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正确评价喀斯特区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及有效利用土壤资源,以FAST(大射电)核心区西番莲、猕猴桃、八月瓜、冷饭团4种果园为研究对象,采集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分析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并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及评价标准,评定土壤微量元素丰缺状况。结果表明,在4种果园中,土壤有效Fe、Mn、Cu、Zn含量变化分别为33.02~88.15 mg·kg-1、5.40~15.42 mg·kg-1、0.15~0.69 mg·kg-1、0.28~0.84 mg·kg^(-1),且0~20 cm土层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及评价标准,土壤有效Fe含量最高,达到极高水平,土壤有效Zn含量最低,处于极低水平;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指数大小顺序表现为:Fe(7.98)>Cu(2.24)>Mn(1.05)>Zn(0.55)。喀斯特区土壤微量元素总体表现出有效Fe、Mn、Cu含量大于临界值,能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土壤有效Zn含量严重低于临界值,表现出亏缺状态,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应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系统阐明区域内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探究微量元素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平凉市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Cu、Zn、Fe、Mn、B、Mo和S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评价平凉市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状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微量元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平凉市耕地土壤有效Cu、Zn、Fe、Mn、B、Mo、S平均含量分别为1.04、0.92、13.18、11.03、0.51、0.11、15.11 mg/kg。有效S含量在空间上为强变异,其余元素含量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区域耕地土壤有效Cu、Zn含量丰缺水平为低—中等,有效Fe、Mn为低—高等,有效Mo为较低—低等,有效B、S为极低—较低等;不同土类土壤有效Cu含量丰缺水平为低—中等,有效Zn、Fe、Mn为低—高等,有效B为较低—低等,有效Mo为较低—中等,有效S为极低等。土壤pH、有机质和有效态微量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总体而言,平凉市耕地土壤整体缺乏有效B、Mo、S,且有效S为极缺乏,有效Cu、Zn、Fe、Mn普遍处于适中...  相似文献   

3.
摘要: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连作2、6、8、10、13、18a的玉米制种田上,采集耕层0~2gcm土样,经室内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孔隙度、碱解N、速效P、全盐含量等因素随着玉米制种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呈现递增趋势,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而随着玉米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容重、酸碱度、速效K在递减,二者呈负相关关系。虽然种植玉米2~10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玉米连作年限延长而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种植玉米13a后,土壤有机质则呈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东中部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分析4个产量水平(高产组、中高产组、中产组、低产组)中4个生长年限(10,15,20,25年)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Cu、Zn、B、Mo、Fe、Mn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黄化槟榔叶片Cu含量最高,比中产组和高产组的高,但差异不大,高产组的最低。低产组槟榔叶片Zn、B、Mo、Fe、Mn含量分别比高产组的低47.7%,22.5%,49.0%,40.8%,58.8%。黄化组槟榔叶片Zn、B、Mo、Fe、Mn含量比高产组分别低44.8%,30.6%,54.4%,50.9%,62.6%。而比低产量的低5.5%,10.4%,10.7%,17.0%,9.2%。高产组与中高产组槟榔叶片Cu含量随着生长年限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中产组槟榔叶片Cu含量随着生长年限无直线变化规律。4个产量水平槟榔叶片Zn、Mn、Fe含量随着生长年限呈降低趋势,4个产量水平中不同生长年限槟榔叶片B、Mo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含量随着生长年限无明显直线变化趋势。结论:黄化槟榔叶片Cu含量较高,受生长年限影响不明显。槟榔产量水平、黄化病对叶片Zn、B、Mo、Fe、Mn含量的影响较大。高产组槟榔叶片Zn、B、Mo、Fe、Mn含量较高。带有黄化槟榔叶片Zn、B、Mo、Fe、Mn含量最低。槟榔生长年限对叶片Zn、Fe、Mn含量有一定影响。而对B、Mo含量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研究旨在阐明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为优化施肥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利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西安市耕地土壤中的铁(Fe)、锰(Mn)、铜(Cu)、锌(Zn)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变异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效Fe、Mn、Cu、Zn平均含量分别为9.84、12.95、1.82、2.61 mg/kg,较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有较大幅度提升;土壤有效Fe、Mn、Cu含量在空间上均属中等程度变异,土壤有效Zn属强度变异;土壤有效Fe、Cu、Zn拟合的最优半方差模型为球状模型,土壤有效Mn拟合的最优半方差模型为高斯模型,块金系数分析表明,有效Fe、Cu、Zn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Mn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土壤有效Fe的空间分布大体呈现南北含量高而中北部较低,土壤有效Cu的含量大体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土壤有效Mn和Zn的空间分布较为复杂。总体来看,研究区Fe、Mn、Cu、Zn有效态含量整体较为丰富,绝大多数耕地土壤有效Fe、Mn、Cu、Zn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耕地中土壤微量元素较为缺乏,故在具体生产过程中需采用分区平衡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区典型农田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洞庭湖区农田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利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洞庭湖区(沅江市)农田土壤耕层(0~20 cm)5种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B、Cu、Zn、Fe和Mn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符合正态分布,但变程差异较大,在1.13~25.58 km之间;Mn与Fe的含量分布符合指数模型,Zn、Cu和B的含量分布符合球状模型;Mn的空间相关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B、Cu和Zn的空间相关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Cu与Fe的含量在研究区中间部分最高,总体分布趋势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降低,Zn的含量分布总体趋势由西部向东部逐渐降低,B的含量分布总体趋势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逐渐降低;沅江市土壤微量元素富集、质量良好,无重大污染区,适宜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  相似文献   

7.
周俊  牛怡  杨子凡  董博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1):222-228
通过分析甘州区农田耕层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B)的空间分布,从水平与垂直方向对全区农田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照全国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分级标准得出全区各乡镇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丰缺情况。主要结论如下:在0~5 cm、5~10 cm 、10~20 cm土层水平方向上,土壤各有效态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和中间低四周高的特征。从垂直方向来看,全区土壤有效铁、有效锌平均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效铜、有效硼平均含量均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小;土壤有效锰平均含量的趋势为上下层高,中间层低;个别乡镇的土壤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征与全区存在差异。全区大部分乡镇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属于适中水平;土壤有效硼含量属于缺乏水平。建议今后在种植中应向该区土壤施入硼肥。  相似文献   

8.
不同连作年限对玉米制种产量及其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试验表明,玉米制种产量及其母本农艺经济性状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呈递减、降低趋势。连作3~5年的产量递减率低,达1.24%~3.50%,农艺经济性状降低不明显;连作5年以上递减幅度逐年加大,农艺经济性状降低趋势明显,其中连作7~10年的产量递减率达6.75%~9.36%。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连作年限延长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降低了穗粒数和千粒重。生产上制种玉米连作5年以下是可行的,长期连作必须加强地力培肥和土壤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辽宁省和陕西省富士苹果中Fe、Cu、Mn、Zn、Ni五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富士苹果中五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Fe〉Zn〉Mn〉Ni〉Cu;辽宁样品的Fe、Mn和Ni含量高于陕西样品,而Cu和Zn含量低于后者。辽宁和陕西两省样品中的Fe、Mn、Zn三种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Cu和Ni含量无显著差异:两省苹果样品中的Fe和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苹果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渝东北奉节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在奉节脐橙种植区野外采集的表层土壤样的分析结果,探讨了土壤中常量元素、主要微量元素及土壤元素有效态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N、P、Corg三种元素含量较高,K元素含量一般;微量元素中Fe、Zn、B在该区表层土壤中的分布都较均匀,Mn、Mo在土壤中的分布不太均匀,Cu元素在表层土中分布不均匀;土壤元素有效态中有效P、有效态Mn、有效态Cu、有效S、i速效K、有效态Fe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云南农田土壤常量与微量元素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并为农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云南14个地方农田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P、K、Ca、Mg、Cu、Fe、Zn、Mn)的含量,并对土壤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的状况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农田土壤中速效P、K元素处于平衡,速效Ca、Mg亏缺,速效Cu、Fe、Zn、Mn等微量元素盈余。在不同地貌下,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滇中红色高原土壤的速效态微量元素(Fe、Zn、Mn)的含量明显高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和滇西横断山脉;速效P、K、Ca的含量从西至东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速效Cu的含量则从西到东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农田土壤元素测定及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尧都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尧都区“精准农业”发展的新需求,为当地土壤耕作及作物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基于GIS技术,采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尧都区耕层土壤中有效态Fe、Mn、Cu、Zn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和丰缺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8.8%的土样缺乏有效Fe,有效Mn和有效Zn分别有19.2%和0.8%的样品处于临界值以下。描述性统计所得变异系数在41.5%(有效Zn)~55.5%(有效Mn)之间,均属于中等变异。(2)有效Fe含量的最适模型为球状模型,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Cu的最适模型为指数模型。有效Zn含量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C0/C0+C为83.97%,空间相关性程度较弱;有效Fe、有效Mn和有效Cu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区4种微量元素具有各向异性,其中有效Mn在90°方向上变异程度较强。(3)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有效Fe和有效Cu在汾河流域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沿河分布趋势,且由河流东岸向西岸呈递减趋势。研究区内有效Fe非常缺乏,有效Cu含量丰富,有效Mn在东南部和西北部富集,有效Zn整体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相似文献   

13.
依托辽宁省新民市大民屯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分别选取了露地和使用年限为2、5、10和15年的设施菜地,采集了0~150 cm深度内8个土层的样品,测定了DTPA浸提态微量元素Cu和Zn含量及与之相关的化学指标,分析了土壤Cu和Zn的剖面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DTPA浸提态Cu和Zn具有显著的剖面分异和表层集聚现象,0~60 cm土层显著高于60 cm以下土层。DTPA-Cu、Zn含量受土壤有机碳(SOC)和电导率(EC)的正向影响,受土壤pH的负向影响。SOC和pH是DTPA-Cu含量分布的主导影响因素,SOC是DTPA-Zn含量分布的决定性影响因子,土壤Zn/Cu受电导率(EC)、SOC及pH的综合影响,且均为正向影响。另外,DTPA-Cu、Zn含量还与土壤全N及速效N、P、K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高量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导致设施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同步增长。研究结果可为设施菜地养分管理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英华  周顺利  张凯  王志敏 《作物学报》2008,34(9):1629-1636
为了解小麦籽粒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调控机制及其与籽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以9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 通过开花后减源(去叶、穗遮光)、减库(去50%小穗)处理, 分析了成熟籽粒中Fe、Zn、Mn、Cu等微量元素含量与籽粒重、蛋白质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并探讨了籽粒微营养素积累的源库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籽粒中Fe、Zn、Mn、Cu、蛋白质含量和籽粒重均在品种间和源库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去叶源不仅使籽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 而且使籽粒Fe、Zn、Mn和Cu含量明显降低; 穗遮光使籽粒重显著降低, 蛋白质含量略有提高, 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因品种和元素类型而异, 总体趋势为Fe、Zn和Cu含量增加, Mn含量降低; 去小穗减少库, 使各品种剩余籽粒粒重略有增加, 而蛋白质含量提高, 籽粒Fe、Zn、Mn和Cu含量均较大幅度提高。籽粒Fe、Zn、Mn和Cu含量主要受各元素供源的限制, 不同元素受供源影响程度不同, 且与品种基因型有关。籽粒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及其与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说明籽粒微量元素含量与籽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存在同步提高的可 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模式下潮棕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解下辽河平原地区不同施肥模式对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利用下辽河平原18年的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中Fe、Mn、gn、Cu、Pb的含量及其变化进行研究.下辽河地区所测微量元素含量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期采用常规施肥方式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除了Fe以外,试验前后所测元素的变化量在施肥处理与CK间均有显著差异,而各元素的变化量在养分循环处理与化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长期试验过程中,对照处理除了Zn以外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施肥处理除Cu以外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重茬玉米地中Cu含量比豆茬玉米地高.下辽河平原地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不同施肥模式下微量元素变化不同,但养分循环再利用能够增加农田中微量元素的输入,对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设施桃园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设施桃树合理施肥和可持续生产,研究了山西省山阴县设施桃树栽培土壤养分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山阴县土壤偏碱性,随设施桃园种植年限增加,p H有降低趋势,但仍适宜桃树生长;电导率有增加趋势,即土壤盐分积累;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0~20cm土层均显著高于20~60cm;其中,土壤有机质处于中等至缺乏状态,速效磷、钾属于丰富状态,碱解氮在桃树根系分布层基本处于中等至缺乏水平;有机肥的使用使微量元素B、Zn、Cu、Fe随设施桃园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但有效B、Zn仍处于缺乏状态。研究表明,实践中应增施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有机肥料以提高有机质的积累,增强土壤缓冲性。同时,应注意采用开沟施肥和平衡施肥,减少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适当提高氮、磷、钾配比,适当补充微量元素,确保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7.
1998—2003年5个耕地土壤定位监测点结果表明,在当前常规施肥和管理水平下,施肥区耕层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变化总趋势:有效铁、锌普遍表现上升;有效锰、钼基本呈降低趋势;有效硼、铜虽略有上升,但不明显。目前泉州市土壤中有效Cu、Zn、Fe、Mn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含量差异较大,但普遍较为丰富,一般可满足作物需求;而土壤缺B、Mo较为普遍,在施肥中应予适当的考虑。  相似文献   

18.
5种微量元素对紫叶矮樱叶绿素a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5种微量元素对紫叶矮樱叶片内叶绿素a含量影响的变化规律研究,以期为开发新的紫叶矮樱专用瓶插液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长有15片叶的新生紫叶矮樱枝条为试材,分别含有Mn、Cu、B、Zn、Mo5种元素高中低3个浓度的营养液为试剂,清水培养为对照,3次重复,测定叶片在第1、3、5、7天的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试验结果表明,Mn元素会使整个处理期间叶绿素a始终处于升高趋势,其他4种元素表现出先升高后略微降低的变化规律;Mn、Cu元素处理有利于叶绿素a的产生,B、Zn、Mo会降低叶绿素a含量;处理后的第1,3天,Mn、Cu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高于对照,B、Zn、Mo叶绿素a含量低于对照;对第7天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3个浓度的Mn处理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他4种元素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后得出,较好的紫叶矮樱瓶插液配方以含有较低浓度的Mn、Cu元素,较高浓度的B、Zn、Mo微量元素为佳。  相似文献   

19.
研究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对不同连作年限的响应,为棉田土壤固碳提供理论依据。以连作5、12、17年(L5、L12、L17)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连续种植年限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与种植1年对照CK处理相比,连作17年处理,0~20、20~40 cm土层>2 mm粒径团聚体百分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16.7%、13.2%(P<0.05);各土层,连作5年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分别为11.8、10.6 g/kg,较对照显著提升16.2%、15.1%;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以>2 mm粒径最大,占50%以上,<0.053 mm粒径的碳贡献率最小。连作不利于土壤质量的保持,但短期连作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起正向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连作5年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连作5年后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澳洲坚果果仁中4种关键微量元素的FAAS法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明澳洲坚果果仁中Fe、Mn、Cu、Zn 4种关键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测定方法,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采用干灰化、混酸消解、微波消解3种不同样品消解方式,对4个澳洲坚果品种果仁中Fe、Mn、Cu、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Fe、Cu经3种不同消化方式处理后的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而Mn、Zn经微波消解处理后的测定值虽然略高于干灰化和混酸消解2种方式,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澳洲坚果果仁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Mn>Fe>Zn>Cu,其中Mn元素含量在品种间的变异较大;在4个供试品种中,‘云澳51号’的Fe含量为最高,而‘云澳58号’的Mn、Cu、Zn 3种微量元素含量均为最高。3种样品消解方式均可用于澳洲坚果果仁微量元素含量的FAAS法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