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邵思全  李琰聪 《种子科技》2009,27(10):22-25
西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30%,是我国玉米重点产区之一。但由于本区生态条件复杂.玉米病虫害种类多,发病程度严重,选育推广玉米杂交种有别于温带玉米产区。作者依据多年的玉米育种实践.对西南地区的玉米杂交种选育目标、抗性、杂优模式等方面阐述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玉米锈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前玉米锈病已上升为中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总结了玉米锈病的病害特征,以及该病在中国玉米产区的为害现状和病害流行因素,系统综述了中国玉米抗病机制及抗病品种改良研究;分析提出玉米锈病综合防控措施,指出种植抗性品种是玉米锈病防治的根本措施。最后,认为玉米锈病发生为害逐年严重,亟需选育抗锈病玉米尤其是鲜食玉米品种,为锈病防治及玉米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农乐988是新乡市种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黄淮海平原是我国玉米重点产区之一,这一地区种植制度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目前推广应用的品种产量潜  相似文献   

4.
楚万国 《种子科技》2005,23(2):107-107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苗枯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已普遍发生,在玉米制种田发病更普遍.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制种的主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玉米苗枯病在该区域内的发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单产和总产量的高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4省区(本文指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全部区域)既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又是我国最重要的优势玉米产区,其玉米总产量占全国玉米产量的41.3%,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4.6%。因此,该玉米优势产区的单产和总产量对国民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的作用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6.
姜涛 《种子科技》2011,29(9):38-39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最大集中产区,位于北方春玉米区以南,淮河、秦岭以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是,依照传统的栽培方式,该地区夏玉米平均单产较低,高产玉米的增产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在黄淮海地区推行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充分发挥良种的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作为全球性的粮食、饲料、工业等多种用途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集中产区,常年种植面积约0.15亿hm2以上,该区域产量约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35%,其贡献率约占全国玉米的40%以上,其生产情况直接影响到全国玉米生产状况。有关学者和专家认为,玉米新品种选育的周期相对较长,确定玉米品种选育方向是关键的第一步,是减少玉米育种盲目性、提高玉米新品种选  相似文献   

8.
南方地区玉米综合开发的策略和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玉米种植地域划分,南方玉米产区主要是指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海南、台湾省(区)和上海市的全部,以及江苏、安徽的南部(苏北和皖北系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西部为西南山地玉米区),为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少。随着畜牧业...  相似文献   

9.
<正>作物的间混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增加作物多样性、提高作物稳产性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种植模式。黄淮海夏玉米区是我国第二大玉米产区,在全国粮食生产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黄淮海夏玉米区生产形势严峻,面临风灾、旱涝、高温等自然灾害。鉴于单一品种抗性的不全面性和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单一品种不能抵抗所有灾害。为此解决单一品种遗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豫东地区玉米褐斑病大流行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褐斑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因此一般年份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小,一直未能引起玉米生产上的高度重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玉米褐斑病在豫东玉米产区逐年严重发生,尤其是2006年.田间发病时间提前,部分田块叶片枯死,形成大流行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玉米大幅度减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大型粮仓玉米就仓干燥的微生物危害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超过1000t规模的大型粮仓高水分玉米就仓干燥新技术.整套处理系统由微生物活性快速检测仪、移动式局部处理机、空气加热器及臭氧发生器等组成.利用微生物活性快速检测装置监测仓内高水分玉米在系统升温和通风降水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状况,并根据微生物活性检测结果制定通风、加热的参数,控制通风气流中臭氧的添加量,达到有较控制玉米中微生物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玉米自交系苗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低温下发芽鉴定,田间分期播种和人工低温处理完整植株等方法,研究了8个玉米自交系苗期耐冷性反应.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的耐冷性可以分为强、中、弱等类型.玉米自交系的主要耐冷特征有耐冷性总指数、发芽临界温度、早播幼苗地上部分干重、早播叶片束缚水含量、叶片膜透性相对电导值达50%的时间、叶片超弱发光强度达1/2Max的时间和植株干枯率达50%的时间等指标.常温下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耐冷性呈正相关,低温下脯氨酸积累量与耐冷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4.72万t水分为13.0%~15.5%的东北玉米,冬秋季节以通风降温为主;气温气湿上升季节以密闭湿为主;度夏期间采取磷化铝片低剂量密半或间歇密半防治害虫和掏老菌危害;度夏后适时敞堆散湿降浊等技术措施。便玉米安全储藏顺利度夏,延缓品质陈化效果显著。曙测表明,玉米烘伤料的的酸值明显主于正常玉米籽粒。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标准扦样法,标准检测法,对吉林省中储粮分公司的承储的274万吨中央储备玉米烘后脂肪酸值变化情况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脂肪酸值变化与收购入库时间、玉米的成熟度、烘干工艺和储存时间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收购入库越滞后、玉米成熟度越差、烘干工艺越落后、烘后初始入库的脂肪酸值相对偏高,脂肪酸值变化升幅相对较快,同时脂肪酸值还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呈逐年上升趋势,储存时间越长,脂肪酸值升幅越大,最高的可达到重度不宜存。  相似文献   

15.
玉米雄花不孕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三种细胞质遗传的玉米雄花不孕类型各有其专效的恢复系和部分恢复系。在 T 型细胞质基础上,测定出两对显性互补基因决定着花粉孕育性的恢复,同时还有显性修饰基因存在,影响其表现的程度。春播和夏播的不同环境条件只对部分恢复性的表现发生明显影响,对全恢复性和不孕性则很少能够改变。M 型恢复性的等位隐性基因在杂合株内对花粉粒具有某种致死或败育作用,故测交后代表现不分离现象。本文初步鉴定了若干常用自交系的 T 型恢复基因型,并以此作为根据,提出了配制全不去雄的玉米双交种的各种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玉米叶形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叶片是玉米的主要同化器官,叶面积大小是产量高低的主要因子之一。因此叶面积的计算是玉米生产和科研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计量指标。计算方法一般是先求得各个叶片的面积,各叶片面积的总和即为株叶面积。其叶片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KLB 式中 S 为叶片面积,K 为叶形系数,L 为叶片长度,B 为叶片最大宽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LHT-1型粮食回弹模量测定仪对玉米堆在不同条件(预压力,水分)下的无侧向膨胀回弹模量进行了实验测定,分析了不同预压力(0、100kPa、200kPa)、不同水分(13.89%、15.12%、17.71%、18.74%)对玉米堆回弹模量的影响;弹塑性形变之比与预压力的关系以及每次加卸载时塑性形变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同一水分下,玉米堆的回弹模量随着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同一预压力下,随着水分增大,玉米堆的回弹模量减小;第五圈的弹塑性形变之比随预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每次加卸载后塑性形变随加载次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与产量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从大、中、小不同群体出发,初步研究了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与干物质生产、干物质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群体也存在较强的自动调节作用。群体在叶面积上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而在干物质生产上的自动调节能力则很强。提高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增加干物质生产。群体的自动调节作用对生殖器官的影响大于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水分的高低,对新收购的高水分玉米分别储存在露天囤和高大平房仓中,将露天囤里的玉米通风降水后转入高大平房仓储存,再对玉米通风降温,并采取仓房密封、悬挂防晒网、空调控温等配套措施控制粮温,期间采取磷化铝多次补药熏蒸杀灭粮堆内害虫及霉菌,使玉米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高水分玉米的逾期脱险、确保安全过汛问题提出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