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辽春19"春小麦品种为试材,采取小区对比与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播期、施肥以及耕层土壤盐碱含量对春小麦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处理从播种到出苗的天数以及生育期天数逐渐缩短,C2单产426.9 kg/667 m2,比C1、C3、C4、C5增产了2.3%、1.4%、13.2%、27.9%。②在施肥量相同的前提下,E1处理的单位面积收获穗数、每穗小穗数、粒数均高于其它处理,其单产为405.4 kg/667 m2,比E2、E3、E4、CK增产了9.6%、7.9%和3.7%、35.7%。③春小麦遭受盐碱危害,因生长发育受抑制而严重减产,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单位面积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前茬冬小麦栽培措施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前茬冬小麦施氮和种植方式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进行裂区试验。冬小麦施氮112.5 kg/hm2(N1)和225.0 kg/hm2(N2)为主处理,冬小麦等行距(U)改为夏玉米等行距(UR),20+40沟播(F)改为垄作(BP)的种植方式为副处理。结果表明,与UR和N1相比,BP和N2提高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及干物质重(DM),且减缓LAI、CCI和Pn后期降低幅度。冬小麦季,与U相比,F种植方式增产3.1%、穗数提高6.9%、穗粒数提高2.4%。与N1相比,N2处理增产5.0%、穗数提高13.8%、穗粒数提高4.9%;夏玉米季,与UR比,夏玉米BP种植方式增产7.1%、穗粒数提高2.4%、收获指数提高5.9%。与N1相比,N2处理增产13.0%、穗粒数提高9.2%、收获指数提高11.9%。在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冬小麦季施氮225.0 kg/hm2的条件下,氮肥后效明显,结合沟播冬小麦收获后在垄上直播夏玉米的种植方式是一种全程简化、高效、丰产的栽培措施,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免耕抛秧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仲平 《耕作与栽培》2007,(4):27-28,51
通过试验表明免耕抛秧晚稻(品种:岳优华4)施N量以11.5kg/667m2比较适宜,其群体结构、综合指标比较理想,单产居首位。比施8.5kg/667m2处理增产达8.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多施1.5kg氮素的处理增产4.71%。够苗期和峰苗期的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穗粒结构的影响,在施氮8.5~11.5kg时,其有效穗数、成穗率和穗实粒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达13kg时,其有效穗数、成穗率和穗实粒数反而下降。结实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杨贵成 《耕作与栽培》2010,(3):37-38,33
通过稳产高产小麦品种连麦2号的试验,小面积、大面积高产栽培示范的技术分析,提出了技术特点和栽培要点,指出产量550~600kg/667m2的穗粒结构为40~45万穗/667m2,穗粒数35~40粒/穗,千粒重38~42g;基本苗15~20万/667m2,越冬前茎蘖数70~80万/667m2,返青期茎蘖数90~100万/667m2;最佳播期10月1~10日,播量8~10kg/667m2;肥水运筹,全生育期总施N量20~25kg/667m2,P2O5kg/667m2,K2Okg/667m2。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一三○团共种植小麦0.24万hm2,平均单产389 kg/667 m^2,收获穗数38.5万穗/667 m^2,穗粒数27.5粒,千粒重36.74 g,单穗重1.01 g,单产较2009年减少7 kg/667 m^2。其中产量在600 kg/667 m^2以上有2户,6.87 hm^2;550-600 kg/667 m2以上的面  相似文献   

6.
新型斐特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各试验处理的产量差异较大。(1)浇水条件下施25kg/667m2生物肥+2/3传统施肥的产量最高,为345.3kg/667m2,较对照增产6.5%,达显著水平,其成产三因素较为协调。(2)不浇水条件下施25kg/667m2生物肥+2/3传统施肥的产量最高,为338.5kg/667m2,较对照增产5.9%,达显著水平,其穗数为45.4万/667m2,穗粒数为24.9个/穗,千粒重较大,为36.9g,成产结构较为协调。(3)浇水处理的株高、穗长和小穗数明显高于不浇水处理,不孕小穗数差异不明显。处理W6和W5,5和6的株高、不孕小穗数较其它处理低,小穗数个数较其它处理高,穗长差异不明显。浇水处理利于冬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适宜山区耐瘠薄、大穗、产量高、抗性好的优质硬粒型(半硬粒)玉米品种,特筛选6个品种(组合)与当地主推品种遵玉三号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R165平均单产665.5kg/667m2,比对照增产32.3%,产量最高;正大619平均单产657.7kg/667m2,比对照增产30.8%,产量位居第2;R605平均单产650kg/667m2,比对照增产29.2%,产量位居第3;黔单16、L2032:平均单产595.8kg/667m2,比对照增产18.4%,产量并列第4;对照遵玉3号平均单产503kg/667m2,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水稻沼液不同时间浸种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用沼液不同时间浸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C产量最高,单产达566·7kg/667m2,产量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80kg,增幅14·1%;处理B单产536·7kg/667m2,产量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50kg,增幅9·3%;处理D单产516·7kg/667m2,产量居第3位,比对照增产30kg,增幅5·8%;处理A单产达503·3kg/667m2,产量居第4位,比对照增产16·6kg,增幅3·3%。由此可看出,对于中晚熟水稻,用沼液最佳浸种时间为36h。  相似文献   

9.
于2009年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两系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3218水气平衡栽培示范。结果表明:示范区平均株高119.9 m、穗长27.3 cm、有效穗数16.64万穗/667 m2、成穗率74.36%、穗实粒159粒、结实率80.85%、千粒重27.4 g、单产715.05 kg/667 m2,与对照区相比,除株高、穗长和穗实粒数相差不大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区,其中以单位面积产量增幅最大,达28.91%;成穗率次之,达18.22%;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再次之,达12.74%;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幅则分别达9.85%和9.16%。同时还介绍了Y两优3218的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水气平衡栽培技术,并对其在当地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肥运筹对薏苡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薏苡高产栽培技术,以"兴仁白壳"薏苡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施氮(纯氮)水平,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薏苡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使薏苡的抽穗、开花和成熟期延迟,株高、茎粗均有所增加,但是过量施氮肥不利于植株健壮;N0~N4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折合单产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7~3.8万个/667m2、100.5~126.8粒、78.98~100.31g、168.60~332.76kg/667m2,N2处理的千粒重和折合单产最高,与N0相比均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研究表明当施氮量为15kg/667m2(N2)时,有利于薏苡千粒重、群体产量和结实率的增加,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薏苡增产。  相似文献   

11.
毛朝军 《中国种业》2011,(Z1):79-80
根据小麦单产700kg产量指标,要求产量三要素每667m2穗数50万~55万、穗粒数35~38粒、千粒重45g左右。本文对土壤、品种、播前等条件作了具体要求并介绍了小麦播种,冬前、春季及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独山县直播稻适宜的播期,开展了4个不同播期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在4月5日、4月15日,水稻穗实粒数、结实率高于在4月25日、5月5日播种,其单产较高,分别为773.8kg/667m2、760.1kg/667m2,并显著高于在4月25日、5月5日播种。在大田生产中,独山县最佳播种期为4月上旬末至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久佳复合微生物肥料施用量与水稻产量和性状的关系,以杂交水稻品种宜香优2886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移栽、直播)和久佳复合微生物肥料不同施用量对产量和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久佳复合微生物肥料比不施的处理增产4.0%~9.64%。移栽方式施用久佳复合微生物肥料3kg/667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606.97kg/667m2,比移栽方式施用久佳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处理增产2.25%~4.6%,比移栽方式不施久佳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增产9.64%。移栽方式施用久佳复合微生物肥料3kg/667m2处理的性状较好,每穗总粒数162.27粒、每穗实粒数143.31粒、结实率88.32%,分别比移栽方式不施久佳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处理增加2.56粒、8.49粒和3.9个百分点。久佳复合微生物肥料对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期对水稻机插秧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独山县机插水稻的适宜播期,开展3个不同播期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在4月8日、4月18日,水稻的穗实粒数、结实率高于4月28日播种,其单产较高,分别为662.4kg/667m2、657.1kg/667m2,并显著高于在4月28日播种,对于独山县机插秧来说,在4月28日播种仍然可以实现较高产量。在大田生产中,独山县最佳播种期为4月上旬至4月下旬。  相似文献   

15.
喻本雨  张力  王成伟 《种子》2013,32(1):102-104
卓玉818(高登818)是贵州卓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育自交系H 511与自交系JM-2组配的优质高产、大穗型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07~2008年度进入贵州省玉米区试,并完成生产试验;在区试中平均单产624.4 kg/667 m2,比对照遵玉3号增产9.56%,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621.6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1.78%。株高257 cm,穗位高104 cm,成株叶片数23~26片。果穗长筒型,穗长21.6 cm,穗粗5.8 cm,穗行数17.3行,行粒数36.7粒,穗轴红色。出苗至成熟124 d,比对照长1 d,中抗大斑、纹枯和茎腐病,感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抗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淮北地区晚播麦的生育特性研究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类型品种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播期处理,研究了江苏淮北地区小麦播期推迟对冬前麦苗素质、全生育期及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均出现了全生育期缩短,生育进程推迟,穗分化时间缩短的趋势.晚播麦产量构成表现为亩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最终产量下降,其中每穗粒数的减少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通过选用穗粒中间型品种,提高播种质量,注重返青期及剑叶露尖期的田间管理,晚播麦仍可获得380kg/667m2左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7274 A与恢复系6215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原名油YL 050),于2007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贵州省区试中最高产量达244 kg/667 m2,平均单产186.47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3.83%(极显著),分别居2006年B组第1位和2007年A组第1位,两年16点次试验,13点增产,3点减产,增产8%以上点次达75%,平均单产油量84.64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6.7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85.8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5.84%,居A组第1位。全生育期平均221.0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1.5 d。植株中等偏高,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区试平均),单株有效角400.02个,角粒数20.8粒,千粒重3.56 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较耐菌核病。含油率45.39%,芥酸平均0.2%,硫甘含量18.04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1.11%。  相似文献   

18.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陕麦139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本试验采用5×5的播期播量设计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陕麦139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中旬播种,播种量8~9 kg/667 m2时,陕麦139产量可以达到500kg/667 m2。播期播量对陕麦139成穗数的影响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  相似文献   

19.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小麦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证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每667m2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800倍液,于小麦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各喷一次,增加了小麦每667m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每667m2平均增产33.3kg。  相似文献   

20.
播期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及子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明确不同播期播量处理对两种穗型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以大穗型品种山农23号和多穗型品种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群体动态、花后叶面积指数、子粒灌浆进程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月10日播期处理有利于两个品种小麦群体的构建,延迟播期后,即使增大播量也不能获得高产。山农23号在延迟播期后,有效叶面积减少,子粒灌浆速率减慢,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降低,差异显著,加大播量后,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济麦22延迟播期后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下降,加大播量后,单位面积穗数不升反降,花后叶片衰老加剧。本试验条件下,两个品种的最适播期均为10月10日,山农23号的适宜播量为180kg/hm 2,济麦22的适宜播量为105kg/hm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