是电力行业显著聚集的地区。③2000-2011年期间新疆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比重有较大的差别,采矿业和电力行业对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旨在开展花生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评价,以确定花生种植的气候差异格局及气候适宜性分布区域。从花生生产特性与气候因素的适宜性出发,筛选出包含温度、降雨和日照特征的6个气象评价指标,利用GIS技术及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花生气候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用全国1:100万耕地矢量数据掩模分析,得出中国花生气候适宜性等级的耕地面积排比。结果表明:中国花生气候适宜性等级的耕地面积排比:适宜区>最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区域、四川盆地,占比40.78%;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东北等地区。得出了中国花生种植的气候优势区域并提出重点发展方向,可为种植业结构调整、花生产业布局优化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四川盆周山区发展特色优质猕猴桃的国际市场前景、生产现状、条件优势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发挥品种资源优势,推行规范化的综合配套生产技术;培育龙头企业,创立优势品牌;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麦面积种植结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尺度小麦种植面积格局分析是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该文基于以往8个年份的31个省(市、自治区)小麦种植面积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小麦种植面积空间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特征,以及产量与面积空间分布格局的关系。8个年份小麦种植面积变化趋势线斜率为-0.37,总体呈下降趋势。将小麦种植面积分为中东部小麦集中种植区、北部小麦次种植区和南部小麦次种植区3个区域,8个年份种植面积平均值占比分别为70.09%、13.47%(不包括黑龙江省)和12.61%,呈增加、减少与减少的趋势,变异系数分别为0.06、0.22和0.2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东部区域小麦面积具有更高的种植稳定性且向区域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而北部区域小麦种植面积的减少是造成全国小麦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各省单产与种植面积占比的相关关系在99%水平上达到了显著相关,单产优势也是种植区集中较为重要的原因。中东部区域小麦种植面积的稳定是中国小麦种植面积稳定的保证;虽然北部、南部区域小麦种植面积比例相对较低,但遏制其面积降低的态势,并努力提升该区域的种植面积有利于中国小麦种植面积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