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充分挖掘小麦品种郑麦 1342 高产潜力,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 4 个播期和 3 个播量的裂区试验,研究郑麦 1342在商丘市适宜的播期播量。结果表明:商丘市郑麦 1342 的适宜播期为 10 月 8-18 日,最佳播期为 10 月 13 日;适宜播量为10.0~12.5kg/667m2,最佳播量为 10.0kg/667m2;最佳播期播量组合为 10 月 13 日的 10.0kg/667m2;播期推迟到 10 月 23 日,适宜播量为 12.5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冬小麦新品种邢麦13号适宜的播期和播量,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播期播量对邢麦13号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及播期×播量对邢麦13号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对产量构成因素也有显著影响。邢麦13号的适宜播期为10月8-15日,适宜播量为160~210kg/hm~2。  相似文献   

3.
臧鑫 《中国种业》2016,(11):45-46
为探明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最佳播期和适宜播量,以半冬性小麦新品种淮麦33为研究材料,采取播期、播量两因素互作裂区试验设计,分析播期、播量互作条件下对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合A2B2、A3B5产量最高,淮麦33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左右,适宜播量为222.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9,(9)
通过对半冬性小麦不同播期不同播量试验表明,泛麦11对播期较敏感,最适宜播期为10月7—14日,次适宜播期为10月21日。对播量不太敏感,适播期内以7万~14万·(667 m~2)~(-1)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播期与播量对郑麦7698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得出郑麦7698小麦以10月15-20日播种,播量12.5~15 kg/667 m2为最好,播期晚应相应增加播量,以减少分蘖不足对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豫北地区‘郑麦7698’适宜播期播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宜的播期、播量,使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郑麦7698’在豫北地区的丰产性,研究了‘郑麦7698’在不同播期播量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小麦成穗数逐渐减少,穗粒数逐渐增加,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逐渐降低。播量越大,小麦的成穗数越高,穗粒数越少,播量对千粒重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播量最大的处理(225 kg/hm2)产量最高。‘郑麦7698’产量最高的组合为播种期10月10日,播量225 kg/hm2,而播期为10月10日播量为187.5 kg/hm2的组合次之。总之,‘郑麦7698’在豫北地区的适宜播种期范围为10月5日至10日,相应的播量为225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不同播期与播量下果园套种绿肥油菜早春顶凌播种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阿瓦提县绿肥油菜顶凌播种的播期及最佳播量。试验设置播期和播量2个因素,共13个处理,于油菜盛花期采集植株样品并翻压还田,1个月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并分析植株干重、鲜重、养分吸收和土壤理化性状。试验表明,随着播期延后或播量增加,油菜干重、鲜重及养分吸收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播期2月29日,播量2.0 kg/667 m~2处理各指标表现较好;果园套种绿肥油菜可降低土壤pH与土壤水溶性盐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播期2月29日,播量1.5kg/667 m~2为较理想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春小麦银春10号在甘肃中部灌区的适宜播期和最佳播量,通过设置4个播期和5个播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利用新复极差法对产量结果进行多重比较,分析了不同播期、播量对银春10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期间、播量间、播期播量互作间对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甘肃中部灌区银春10号的最佳播期为3月8日,适宜播期为3月8-13日;最佳播量基本苗为550.5万/hm~2,适宜播量基本苗为510万~570万/hm~2之间。  相似文献   

9.
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播期播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新麦18号不同播期、播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新麦18号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晚播时加大播量对群体和产量有较大的改善.新麦18号最佳播期在10月5-15日,最佳播量应控制在90~120kg/hm2.新麦18号播期可推迟到11月初.  相似文献   

10.
以温麦28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播量及种植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麦28的适宜播期为10月10—15日,适宜播量为150.0~187.5 kg/hm~2,适宜种植方式为17~20 cm等行距种植。温麦28的产量与播期、播量和种植行距关系密切,生产中应合理种植,才能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2,他引:13  
为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种植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组合,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于2008-2009年在河南省商丘市进行了不同品种(‘矮抗58’和‘豫农949’)、不同播期(10月6日、10月13日、10月20日、10月27日和11月3日)和不同播量(60 kg/hm2、120 kg/hm2和180 kg/hm2)三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矮抗58’比‘豫农949’产量高597.30 kg/hm2;半冬性品种‘矮抗58’最高产量出现在10月6日,弱春性品种‘豫农949’最高产量出现在10月20日,10月20日以后随播期推迟小麦产量显著下降;10月6日、10月13日、10月20日播期下以60~120 kg/hm2播量的小麦产量较高,10月27日、11月3日播期下以120~180 kg/hm2播量的小麦产量较高。通过对播种期和密度的组合分析,2个品种的适宜播期在10月中上旬,播量60~120 kg/hm2较为适宜。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小麦全生育期缩短,但缩短天数少于播期推迟天数,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不大;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适当晚播可以减少无效分蘖和无效叶面积,提高成穗率。品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播期、播期与密度的交互作用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国审小麦新品种花培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康明辉  海燕  赵永英  张丹 《种业导刊》2009,(6):16-17,19
分析了花培5号的特征特性,根据肥料试验和播期、播量试验以及大面积示范结果,提出了花培5号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即合理化肥施用量为:尿素25~30kg/667m^2(底、追各半),过磷酸钙40~50kg/667m^2,氯化钾14—18kg/667m^2左右;最佳播期10月15—20日;最佳播量6.5~8kg/667m^2;合理运筹水肥,科学控制群体,防止病虫害和倒伏。  相似文献   

13.
杨贵成 《耕作与栽培》2010,(3):37-38,33
通过稳产高产小麦品种连麦2号的试验,小面积、大面积高产栽培示范的技术分析,提出了技术特点和栽培要点,指出产量550~600kg/667m2的穗粒结构为40~45万穗/667m2,穗粒数35~40粒/穗,千粒重38~42g;基本苗15~20万/667m2,越冬前茎蘖数70~80万/667m2,返青期茎蘖数90~100万/667m2;最佳播期10月1~10日,播量8~10kg/667m2;肥水运筹,全生育期总施N量20~25kg/667m2,P2O5kg/667m2,K2Okg/667m2。  相似文献   

14.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临远8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冬小麦‘临远8号’的适宜播期和播量,采用田间裂区设计,按每小区固定1 m长势均匀的样段,测得不同发育时期小麦群体数量。每小区成熟时选取麦穗30个,测得穗长、穗粒数、结实小穗数。待籽粒晒干后,测得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1)小麦群体性状呈现随播期推迟总茎数减少,随播量增大总茎数增多的趋势。(2)随播期推迟,穗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播量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降低。(3)随播期推迟和播量增加,籽粒产量先增加后降低,10月5日播种,播量为300×10 4粒/hm 2产量最高为8722.58 kg/hm 2,10月12日播种,播量为375×10 4粒/hm 2产量次之为8678.25 kg/hm 2。播期是引起小麦产量和产量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临远8号’的最佳播期为10月5日至10月12日,播量为300×10 4粒/hm 2至375×10 4粒/hm 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徐稻3号的不同密度,不同播期、不同施氮量进行研究表明,徐稻3号产量高、品质良、抗病性强,在江苏淮北稻区700kg/667 m2以上基本苗4.98~5.21万苗/667 m2,施氮量22.5~30kg/667m2.为提高群体质量和效益,适宜播期为5月1~8日,栽插密度2.2~2.4万穴/667m2,施氮量18~22kg/667m2.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 ‘九麦 2号’ 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楠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1):80-84
摘 要:研究目的:为了探讨冬小麦在关中中部的最佳播期和最佳播量,以陕西省新审定小麦品种‘九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在N、P、K配施基础上,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设置4个播期水平,4个播量水平,6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随机排列。结果表明:‘九麦2号’在关中中部产量7500~8250 kg/hm2的适宜播期为10月11日到10月19日,适宜密度在2.17×106株/hm2到2.95×106株/hm2。在播期为10月17日,密度为2.45×106株/hm2时产量可达最高8512.5 kg/hm2。不同播期播量对‘九麦2号’小麦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10月22日播种,密度1.80×106株/hm2处理籽粒品质较好,沉降值达到39.23 mL、蛋白质含量达到14.34%、湿面筋含量达到31.01%、稳定时间为9.35 min,拉伸面积为57.96 cm2。结论:适期适量播种有利于提高‘九麦2号’小麦产量,适期晚播有利于改善其品质,适期晚播和适当加大播种密度有利于兼顾小麦产量水平与品质水平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宁麦13号为供试品种,设置播期和密度共16个处理,研究其对小麦生育期、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期对拔节期、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影响较大,对生殖生长期和成熟期影响较小。(2)穗数随播期推迟而下降,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播期在10月26日~11月15日或密度在8万~16万/667m2,对粒数和粒重影响不大,超过此范围,粒数和粒重明显下降。(3)播期与密度互作明显,10月26日~11月15日播期与基本苗12万~16万/667m2组合,利于达到适宜穗数;10月26日~11月15日与8万~16万/667m2组合,利于形成大穗和提高粒重;10月26日~11月15日与12万~16万/667m2组合,利于获得较高产量。(4)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苏南地区小麦适宜播期为11月1日~10日,适宜基本苗在12万~16万/667m2。  相似文献   

18.
冬前积温对河北省中南部麦区冬小麦适宜播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黄淮冬麦区的邯郸、石家庄、衡水和北部冬麦区的保定1997—2006年期间的小麦冬前积温为依据,采用积温指标法对冬小麦的适宜播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邯郸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9日—18日;石家庄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6日—15日;衡水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12日;保定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2日—11日。初步认为,在选择适宜品种的基础上,黄淮冬麦区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3日—18日,北部冬麦区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日—11日。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发挥天麦119的增产潜力和效益,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在周口市对天麦119进行不同播量对其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试验设置6个播量处理,即每667m2播量3kg、6kg、9kg、12kg、15kg、18kg,调查其生育时期、生育期及群体动态,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量对天麦119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及的影响较大,当播量为9kg/667m2时产量最高,比平均增产9.3%,其次为播量6kg/667m2和12kg/667m2,分别比平均增产5.2%、6.1%,其余播量均比平均减产。天麦119在周口市中高肥水农田条件下,适宜播种期内(10月10-20日)适宜播种量为6~12kg/667m2。  相似文献   

20.
播期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及子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明确不同播期播量处理对两种穗型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以大穗型品种山农23号和多穗型品种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群体动态、花后叶面积指数、子粒灌浆进程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月10日播期处理有利于两个品种小麦群体的构建,延迟播期后,即使增大播量也不能获得高产。山农23号在延迟播期后,有效叶面积减少,子粒灌浆速率减慢,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降低,差异显著,加大播量后,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济麦22延迟播期后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下降,加大播量后,单位面积穗数不升反降,花后叶片衰老加剧。本试验条件下,两个品种的最适播期均为10月10日,山农23号的适宜播量为180kg/hm 2,济麦22的适宜播量为105kg/hm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