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生理特性及花粉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的影响机制,以耐热水稻品系996和热敏感水稻品系4628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8:00~17:00,37℃;17:00~次日8:00,30℃)和适温处理(8:00~17:00, 30℃;17:00~次日8:00,25℃), 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抗氧化酶活性、膜透性、MDA含量及花粉性状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中SOD、POD、CAT、AsA-POD活性在高温胁迫初期均明显增加,尔后快速下降,耐热品系996这四种酶活性增幅大于热敏感品系4628;热敏感品系4628花药中MDA含量和膜透性在高温胁迫下增幅大于耐热性品系996;高温胁迫导致花药开裂、花粉萌发率和柱头上花粉粒数的显著下降,花粉粒直径增大。但耐热品系996的前3项参数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系4628。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中保持较高抗氧化酶活性、较好的花粉散落特性和花粉萌发特性及较低的膜透性和MDA含量,是品种耐高温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低温对开花期水稻颖花保护酶活性和过氧化物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耐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996和4628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9℃(06:00-08:00;19:00-23:00)/21℃(08:00-10:00;16:00-19:00)/23℃(10:00-16:00)/17℃(23:00-06:00)和适温(24℃(06:00-8:00;19:00-23:00)/26℃(08:00-10:00;16:00-19:00)/30℃(10:00-16:00)/22℃(23:00-06:00))处理,研究了低温胁迫对水稻颖花中保护酶类活性和过氧化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期间水稻颖花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X)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迅速上升。低温胁迫后期,耐冷水稻品种996颖花中的H2O2和MDA含量显著低于冷敏感水稻品种4628,这可能与耐冷水稻品种996低温胁迫期间的保护酶类活性显著高于冷敏感水稻品种4628,其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较均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花后短暂高温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 研究花后短暂高温对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开花至花后33 d,35℃以上高温处理使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温度越高上升越显著;花后33 d以后遇高温胁迫对蛋白质含量影响相对较轻。籽粒灌浆前期,花后6~8 d 35℃以上高温胁迫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最大,花后1~3 d处理影响次之;在灌浆中后期,花后19~21 d高温胁迫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花后36~38 d处理的影响较小,且灌浆前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受高温胁迫的影响较灌浆中后期大。剑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25℃处理较高,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高温胁迫导致粒重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对上升。花后短暂高温胁迫导致弱、中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河套地区油用向日葵高温胁迫的关键温度,以防御或减轻高温对其影响,采用当地油用向日葵主栽品种进行试验,综合分析高温胁迫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情况,确定其高温指标。结果表明:(1)高温胁迫后,36℃和39℃分别是大多数荧光参数值变化的转折温度;(2)39~40℃是向日葵叶片及花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自身调节的转折温度;(3)荧光参数在高温胁迫下变化更灵敏,综合分析各项指标表明,36℃和39℃是开展油用向日葵高温热害气象服务的关键温度。  相似文献   

5.
外源水杨酸对观赏羽扇豆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用5叶期观赏羽扇豆‘尖塔’品种为试材,喷施200 μmol/L水杨酸后进行30℃~45℃的高温胁迫,观测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以阐明高温胁迫下观赏羽扇豆的防御机理。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预处理可以提高观赏羽扇豆幼苗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增加,提高渗透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浓度。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逐渐升高,当温度超过40℃后,开始下降。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对SA处理比较敏感,可作为衡量其耐热性的指标。可见,外源水杨酸可以通过提高植株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物质、保护膜结构和功能来降低高温胁迫对观赏羽扇豆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赤霉素对杂交水稻生育后期剑叶中活性氧清除剂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曾富华  罗泽民 《作物学报》1994,20(3):347-351
杂交水稻早衰组合威优49(V49)和后健组合威优35(V35)于始穗和齐穗时分别喷施赤霉素(GA3)后,其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增高,早衰组合V49增加更为明显。两组合剑叶中叶绿素含量均有所降低,早衰组合降低的幅度小于后健组合。GA3处理后两组合上述指标的差异在齐穗以后更加显著。GA3使两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0℃高温胁迫处理对观赏凤梨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对照相比,高温胁迫8 h内,观赏凤梨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脯氨酸(Pro)和热激蛋白(HSP)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叶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变化,植株生长也无明显伤害,表明SOD、POD、CAT活性的提高以及HSP、Pro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缓解短期高温胁迫对观赏凤梨的氧化伤害。之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SOD、POD、CAT活性逐渐下降至对照以下,HSP和Pro含量降低,同时叶片O2-?产生速率加快,H2O2和MDA含量升高,电解质外渗率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气孔逐渐关闭,观赏凤梨植株幼叶、成熟叶受伤害症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8.
用0.4mmol/L外源一氧化氮供体(SNP)预先处理梨叶片,3d后进行高温胁迫,10h后开始测定各种指标。结果表明,经0.4mmol/LSNP处理的梨叶片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脂氧合酶(LOX) 活性下降。说明较低浓度的SNP溶液可缓解高温对梨叶片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温胁迫对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多年夏季露地自然高温下的观察和36℃高温胁迫下的热害指数,筛选出了耐热品系196—3、197—5、196—8和198—9,不耐的品系197—7、196—12以及介于耐热和不耐热之间的品系197—4、197—6,并测定了这8个品系40℃高温胁迫下的膜稳定性;进一步在20℃/12℃(d/n)(ck)、32℃/20℃(d/n)、36℃/28℃(d/n)人工模拟高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了这8个品系的幼苗生长量、MDA、游离脯氨酸、游离氨基酸、以及总糖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在32~C/22℃(d/n)和36℃/28℃(d/n)处理下,相对生长量、游离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总糖的相对含量品系间差异都极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两温度处理条件下相对生长量与热害指数都极显著正相关,而只有32℃/22℃(d/n)处理条件下的游离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总糖的相对含量与耐热性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游离脯氨酸相对含量与耐热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83^**)。所以高温胁迫生理指标的研究中采用32℃/22℃(d/n)处理不结球白菜幼苗比36℃/28℃处理更能体现出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32℃/22℃(d/n)处理条件下的游离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总糖的相对含量都可以用来鉴定不结球白菜的耐热性,但是以游离脯氨酸为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复水后对水稻部分指标的影响,以冈优527为试材,通过对水稻幼穗形成期不同时间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后复水,研究了复水后水稻生理、生化及产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产量与结实率、千粒质量、有效穗以及实粒数都表现为受轻度短期干旱的处理在复水后均提高,高于对照水平;水势受到水分胁迫后降低;可溶性糖、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的活性都表现为轻度短期干旱的水稻恢复效果最好,且活性都低于对照处理。说明水稻在幼穗形成期受到轻度短期干旱胁迫,复水后会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潍坊市1951—2014年气温和高低温日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学芹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2):217-222
为了掌握潍坊市的气温变化特征,利用1951—2014年潍坊市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和信噪比等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近64年潍坊市气温及高、低温日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潍坊市气温无论年际变化还是年代际变化,升温趋势明显,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高于最高气温。气温的年和年代际季节性变化呈现出非对称性,春季升温最明显,冬季次之,夏季最不明显。潍坊市近64年高、低温日数均呈减少趋势,高、低温日数减少的主要时段分别在1970s和2000s。高温日数与平均气温、平均高温均呈正相关,相关性最好的为7月。低温日数与平均气温、平均低温均呈负相关,相关性最好的为1月。潍坊市近64年平均气温、平均高温、平均低温和高、低温日数在随时间序列的变化过程中未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春季表层地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揭示春季地温对各气象因子的关系与响应程度,总结地温变化规律,以辽宁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利用1981—2010年3—5月辽宁省49个气象站的地温、气温、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平均风速、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逐日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近30年辽宁地区地温变化趋势及其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温与气温的差值逐渐降低,辽宁中部地温与气温差值相对较小;辽宁西部地温>辽宁东部地温>辽宁地区气温;地温与8种气象因素特别是气温的关系更为紧密且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春播期地温预报中,应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充分考虑这些气象要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储藏小麦的高大平房仓中,根据计算机测温系统测出的一年中粮温、仓温以及同时间温度计检测的仓外气温为基本参考数据,分析了气温、仓温、全仓平均粮温、各层平均粮温、四个方向平均粮温和各区域平均粮温的年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气温影响仓温,仓温影响粮温。年变振幅:气温>仓温,仓温>粮温;仓温滞后气温,粮温滞后仓温。上层平均粮温受气温影响最大,中下层最小;各层平均粮温受气温影响大小为上层>中上层>下层>中下层。四周平均粮温随季节变化明显。东侧平均粮温一年中波动幅度最小。外围平均粮温受外界条件如日照、气温等影响很大,其次为中央区域,中环区域波动最小。区域测温点温度在方向分布上有很大差异,分析时所用数据为区域平均值,因此粮温曲线不能正确的完全反映区域变化。所以有待进一步对区域的划分进行科学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J. De Jong 《Euphytica》1989,40(1-2):121-126
Summary Twenty seven clones of chrysanthemum, 19 of which were selected at low temperature, were flowered at 10, 14, 18 and 22°C. The number of days to flower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could, for each genotype, be described by a parabola with the parameters: optimum temperature, days to flower at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and curvature which represents the sensitivity to temperature.The low-temperature selections did not have a reduced optimum temperature but reduced sensitivity to temperature accounted for most of the ability to flower at low temperature. The parameters may vary independently. Examples are given to show how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combined to construct genotypes with a required temperature response.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了解北碚区高温热浪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花木生长的影响,利用重庆北碚区1951—2016年逐日平均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综合采用线性回归、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分析北碚高温热浪日数、频次、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碚高温日数、高温热浪及高温累积有效积温年际变化幅度大,在整个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有32.5天的≥35℃高温日数,年均高温热浪次数为3.8次,年平均持续时间为24.7天;高温热浪引发的伏旱灾害频繁发生,在伏旱期间,当一侯中有3d极端最高温度>35.0℃时,高温伏旱开始影响花木的正常生长,当一侯中有3d极端最高温度>40.0℃时,高温伏旱对花木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高温空间分布特征及区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定量化地了解山西省高温分布情况,笔者研究了山西省高温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划方法。基于山西省境内分布较为均匀的6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0—2013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5—9月各月累计高温日数及年平均高温日数的空间分布情况,并通过考虑高温强度等级和持续时间2个因子,构建高温区划指标,绘制山西省高温区划图。结果表明:运城市的大部分和临汾市的南部年平均高温日数在15天以上,北部和东部大部分年平均高温日数在2天以下。山西省5—9月各月的高温中心均位于临汾市南部和运城市,高温中心各月多年平均高温日数分别为0.7、4.5、6.8、2.3、0.2天。高温区划图与空间分布图具有良好的区域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丘陵红枣种植区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为红枣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红枣种植区1971—2010年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法、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区域年、季平均气温以及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近40年红枣种植区年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高气温显著上升,年极端最低气温下降;四季中冬季增温最明显,其次是春季、夏季、秋季。气温在20世纪80—90年代发生突变,冬季气温突变出现最早,其次为年、春季、夏季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气温主要存在31年左右的周期。空间分布上具有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气温升高对红枣物候期、产量、病虫害等方面均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鲜铁军  翟园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2):211-216
在全球气温变暖日趋加剧背景下,探索和研究过去数十年间南充市气温的变化特征,可以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利用南充市所辖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的逐日观测资料,计算得出南充市近54年逐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同时,利用功率谱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方法对气温的周期变化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近54年来的南充市气温存在显著周期性变化;年平均气温和春、夏季平均气温出现突变,其中年平均气温和春季平均气温出现了由冷到暖的突变,突变点为2006年,秋、冬季平均气温未出现突变。2006年的南充市气温异常偏高,为历史第2高位,多项气象记录突破历史极值,这与研究得出的近54年南充市年平均气温突变点为2006年这一结论相符。  相似文献   

19.
揭示东北粳稻孕穗期不同时段低温对产量的影响,建立气温和积温对粳稻产量影响模式和指标。利用高山自然温度梯度,在长白山北坡开展水稻盆栽低温处理试验。试验设7个海拔高度(低温强度)处理,3个低温持续时间(2、3、5天)处理,并设3个低温影响时段(孕穗前期、中期和后期),1个适温对照;用试验数据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粳稻孕穗关键期低温对产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影响模式符合对数或线性函数,温度越低,低温持续时间越长,导致温度影响系数越大,相对单产越低;产量与低温时段日平均气温的关系比日均最低气温更密切。孕穗期不同时段低温对水稻单产的影响有差异,穗分化前期2天短期低温对产量的影响略大于中期和后期,前期和中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前后)持续3天低温的影响更显著一些,但3个时段持续5天左右低温的影响都特别显著,都导致严重减产。总体而言,粳稻孕穗关键期连续2、3、5天的平均气温每降低1℃,水稻减产率分别上升2.0、3.2、4.5个百分点;穗分化前期、中期和后期出现低温过程,期间冷积温每增加10℃∙d,水稻减产率依次上升9.1、8.3、7.7个百分点;孕穗关键期冷积温在6、12、18℃∙d以上,分别导致水稻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20.
淡水鱼塘分层水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淡水养殖鱼塘水温的科学调控,保障水体生物安全越冬度夏,笔者选用武汉地区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淡水养殖鱼塘不同深度的水温数据及对应岸边的气温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日尺度下不同深度水温日内的变化趋势与气温一致,气温的振幅较水温大,晴天气温及不同深度水温的振幅明显大于阴天。月尺度下3—7月气温及各层水温总体呈上升趋势,4月各层水温上升最显著;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在晴天较多云天显著,阴天该趋势不明显。8月至次年2月,气温及各层水温呈下降趋势,1月下降最显著,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呈降-升-降模式或降-升模式。季节尺度: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水温随深度增加呈降-升-降模式。该结果可为武汉养殖池塘科学管理提供指导,也可为养殖鱼塘水温预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