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增长的新病害,其发展速度和危害程度超出了一般性病害,并且迅速成为世界性的大豆病害。在我国各大豆产区也均有发生,以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发病最为严重,发病率可达到60%~100%,造成减产甚至绝产,一旦发病,药剂防治效果甚微。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2.
王江  侯帅 《中国种业》2011,(Z2):66-68
大豆是黑龙江省主要栽培作物,栽培面积大约446.67万hm2,重迎茬面积30%~50%,病虫害比较严重,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所以,及时科学诊断和防治大豆主要病虫害,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确保大豆栽培丰产丰收有着重要意义。1大豆主要病害1.1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病害,比其他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大,一般造成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达50%~90%,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3.
高抗孢囊线虫大豆品系84-5l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为害大豆的主要地下病害,而且为害逐年加重,轻者减产20%~50%,严重的基本绝产。目前尚无理想的药剂进行防治。84-51是青岛市植保站、农科所和五四农场联合培育。1992~1994年山东省莱西市引进抗孢囊...  相似文献   

4.
于颦  姜海澄 《作物杂志》2004,20(4):33-34
近年来,影响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是重迎茬。据不完全统计,重茬面积占75%,迎茬面积占15%。由于重茬年限加长,除草剂的单一使用,杂草产生抗药性,或配方不当等原因,导致大豆田杂草群落演变,恶性杂草大面积滋生漫延,造成减产15%~30%,重则绝产。杂草的防除已成为大豆种植成败的关键性问题,探讨重茬大豆田杂草防除技术已成为当前大豆生产中面临的一大课题。重茬大豆田的杂草群落,主要是剌儿菜、苣荬菜、兰花菜(鸭趾草)、鼬辨花、问荆、苍耳、繁缕、野西瓜苗、蒿子、稗草等。目前生产上危害最重的是3菜。防治时针对每一个优势种群,采取不同的药剂配方,针对实际情况,如杂草大小、温度、湿度、风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一种耐涝性较差的作物,涝害会引起大豆产量下降,甚至绝产,而大豆耐涝的遗传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关联分析,筛选出3个大豆响应耐涝的MAPK信号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Glyma.05G124000在4个时间点的表达量变化最为明显,对其进行RT-qPCR分析,验证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进而对Glyma.05G124000的理化性质和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发现组成该蛋白的氨基酸中亮氨酸(Leu)所占的比例最高,该蛋白内部含有多个LRR保守结构域,蛋白的三级结构展示了LRR保守结构域中所有Leu的位置。本研究筛选到的3个基因都参与编码FLS2蛋白,信号肽预测结果发现Glyma.05G124000含有信号肽,根据MAPK信号通路图,我们推测涝害胁迫引发了植物类似于病原菌侵染的基本防御反应,传递信号通过FLS2蛋白进一步激活了MAPK信号通路来抵御涝害胁迫。本研究为探索大豆的耐涝机制,提高涝害条件下大豆的产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常年种面积在200万hm2以上,由于大豆种植面积较大,大豆田缺苗较为严重,给大豆的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笔者对黑龙江省大豆田缺苗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4年牡丹江市大豆播种面积18.9万hm2,占粮豆播种面积的55.6%。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豆生长期各种病虫害相继发生,特别是生长中后期发生的大豆蚜虫和细菌性斑点病发生面广、受灾面积大、危害严重,是多年来未见的。全市有11.47万hm2大豆受灾,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0.7%,其中减产30%以上的成灾面积有7.3万hm2,绝产面积达到0.71万hm2;大豆平均减产20%~30%,给农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左右。1病虫害发生特点2004年大豆蚜虫发生时期早于常年,6月10日田间出现蚜虫,但前期田间蚜虫量不大,呈点片发生。进入8月以后由于气温较高、天气晴好,大豆蚜虫普遍发生,且蚜虫量增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豆油分含量低是造成商品大豆市场上竞争力弱的主要原因,据研究表明,我国大豆主产区东北生产的大豆含油率平均为20%,较进口大豆含油量低1~2个百分点.提高国产大豆含油量一是选育高油大豆新品种,二是研究并制定高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夏大豆生产中,常常由于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管理不科学等原因,造成植株矮缩、叶片黄化,严重影响到大豆产量,给广大农户造成巨大损失。下面就夏大豆矮缩、黄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供大家参考。一、由大豆胞囊线虫病为害造成1.发病症状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植株根部。发病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矮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大豆病毒病大豆病毒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病株矮化、花叶、结荚少、子粒变褐,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防治措施:(1)做好种子检疫工作,严禁将带毒种子调入无病区;(2)选用抗病品种如皖豆16号、合豆1号、中豆20等;(3)及时有效防治蚜虫;二、大豆孢囊线虫病孢囊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俗称"烧地火"。大豆受害后,结荚少,豆粒不饱满,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失收。防治措施:(1)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连续轮作3-5年有较好的防病效果,水、旱轮作效果更好;(2)选用抗,耐病品种如皖豆16号、鲁豆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