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玉米种质资源扩增、外来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指出玉米种质资源狭窄的危害及扩增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NET技术的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加强种质资源规范化管理,促进资源信息交流,提高资源共享水平,笔者应用.NET技术为开发平台,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采用Web流行的Browser/Server模式,建立茶树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以及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的动态管理,实现中国茶树种质资源身份信息、保存信息、鉴定评价数据、图像信息的全面网络化共享,使现有资源在农业科研、生产上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现状与利用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状况,对搜集到的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鉴定、品质分析、抗性鉴定和配合力测定,初步了解贵州玉米地方品种的特点并作出评价.通过综合鉴定,筛选出一批具有不同特点的优异种质,编入中国玉米品种志、国家玉米种质资源目录和优异种质资源目录,并对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利用潜力与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甘肃玉米种质资源创新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证有关文献,对甘肃玉米种质资源储备不足、种质创新缺乏动力,制约玉米产业的发展,以及对当前种质创新技术、机制及法规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进行分析,并对种质资源创新方法、提高甘肃省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投入效率和对创新种质的有效保护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抗病育种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害发生现状及发生原因的分析,认为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遗传基础狭窄、品种单一化,抗病育种目标单一、缺少多抗性品种,耕作栽培制度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是导致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玉米抗病育种策略,即坚持以培育兼抗、多抗玉米品种为目标,加强玉米种质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多种途径丰富玉米抗病种质资源;同时注重玉米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6.
玉米商业育种自交系选育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  郑旭青 《中国种业》2005,(10):23-24
拥有一定数量的种质资源,是玉米商业育种的基础.要育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良品种,不仅在于拥有种质资源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掌握具有目标性状、遗传传递力强的优良种质.商业育种的任务不是对浩瀚的种质资源进行整理、鉴定,而是要对所有资源进一步创新、提高、利用.  相似文献   

7.
玉米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2004年收集、整理的4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玉米种质资源中地方品种的粗脂肪、粗淀粉性状和自交系粗蛋白、赖氨酸性状具有更大的遗传多样性。通过鉴定,筛选出一批品质性状优异的玉米种质资源.并对现行玉米种质资源品质的评价标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10年中国玉米单产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种质资源狭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引进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是拓宽温带玉米种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引进到温带以后会出现成熟期延迟、营养生长优于生殖生长等现象。针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这些特点,诱变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对目前经常应用的几种诱变方法在改良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对将来大规模地运用诱变方法改良外来种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种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系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早熟优良玉米种质资源匮乏,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黑龙江省玉米杂交种利用现状及主要种质基础,对于指导黑龙江省玉米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根据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的有关统计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十五”、“十一五”期间每年种植面积在超过3.33万hm。的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和血缘,研究了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种质资源和杂种优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