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西平原1961—2012年日照时数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能更好地适用聊城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有针对性的指导的农业生产,发挥聊城农业大市的优势,对聊城近52年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等方法,依托GIS技术明晰了鲁西平原地区52年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聊城市辖区内8个县(市、区)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2年逐日日照时数为基础,构建鲁西地区逐月、季度、年度的平均日照时数系列数据集。采用气候倾向率、农业气象学的方法和GIS技术,对鲁西平原地区日照的月、季和年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鲁西平原地区年际日照时数和四季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各月的日照时数仅4月略有增加,其余月份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各县(市、区)中主要以位于中部的聊城城区为中心的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最为明显、位于东部的茌平、西部的冠县和东北部高唐县减少次之,而西北部的临清和西南部的莘县减幅最小。全年月平均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5月,最少的是12月;四季中均以东北部的高唐最多,向西南方向逐渐减少,春、夏、秋三季是西南部的莘县最少;冬季则是位于南部偏西的阳谷县最少;年平均日照时数以高唐最多,莘县最少。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建设生态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春季低温指数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近44年来黑龙江省春季低温指数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1971—2014年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春季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结合低温指数模型,通过线性回归和EOF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春季低温指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春季低温指数呈减少趋势,1980s升温以来,低温指数明显减少;2010s极端气温的升高,低温指数明显增加。春季低温指数第1特征向量呈现一致的正变化,东南部等值线密集,由于热量条件变化多,低温指数变化较快;第2特征向量南部和西部地区为负值,其他地区为正值,时间系数正值(负值)的年份里,特征向量正值的区域低温指数增加(减少),特征向量负值的区域低温指数减少(增加)。各站点春季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1970s以来各年代呈升高的趋势,2010s有所下降且年际波动加大,春季低温指数相反。低温指数是气温的一种表现形式。春季低温指数与气温、玉米和水稻单产负相关,春季气温升高1 ℃,低温指数减少3.0 d;低温指数增加1 d,玉米和水稻产量分别下降2.67%和2.54%,极端低温事件发生将会造成减产幅度加大。[结论]研究结果不仅可为区域尺度内研究低温冷害提供基础方法,而且对进一步科学制定农作物品种布局及农作物种植北界北移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东方百合不同培养方式鳞茎淀粉粒亚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东方百合鳞茎发育的机理问题,以东方百合‘索蚌’为试材,进行了不同培养方式下鳞茎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及淀粉粒亚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商品鳞茎淀粉粒数量明显比扦插鳞茎、试管鳞茎多,含水量比扦插鳞茎、试管鳞茎少,这与淀粉含量测定结果一致;商品鳞茎蛋白质含量最低、试管鳞茎最高;商品鳞茎基部、中部、上部都有大小淀粉粒并存,扦插鳞茎及试管鳞茎淀粉颗粒大小较一致,差异不明显;无论是商品鳞茎、扦插鳞茎还是试管鳞茎,基部淀粉粒数量都明显比中部和上部多。  相似文献   

4.
生长素对烟株中钾的分配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86Rb标记示踪原子法研究烤烟使用生长素后,烟株中钾素再循环再分配的情况.研究发现,涂抹生长素处理后能增加86Rb在木质部中的运输量,并能有效地降低86Rb经韧皮部下运的量,更有利于钾在烟叶中的积累.生长素处理后叶片中86Rb的分配比例提高,而茎和根的分配比例降低.打顶使86Rb在茎和根中的分配比例上升,叶片中的分配比例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碱性磷酸酶活性(ALP)对鸭胚胎钙代谢的影响,分别测定了自然孵化(对照组)和换壳培养(试验组)至14d、16d、18d、20d、22d、24d、26d、28d鸭胚胎腿骨和血浆中的ALP活性和腿骨中ALP比活性。鸭胚胎腿骨和血浆中ALP活性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迅速上升(P<0.01),同一日龄的ALP活性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腿骨中ALP比活性的变化与ALP活性相似,第22d以后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骨组织和血浆中ALP活性以及腿骨组织中ALP比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鸭胚胎发育过程中钙的代谢情况;鸭胚胎体外培养缺钙现象主要发生在胚胎培养的后期  相似文献   

6.
摘 要:为了研究芥蓝生长与贵州气候资源相适宜的情况,基于1981-2010年贵州省8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数据,结合芥蓝的生物特性,根据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气温、降水以及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芥蓝生长的逐侯气候适宜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州芥蓝生长气温较适宜、适宜和最适宜期集中于3月第1侯到11月第5侯,而最适宜气温期集中在4月第4侯到10月第3侯;降水较适宜、适宜和最适宜期是3月第5侯到5月第5侯、7月第3侯到11月第4侯,但降水最适宜时期较短,只有10月第3侯和第6侯。气温为主导因子时,降水对芥蓝的气候适宜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贵州各地芥蓝生长的最适宜气候期是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并且秋季气候条件优于春季,可满足2~4季芥蓝露地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unpacks the nature of the processes shaping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Turkey using an econometric modelling strategy. Existing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focussed on regions in economically advanced and technologically innovative economies. As a consequence, the broader picture of the dynamic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origins and the overall change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has remained elusive and less clear. In this study, a set of econometric models is developed to explore the validity of a range of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in explaining the trajectories of regional economic change in Turkey between 2004 and 2008. Growth is calibrated in terms of employment and changing rates of unemployment in the chosen time period in the 81 provinces of Turke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explain that implications of the current loc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ies are a “Curate's Egg”—good in parts—because these theories are only partially relevant in the Turkish context.  相似文献   

8.
何静  马青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4):114-118
为突出食品供需网(FSDN)理念在可追溯体系构建上的优势,论文构建了食品供应链的Nash博弈均衡模型与食品供需网的Pareto博弈均衡模型,分析2种情况下企业构建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投入水平。结果发现在食品供应链中,企业在政策、法规等强制约束下会对可追溯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投入,但是投入水平较低。在食品供需网中,由Pareto均衡模型得出,企业对可追溯体系构建的投入高于Nash均衡水平。因此,食品供需网的构建可提高企业可追溯体系构建的投入水平,促使企业主动参与可追溯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相似文献   

9.
Summary Two characters, previously shown to influence the rate of seedling growth in tall fescue, were studied in detail in three distinct populations as part of a programme to improve seedling vigour in the species. The effect of seed weight was found to be confined to the very early stages of growth and was apparent in seedling dry matter yield but not in tiller number. The development of a tiller in the axil of the coleoptile, which vari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populations, had a far greater and more permanent effect both in terms of dry matter yield and tiller number. The increase in tiller number attributable to the coleoptile tiller and its derivatives increased geometrically in step with the total tiller number, so that the intitial difference of 28% in the first harvest remained practically unchanged in the subsequent three harvests. Similarly, the percentage difference in dry matter yield between plants with and without a coleoptile tiller remained more or less constant at about 22% from the second harvest onward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 coleoptile tiller may prove to be a useful selection criterion in the breeding of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变动情况,并为优化池塘养殖模式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在海水池塘“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期间,定期进行采样检测,分析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及其与营养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数高于自然海域,池塘浮游植物细胞密度除养殖初期部分稍低外,养殖中后期均高于自然海域。养殖初期池塘水体浮游植物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优势种,中期以锥状斯克里普藻(Scippsiella trochoidea)为绝对优势种,后期以中肋骨条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锥状斯克里普藻为主要种。池塘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波动明显大于自然海域。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呈现由硅藻占优势向甲藻占优势演替的趋势,而自然海域均以硅藻占绝对优势。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与活性磷酸盐含量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侵入甘薯部位以及在植株内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侵入甘薯部位以及在甘薯植株内的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自甘薯秧苗的基部侵入,逐步向上迁移危害。在移栽后4周,线虫仅在地下茎下部3 cm部分危害;移栽后8周,线虫扩展到地下茎接近地面部位;移栽后10周,线虫扩展到地上茎部分;移栽后12周,线虫已转移到新结甘薯块根上危害;但未发现线虫侵入甘薯须根。在装有500 g沙壤土的塑料管中移栽甘薯秧苗,在接种量为每克土壤含1~2头线虫时,24 d后秧苗的发病率为40%,发病指数低于10,60 d后发病率达到100%,病指为20~24,120 d后的病指为52~60;在接种量为每克土壤含16~64头线虫时,24 d后秧苗的发病率为60%~80%,发病指数为20,60 d后发病率为100%,发病指数为40~48,120 d后的发病指数达60~100;在接种量为128~256头/克土时,24 d后的秧苗发病率已达100%,发病指数为20,96 d后其病指高达100。线虫在甘薯内的数量随接种时间的延长呈指数增长趋势。在低剂量接种处理,每克土壤含1~2头线虫时,线虫在移栽60 d以前,秧苗内线虫数量较少,单茎数量在49~56头之间,而此时高剂量接种处理线虫数量已达200头以上。在植株生长后期,其茎内的线虫数量又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南疆海岛棉和陆地棉棉铃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娟  范君华  刘明  张建华 《棉花学报》2010,22(5):460-465
在大田条件下,以南疆主栽海岛棉和陆地棉为材料,研究棉铃发育过程中棉铃各部位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岛棉铃壳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极显著高于陆地棉,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低于陆地棉。海岛棉铃壳、种子、纤维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明显高于陆地棉,且纤维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也高于陆地棉,铃壳中丙二醛含量低于陆地棉。海岛棉与陆地棉发育棉铃各部位生理生化的异质性是棉铃铃期、铃重、衣分和纤维长度、伸长率、比强度等种间差异的内在表现。  相似文献   

13.
北方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山西日光温室有机肥施用状况和土壤有机质累积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肥施用量较低;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变幅为 6.69~37.23 g/kg;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累积出现“南高北低”的变化趋势;设施生产中的“土壤”有失去原有功能而变为“载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摘要: 在成都邛崃市、遂宁射洪县、资阳简阳市、眉山洪雅县、达州宣汉县、成都近郊、遂宁安居区等地开展粮经复合型、循环经济型、种养加气循环型、农区现代奶业、山区现代农业、都市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等现代农业试点示范,探索四川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生态区现代农业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了解南海上层海洋热力状态的变化规律,利用1980—2015年共36年GODAS月平均海温资料,将5~366 m的垂直平均海温表征南海地区海洋上层的热含量,分析了南海海洋上层热状态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南海热含量水平分布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形势,垂直纬向平均分布表现为暖水厚度和温跃层深度东厚(深)西薄(浅),垂直经向平均表现为暖水厚度南厚北薄,温跃层深度中间浅两边深;南海地区海温变化幅度在75~200 m处最大,不同深度海温距平均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南海区域平均热含量在秋季最高,春夏次之,冬季最低,其年际变化明显,且在1998年之后出现明显的突变,由负值转变为正值,表现出明显的增温趋势;热含量季节EOF主模态空间分布形势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对应的时间序列在20世纪90年代末存在年代际转折,由主要为负值转化为主要为正值,表现在空间分布上,则为南海地区热含量由西高东低型转化为东高西低型。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凉夏”事件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影响,对2020年夏季(6—8月)降水、气温和日照资料及春玉米发育期和产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计算甘肃陇东2020年夏季为区域性“强凉夏”(区域性“冷夏”);2020年夏季平均气温除6月上旬较历年同期偏高、7月上旬、8月上旬略高外,其余时间平均气温均较历年同期偏低,尤其是7月中旬偏低了3℃;各县夏季平均气温除环县、西峰较历年同期正常略低外,其余各县均普遍偏低,镇原偏低2.1℃,其中镇原、华池为历史记录次低值;夏季降水量较历年同期明显偏多,雨日偏多,其中正宁降水量和环县雨日为历史第二多;夏季日照较历年同期明显偏少,西峰、宁县为历史最少;“强凉夏”造成大秋作物生育期延长,较历年平均值延长12天左右;气候产量虽为正效应,但并非丰产年;生殖生长后期的持续低温寡照及土壤持续过湿,是造成产量较正常年份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但由于降水充足,尤其是关键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充足加之春玉米生长的特殊性和自适应调整,是气候产量仍为正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不同形态氮素对番茄幼苗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溶液培养法,采用全根和分根两种培养方式,研究了不同NO3-、NH4+配比处理下,番茄幼苗不同部位中12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全根和分根培养下,番茄体内总N浓度:花 > 叶、根 > 茎。在全根培养下,叶片和茎中总N浓度随营养液中NH4+比例增加而增加,适量增铵(NO3-:NH4+=75:25)显著提高了根系中P和K含量;在分根培养下,局部根系供单一NH4+营养显著降低了花和茎中总N浓度,提高了自身根系中总N浓度,但降低了两侧根系中P和K浓度。全部和局部根系供单一NH4+和NO3-、NH4+混合营养均降低了番茄幼苗各部位中Ca和Mg含量,但增加了叶片中S含量。在全根培养下,增加营养液中NH4+比例,增加了叶片中B和Mn含量,同时增加了叶片和根系中Zn和Mo含量。在分根培养下,局部根系供单一NH4+营养显著增加了根系中Fe、B、Zn、Cu和Mo含量。另外,全部和局部根系供混合N素营养(NO3-:NH4+=75:25)提高了N、P和K在体内总积累量。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内源激素在生长周期对滇重楼根茎生长的调节作用。选取2年生、4年生和6年生的滇重楼带芽块根,通过液质联用方法对不同发育期的滇重楼测定IAA、ABA含量。滇重楼芽和根茎中不同年份的IAA含量变化,在出苗期均达到高值,而在根茎中,萌芽期和生长期则是4年生和6年生与2年生相比显著增加。根茎前端(芽)ABA含量,不同年份都是休眠期最高,而在根茎中端,ABA含量以休眠期2年生最高,生长期则是以4年生和6年生的最高。除出苗期外,不同年份在其余发育期ABA含量差异显著。结合生长素变化,滇重楼从第4或第5年起,进入生长旺盛期;根据日增长率来看,ABA对根茎的膨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缩合单宁与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合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白色棉为对照,采用香草醛法测定了4种天然棕色棉种皮细胞和棉纤维细胞发育过程中缩合单宁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发育时期棕色棉纤维中缩合单宁的平均含量是白色棉的4.35倍,在4个棕色棉品种中,棕色棉成熟纤维色素与发育过程中棉纤维中缩合单宁的含量呈现正相关;各发育阶段棕色棉种皮中缩合单宁平均含量是白色棉的1.44倍,且在棕色棉品种中,颜色越深,种皮中缩合单宁的含量越高;不论是棕色棉还是白色棉,种皮中的缩合单宁含量都大于相应的棉纤维细胞中的缩合单宁的含量.成熟纤维中色素的含量与20-25 DPA棉纤维中缩合单宁的含量、棉纤维中缩合单宁总平均含量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夏季设施栽培云南楤木嫩芽营养成分变化规律,对其同一年份不同月份和不同年份同一时期的矿质元素、氨基酸和糖酸等含量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施内采摘的云南楤木嫩芽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氨基酸含量6月最高(17.46%),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在7月最高,总糖、总酸为1.59%,维生素C为9.00 mg/100 g,矿质元素含量9月最高(8024.32 mg/kg)。通过对4个不同月份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9月云南楤木嫩芽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营养均衡。通过对不同年份同一时期的营养成分分析,2014年9月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营养相对均衡,氨基酸的SRC值为95.36,糖、酸含量为1.02%,维生素C为4.7 mg/100 g。而矿质元素含量在2018年9月最高,为7670.32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