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影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侯成成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104-107
基于生态补偿项目设计的目标和项目实施产生的效应,有关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开始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中普遍关注的议题。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研究机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最新进展;最后提出了中国生态补偿项目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改善的问题,以期为促进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在中国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补偿实现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激励手段。在对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生态补偿产生的经济学原理,给出影响生态补偿实现机理的相关性分析。结合因子间的相互联系,论述生态补偿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原因。结合制度理论相关知识,对生态补偿实现机理进行深层次阐述。在对生态补偿政策方针指标适用维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推荐的生态补偿政策方针。探讨性给出生态补偿实现框架,并针对实施层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进一步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3.
引言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品种在生长发育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因而在生长发育时各有其特点和规律。在不同时期进行播种,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对各生态类型的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的播期条件下,各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的生育变化特点,以及各生育时期的变化对全生育期的影响,总结其规律,对于探索在本区内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最适生长期,不同生态型品种的布局区域,以及进行杂交育种的花期调节和丰富引种的理论,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淮平原小麦渍害预警系统(WWWS)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之庆  石春林 《作物学报》2006,32(10):1458-1465
针对江淮平原小麦生长期常见的渍害问题,对笔者等早先自主研制的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加以精简与改造,即删去小麦栽培优化模型部分,增加渍害对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和叶片衰老等生理生态过程的影响模块,并结合土壤水分的计算,实现了渍害逆境下冬小麦生长与产量的模拟。在此基础上,围绕研制目标,就建立渍害警级预警指标、生成支持小麦生长模型(WMOD)运行的未来天气文件、调试与确定地区性参数,以及WMOD与区域性气候模式(RGCM)的结合等,论述了小麦渍害预报的实现途径。利用南京、南通地区近10年(1991—2000)的气候与产量资料,对建成的小麦渍害预警系统(WWWS)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历史渍害的拟合率达到90%;还利用WWWS和RGCM的输出值对南京、南通、合肥3地区近3年(2002—2005)的渍害发生程度进行了试预报,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系统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必须从黑龙江省实际出发,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并要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在深入实证调研基础上,着力探索一条适合黑龙江省的农业生态补偿道路。并从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多中心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开源型”的补偿方式及建立农业生态补偿示范区4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奈曼旗白音昌乡是一个农牧业为主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文章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奈曼旗白音昌乡的生态经济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政策评价及影响因素可以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与改进。本研究选取了甘肃省酒泉地区,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角度对影响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农业节水生态补偿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原理分析和计算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因素涉及社会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及其环境影响,是制约农业节水生态补偿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中国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能够增强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农业节水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态补偿的原理与决策模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生态补偿是确保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经济利益平衡的关键,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探讨了建立农业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价值流循环互动的补偿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湖南省储粮害虫的生态条件和分布情况,一般将全省分为三个自然区域(平原、丘陵、山区)进行分析和研究。但储粮害虫的生态形式并非完全开放系统,不仅仅只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对湖南省三个自然区域采用三种不同的防治策略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试用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储粮害虫的生态类型进行合理划分,并由此得出几个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密云库区生态经济模式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现“保护水源”和“发展经济”是密云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探寻库区可行的生态经济模式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根据北京的发展规划、密云的过去的发展经历、目前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目标,把适宜密云库区的生态经济模式构想为“一圈四带三循环”模式,即实现水库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圈层;建立生态保育带、观光旅游带、特色产业带、加工增值带;构建带内外的物质、能量和经济循环模式,使库区内外达到合理的能量等级。并就模式运行的关键技术(绿色技术与蓝色技术)与战略对策(政府管理与生态补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生态保护与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本文以河北省青崖寨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分析当地农户生态补偿意愿与生计资本。结果表明,保护区农户平均生态补偿意愿期望值为4148元/hm2,农户需求的主要补偿方式为现金补偿,其次为政策补偿和实物补偿,技术补偿需求度最低。农户政策补偿需求最高的两项分别为惠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物补偿中,农户对粮食和有机化肥、环保农药的需求分别位于第一、第二位;在技术补偿方面,对果木蔬菜种植技术、农业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技术需求度高。保护区自然资本为0.1812,人力资本为0.4431,物质资本为0.1638,金融资本为0.4165,社会资本为0.2998。生计资本总体发展不平衡,呈现脆弱性,且不同受偿意愿农户的生计资本呈现差异性。本研究为当地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构建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绿色生产方式对维护生态敏感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4个维度,建立了生态补偿标准综合测算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环境成本和额外成本),通过问卷调研方法调查西峡县2015年绿色及常规猕猴桃种植情况,并计算出绿色猕猴桃种植的生态补偿标准值。在此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当地猕猴桃种植户(使用50%的化肥农药和完全不用化肥农药)的受偿意愿值进行估算。以上2种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表明,当地猕猴桃种植户对减少化肥和减少农药的绿色种植方式的受偿意愿值为16524元/(hm2·a),小于绿色猕猴桃种植的生态补偿计量标准值24105.5元/(hm2·a);而当地猕猴桃种植户对零化肥零农药的种植方式的受偿意愿值为28983.9元/(hm2·a),大于绿色猕猴桃种植的生态补偿计量标准值。由此可知,种植有机猕猴桃的生产成本远高于减少化肥和减少农药施用的绿色种植模式,实现从绿色生产方式到有机生产方式的转换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相似文献   

13.
旨在对比国内外耕地生态补偿研究,借鉴国外发展模式与经验,建立健全中国耕地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和耕地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最终达到保护中国耕地环境质量的目的。采用文献回顾法、归纳法对国内外相关的耕地生态补偿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本研究总结出了耕地生态补偿的解释,发现在研究内容上国外主要涉及的是耕地生态价值定量估算、标准核算、制度实施效率评价外部性理论等方面,国内主要涉及到法律法规、综合外部收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等方面;而在实践方面,美国和欧盟许多国家都已有许多实施范例,国内则涉及较少,还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4.
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措施和政策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汪洁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95-299
本文通过对巢湖流域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的污染源调查,分析当前造成巢湖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并且结合外部性理论,提出采用生态补偿的方式的治理措施,包括项目补偿、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同时探讨了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完善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十分脆弱,随着经济开发强度进一步增强,有可能使本已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导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削弱。分析了西部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缺陷,提出完善西部地区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中国农产品禁产区种植结构调整导致农户可能出现的损失问题,需要研究从国家层面制定补偿政策及补偿方案,以维护农户受损的利益。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湖南省湘潭市400户农户开展了实地访谈,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专家咨询会议,调研了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的实施情况。从调查数据以及调研信息分析的结果来看,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生态补偿不同的是,种植结构调整补偿政策及补偿方案的制定涉及的内容更多,也更加复杂,其影响因素包括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资金来源等,需要重新界定和解读,并根据实际的农业生产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与种植结构调整相配套的耕地治理技术尚未成熟,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及开展试点工作,尽快形成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予以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中国农业长期粗放经营问题,研究中国耕地与生态文明协同保护体系,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分析东亚地区代表国家环境保全型农业下的耕地农业协同体系。研究表明,日本的耕地农业环境保护支付制度、生态补偿市场认证体系、耕地农业法律制度保障,是建立在生态补偿原则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能够提升市场参与度及农民自主性投入的耕地生态协同保护措施。中国在推广耕地合理利用实践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在建立耕地生态协同保护的休耕制度、因地制宜建立生态补偿体系、加快推进耕地生态协同保护专项基金的设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