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土地征收中农地市场价值的测算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农地的市场价值进行合理评估是推进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国家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提倡划分区片、按价征地,要按农地的市场价值计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针对于此,笔者在文章中提出合理确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方法。通过对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与农民集体之间的权益进行综合分析,借鉴城市地价评估的方法,指出可应用收益还原法、假设开发法和社会价值量化法三种评估方法来测算农地市场价格,并具体分析了这三种方法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征地区片划分的合理方式,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实施提供操作方便,构建公平、公正的征地补偿制度提供保障,笔者以信阳市固始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综合判定法分别从所有乡镇行政区、重点乡镇行政区、城市建成区的角度出发设计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得出从城市建成区角度构建的方案三,征地区片的数量相对较少,区片之间相邻的条件相同的被征用土地以不同的标准补偿的情况得到了改善,更具公平与效率。可得出结论,征地区片在划定的过程中,除应具有科学性之外,还需从管理实践和保护农民权益2个角度出发,维护征地行为的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3.
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相关问题探讨——以甘肃省甘谷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甘肃省甘谷县为例,运用比较研究法和回归分析法,针对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易出现的样点资料不符合规程要求、估价区域无样点及无样点区域基准地价修正体系的编制等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为其他地区城镇基准地价评估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为了研究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影响农户征地意愿的因素,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征地意愿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试图为保障农户利益提供依据。计量结果表明:年龄、家庭纯收入、农户对征地补偿合理性认识、被征地地区是否兴建工业,对农户征地意愿有着显著正效应;而征地前家庭人口抚养比例、离区域中心的距离、土地依赖度、征地比例,对农户征地意愿有着显著负效应。提出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更合理的补偿方式,保证征地过程中农户的权利,安排或者引导农户就业,努力实现征地后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 关键词:农户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拟在对征地的多种安置方式进行成本分析基础上,以杭州市虾龙圩村被征耕地为例,研究征地中各种安置方式的成本差异;【研究方法】采用区片综合地价法、社会保障法和基准地价法分别计算货币安置、社会保障安置和留用地安置的安置成本;【结果】货币安置没有考虑到土地预期收益、土地的增值性,安置成本最低,社会保障安置易受被征耕地面积、劳动力人口比例影响,安置成本略高于货币安置的成本,留用地安置考虑到了土地区位,区域经济经济情况等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安置成本最高;【结论】由于各类安置方式的补偿目标、补偿手段、费用计算方法不同,政府当期或近中期支付成本迥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拟在对征地的多种安置方式进行成本分析基础上,以杭州市虾龙圩村被征耕地为例,研究征地中各种安置方式的成本差异;【研究方法】采用区片综合地价法、社会保障法和基准地价法分别计算货币安置、社会保障安置和留用地安置的安置成本;【结果】货币安置没有考虑到土地预期收益、土地的增值性,安置成本最低,社会保障安置易受被征耕地面积、劳动力人口比例影响,安置成本略高于货币安置的成本,留用地安置考虑到了土地区位,区域经济经济情况等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安置成本最高;【结论】由于各类安置方式的补偿目标、补偿手段、费用计算方法不同,政府当期或近中期支付成本迥异。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因受国家政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亟待转型,探索此区域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模式有利于推进该区域国土空间治理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以民族地区典型代表区贵州省黎平县为研究区,采用AHP法、GIS空间分析法、复杂网络、Python语言编程等方法集成分析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模式。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在22.30~76.09之间,中高等水平的农村居民点居多,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大小分布不均。(2)以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为切入点构建农村居民点复杂网络,网络的联系性、集中性强但中心性一般。在空间上,网络节点分布不均且差异明显,中心性强的节点集聚分布。将复杂网络的5个指标加权求和后,依据分析结果将黎平县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模式归纳为集聚发展型、重点发展型、潜力优化型、规模控制型、迁村撤并型。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双飞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5):275-282
为了揭示长株潭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加强土地空间管制和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1986年、1995年、2005年3期土地利用/覆被现状数据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对长株潭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和水田是长株潭地区的优势地类。这段时期内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水田面积持续减少。其他地类面积波动变化;(2)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换。大部分水田、旱地、林地、灌木林地和水域转换成了城镇建设用地。新增的农村居民用地主要由水田转换而来。城镇建设用地的增长呈现出依附原有建设用地增长和跳跃式的增长2种方式;(3)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长沙市区、株洲市区和湘潭市区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变化率较大;醴陵市、炎陵县和茶陵县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变化率较小;(4)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年均变化速度不是很快。正向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用地、水域和草地,其中增长变化最快的是城镇建设用地;其余土地利用类型负向变化,其中减少变化最快的是果园。研究认为,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差异是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发生时空变化和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客观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并适时准确进行生态安全预警,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运用PSR模型构建安徽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对2008-2013年安徽省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和预警。[结果]结果发现安徽省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区域处于轻警-无警区。生态安全指数空间上呈南高北低趋势,皖南山区生态安全状况最好,江淮地区次之,皖北地区较差。从驱动因子上看,皖北地区生态安全受压力指标影响较大,江淮地区生态安全受状态指标影响较大,皖南地区生态安全受响应指标影响较大。[结论]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省域生态安全评价实证案例和相关理论体系,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县域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以陕西省陇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丹  王涛  常庆瑞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4):157-164
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进行评价。选取西北地区地貌类型多样、地形破碎复杂的陇县作为研究区,基于县域特点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确定评价指标。将高程、坡度、坡向、水源影响度作为自然要素评价指标,将道路通达度、城镇中心可达性、用地规模作为社会经济要素评价指标,在ArcGIS 10.3软件支持下,利用多层分析加权求和的方法,以20 m×20 m的栅格像元大小作为评价单元,对陇县农村居民点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将用地适宜性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分别占用地总规模的13.88%、42.84%、34.48%、8.80%。结果表明,适宜农村居民点用地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捷,距离城镇中心较近且用地规模大,适合设施建设需要;较适宜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广泛,地势略有起伏,交通方便,城镇中心可达性较高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基本适宜农村居民点用地自然条件略差,道路通达度一般,城镇中心可达性和用地规模有限制;不适宜农村居民点用地地形条件差,交通不便,距离城镇中心远且多为零碎地块,不利于居民点发展。研究结果为农村居民点用地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耕地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耕地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升耕地质量对增强耕地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耕地质量的内涵进行了归纳总结,即耕地质量可概括为耕地环境、耕地土壤属性、耕地管理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耕地综合产出能力.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估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宋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3):301-307
由于土地利用分类中缺乏农村宅基地的用地类型,中国目前尚缺乏全国尺度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估算结果,不利于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的开展和部署。笔者建立了依据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推算法、户均宅基地标准法和农村人口等比例缩减法3种方法,估算了中国2020年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研究表明:(1)2020年,依据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推算法测算的宅基地整理潜为239.05×104 hm2,户均宅基地标准法的测算结果为597.50×104 hm2,农村人口等比例缩减法的测算结果为130.36×104 hm2;(2)户均宅基地标准法测算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由于缺乏对农村宅基地整理中自然、经济、社会限制性因素的考虑而明显偏大,综合修整后,该方法测算的中国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约为191.20×104 hm2;(3)统筹考虑各种测算方法的结果,中国2020年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约为200×104 hm2。空间上,中国农村宅基地的整理潜力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区域;相对而言,东北区和西部地区的整理潜力较小。各省份中,山东、安徽、河南、江苏、辽宁、黑龙江等省份的整理潜力较大;西藏、青海、上海、福建、海南5个省份的整理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下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下的征地补偿标准,完善中国的征地补偿制度,采用文献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下的征地补偿构成测算方法,包括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社会保障费及发展权收益。以安阳市为例,采用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下的征地补偿方案,计算失地农民的补偿费用。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补偿费用将由原来的120~230 元/m2增加至229~769 元/m2,体现了征地过程中的等价交易关系。采用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下的征地补偿标准可有效解决现行征地制度中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的征地矛盾。  相似文献   

1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家推出缓解城镇用地压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目前随着各地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随之带来的土地权属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所涉及的土地权属调整内容,遵循权属调整的原则,提出在实施过程中建新地块和拆旧地块内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并总结了权属调整的相关程序,最后列出还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有序、协调、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焦点之一的驱动力机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它也是土地利用变化问题最核心的研究部分。现有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总结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的层次性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影响因子时空尺度效应与一致性、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影响因子定量化与空间化,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深入理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内在和外在机制以及促进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长春市区建设用地与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的影响,为黑土区土地合理利用与耕地保护提供参考。本文采用2005年和2019年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基于面向对象-决策树的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对长春市区建设用地和耕地的时空变化及建设用地对耕地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长春市区建设用地扩张21163.30 hm2,而耕地面积则减少19011.81 hm2。新增加的建设用地占用耕地18170.84 hm2,为建设用地增加面积的85.33%,建设用地的扩张导致耕地破碎化程度增大;建设用地侵占的耕地多为优质耕地,Ⅰ~Ⅲ级的面积比例达72.17%。研究结果对协调黑土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四川盆地乐山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域内7县、4区已经建立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来源,采用GIS分析工具,对土地利用中与耕地相关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和分析,并结合采集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图件资料对区域内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5年,区域内耕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顺序依次是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耕地、自然灾毁,它们在耕地减少中所占比例分别是83.5%、11.4%、4.6%和0.5%。针对区域耕地变化情况,提出了增加耕地的方式和可能途径,并对区域内耕地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多光谱遥感数据是沙地动态监测的数据源,从中提取的沙地信息是监测的基础数据。波段是否为最佳组合,直接影响沙地信息的提取和地物的分类。笔者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单波段信息、波段间的相关性和OIF指数的分析,研究了提取物及其背景的特征,获得提取沙地信息的最佳波段组合为波段3、4、7。该组合形成的彩色图像地物信息丰富,沙地信息突出,易于目视解译,效果良好。波段的组合研究为后期数据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以廊坊市为实证采用实地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域建设用地供应模式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该区域由于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要求,另外也没有成熟的土地供应理论和方法可以借鉴,因此建设用地供应也摆脱不了“以需定供”的模式。其结果导致增加建设用地的渠道是以外延扩展为主的,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果欠佳、建设用地指标分配难以把握等问题。因此改变现有的建设用地供应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