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彬 《种子世界》2005,(1):44-45
肃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光照资源丰富,具备良种生产必需的自然条件,已成为全国重点玉米制种基地。本公司本着提高产量、农民增收、稳定基地为出发点,年玉米制种面积2000hm^2,平均产量达6750kg/hm^2以上。现将玉米制种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省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的生产优势和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存在的种子基地质量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育种行业生产秩序不规范、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力度不够、种业监管服务力量较弱等突出问题。因此,提出了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推进制种基地建设进程、加大科技人才储备和科研力度、加快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建设、强化种业监管服务体系建设5 方面发展对策,为推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种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1甘州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甘肃张掖市甘州区的玉米制种产业,经过10年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公司+基地(村委会或合作组织)+农户联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3万hm2以上的基地,年产2.2亿kg种子,占全省总量的1/3以上,占到全国总量的1/10以上的比例,使甘州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7亿多元的年收益,15  相似文献   

4.
六十六团良繁场是农四师玉米制种繁育基地,制种玉米单产可达500kg/667m2,其中高产条田单产突破600kg/667m2,现将其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选地选择中高肥力田块是制种玉米获得高产的基础,制种田应选择地势较高且平坦、排灌方便、肥力较好的地块。  相似文献   

5.
石金龙 《种子科技》2010,28(5):12-13
张掖市甘州区的玉米制种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公司+基地(村委会或合作组织)+农户"联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45万亩以上的基地,年产2.2亿公斤以上的种子,占全省总量的1/3以上、占全国总量的1/10以上的比例,使甘州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7亿多元的年收益,15万农民制种大军,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制种的2 800元以上,3 000多制种企业员工,使玉米制种成为甘州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摇钱树",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6.
李江 《种子科技》2004,22(4):201-201
目前制种仍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玉米制种质量是制种工作的重点.多年的实践证明,加强制种基地建设,组成公司、基地利益共同体是巩固和发展基地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种子企业抓住全国玉米制种产业西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逐年扩大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制种企业、面积和品种的逐年增加,影响玉米制种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也凸显出来,使许多种子企业和制  相似文献   

8.
费县是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县,山东省玉米制种样板县和“三0”工程试点县。费县种子公司有10多年的杂交玉米制种经验,在多年的制种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夏播创优质高产的综合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作为全国最具优势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制种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产业,还有着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作用.因此,借助“张掖玉米种子”荣获全国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有力契机,转观念、明思路、抓关键、促发展,可起到打造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的作用.近年来,甘州区制种产业以科技为先导,以品种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种子生产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发展壮大制种产业的过程中采取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种社会化服务,形成了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及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特别是张掖市委、市政府将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作为“十大工程”之一,使玉米制种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0.
由于西安市玉米制种均委托甘肃、新疆、榆林等地开展异地制种,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制种面积达到70%左右.近日,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武威市、张掖市的制种情况进行调研,为本市制种企业在异地开展制种提出对策及意见,确保杂交玉米种子源头质量安全,为西安市粮食作物安全生产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