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野生方竹笋的加工,目的是把野生方竹笋储存起来,让人们随时都能吃到。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市场需求,其加工方法可分为盐制干笋、卤制罐头、硫磺熏蒸3种。现介绍既经济又便捷的盐制干笋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设施栽培水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设施栽培条件下水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的规律,对设施栽培水竹笋期、退笋率及新竹高生长进行观测,以露天栽培水竹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笋期调查以2天为1个观察单元,以笋尖露出地面1~2 cm为标准开始记录,幼竹高生长每天观测1次,至幼竹抽枝展叶高生长基本停止为止.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水竹笋期比露天栽培水竹笋期提早15天,露天栽培水竹总发笋数量占设施栽培水竹总发笋数量的85.1%,设施栽培具有提早出笋和提高出笋量的作用.设施栽培母竹较露天栽培母竹出笋率高16.6%,设施栽培有利于母竹孕笋.设施内外水竹幼竹生长速度都遵循慢—快—慢节律,但设施内幼竹高生长期比露天幼竹高生长期略长,设施内幼竹平均高度高于露天幼竹平均高度.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毛竹笋为原料,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毛竹笋发酵过程中总酸、亚硝酸盐、pH、乳酸菌总数以及NaCl含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笋在发酵过程中总酸和NaCl含量逐渐增加,亚硝酸盐出现峰值,pH逐渐降低,乳酸菌总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有所增加。此外,竹笋经漂烫后采用乳酸菌发酵对毛竹笋品质的保持效果最好,发酵63 d后毛笋中总酸含量为5.39 g/kg;亚硝酸含量最低(0.45 mg/kg);pH较快趋于稳定;乳酸菌数总数最多,为0.89×106 CFU;NaCl含量最高,为7.46%;鉴定出65种挥发性化合物。从而说明,人工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可以有效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食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新鲜竹笋在低盐(Na Cl含量6%左右)条件下添加纯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制成酸笋的工艺技术,介绍该技术处理的酸笋在低温状态下能够长期储存,适合于后期产品的常年生产。结果表明,采用纯种乳酸菌发酵竹笋,能够克服自然发酵所带来的原始、粗放、易腐烂及不适应于工业化生产的弊端,为竹笋的深加工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以麻竹笋为主要原料,野山椒为辅料,通过杀青、腌渍、切分、压榨、腌制、装袋和杀菌等工序,加工成即食山椒竹笋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涂膜对绿竹笋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竹笋采后常温下保鲜期仅为1 d。本试验将带笋箨绿竹笋采后用1.5%壳聚糖溶液(壳聚糖溶于5 mmol/L草酸)涂膜处理后,贮藏在4℃、相对湿度85%~90%的冷库中,研究壳聚糖涂膜对采后绿竹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可显著延缓绿竹笋的硬度、纤维素和木质素增加的速率,减少总糖的消耗,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效降低采后绿竹笋的木质化程度和褐变指数,保持笋肉的良好品质,冷藏10 d的绿竹笋腐烂率5%,可食率95%。  相似文献   

7.
地笋生长发育规律及营养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野生蔬菜——地笋生育规律及产品(根状茎)的营养成分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地笋根状茎萌发的最低10cm地温为3.5℃;出苗期的最适10cm地温范围为3.5~11.0℃;幼苗期的最适10cm地温范围为11.0.26.2℃;根据植株生长动态,可将其生育时期划分为出苗期(24d)、幼苗期(40d)、成株期(或为植株快速生长期)(50d)、根状茎膨大期(50d)和植株衰老期(30d);系统观测了地笋植株的植物学性状;测定了地笋根状茎的营养成分含量;用其直立茎和匍匐茎进行扦插繁殖,成活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8.
《保鲜与加工》2010,10(3):16-16
主要是冬季采收的冬笋和清明节前后采收的春笋。竹笋在笋头刚露出土面时为采收适期,过迟采收,纤维多,有苦味。采收时扒开笋周围的泥土,露出竹鞭,用刀切断笋基部,取出竹笋,再将坑穴覆土填平,不会影响母竹继续生长。  相似文献   

9.
玉米笋罐头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采摘的玉米笋幼嫩多汁,应尽快加工,作到当天采笋当天加工;未能加工的玉米笋可在2~5℃条件下短期存放,时间不应超过1周.  相似文献   

10.
金建良 《科学种养》2009,(11):22-22
秋季栽培杭州早雷食用竹笋,可在翌年早春上市,填补新春笋的空白,经济效益高。实践表明,秋季土温仍适宜于竹鞭根系的伸展,每年10~11月份是早雷竹鞭生长旺期,吸收能力强,栽培早雷竹笋比冬春季栽培成活率高,各地都可引种秋栽。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卢汉铮 《科学种养》2009,(12):21-21
野生方竹喜温凉,多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多雾,湿度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且排水良好的环境中。与其他竹笋在农历四月下旬抽笋不同,方竹每年农历八月抽笋,持续1个月结束,不受润年影响。方竹竹笋质地细密,可炒食、煮食,且久煮不烂,人口爽脆、嫩滑,口感极佳,是敛火锅的好原料、馈赠亲友的好礼品。近年来,由于人们盲目地采伐,已造成这一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为了保护、开发野生方竹,笔者经过观察和试验.总结出方竹的栽培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凤梨如竹,开花即宣告了老株的衰亡;吸芽似笋,萌发便预示着生命的延续。又到了年宵凤梨大量上市的季节,看过下文的讲解,相信您也会萌生培育它们的冲动!  相似文献   

13.
对软包装笋热杀菌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菌落总数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料液比(m笋∶V臭氧水)、臭氧水浓度、处理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8,臭氧水质量分数为4 mg/kg,处理时间为5 min时,减菌化效果最佳;以菌落总数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杀菌温度、升温时间、恒温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杀菌温度为110℃,升温时间为4 min,恒温时间为15 min时,常压热水喷淋杀菌效果最佳。通过比较该工艺与传统工艺在杀菌后产品的色泽、组织形态和风味,表明采用该工艺灭菌的软包装笋在品质方面均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4.
李侠 《科学种养》2013,(10):27-27
1.大田选种 春季待大田铁杆笋开始分权时,每1000株选择1株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株形整齐、具有原品种特征特性的典型优良单株,挂牌编号,并与大田其他铁杆笋隔离,进行培育。待种子成熟后采收,充分晒干,分株挂藏或分袋保存。  相似文献   

15.
贾维嘉  王澍 《种子》2021,(1):79-83
筇竹为珍稀笋材两用混生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对筇竹种子进行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的萌发实验,并培育实生苗发笋后,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3个不同出土高度(2 cm,5 cm,8 cm)的筇竹笋中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最适宜筇竹种子萌发的条件是20℃,12 h光照/12 h黑暗,但25℃和暗处理更能促进胚根伸长。不同生长时期的筇竹笋钾含量丰富(6521.13~7405.24 mg·kg-1),其次是钠(625.56~814.83 mg·kg-1),铜含量最低(6.86~9.62 mg·kg-1)。筇竹笋的钾、钠含量随高度的增高逐渐下降,而钙、铁、铜、锰含量逐渐升高,锌含量变化呈中峰优势,镁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研究为筇竹种子萌发及笋品质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笋用早竹的主要形态特征、经济性状与分布状况,探讨了安徽早竹笋用林的发展布局,途径和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雷竹笋MAP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自发调节气体包装(MAP)配合低温,控制雷竹笋易腐烂老化,以及传统的化学保鲜方法易产生的二次污染,实现延缓笋体衰老和无害化保鲜.  相似文献   

18.
周玉堂  姚碧蕊 《种子科技》2005,23(5):298-299
棉花种子的脱绒方法分为两类,即机械剥绒和化学脱绒.化学脱绒目前常用的是泡沫酸脱绒和过量式稀硫酸脱绒.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工艺是目前工艺先进、技术比较成熟的一种棉种加工方法,相对于机械脱绒和泡沫酸脱绒,它具有棉绒脱净率高、便于精选、流动性好、播种均匀、节省种子等优点;与泡沫酸脱绒相比,在同等物耗下加工能力明显提高,适于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种子加工质量好,破碎率小,残绒率低,残酸率小;稀硫酸可以再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设备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较低.同时,化学脱绒还起一个消毒作用,是有效防止病虫害蔓延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棉种质量提高,亩播量减少,可提早出苗2~3 d,苗全苗壮苗匀.现根据加工流程,将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工艺分为两部分,即脱绒过程,包括风管至氨中合部分;精选过程,包括风筛选至电子计量包装出成品部分.  相似文献   

19.
竹笋营养丰富,更具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主要介绍了我国竹笋加工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智能设备和速冻工艺快速发展,但关于竹笋类食品速冻加工方面的研究依然欠缺。针对竹笋类速冻智能设备进行研究,通过对竹笋类保鲜情况、浸渍速冻工艺结合智能传输、智能筛选、自动包装、自动抽真空、智能速冻等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