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但河北省目前的农地流转存在着流转程度低、流转范围小、流转方式单一、流转价格偏低、农民不愿意长期流转等问题。制约河北省农地流转的因素主要有地块零碎、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信息不畅、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落后、组织管理不规范等。农地流转的有利因素有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村留守家庭成员老龄化、平原适合规模经营的地理特征等。所以,应当采取完善各项制度、优化农业外部环境、培育农地流转市场等方式,促进河北省农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2.
张志  安强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6):152-157
为解决三权分置下农地经营权流转纠纷问题,运用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法,以河北张北县为例,对364户农户在土地经营权流转前、中、后期3个阶段的法律认知进行实证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土地流转的行为发生前,农户对土地权利的归属以及农地流转政策存在认知盲区;流转中农户维权意识淡薄,合同内容不规范,政府监管不力;流转后农户权利救济的行为方式的选择上以非诉的方式为主。为更好地保护“三权分置”下农地经营权流转中弱势农户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农地流转前应加强宣传,培育流转中介组织;流转过程中要规范合同模式,完善流转程序;流转后需健全纠纷解决机制,提升农民维权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晓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102-107
农地流转是中国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农地流转会受到供给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从耕地经营需求视角分析了农地流转及其政策。研究发现:农地流转是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条件。其中,农地流转费用影响农地经营需求,进而影响农地经营规模、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现代化及城镇化。中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的初期,市场机制不健全,农地流转费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最后,基于农地流转需求视角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农地流转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杨  黄贤金  方鹏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490-490
国家农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使得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发生较大的调整。从而使得农地流转呈现出新的现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阶段所呈现出的新的特征,在对江苏省宝应县2个村庄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农地流转方向模型并与2000年的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农户单位面积农业纯收入对于农地流转方向的影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农地流转方向从流出为主转变为流入为主的新局面,同时人均承包地面积、家庭受教育水平因子的影响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反映出宝应县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宝应县农地市场的发育成熟。通过分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地市场流转的变化情况,以期得到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农地市场响应机理,进而提出一些规范农地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原农区农地流转主要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全面掌握中原农区农地流转状况,通过对村级层面微观案例比较分析,归纳出中原农区农地流转的5种主要模式--农户自发流转模式、基层组织引领模式、龙头企业引领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模式和土地银行模式,并对每种模式中流转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流转的规范和公平性、流转的效益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流转模式,发挥政府部门的规范、引导和监督作用,加强村集体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机构,出台对农地流转的激励措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国家出台了“三权分置”政策来促进土地流转。以永昌县为例,利用计量统计模型研究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区农地流转意愿强,农地流转率达79.61%;(2)户均农地流转规模较小,转出规模小于0.30 hm2的户数占78.14%,转入规模大于0.30 hm2的户数占65.21%;(3)农地流转主体主要为本小组村民和亲戚朋友,流转方式以租赁为主;(4)农地转出转入原因的差异性明显;(5)不同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均有差异,其中承包土地的重要性、家庭人均农业收入、农业政策感知和村集体组织流转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综上,土地流转受国家政策影响明显,还需进一步加强流转力度。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新平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通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云南省新平县农村土地流转现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新平县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多样,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农地流转市场逐渐活跃,但农地流转还需要从转变农民的观念意识、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北京郊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俊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396-399
摘要 本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在北京近郊区、中郊平原农区、远郊山区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调研,实证分析影响北京郊区农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和特征。研究表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地流转中作用显著,不同区县之间差异明显,非农就业率、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与农户农地流转率关系显著。提出了健全农村土地产权体系、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提高农民非农就业率、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农地流转市场化的必然性。提出运用多标志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开展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的比较研究。提出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明晰农地产权关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本研究依据河北省高阳县农户调查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1]。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比重、家庭外出务工人员比重、流转后生活改善预期、土地租金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农地合理、有序、规范流转,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发展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农业。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福建省350份农业保险问卷调查的数据进Logistic回归处理,对影响福建农户农业保险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年收入水平、农业收入的比重、耕地面积、了解农业保险的程度这4个变量对农户农业保险的购买决策有显著影响,种粮是否划算、种养业面临的风险种类、受灾程度等8个变量对农户农业保险的购买决策影响不大。本次调查分析还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家庭总收入高的福建农户往往因为农业收入比重过低而对农业保险需求不高,而农业收入比重高的福建农户往往又因为家庭总收入太低而买不起农业保险。因此,要促进福建农业保险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农户来说,一方面要刺激农户的农业保险需求,另一方面还必须切实提高其购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剧烈转型大背景,力求较准确地研究农地流转.经文献梳理,采用实地调研、经验总结等方法对农地流转进行综合性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地流转规模较小、发展缓慢、收益偏低、多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进而分析可得,农地流转是乡村社会经济转型一部分,诸如农地流转渠道、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农村家庭生活方式变革、城市化下城乡互动、农村市场深化程度等,皆为社会经济转型组成部分,乡村转型整体缓慢导致农地流转缓慢.应从整体视角系统性促进农地流转,不应强推、不必迟滞、可积极有序引导随社会经济转型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13.
张俊  郑鹏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112-117

为促进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联结“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开展农产品营销,以3个全国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对其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开展农产品营销的行动及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得出:合作社的营销行动主要体现在产前进行生产规划和产品质量控制,产中开展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品安全化控制,产后运用各种营销策略促进销售和树立形象等方面;进而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开展农产品营销的原因及其深入营销渠道的有效性和阻力,最后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农民收入影响因素以找寻切实有效的农民增收途径十分必要。本文以新疆为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新疆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较高比重,且其收入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同时,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等对家庭经营收入有较高影响程度,应当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并加大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只有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加以有效落实才能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灾区农民心理对农业重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0):351-353
摘要: 作者根据一年来在地震灾区的农业重建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体会,以及对广大村民认真的分类调查研究,归纳出当前农村尤其是灾区农民的社会心理状态对农业重建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这对于今后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在灾区从事农业重建及农技推广工作的社会机构和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SWOT分析的石城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SWOT分析法对石城县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优劣势及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论述,研究表明,石城县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在生态条件、生产经验、烟叶特色和农工商结合上具有优势,但在地形地貌、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流转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从自身发展条件和宏观发展环境看,机遇大于挑战。为此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建议,主要包括:以烟叶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契机,优化烟叶生产环境,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鼓励耕地流转,推进烟叶规模化经营;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提升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水平;推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农工商合作,突出特色优质烟叶生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城中村”越来越多,“城中村”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也日显突出。完善城中村失地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应逐步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政府部门应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一个类似于农村合作医疗模式的商业保险体系,既可以弥补目前社会保障的不足,也可以增强城中村改造资金的运用,实现改造资金的自我增值。  相似文献   

18.
1840年以前的清代是农业发展的繁荣鼎盛时期,关中农学家杨屾是蚕桑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对关中农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但其农桑并存的观点并未持续发展.以杨屾的农桑俱全的种植思想为切入点,总结了这一时期陕西关中主要副业发展的特点,即由蚕桑业发展为植棉业.试图分别从棉与桑发展的条件着手,用多个角度全面的分析清代棉桑关系变更的原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杨屾农桑观点在当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可行性,后未发展下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区域,同时也是农民生活的场所和生产的基地.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以黔江区石会镇为例,通过景观生态学理论和Mapgis空间分析技术,对2009年该镇的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的原则,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的模式,为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提供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上海都市现代农产品市场渠道拓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拓展适合上海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的方法,从农产品运销组织、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物流龙头企业、物流运输等角度,对上海现代农产品市场物流组织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整理。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指出上海农产品市场物流存在着营销企业规模小、缺乏规范运作能力,缺少第三方大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冷链、保鲜技术相对滞后,组织化水平较低、缺少农民专业营销合作组织等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合理发展新型农产品物流业态、发展专业农协组织物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扶持农产品物流运输业、加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的拓展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的综合对策,供政府和农业流通企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