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主要的食物来源.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频繁发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种植中为害较大的病害之一,常出现在我国主要的水稻产区,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当前还没有发现有效治疗该病的方法,所以需要加强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控.文章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整体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水稻种植是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较多,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为了能够收获更多高品质水稻,应不断探究水稻种植技术.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种植效率,降低经济成本,节约人力资源,提升粮食产量.基于此,文章概述了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分析了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提出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的优化措施,以期为促进水稻种植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向建巧 《种子科技》2023,(11):89-9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优质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会受栽培技术的影响,也会受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施肥管理技术是重要的水稻栽培技术,会直接影响田间管理的质量.科学的施肥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增加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文章以水稻需肥规律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田间管理施肥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及鉴定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资源短缺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水稻抗旱性研究正成为当前水稻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从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和抗旱性鉴定指标等方面综述了水稻抗旱性鉴定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蔡治平 《种子科技》2023,(11):56-58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物.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完善,水稻生产过程也变得更加现代化和集约化,促进了水稻生产行业的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水稻种植情况,明确水稻栽培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和种植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究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育 《种子科技》2022,(6):96-98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近些年,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水稻病虫害呈现出扩大并逐渐加重的态势.各类水稻病虫害不断出现,尤其是已经控制住的水稻病虫害又呈现加重流行的态势,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文章分析了相关现状问题,深入探究了绿色植保防治技术,明确了其推广方式,为...  相似文献   

7.
叶建东 《种子科技》2023,(11):38-40
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病害和虫害,造成水稻产量和质量下降,运用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能够确保水稻的品质,减少稻米中的农药残留.为此,应分析水稻种植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探索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促进我国水稻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志鹏 《种子科技》2022,(6):118-120
水稻纹枯病是由致病真菌立枯丝核菌引发的水稻病害,分布广泛,也是湖南省农业病害中主要病害之一.随着水稻种植结构的调整,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特征和为害程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文章对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稻落粒性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落粒性的丧失是水稻人工驯化中的重要事件.容易落粒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落粒性也是水稻育种项目中重点选择的性状.为了阐明落粒性的机理,许多研究者开展了水稻落粒性有关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研究.其中,2个控制水稻落粒性的基因(sh4,qSH1)已经被克隆.本文综述了水稻落粒性的基因定位、克隆及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讨论了水稻旱种土壤养分问题.主要阐明:水稻旱种与淹水种植土壤养分的区别、水稻体内三要素的变化、氮素利用状况以及水稻体内养分运转率的区别等.同时提出,水稻旱种与淹水种稻在氮素营养的来源方面差异较大.淹水种稻应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土壤,而水稻旱种应适当增施一些无机氮肥.  相似文献   

11.
追求水稻高产再高产一直是中国人的夙愿.经过半个世纪长期不懈的努力,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中国的水稻单产增长了2.37倍,居世界高产大国,总产增长3.13倍,占世界总产的35%,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科技成就.其中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本文列举了中国对水稻超高产执着追求的实例,回顾了中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历程,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提高水稻产量的育种、栽培途径及高新技术的应用,展望了中国稻作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小慧 《种子科技》2022,(1):109-111
水稻黑条矮缩病广泛发生于我国南方地区,直接影响到水稻产量,极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害以灰飞虱为病毒传播对象,具有传播速度快、受损面积大等特征.为有效提升水稻对黑条矮缩病的抗病性,各研究单位开展了多年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育种研究工作,找寻出了地理位置、水稻种质类型、生态地理等因素对水稻抗病性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以水稻黑...  相似文献   

13.
顾松华 《中国种业》2002,(10):26-27
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大中农场于2000年引进水稻盘育秧播种机、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及配套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并制定了一系列机械作业技术标准.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002年我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不断扩大,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5.5%.现将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标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成功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从全国水稻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水稻生产是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方向发展.因此,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实用技术,特别是现有成熟的,能有效确保品种在生产中高效生产的配套技术,乃是水稻育种和栽培当前和今后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水稻由于具有优质高产的特性.近几年在全省各地发展较为迅速.六合区为江苏省丘陵地区杂交水稻优势区域,随着水稻优质产业提档升级,至2010年两系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占全区杂交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镇宁县)已有13年的发病史,对水稻种植产生较大的危害.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细条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通过跟踪调查及相关试验,对该县水稻细条病发生规律进行系统性梳理.根据相关数据,研究探索水稻细条病在镇宁县发生规律及相应的防治技术,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ATP是构建类似C4水稻的重要限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ATP是否是转PEPC+PPDK基因水稻或转 PEPC+PPDK+ME基因水稻CO2浓缩过程的限制因素,以原种和不同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为材料,测定了C4光合酶活性、光合速率以及活性氧代谢有关指标,结果表明:原种中具有全套的C4光合酶,但活性很低,而不同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高表达了相应的C4酶活性.在高光条件下,与原种相比较,转PPDK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未增加;转ME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降低了6.1%;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与转PEPC基因水稻相近.ATP和ATP激活剂NaHSO3处理后,可显著提高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和转PEPC+PPDK+ME基因水稻的光合放氧速率,达到玉米的80.7%,显现出类似C4的光合特点,表明ATP是构建类似C4水稻的重要限制因素.光氧化条件下,转PEPC+PPDK+ME基因水稻的耐光氧化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这些结果为构建C4水稻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在广西的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水稻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水稻育种要在米质、产量、抗性上有新的突破,除了有新的育种技术外.还要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广西水稻育种在20世纪90年代前居国内先进水平.就是利用了一些国内外育种中间材料:而90年代以后育成的水稻品种(杂交稻组合)在产量、米质、抗性上有一定的提高,但突破不大,主要原因是育种者手中缺乏国内外新的育种材料.国际水稻研究所等育成的水稻种质.亲源广泛,遗传基础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抗性与特殊性基因源.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机插水稻的特点及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机插水稻的特点 机插水稻与人工栽插水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1叶龄小机插水稻栽插时叶龄为2.5~3.5叶,要求最高不超过4.0叶;而人工栽插水稻叶龄为5.1~6.1叶,要求最高不超过7.0叶.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全球有近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作为主粮.水稻育种一直是各国育种学家最重视的研究课题.目前,水稻育种实践中仍主要采用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手段.但是近20a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育种学家愈来愈广泛地采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于水稻育种研究中,试图将一些控制优良性状的外源基因导入水稻,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