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农业灾害情况及防灾减灾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安徽省主要农业灾害发生及分布情况,探讨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为实现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保障安徽省粮食安全提供依据。以1978—2012年安徽省农业灾情及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等数据为依据,分析农业灾害对安徽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安徽省水灾、旱灾、风雹灾、霜冻灾等主要农业灾害发生及分布规律,并提出防灾减灾对策。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频发,1991、1998、2003年受灾面积较大,总体上粮食总产呈增加趋势,农业气象灾害受灾及成灾面积与粮食总产呈负相关;1979—2012年安徽省粮食总产呈周期性波动,且与成灾面积的年际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表现为每3年左右为1个周期;影响安徽省农业生产发展的最主要灾害种类是旱灾、水灾、风雹、霜冻等,其中水灾和旱灾是最主要灾害,其危害多数年份占所有农业灾害危害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80%以上;安徽省绝大部分地市的旱灾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水灾成灾面积指数,说明旱灾是影响安徽省农业生产发展的最重要农业气象灾害类型。该研究可为安徽省农业灾害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政府部门相关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85—2003年安徽省农业统计资料为样本,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安徽省农业投资与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安徽农业投资,加快安徽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懿  陈磊  陈娟  任竹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5):178-183
为客观分析农业旱灾对安徽农作物造成的风险损失,根据安徽省1991—2012 年的农业灾情数据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数据资料,对安徽省农业旱灾风险进行了评估区划。结果显示:旱灾是安徽省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22 年间安徽省旱灾占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2.1%和40.1%;安徽省各市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同步性;安徽省农业旱灾呈现出风险发生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旱灾受灾面积一般不超过60%,该指数下风险概率为357.1 年一遇;从旱灾风险时空分布看,淮北和江淮地区旱灾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动农业生态地质条件研究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突破口,探究农业生态地质条件对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安徽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地质的分布状况,讨论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与生态地质条件的关系,分别探究安徽名茶、皖南板栗、宁国山核桃、和县蔬菜、怀远石榴、亳州中药材、砀山酥梨等典型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地质条件,并就推动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地质开展提出了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安徽省十七个市横截面农业统计资料为样本,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农业总产值以及投入因子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是作者的结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茶业通报》2013,(4):150-150
2013年11月24~25日,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安徽省茶业学会、池州市农业委员会、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年安徽省科协年会——“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安徽省池州市召开。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省茶业学会理事长夏涛,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安徽省茶业学会名誉理事长宛晓春,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安徽省冬小麦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灾害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承灾体、孕灾环境和抗灾能力是影响气象灾害损失程度的主要因素。为了明确安徽省冬小麦干旱脆弱性的分布规律,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以冬小麦农业干旱为研究对象,选取冬小麦种植密度和产量水平、土壤质地、高程及高程标准差、森林覆盖率、综合水网、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人均GDP等作为灾害脆弱性分析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系数,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生成安徽省冬小麦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布图。结果表明:安徽省冬小麦农业干旱脆弱性南北差异较大,沿淮淮北地区是冬小麦主产区,同时也是农业干旱非常脆弱的地区。综合水网、土壤质地、森林覆盖率和旱涝保收面积等对农业干旱的影响较大,应积极采取增强冬小麦主产区抗旱能力的措施,降低沿淮淮北冬小麦农业干旱的脆弱性,提高安徽省冬小麦稳产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8.
卓越 《中国种业》2015,(5):31-32
皖北地区是安徽省小麦的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麦生产基地,在安徽省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了皖北地区小麦生产上应用品种高产潜力的内部因素和制约小麦高产的关键外界因素,并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期改变皖北地区小麦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开展优质高产多抗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选育工作。目前进展迅速,已获得了一批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材料和品种,其中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温敏核不育系新二S,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常规中籼新品种h0998杂交组配的新两优998品种,经多年试验,表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1选育经过1.1母本新二S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新安S//新安S/2301S选育而成,2004年春季在海南配组,当年秋季用新安S回交,冬季种植BCF1群体22株,2005年种植BCF2从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发展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倩倩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5):157-164
旨在对安徽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现状进行了解并对其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以期为促使安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可取的参考建议。以安徽省为案例对象,了解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同时从时空视角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其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发现2007—2015年安徽省主要是因为规模效率导致DEA无效;2015年各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效率值差异较大,仅宿州、蚌埠、芜湖等六市的综合效率值为1,最低值为黄山市,仅为0.365。基于此,认为产业发展层面应推进产业链融合、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及鼓励政策支持;空间层面应平衡各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业间合作层面应促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特色农业相互融合。最后指出不足之处并展望之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粮食作物的产量是当前自然和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的产量,用该单产水平计算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以全省13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确定了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并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粮食作物试验产量为基础,计算了各农业生态小区粮食生产能力和总的粮食生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全省粮食平均单产能力为8029.47kg•hm-2,约是近3年安徽省粮食实际单产的1.37倍;全省粮食总生产能力为483.62亿kg,每年能为安徽省增加粮食产量近158.93亿kg。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5月20~21日,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在安徽省农科院龙亢农场科研基地和涡阳县陈大镇小麦模式攻关研究基地,召开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增产模式攻关现场会及小麦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进会。在安徽省农科院龙亢农场科研基地,与会人员考察了中科院建设的龙亢农场农业物联网平台,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安排的新品种展示,水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10日~11日,由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作物学会承办的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 (市,自治区 ),以及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中央所属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盖钧镒教授、安徽省农科院院长杨剑波研究员、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华建高级农艺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  相似文献   

14.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UNDP项目支持下,于1999年3月22~24日在合肥市召开了作物诱变育种技术研讨会。参会代表50余人,分别来自上海、河北、湖南、浙江、山东、安徽等省市农业院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  相似文献   

15.
孙正东 《种子科技》2016,(10):43-44
介绍了安徽省以生态农业为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背景、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涵义和实践模式,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茶业通报》2006,28(2):F0003-F000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所九十周年庆典活动剪影~~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安徽省发动广大基层农技人员,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实地调查走访等方法,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根据普查信息和征集资源数据,从农业生产结构、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以及收集资源类型等方面阐述了安徽省的农业生产变化,分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笔者旨在对其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为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结果表明:安徽省2005、2010、2012、2014年的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折合二氧化碳当量(CO2 e)分别为3916.97万、3246.90万、3182.70万、3313.20万t,CH4、N2O各占一半左右;其中又以种植业为主,约占70%左右。种植业的排放量相对稳定,4个年度的上下变化约45.11万t,仅占2012年种植业排放量的1.85%,这是由于安徽省的种植业从种类、规模到产量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养殖业排放量变化则非常大,2005年排放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份,这是由于安徽省农业生产模式由畜力向机械化转变、耕牛存栏量大幅度减少造成。随着奶牛、肉牛存栏量的增加,养殖业的排放量呈增长趋势。综上,安徽省的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发生较大的增加,有效措施应该采取起来以抑制畜牧业排放量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9.
孙勇 《种子科技》2014,(9):20-21
探讨了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几个方面,为实现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绿豆品种皖科绿3号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中国种业》2016,(6):76-76
<正>皖科绿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由安徽省地方资源收集的绿豆群体的变异单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211003。该品种具有直立抗倒、高产、优质、子粒饱满、抗病等优点,适宜于安徽省绿豆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