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甜玉1号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TF02为父本、TF01为母本杂交培育而成的鲜食型甜玉米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对该品种在海南三亚的冬季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利用该技术冬繁石甜玉1号可以解决其本地及甘肃制种花期不调的问题,保证种子数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2.
《种子世界》2017,(8):59-60
正审定编号:国审玉2016015品种名称:石甜玉1号申请者: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种者: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TF01×TF02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6d,比中农大甜413晚1d。幼苗叶鞘绿色。株型松散,株高243.5cm,穗位高90.7cm。绿色花丝,果穗筒型,穗长20.9cm,穗粗4.8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鲜籽粒)36.7g。产量表现:2014~2015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  相似文献   

3.
绿色超人以母本8611bt、父本1141bt经过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玉2011001。该品种属于中熟超甜鲜食玉米类型,两年区试平均鲜穗产量1.42万kg/hm~2,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12.2%。2010年浙江省甜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产量1.52万kg/hm~2,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9.6%。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食玉米需求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对鲜食玉米的产量、抗病性、食用口味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育丰产性、抗病性、食用口感、综合农艺性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8,(12)
石甜玉1号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最新选育的超甜型玉米,于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石甜玉1号的特性及其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皖甜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皖甜系1号”做母本,外引系“超甜776”为父本育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甜1号平均鲜穗产量11992.5kg/hm2,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10.3%。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子粒黄色,后期保甜度好,可溶性糖含量达22.4%,且果皮较薄,适口性好,品质较优。该品种适宜在国家东南玉米区种植,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德超甜2号是云南省德宏州农科所黄必华研究员主持选育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是以自选自交系德甜36为母本、自选自交系德甜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超甜玉米单交种.2007年2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王爱文 《中国种业》2021,(11):129-130
卡甜316是由张掖市优立盛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青岛申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以自交系YL36为母本、自交系YL18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该品种中熟、超甜、黄白双色、优质丰产、耐肥力、增产潜力大,于202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甘肃省鲜食玉米类型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食玉米需求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对鲜食玉米的产量、抗病性、食用口味品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育丰产性、抗病性、食用口感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超甜玉米品种已成为鲜食玉米育种的研究方向。中甜30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常规系谱法选育,以母本华99-1和父本华5-2经过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  相似文献   

9.
甜玉米新品种吉甜9号是吉林农业大学以自选系吉529为母本.吉326为父本杂交组配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该杂交组合于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特用玉米区域试验,其产量、品质、抗病虫性及适应性均表现优异.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吉甜9号.  相似文献   

10.
晋超甜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06年以TY32-111为母本、以TY37/7710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同时分析2009—2010年的生产试验、田间鉴定、抗病鉴定、品质评定。结果发现,该品种生育期较短、抗逆性好、品质优良、稳产高效,适宜在我国玉米种植区种植,且可以单种或复(套)种,春、夏、冬皆可播种,是目前鲜食玉米青穗直接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的理想品种,种植密度为45 000~48 00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